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吴仁宝》观后感

时间:2022-11-01 10:15:0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吴仁宝》观后感(精选18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吴仁宝》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吴仁宝》观后感(精选18篇)

  《吴仁宝》观后感 篇1

  一个梦,由小而大,由简单而丰富,有朴素而多彩;一个梦,始终在脑海,在心底,在每天的坚持中;一个梦,由己及人,共同建筑,共同守护。风雨阳光,大道险途,令我感动不已的是华西村的梦想始终在直线行走着,一步,一步,一步,……

  吴仁宝可谓是这个华西之梦的创始者,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华西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简简单单的愿望,却是最动人心的愿望,他有坚定的信念。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有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条。其次,他有着一颗善于观察的心,经常思考,为了建设一个理想的华西村,可谓是倾尽全力,最后,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高贵的心灵。这种高贵的觉悟让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颗心始终装着别人,这就让他的行为超出众人。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为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体现了共产党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体现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归根结底,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我该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以吴仁宝为学习榜样;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吴仁宝坚持买下其他村里的磨坊,即使在许多人都不赞同的情况下,他还是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从某一方面来说,华西村是从那块磨坊发展的。

  电影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吴仁宝为了村里人着想,把自己的儿子送给了村里人,那家的儿子得了病死了,同时那家也不能再生育了,正当一家人处于悲痛伤绝的时候,吴仁宝下了决定:把自己的儿子送给他们,给他们养老。对自己的儿子说:“以后我不是你爸爸了,也不要叫我,如果实在想叫,就在心里叫吧!”看到那场景时,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了下来。问天下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舍得与自己的的骨肉分离,吴仁宝心系人民而割舍他的儿子。

  最近一吴仁宝的一句话:“保证华西家家户户有多余的粮食,住上小洋房,看病到华西村自己的医院兑费,过上幸福生活”。

  《吴仁宝》观后感 篇2

  “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从电影院出来时,主人公吴仁宝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两句朴实而铿锵的话语,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电影《吴仁宝》却像磁铁一样,从一开头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使我如此感动呢?这就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江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江苏大地上千千万万种精神中的强音,是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上的无价之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电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就把人们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内在精华。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电影《吴仁宝》通过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不会生根,致富需要拼争,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艰苦创业!”

  “创业不易,创新更难”。电影《吴仁宝》告诉我们,要改变命运,只靠一味的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必须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碰到机遇就要抢,即使冒点风险也要上。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难我当”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知道华西是怎么富的,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电影《吴仁宝》告诉了我们许多,电影《吴仁宝》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宝贵精神财富。

  《吴仁宝》观后感 篇3

  最近观看了影片《吴仁宝》,感受颇深。

  影片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名字命名,带着观众走进华西村,走近吴仁宝。影片生动再现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艰苦创业的不凡历程。正因为有了好的带头人吴仁宝老书记,华西村从一穷二白的小华西,发展到今天成为“天下第一村”。如果说华西村是共同富裕的典范,那么吴仁宝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

  电影截取了各个时期的典型事例和画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个片段:六十年代,吴仁宝便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当别人只想着种好田的时候他几经周折办起了小磨坊,七十年代,当别人分土地,搞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他整合土地办起了大型的工厂,九十年代对人才的重视,新世纪接收外籍记者的采访时,感人肺腑而又真真切切的话语时时响彻耳畔。这个老书记,用他敏锐的目光和远见,质朴的话语、无私的情怀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拍手叫好?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又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小书记,一样可以有大作为。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大家”。

  影片不乏感人的情节,并且实事求是,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是无限的。华西村人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有特色。这才是一个书记最应该做到的。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会不断学习吴仁宝精神,把“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家长。服务好教育。

  也许我们无法塑造如吴仁宝般的“万民有口皆碑”的形象,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以他为榜样,用我们的青春和热情恪尽职守、全心全意服务好我们的学生、家长、社会,我们一样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我们的贡献!

  《吴仁宝》观后感 篇4

  很小的时候,通过电视就知道江苏有个“天下第一村”,前不久父母趁着暑假到南京来探望我,还提出想去华西村看一看,在他们心中华西村缔造了中国农村发展的神话,是共产党“集体致富”理念的现实实践版,一定要去实地看看了解,可惜由于烈日当头时间又一直挪不开,这趟行程终究没有去成,为了弥补遗憾,我们一起看了总台拍的电影《吴仁宝》,本来以为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可能“说教”意味会很浓,可没想到我们却聚精会神的看完了,这部电影中吴书记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

  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尤勇饰演的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影片并没有太多的着重于华西村后期的世界之最,而是大篇幅比较细腻的演绎了早期吴仁宝这个人。从六十年代第一次带领村民对糟心的土地大肆整改,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连夜跑出几十公里,把自家儿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泪,再到顶着舆论让小五金厂生产,吃透国家政策添加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机遇,开工厂办企业,兼并周围村庄扩大梦想,看似林林种种的不可能事情都被一一实现,吴仁宝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所有村民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在于,吴仁宝不仅有理想,还把这些理想实现了,而且还在实现更多的理想。

  影片虽不催人泪下,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的。影片尾声已是85岁高龄的老书记也现身了,他讲了一番话,虽然不长却足够点题,他说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也给了自己一个评价: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

  《鲁豫有约》曾经做过吴书记的一期专访,鲁豫问老人:“您这么多的创举,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吧,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老人微笑着回答:“阻力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建的这个大楼,上边来人检查时有的说我们建的太西化,不好,又有的说我们建的太中化,也不好,那我们就把大楼外型建成中式风格,里边设计成西式,这样就谁都挑不出问题了”。当时给我的感觉,好与不好不是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学习他实事求是、敢想敢做的勇气和担当。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难怪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子,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

  学习他致富大家、着眼未来的胸怀。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想也要学习他敢想敢干的精神,敢想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把想法落到现实,转化为行动的人却很少,今后会以老书记为标杆,努力学习、努力成长,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好党员。

  《吴仁宝》观后感 篇5

  观看了有关吴仁宝事迹的视频之后,吴仁宝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那样遥远的。他的功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他用双手来创造的。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生产力,他坚持党的原则不断前进。从刚开始,他如农民工一般辛勤在田地里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甚至人们认为他无所谓的村长也不过是一个虚衔。村里的人们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无论吴仁宝再怎么努力种田也无法掩盖这铁铮一样的现实。

  事情从这一天开始改变,隔壁村卖磨盘,吴仁宝第一次做了这个大胆的决定。出高价买下磨盘,磨盘也被另一个村长看中,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吴仁宝竟然宁愿牺牲比金子还金贵的粮食,也不愿放弃磨盘。最终在全村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之下,他成功地买到磨盘。在他看来,磨盘代表的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磨盘,而更是代表一种生产力的发展。吴仁宝的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不断深入。他试图改变村子里的现状。

  我剖析吴仁宝的成功有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成就了他的伟大,成就了大华西神话般的蜕变,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思。

  一、吴仁宝的思想先进。他总是在别人之前想到下一步该做什么,在别人还在忧虑如何解决温饱时,他却想到发展生产力。他的华西村生产力提高了,温饱问题迎刃而解了。但别的村却在为了温饱问题犯难。当别人还在想着如何大力发展农业时,他已经想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当别人想着工业发展时,他已经大力致于科学的发展经济、教育的不断推动。他的深入考虑奠定了华西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吴仁宝懂得如何把握时机,“说大话”。作为村长必须威信服人。他的措施没有得到村民的支持等于白费心机。他描绘了未来光景展现给村民看。村民们被那一片片绚丽的光景所深深吸引。他再一次用“说大话”折服了一次又一次村民们的反驳。

  三、吴仁宝懂得深入了解民情,为村民解忧。哪怕甚至舍弃亲情也要为民众考虑。他与民众同甘共苦。有时候,他重活一个人全部包揽下,他的信心、决心足以撼动整个华西。他的事迹感动无数民众。他用双手创造辉煌,让人们惊叹,让人们为之痴迷。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这桃源之景让无数人为之痴迷、为之迷恋。吴仁宝就是这个桃源的创造者,与其说他是一个成功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个造梦人。他造出了让无数花袭人憧憬的美梦。

  《吴仁宝》观后感 篇6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职业,然而唯有一种职业最难担任,那便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官”,回想古今,有多少人因为担任“官”这个职业而被世人所记,又被后人所赞,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真正担任“官”这个职业,而被世人所唾,又被后人所恨,想想,“官”这个职业是世上最难担任的职业。

  曾经有个人让我记忆深刻,曾经有个人让我深知责任,曾经又有个人让我懂得无私的真谛,那么这个人便是—吴仁宝。以前,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了解一个异地的风土人情、名人趣事,的确是一种难事,然而,通过了这一段视频,却让我领悟了江阴的风土和人们的热情……视频《吴仁宝》里面讲述了以华西村的发展为宗旨、以吴仁宝为领导核心的事迹,这段视频中,讲述了他带领着华西以及其他几个周边几个乡村发展的故事。

  吴仁宝出生于1928年11月17日,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务,也曾今获得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的荣誉称号。从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出吴仁宝曾在20世纪60年代因为一个小磨盘而有了一种发展致富的念头,有着长远的眼光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他,曾被多少人怀疑和不信任,然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他却没有放弃内心的理想和信念,带领着华西人民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现状,他认为人活着要有追求,要勇于承担一切,所以他内心便有了更美好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吴仁宝同志始终贯彻了党的决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就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来说,他创新出了自己的制度,实行了集体制,刚开始很多人反对他的决策并且更加的不信任他,甚至,还有些人说他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最终用事实、实践证明了他的决策的时效性,影片里讲述了他不仅是一位好书记,更是一位好父亲、好乡亲,吴书记家里有四个孩子,他对孩子们既严格又关怀,无时无刻不为家庭而付出,那么为什么说他又是一位好乡亲呢?曾经有一户人家因家里的男丁不幸去世,家里唯有一个女孩,由于刚解放不久,在残留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家里没有一个男丁是很悲催的,吴书记见此现状便很怜悯那家人,最终想了想,就狠下决心将自己家中最听话、最聪明、最懂事的小四送给了他家,然而他内心的痛苦和对孩子的恋恋不舍并没有出卖他的灵魂,最终他把内疚一人承担一生。

  吴书记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了华西人,他宁愿舍小家而保大家,也不愿看着大家受苦受罪,这一点让我记忆犹新。最终,果真不负华西人民所望,终于在吴书记的带领下使华西走向了富裕。不仅如此,在吴书记的经验中凭借以先富而带动后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下,周围的村落也逐渐走向繁荣,使之江阴在整个江苏中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吴书记的一生始终以不愧对于人民为宗旨,始终拥护党的决策和党的宗旨,努力完成了这属于他的辉煌人生。

  《吴仁宝》观后感 篇7

  4月17号下午,学校党委组织学校全体党员同志一起观看电影《郭明义》,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郭明义的事迹只停留在稍许的听说和耳闻阶段,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关注,所以在接到通知说要全体党员一起观看电影《郭明义》的时候,以为它会是一部说教性的纪录片,对它的期望值没有抱太高,但是看完之后,我完全否定了我在看之前对这部片子的初步判断,心灵也受到了强烈撞击,感触很多,更深刻地领悟了什么是雷锋精神,也同时被影片中郭明义的大爱、父爱以及夫妻情所震撼。

  大 爱

  郭明义帮助白血病患者苗苗及其父亲,主动捐钱,他不仅仅是捐钱,他还关心着苗苗的精神状态,并让自己的女儿和苗苗作伴陪她说话。他是将苗苗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关心,他的帮助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种坚持,这让我深深地敬服。在苗苗就要进无菌病房前,医生对这个年轻的生命宣判了死刑。郭明义没有盲目地悲观,他为了圆苗苗一个当空乘人员的梦想多次找航空公司的领导,并申请可以让她上次飞机为乘客服务一次,他的执着与诚恳最终为苗苗赢得了完成心愿的机会。当苗苗站在飞机上时,那苍白却满足的笑容又晃花了谁的眼。郭明义为帮助另一名白血病男孩寻找合适的骨髓配型一找就是三年,仅凭一个名字就往返于各个派出所寻找住址。在电影中看到其实郭明义也曾疲累不堪,也遇到不理解的质疑,可他依然执着的坚持着、坚定着,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搭一把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陪伴在旁并不放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遇到过有替患病的亲友筹钱募捐的,但凡遇到总会把身上带着的大部分钱都捐出去,也就仅止于此。可郭明义不同,他不仅捐出身上带着的钱,他更会把存款也捐出去。他更关心的是病患最终是否会重获健康,为此他不辞辛苦地陪护,寻找出现的希望,即使再渺茫也绝不轻言放弃,他始终怀着一腔真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方设法帮助别人。从来都是先人后己,真正的大爱无疆,这正是我所缺少的,也是我需要努力地方向。

  父 爱

  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父爱也很让人动容。郭明义送女儿挤火车去上大学时,将女儿的行李送上车,在车窗外叮嘱女儿各种注意事项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那种儿行千里父担忧的父爱让人感动,在看那一幕的时候,我脑海里也浮现出了当年我爸爸送我去上大学时的情景,时隔多年后,自己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父爱的无声和伟大;还有,苗苗的父亲在面对女儿的绝症时,无力改变这个痛苦的现实,只能以深深的父爱,去照顾女儿,陪送女儿最后的一程。他希望女儿能开心些,但女儿为病魔所困,终日沉默如冰封的世界中。当他终于看到那一天,女儿露出笑脸,病室里荡起女儿甜美笑声的时候,这位父亲,激动地以头撞墙,痛哭不已。一个大男人,想看到女儿的笑脸,居然是一个奢望,这样的家庭,多么不幸,多么让人同情,父爱的无奈也在这个时候让人看了很痛心。

  夫妻情

  另外,影片中所折射出来的郭明义和他妻子之间的那种相濡以沫、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夫妻情和爱情让人羡慕和感动。郭明义在外乡的旅馆里发烧时对妻子的呼唤以及在送戒指给他妻子时的那种真实的场景也真正诠释了婚姻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另外,电影里郭明义的妻子也让我很钦佩。她是个护士,同时是个平凡的妻子。她有私心,有埋怨,希望家里的日子能越过越好。这是每一个平凡妻子的愿望。但她又是那么不平凡。她嘴上虽有埋怨,心里却是个明大义的女子。二十多年了,她陪在一个总是先别的家庭考虑的丈夫身边,默默支持,无怨无悔。可以说,她是天下妻子的楷模。

  郭明义的事迹感动着我,他的执着诚恳鼓舞着我,对于他人再多一点温暖的给予,对于自己再多一点坚持的执着。身为一名教师,要把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无私的给予学生。对于学生,再多一些宽容,再多一些关怀,再多一份责任,再多一份坚持。更多的给予,回报的会是更多的满足。而且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行色匆匆,无暇顾及其它。现实中的我们总是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计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看完这次电影,让更加坚信了一个道理,凡事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把“感恩”贯穿工作及生活之中,同时更加相信社会的美好。在感动之余,更多的应用行动散发出内心的爱,以对生活的热爱关心家人、服务百姓,以对社会的热爱为更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愿社会有更多的郭明义们,将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播下去,让一代代人收获、让一代代人继承,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吴仁宝》观后感 篇8

  较早的时候在《感动中国》中有了解过郭明义的事迹,但那只是简单而又皮毛的知道,今天,我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心灵再次受到震撼与洗礼。

  “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

  郭明义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我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向他那样忠于职守,心中装着集体。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体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与众不同。

  郭明义同志一心为了他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我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今社会,有些人做事之前先谈报酬,没有利益的事情不做,没有报酬的事情不行。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向他那样,少说话,多做事,少讲条件,多做奉献。

  郭明义同志以帮助他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我要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帮助,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方便,如果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找到了与先进人物的差距,郭明义同志将成为我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将成为我行动的指南。

  《吴仁宝》观后感 篇9

  20xx年4月17日,学校党委组织观看了电影《郭明义》,我深有感触。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雷锋精神,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并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感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当他为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四处奔波找匹配的造血干细跑时遇到一个企业老板,老板质问到:“郭师傅,你觉得这些年对得起家里人吗?如果你对得起,你至少应该让他们过的好一点,你现在的生活不是不富裕而是很寒酸,可就是这样,你还到处捐款,到处献血,甚至把自己家里的电视机送给别人,弄得家徒四壁。郭师傅,你觉得你的家人会怎么看你?”郭明义是这样回答的:“我是一名党员,我要让别人看出来,要不然我要这个党员干什么?”

  “我是一名党员”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其中蕴含的意味却耐人寻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有没有以“我是一名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值得我们每个党员教师反思。参加工作三年多了,从最初的“叫苦不迭”的“迷途羔羊”,到现在逐渐适应这项工作,觉得自己在教师这条路上,成长了许多。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仍然与“我是一名党员”的标准有一段距离。

  首先是态度上,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热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其次在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现状,提高少,重复多。最后在自我增值方面,业余时间被家庭琐事充斥,不懂得合理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

  我是一名的党员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时刻以“我是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勉励自己。

  《吴仁宝》观后感 篇10

  近日,区规划局党总支部组织部分党员观看了十八大献礼影片《吴仁宝》。吴仁宝同志的先进事迹朴实感人、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共产党员的责任是无限的。”观看了《吴仁宝》后,让人发自内心的感想和赞叹。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华西村的吴仁宝就是这个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最为关键的人。他的“关键地位、关键作用”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几十年带领群众拼搏、奋斗中形成的,他的牺牲奉献、公而忘私、言行一致的人格和精神是人民群众公认的。影片《吴仁宝》以铮铮事实告诉了我们,在新时期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服务人民、造服社会,应怎样才能永葆纯洁品质,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的历程,深刻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公的精神风貌。片中每一个生动的场景,每一次创新的举措,每一句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大家。影片不仅刻画了吴仁宝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光辉形象,也展示了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拼搏精神,使每一位观众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

  《吴仁宝》故事让人感动,更多的是带给广大党员干部的感悟与激励。联系到规划部门身处城市建设的前沿,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前提,是基础,是关键,必须规划先行,规划得好才能建设得好,管理得好。我认为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加强规划部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

  一是要树立朴实奉献的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吴仁宝老书记始终不拿村里的最高工资,不住最好的房子,身体力行教育身边的人“吃水不忘打井人”,不忘党的领导。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艰苦朴素,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作为引领地方经济建设的规划部门,要以思想作风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做到脚踏实地,敢于创新,勇于奉献,为服务江宁科学发展筑牢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是要树立造福人民的服务理念。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树立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的服务理念。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充分展示了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规划部门作为国家的职能机关,规划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服务人民、让群众满意,我们所掌握的审批和管理权的实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坚决做到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按职用权,必须始终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教育,确保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树立实 3 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吴仁宝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他能够充分认识到华西村自身的发展情况,不盲目跟风,订下了“15年规划”平整田地,以此打下华西村未来发展的基础。作为规划部门,不论是编制区域性的长远规划,还是审核一厂一村的项目蓝图,都要求业务人员踏实苦干、实事求是,在图纸上察之毫厘,在踏勘中绘之千里,一切工作皆以实事求的工作作风为基本要求。

  四是要树立造福社会的崇高信念。吴仁宝并非只靠一味的埋头苦干,他始终坚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以造福群众、造福后代、造福社会以崇高信念。规划部门要以树立造福社会的崇高信念为核心,结合即将开展的新市镇城市设计工作,作为规划人,要为百姓负责,规划出群众满意的新市镇蓝图。

  总之,我们要在工作中争做勇于创新的先锋,切实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做好文章,在实干惠民中改进作风,在勤政廉政中锤炼作风,更好地担负起城乡规划工作的各项重任,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吴仁宝》观后感 篇11

  电影《吴仁宝》以老书记吴仁宝本色出镜为叙事线索,经纬交融,虚实相间,生动地再现了时代大潮激荡下华西村的美丽画卷,揭示了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历史巨变,刻画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摸索、打拼、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创优,不断争先、领先、率先的光辉形象。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尤勇 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党为公,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电影《吴仁宝》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观看,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启迪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指导人们悟出应该怎样去追求、奋斗,并思考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怎样去结合。

  《吴仁宝》观后感 篇12

  透过电影《吴仁宝》更加深了我对华西村的认识。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作为基层干部,吴仁宝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朴素,叫做“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吴仁宝的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持续一致,一头与老百姓持续一致。因此,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他与华西村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一次次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吴仁宝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带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好处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之路。

  电影里还有个小插曲,一个父亲的不舍和无私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把他的小儿子阿四送给一位刚刚失去儿子的人家,嘱咐阿四为那户人家养老送终,阿四由起初的哭闹、不原意到最后的理解,他的懂事、理解也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电影的最后吴仁宝说他的成功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埋头苦干。作为党员,我们务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务必以老百姓为本,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务必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务必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这样才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实事、办好事。

  《吴仁宝》观后感 篇13

  这部电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却像磁铁一样,激起了每位观影党员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呢?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一句“有福民享,有难我当”让我深深感受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能够置家中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救村民的孩子,他背着孩子夜行小路,从农村一向奔到县城医院,最后挽救了孩子性命。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小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这一幕幕让我热泪盈眶。

  对于党的政策,他没有随大流地去做,而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状况下,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另辟蹊径。大爱无疆,华西富了,吴仁宝还用心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吴仁宝始终没有退缩。他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成果,要让天下都明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

  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他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这句话就如警世名言一样时候鞭策着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要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执着的信念,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华西村。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明白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这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学习吴仁宝就要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才会振臂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吴仁宝》观后感 篇14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作,凭的是心怀让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和踏踏实实带领老百姓奔小康的实干,成就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辉煌人生,也成就独具特色的华西精神。华西作为全国曾经不起眼的一个村庄,它历经了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和全面发展的三十年,在险象环生的探索实践阶段,华西人拿出了敢为人先的胆识,创出了一条改革新路。华西村无论什么时候,始终响应党加快经济建设的号召;无论什么形势,都坚持走富国强民的道路;无论什么环境,都坚持党员先行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方针,华西精神指引着华西村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先锋。

  华西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老支书吴仁宝把上级鼓励“包产到户”的精神带回来,“咱农民的事就得在田间地头解决”,他带领着一帮村干部在田陇间集体决定化零为整,整合优势共同富裕。

  华西精神是求真务实创新创优的精神。面对上级审查走“资产阶级道路”建议对小五金工厂整顿的要求,吴仁宝书记喊出了“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誓言,坚定地把“资产阶级路子”走到底。

  华西精神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精神。华西人富裕不忘乡亲,带领左邻右舍村庄共同富裕,甚至省内外帮助多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为什么一个伴随着文化成长的经济致富村引起全国瞩目?为什么它的经验值得在行政管理领域推广?我想,它坚持党的路线,是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改革开放时期以党为核心,坚持走群众路线方针道路上最先进的引路人。而这正是我们现代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时代精神,所以它的经验具有广谱推广性。联系到社区工作,更具指导性。社区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老百姓,我们只有必须拿出向民问怨、问计和问政的虚心,创新适合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作机制和办法,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事,才是最有效地践行群众路线。从这一层意义来说,基层是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最好的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里,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和纠正“四F”活动,广泛听取百姓的呼声,充分体恤人民的疾苦,科学制定管理的办法,建设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力争将龙湘社区建设成上级认可、人民满意的新社区。

  《吴仁宝》观后感 篇15

  很久以前就听说华西村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华西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迅速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前只其一不知其二,观看了电影《吴仁宝》之后,才彻底了解华西村在吴书记的带领下成为天下第一村的奋斗历程,对吴书记的敬佩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吴书记身上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大学生村官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学习的。

  要学习吴仁宝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吴仁宝书记在治理村子、带村民致富的历程中展现了一个敢想、敢做、敢当,实事求是而又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领导人形象。从一个仅有0.96平方公里、1500多人、人均分配53元的江南穷村蜕变到如今一个家家别墅、轿车,坐拥巨额资产的天下第一村,可敬可佩可叹,这与吴书记的治村理念、超前意识及敢试敢闯的拼搏精神是分不开的。吴书记谦虚地说这是因为他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贴合本村实际的发展之路。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就就应坚持实事就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要多学、多听、多做,多做调研,多和村干部和群众交流,凡事都就应虚心请教,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村里致富发展谋出路、谋利益

  学习吴仁宝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在影片中,吴仁宝为了救活村民的孩子徒步跑了几十里路到县医院,为了抚平一户村民的丧子之痛,吴书记把自己的小儿子送给村民当儿子,谁家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从狠心购买大磨盘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厂,再到之后搞农副产业带领群众慢慢走向富裕的道路,这一幕一幕情节都让人感动,这种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是大学生村官就应学习的,只有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把群众当做亲人,我们才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怎样才能当好村官吴仁宝有句名言: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党员和干部的职责,也道出了他对村官的理解。从担任村干部的那天起,他就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奋斗目标,几十年殚精竭虑、矢志不移,使华西村富甲天下,而他自己和老伴依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旧楼房里,无怨无悔,何等境界!吴仁宝讲方法。最典型的是他的发展经: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一头与中央持续一致,一头与老百姓持续一致。不管国家政策怎样调整,总能找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华西村实际的结合点,使华西村一次次抓住了发展机遇,他始终如一,奋发进取,越作越大,令人吃惊。我们将以吴老为榜样,结合实际,竭尽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吴仁宝》观后感 篇16

  日前,观看了影片《吴仁宝》,颇受启发。

  影片以年代为序串联起全片,用一个个故事,讲述了华西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从60年代的黑白单色,70年代的怀旧色调,80年代的朴实气息,90年代再到之后的现代繁华,跟随着镜头,我体会了一个村庄经历的风雨沧桑和柳暗花明。而透过这一个个故事,不仅仅勾勒出一个一心一意领村民求发展,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更彰显了一个乃至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为了人民而倾尽智慧和心血,夙兴夜寐、奋斗不息的崇高情怀,闪耀出共产党人的璀璨光芒。

  总的说来,我的感想能够用三个词来概括:埋头苦干、敢为人先、心系群众。

  埋头苦干。勤勤恳恳,踏实苦干的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和宣扬的精华。“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在电影的一开头,吴仁宝的这句话就把观众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奋斗氛围之中。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不断体味华西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艰辛探索,充满了苦干实干。吴仁宝领衔的华西人不仅仅表示出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还显示出团结一心、排除万难的群众力量,这一切都在华西村艰苦的创业发展之路上得到了充分彰显。影片透过一段段生动的故事诉说了一个道理:“穷苦不要紧,困难不要紧,要紧的是要有安于奋斗,埋首苦干的志气和决心,生生不息的艰苦奋斗必将带来一个灿烂完美的明天!

  敢为人先。记不得是从哪儿看到一句话:“创业不易,创新更难”。这在电影《吴仁宝》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吴仁宝从抢买磨盘到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企业,全都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为人先的劲头、敢想敢干的眼光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才能使华西在发展的道路上步步领先,到最后“化茧成蝶”,一跃而为“天下第一村”,描绘出风景独好的壮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干好眼前,多想长远,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只要有利于发展,碰到机遇就要抢,要敢于从“随大流”中奋起而出,只有这样,才能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也只有始终坚持、长期不懈,才能使创新成为发展征程上的共同精神追求。

  心系群众。“有福民享,有难我当”,在电影最后,当代华西人的代表机体喊出这一口号时,着实打动了我。这句口号这能够看作是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全心忘我的为民情怀的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这种动人情怀在电影中随处可见:为了给村群众买下磨盘,吴仁宝舍小家,即便家中有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还是毅然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响应政府号召做了绝育手术却又失去了一个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吴仁宝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用心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明白华西是怎样富的,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明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心系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力为让人民更加幸福而思索而努力而奋进,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吴仁宝》观后感 篇17

  作为一名江苏人,华西村的事迹及吴仁宝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但对于一群“泥腿子”是如何创造出“一部华丽的史诗”,始终未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吴仁宝》这部拍摄精致、细节考究的电影,不仅让我补上了这一历史课,更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深刻感受到党和群众紧密结合、开天辟地创造新时代的豪情。其中,几点关于作为党员的自我要求、关于平时做事做人的准则等感受尤为深刻。

  首先,要为群众着想,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和克己奉公的精神。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吴仁宝的敢为人先,也得益于全体华西人的共同努力,可见一切发展都和人民群众密不可分,而要团结群众,就必须首先为群众着想,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华西村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正是因为吴仁宝的带头示范、克己奉公,才使得群众消除顾虑,团结一致。例如在买磨盘时,在开发荒地时,吴仁宝都“身先士卒”,最先拿出自家的米、带着党员为公家背石块建磨坊,因为他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是群体华西人的利益,才最终感动了人民群众,大家才会自发团结起来,在即将过年的飘雪天里仍热火朝天的开发荒地。而对照自身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也要发挥这样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多为大局着想、为观众着想、为他人着想,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带动所处的部门形成更好的向心力。

  第二,夯实能力、敢于担当,以实力树立威信。改革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但正如吴仁宝所说,他给华西人描述的蓝图,什么时候落空过?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过硬的实力。吴仁宝在华西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几次决定其实是与群众的想法“背道而驰”:例如电影开篇买磨盘时,以及华西村拒绝分田到户、乃至开办小五金厂、喷雾器厂时,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极大的冒险。但正是吴仁宝超人一步的决断力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给了华西人很大的信心,才使华西村把握住了每一次发展的机会,吴仁宝也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威信。类比而言,作为一名研发岗位的电视工作者,我们也需要这样扎实的业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从而作为创新力的支撑,让实力成为权威的最好注解。

  第三,发挥无私奉献精神,打好群众基础。党员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吴仁宝则用他的行为做了很好的示范,这也为他推进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例如在开辟荒地得不到群众支持时,是他背着老乡生病的孩子走了几十里路、并成功启动医院发电机,最终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从而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他忍痛将自己的亲身儿子过继给丧子的乡邻,让另一个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样的行为早已超越了一个书记的行政职责,但也正是这些生活中的无私奉献,让老书记和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一家人。群众基础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注重大事上的无私,更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将成为我们这些基层党员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动力。

  吴仁宝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也曾遭遇人生的多次挫折,也曾遭遇群众和领导的不理解,但他仍保持着实事求是、为群众着想的原则,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华西村创造的物质财富让我们惊叹,而这部电影所传达出的华西精神更为宝贵,而这才是具有可复制性、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珍藏的精神财富。

  《吴仁宝》观后感 篇18

  一直听说华西村的盛名,但是通过观看电影,这才真正地看到它的全貌。一个村庄能够建设成现代化的都市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如何能想到,又如何能做到,吴仁宝究竟靠什么?

  这是部传记式的影片,从中我看到了华西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变化发展,也看到了吴仁宝贯彻始终的不懈奋斗。但在电影中,吴仁宝不是神的姿态出现,他也有犹豫的时候。当家里的米都被他倒走捐出去,妻子含着泪问他:你就不给孩子留一点口粮?他有一点犹豫,作为爸爸,他也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大局当前,家庭需要些许的牺牲。当老四坐在自行车前开心地与爸爸一起兜风时,我看到了他的犹豫,亲生的孩子送给别人,就算不担心孩子是否能衣食无忧,但肯定清楚孩子内心被父母“抛弃”的痛苦,但是,为了社员的幸福,他只得忽略,即使孩子一直误会着自己。观看了电影,我很钦佩他公而忘私的工作品质,也为他凡事冲在前的精神而感动。作为一名老师,也作为一名积极向党靠拢的团员。由电影中的剧情跳脱出来,我想交流一下从吴仁宝身上学到的几点:

  一、班级管理:以身作则,平等对待。

  吴仁宝有一句格言: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无论是在捐米买石墨时,还是挖地改良田时,他从来没有主动叫群众付出。而是自己带着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为了华西村的需要、为了全体社员的需要,他一心扑在这条充满艰辛的创业路上,他那始终不渝的爱民情怀感动着全体社员,引导着华西村村民共同创业、创新。

  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班主任工作与这位老书记的职责有着相似之处。师生之间长久的不对等的悬殊地位,虽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得到改善。近期忙于复习,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我非常焦急。情绪上也有所波动。急躁让我无法看到学生的努力。从吴仁宝身上,我又惊觉自己的错。“平等”,我并没有做到。在共同学习的这条道路上,我应该像他一样,通过自己投入的备课与指导,让学生主动学习,效果更佳。

  二、自我成长:注重规划,科学发展。

  吴仁宝当书记时,华西村也只是个小小公社。社员靠种地生存,地少人多。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他却能放眼未来,从华西村的实际能力看出去,想自己所能想到的美好前景,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这样看似不切实际的幻想,被社员们嘲笑。但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而且也真正达到了目标。为什么?因为他一步一个脚印,60年代,先带着社员挖山开田,发展农业;再建小磨坊,节约生产力,发展农副业,搞多种经营。70年代,部分人种地,建起小五金加工厂,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80年代,他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到今天生产销售总额过500亿元,并且上市。

  同样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我也进行过五年规划。相较这十五年,前景更容易预见。我也应该向吴仁宝一样,脚踏实地,不断努力,先实现每一步的目标,最终达到真正的进步。

  三、正视评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八十岁的吴仁宝对自己的评价是:骂我不生气,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

  作为一名工作5年的语文教师,我在个人教学能力的发展上,一直不敢想,不敢做。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评价所左右,自己的教学成了大杂烩,各方面意见都想兼顾。所以进步对于我而言总是那么慢,那么慢。我想,一个敢这样进行大改革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你是真心地,而且是有信心地努力,也应该像吴仁宝一样,做到——骂我不生气,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

【《吴仁宝》观后感】相关文章:

吴仁宝优秀观后感05-06

《吴仁宝》观后感的范文03-31

吴仁宝观后感范文03-31

吴仁宝观后感1300字03-07

吴仁宝电影观后感(精选17篇)12-08

观《吴仁宝》有感04-20

观《吴仁宝》有感作文04-17

观《吴仁宝》有感三篇04-17

观《吴仁宝》有感850字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