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时间:2021-04-28 11:38:5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导语: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这部电影不是旨在讲与钢琴有关的故事,而是在时代快速发展中的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和归宿的一次偏执的选择,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1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雷蒙·1900。

  他有种超强的天赋是对音乐的随心而动信手拈来。

  他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仍然不能迈下舷梯。

  他遇见了一个一生相伴的朋友,还是没有选着离开。

  他是钢琴曲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

  他是旅途中漂泊的天使,灵动的琴曲响雷般的震撼心房。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我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max的旁白开始,max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纽带,而与max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才会觉得1900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的温暖。

  当max抱着留声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1900时,随着影片的剪辑,max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max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么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华。当max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这使得我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如此感性,如此动人,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想到自己一个人看完的电影,一个人写完的日记。人生难得一知己。和我比起来,1900或许幸运得多。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表演是那么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是的。

  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电影,但是从来没有这样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更加伤感,更加细腻,更加动人,更加真实一些,只叹我生硬的文笔还无法达到这个境界。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维吉尼亚号蒸气船上的孤儿,一位善良的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于是烧炉工给孩子取名为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炉房的意外事故中丧生,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

  1900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维吉尼亚号载着他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在欧美大陆间往返航行。

  1900成长为一个优雅的男人。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要是有这样的邂逅我是做不到)

  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谁是他相伴一生的朋友?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八十八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就像我面对如今的日子,如今的大学我也茫然,也看不清楚。我不奢求掌握能顺势而为就已经足够了。上帝是公平的。1900的人生伟大而有意义。哪怕这有可能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乐器店老板在片尾说的:“别担心,不要钱。一个精彩的故事比这个旧小号值钱多了。”片尾:max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青瓦石路的街道尽头。我积压着的情绪再也忍不住了,来了不该来的地方。好好的分数再高一些就好了,当初不拼一拼,没有赌一把,来到这里,录取老师说:“你的分数报这里亏了哦。”我傻傻的踩着二本线进来的。来到一条破船上,我不会钢琴,也还没有max一样挚友。孤单的开始,但愿不要孤单的结束。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除了埋怨一下下,我也还在奋斗。今后求学的路上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坚持。而在泪水中换来的坚持总有一天会随时间消逝。

  孤独,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完整。

  音乐,自从他在养父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一生的不分离。

  传奇,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

  亲情,我明白是血浓于水。

  友情,我明白是值得珍惜。

  爱情,我明白是可遇不可求。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2

  每次看《海上钢琴师》,都有一种冲动想抚摸一下我那架冷落多时的钢琴,学习钢琴8年之久,始终不能理解这“乐器之王”所弹奏出的音乐的真谛,始终认为那些为音乐不顾一切的音乐大师们的行为是架空世界才有的,现实中,于我而言,钢琴就是我的任务,学钢琴似乎变成了我的义务,8年的盲目学习、考级,最初学习钢琴的热情被逐渐磨灭,我始终不能对钢琴再产生任何遐想…… 但是于他——丹尼伯曼TD林蒙1900而言,钢琴的意义却不是我们这样的常人所能体会的……这么说并不是映射那些现在把钢琴商业化的人,而是纯粹的欣赏那个叫1900的男人,他向我们所有人诠释了钢琴是什么,音乐是什么。

  和大部分大师一样,1900的身世背景并不是那么好,一个婴儿,被遗弃在一个杂乱的舞会上,又被一个船上填煤工人捡到。没有任何证件,没有出生纸,1900的童年就在这艘漂泊无尽的大船上度过,对他而言,这就是他孩提时代的大摇篮,而摇篮旁那个教他识字,陪他聊天,给他作名词解释的男人就是他唯一的亲人,即便他作的解释大多都是些歪理,1900也觉得很幸福。

  他和钢琴的邂逅是在孩提时代,无意间闯入一个舞会时发生的。 大家都惊叹于一个出身不明、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孩子,竟然能够演奏出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也许,他生下来,命中注定要永远和钢琴在一起,永远和他的音乐相依为命。

  短暂的27年,他一直留守在这片海域,这艘船上,无论名声多么响亮,甚至美国爵士乐的祖师来找他斗乐,他也从未离开过。所有惊讶于他的一句“我想上岸”。而当他终于“追寻”到上岸的理由,当他终于提着箱子迈向大陆,望着高耸的楼层,无边的城市,他却停住了脚步……是的,这是他的最终选择,他的一生注定在海上,与他的音乐相依为命。

  当上岸的唯一通道被永远地抽离,他选择了和他的船,他的音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一同沉没于这片无穷无尽的大海,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但我想,对于1900而言,这个结局或许是他想要的.:一个传奇人物,或许在他的有生之年还有人记得他,可是他却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任何可以让人记忆的痕迹。

  “我是一阵风,一阵自由之风”,记不得是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话,细细品味,却能体会说着句话的人的内心世界。1900说,大陆无边无际,充满形形色色,他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而后,在突发奇想想上岸时,他又说,上岸只为聆听海的声音,只想体会在陆地上聆听海,是什么感觉。而如果在陆地上住上几年,他也会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你可以说他的想法是逃避,但这是他的原则、他的生存之道,他的生命只为他的海和他的音乐绽放,当一切不复存在,他选择了留驻在这片海域,永远与他的音乐在一起……最后,面对着空气,感受着钢琴的美妙音符,沉醉于自己的音乐中,一切语言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船只的巨大轰爆声划破宁静……这对陆上的人们无疑是重大损失,他甚至不肯将他的音乐公诸于世。我们或许永远也听不到这样震撼的音符,但他,真正获得了内心想要的自由。

  或许哪天,当海上再次响起那悠扬缠绵的琴音,那是1900在天堂谱出的天籁之声吧!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3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飘忽,所以我们孤独。  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直觉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他害怕上岸其实是拒绝上岸,藐视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可以轻易打败爵士乐的开山祖师并对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他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他将迈向陆地的脚收回。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存在主义者都是悲观者,在他们眼里,人生是一场悲剧。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场悲剧,是他自己能预料到的悲剧。“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漫无尽,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  我喜欢闭上眼睛,反反复复地听1900帮助好友克服晕船时弹奏的钢琴曲,想象着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随着海浪起伏摇摆。那时的音乐是可以将人吞噬的,让你忘乎所以让你自由自在,让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让你无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飞翔,能感受到旋转,能感受到跳跃,就想初春的远行,夏日的冲浪。这里只有美好,只有存在的美好,我以为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美好存在。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孤独的,是我们心里无处安放的孤独,不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孤独。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们呢?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来安放我们的孤独,让我们来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一切,所以我们比1900更孤独更可怜。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闹,我都只是一个人仿佛置身孤岛,这时我那么孤独但却没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这个城市越来越鄙弃孤独,它不允许你孤独它不给你时间孤独,它让你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它要让你融入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它要你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

  你拒绝融入,那么你就要承受双重的孤独,外在的内在的,所以你更孤独。而融入,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快乐的旅程,你踏着陆地是那样的轻飘飘,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还是孤独,无处安放的孤独。

  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4

  与大多数人的观影顺序不同,同是Tim Roth出演的两部电影,我是先看的《人人都说我爱你》,然后才是《海上钢琴师》。他在《人人》里出演的那个保释犯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眼神永远不能聚焦在一点;头和身躯间的脖子仿佛没有固定好,导致他的脑袋在不停打转;薄薄的嘴唇间总是留一道缝,隐约露出的牙似乎向所有人表示不屑;胡渣,还有胡渣。他没有原则,没有怜悯,他在人们对他的荒诞讨论中出场,在观众对他的鄙视和嘲笑中再次锒铛入狱。他的角色似乎只为引起人们对主人公深思的准备的,然而,这样一个形象被Tim Roth演绎地太过精彩!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想表达我在这部电影里(《1900》)第一眼看到他时的那种明明知道会是他但还是很惊奇的感情,“别跳戏了!”我当时出声的对自己说。

  片子确实没有给我任何跳戏的机会:Max慑人的嗓音,1900的故事,还有美妙的音乐。尤其是当好的故事配上好的音乐,容易让人陷进不想出来。

  我不想像流水账一样把电影中的故事完整转述出来再附上分析,像从前完成高中随笔的那样,冗长又浅显。特别是我的记忆实在有限,我不愿意压榨它。我知道那结果会是CtrlC、CtrlV,本来决心写的一篇影评到了变成百度里搜搜就出现的电影概括。所以,倒不如这样信马由缰地胡写,写我一直在回味的那个画面。想他日有幸把这部片子看到第三遍第四遍时候,再对照第一遍看的这些最让我感动思考的片段,写这篇观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影片末了Max捧着黑胶碟和读碟机,回到轮船上,希望带1900离开这艘即将成为历史的庞然大物。当他最总在铁架后发现1900后,两个人的对话把影片带向主旨(每次用“主旨”这个词就感觉中学阅读题让使我中毒太深,可不用它的话,在我的词汇量又实在找不出别的词…)。Max滴溜溜晃来晃的眼睛注视着1900,也同时在打转他们的未来:就我们俩人,或者组成一支乐队,以你的音乐,我们一定会成为那城市里面最闪耀的组合,名誉和财富,哇!

  然后是1900那一席深刻的独白:“你知道吗?当时我准备离开这艘船的时候我是真的决定好的,真的开心的,可当我看到陆地上的世界时……我不是害怕我看到的东西,而是害怕我没看到的东西。这个城市没有尽头(there is no end,我喜欢他end的读音),它没有尽头,你看在这里,拿钢琴来说,它是有尽头的,从第一个键到最后一个,一共88个琴键,是有尽头的、完整的。琴键的有限引发出我创作的无限,我喜欢这样。而那里是无限的,所以在那里我无法弹奏,它没有尽头。无数的房子你要选一所居住,无数的女人你要和一个共度一生,无数的街道,你的位置在哪儿?在这里,我知道,在那里,我不知道了。”

  Max真是个爱哭鬼,他眼睛里的泪花是一处让人不禁跳戏的点。他点头,意识到他无法劝动他的朋友,无奈的心情被演员表演痕迹略重的表现在脸上。有人说Max不能理解1900,但他尊重他,所以没有将1900打晕带下船而是按照他的决定离开他,让他一个人和轮船一起化为灰烬。不过在看到他们两个对话的这一幕,我多想借Max的口对1900说:“谁说没有尽头?让我做你的尽头,让我做你的尽头!”(No end? Let me be your end, let me be your end.),此时Max的双手撑在1900的膝盖上,眼睛停止打转但还留有一点泪花,就死盯着他,这样说。

  世界这么大但我可以一直做你的归宿;当你被无限的欲望充斥,来到我这里和我在一起,我们的空间是有限的,就你和我,如果你迷失了让我带你回;只是,求求你不要死,当我当年下船的时候我知道,如果我想和你说话了,可以回到船上来找你,你就在这儿,可是,如果你沉没了、消失了,你要我找谁?和谁说话?

  我希望1900能被这样的感情所打动,又或许不能。或许成功打动那部分是我的一厢情愿,而不能的原因就连我自己都想到两个。

  1.这个问题他也想过,既然当时那个姑娘没能成为他的归宿,连爱情也打败不了他对自己的执着,Max作为一个尊重他又不能理解他的朋友,在灵魂上属于不同场域的两个人,可以成为朋友,但成为归宿是另一码事。

  2.刚刚在回忆他俩最后的对话时,忽然发觉到的,Max说到底还是一个入世的凡人,名誉和财富,多么现实。他卖掉自己的小号来维持生计,尽管忍受痛苦。1900并非对名誉和财富没有概念,只是,在那间舞厅里,他已经看透了,外表光鲜的人仍然承受精神上苦闷,也许后者就是由前者所导致的。他们的内心倒不一定比1900更安宁。孤独对他而言是一种享受,他的自由就深深植根在孤独中。像他说的,在88个键中他能创造出无限,在广阔无垠的世界中他束手束脚。这样的思想在《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也出现过:契约使他们变得自由,而看似无拘无束的我们则实际被绑架在更大的“天理”之下,无法动弹。

  说到底,他们可以成为他的灵感,但不能成为他的生活。

  再说说那个姑娘。我仿佛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寻找生活中或作品中那些一见钟情的案例,想见识一下那些姑娘小伙而身上到底有哪些种气质可以让人看一眼就着迷其中。电影中的画面太美,他在斗室里应付地弹着混乱的曲子,忽然看到她!她也朝窗户里面望着,似乎和他对视,又似乎看不到里面的人只是兀自照一下镜子,从女孩儿后面的举止我真的不清楚她在此刻有没有看到1900,不管,总之1900一眼就爱上她了。

  回忆一下我脑海中的这个让人一见钟情的姑娘:她的脸很干净、白皙,这是最重要的。嘴唇厚厚长长的,健康红润,不需要着色也很鲜艳,合闭之间有种捉弄人的意味。像这样的白皙肌肤和微厚红润的嘴唇我在生活中也曾遇到过一个姑娘,你无须和她说话就能知道,她就是同她长相一样纯洁善良的人。当她笑起来的时候,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好,伤害别人是她从来不会做出的事情,别人也从不忍心让她受到伤害。面相,是我从这一类美好的人身上学会相信的一件东西。换做是我,也会悄悄地亲吻这尊纯洁的天使,为她谱写再美的旋律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