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时间:2021-04-17 11:12: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电影《楢山节考》有感而发1500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和生一样重要。“视死如归”、“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等言论表明:中国古人对于死的看法近乎高尚。这段关于死亡的随想,由日本电影《楢山节考》所激发。

观电影《楢山节考》有感而发1500字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山村偏僻得仿佛与世隔绝。于是越遥远淳朴的地方,所激发出来的人性美与人性中的残酷,也就越发真实贴切。这个村子里面有一个习俗,抑或是说一个规矩:年逾70岁的老人,便不能在村子中继续生活下去。必须被自己的孩子送到楢山之上等待死亡。用片中阿玲婆说的话就是:“到楢山神那里去。”这是他们村庄一直以来的规矩,谁家若是违反,便会被村里的村民瞧不起。阿玲婆的丈夫利平在年轻的时候,就因为不忍将自己的母亲送上楢山而遭到唾弃。而事实上,这项规矩确是与人性相悖,利平当年的退缩和矛盾应当被理解!有了前车之鉴,阿玲婆在对自己的儿子辰平说起这件事情时说:“惯例就是惯例,光有慈悲心是行不通的。”她借着这句话告诉她善良的儿子辰平,不要因为慈悲去破坏规矩,那样会遭到羞耻,和当年的利平一样。

  辰平怎么能不憎恨这惯例、怎么能不痛心疾首?他的母亲虽然快到70岁了,但他母亲身体硬朗,甚至能用牙齿咬断草绳。最重要的是,那是他的母亲啊。在母亲身体尚为康健的时候,送母亲离开人世,试问几个孝子能够坦然无意。当然,辰平的忧虑与痛苦,阿玲婆全然看在眼中。她知道辰平仁心善良,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为了让儿子心里轻松些。阿玲婆故意制造出一些自己老了的迹象,如用石头砸掉自己的牙齿。

  上楢山的日子越来越近,阿玲婆为辰平张罗续弦;将作风不正、喜欢偷东西的孙媳妇——阿松驱逐出门;带领新的儿媳妇阿玉去能够抓到鱼的地方……做好这些事后,阿玲婆知道,归期已到。但她平平淡淡,泰然处之。许久之前就开始准备,就像是去赴一场高贵的盛宴,就像是一次朝圣的礼拜。

  出门后,被送走的长者不能说话;出门时不能被他人看见;到目的地不能回头……带着种种规矩告诫,辰平背着母亲上路了。一路的沉默,相互无交谈。辰平刮伤了脚,阿玲婆心疼的给他包扎;辰平遇到过不去的砍,阿玲婆指引他走另一条路。整个过程中,痛苦的辰平背着沉默淡然的阿玲婆。到了楢山顶,堆堆白骨,盘旋的秃鹫,死亡的气息是那样强烈。辰平止步不愿向前,阿玲婆示意他继续走。脚过之处,森森白骨。在一石墩处,阿玲婆让辰平放下她。辰平面对着黑压压乱飞的秃鹫、满地白骨,早己心如刀绞。阿玲婆见他犹豫,使劲捶打挣扎,辰平才放下她。

  影片的最后,辰平与阿玲婆分别的一幕以及辰平痛哭的声音让人记忆最深刻。阿玲婆朝圣般端坐在地上。痛苦万分的辰平不愿离去,失声痛哭抱住母亲。阿玲婆像安慰孩子一样慈爱的抚摸辰平的头,然后示意他离开。辰平最终是走了。整个生死分离,阿玲婆始终一脸淡然安详的模样。辰平下山了,天空飘起了雪。在那一刻,也许阿玲婆真的'是见到了楢山神,不然为何那样淡然;在那一刻,人性的光辉集中在她身上:作为母亲,处处替孩子着想;作为生命,视死如归。

  阿玲婆将死亡神圣化,将死亡看做是去与山神作伴,并且死亡是一件高贵而神圣的事情。她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自己那慈悲心肠的儿子着想,如若她有一点惧怕,辰平就会走上当年利平同样的路。而辰平呢,他的痛苦和无奈无疑是最深。再伟大的的爱,再善良的心,终是抵不过世俗的惯例,他不得不忍着痛苦与愤怒,将自己的母亲送走。上山,对于阿玲婆来说,是一种合乎礼教的仪式,是对生命的一种尚好的结束方式。但是对于辰平来说,是痛苦,是折磨。辰平顺从了阿玲婆,从另一种看法来说也是顺从了阿玲婆的意愿。

  如果,阿玲婆对于这个“惯例”有一丝的不顺从,那么辰平,定会有十足的勇气和信心,去推翻这不合人性的惯例!

  电影《楢山节考》是著名导演今村昌平根据日本作家深泽七郎1957年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于1983年获得第36届嘎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观电影《楢山节考》有感而发】相关文章:

观电影断臂山有感11-02

观猴山08-14

观猴山04-05

观猴山08-27

观猴山01-04

观猴山08-27

观电影有感11-23

龙头山观菊11-04

观电影《耳蜗》有感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