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地心引力》观后感

时间:2023-12-26 07:15:3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地心引力》观后感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心引力》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心引力》观后感

《地心引力》观后感1

  中国人有一种年终前突击花钱的习惯,不曾想,我也被卷入其中。不过,我不是突击花钱,而是突击看电影,为的是把单位发的视觉福利全部消费掉。上周末,一家三口刚看了一部《森林战士》,这周末我又带上女儿一起去看这部3D科幻大片《Gravity》,期望引导孩子认识太空、认识人类所处的地位、人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以及人类对征服太空的不懈渴望。

  《Gravity》讲述了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马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以及航空新手瑞恩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饰)在出舱工作时,飞船与空间站发生爆炸,同行逃生,两个人是如何在缺氧、失重、与外界丧失联系的'情况下试图回到地球的故事。这是一部孤独的电影,影片中自始至终只有科沃斯基和斯通博士两个活人,但全剧情节紧凑,靠危机的不断产生与解决来推动剧情发展,90分钟的故事基本没有拖泥带水的镜头。我是个伪天文爱好者,所以也看不出任何BUG。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如何被拯救的故事。乔治克鲁尼好像是来打酱油的,但他却在生前生后各拯救了一次桑德拉布洛克,最终激励她完成了自我救赎,成功登上中国神州号,顺利借助中国制造的飞行器回到地面。这里面有一种爱的力量、一种亲情的力量、一种特有的美国式的幽默的力量,当然还有对中国制造的一种恭维吧,想来是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吧。

  太空是神奇的,宇宙是美妙的,但它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又是渺小的,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才觉得生活也没那么差吧,广播里的狗叫、婴儿哭、异国男人奇怪的语调,都格外动听。影片的结尾,看见桑德拉布洛克爬上岸后重新找到地心引力后,因为不适应而踉跄地在泥地上行走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这是她的新生。

  除了拯救跟生存外,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旨在提醒观众,要学会珍惜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回头想想,自1961年,人类第一次进入外太空以来,空间就代表了无数的可能性跟希望,失去重力也会让你变得轻飘飘,但你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无限制的自由即黑暗。走出影院,牵着女儿的小手,享受着有牵制、有牵挂的生活,其实挺好。

《地心引力》观后感2

  在电影还未上映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期待外太空题材的电影《地心引力》了,因为它是一部属于展现外太空深幻莫测面貌的电影,当然还吸引我的是阿方索·卡隆导演这部电影,而这位导演之前执导的所有电影里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人类之子》,因为整部影片运用大量的长镜头加上纪实风格的拍摄手法给我很大的感触。

  当电影《地心引力》画面一开始阿方索·卡隆就运用了超长镜头加上唯美画面的拍摄手法来描绘外太空,虽然场景几乎都是由CG动画和特效所组成的,但是它却真实的还原了外太空的面貌。浩瀚的宇宙、蔚蓝深邃的地球无不时刻的体现着外太空浩渺无垠的美丽。

  故事情节里讲述的美国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在太空站外面测试修复哈勃望远镜的工作时,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了,俄罗斯的卫星爆炸碎片袭击了他们的外太空站,导致了太空站内部的所有宇航人员罹难……也让在太空站外的女主人公在宇航服里在缺氧的情况下而面对生存下去的勇气也没有了,幸亏在男主人公的帮助下提起了勇气重新面对要活下去的挑战。而之后发生的困境也接连让女主人公处于不想活下去的.念头。但每当觉得活不下去时总有一个信念让自己能够脱出困境而实现从等待救赎到自我救赎的过程。

  这部电影的最可喜之处就是我们中国的天空一号和神舟一号也在里面被真实还原了,虽然故事的情节是虚构的,但里面的很多中国元素都处处体现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

  也许会有不少人认为这篇__不像是电影观后感,这也牵扯到这部电影刚上映,我也不能做什么剧透,它的宗旨就是无论你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有勇气活下去,因为活着就是希望,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到,保持信念,你的潜在能力就会被发挥出来。

  最终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热爱外太空题材的影迷们观看。因为以往外太空题材的电影没有这部电影来的更为真实和详尽,电影情节里面很多细节都完美的体现了没有地心引力的真空环境中(比如随手抓到脱落的螺丝、横向移动的火苗、掉落的眼泪等等),所以也可以当做是一部让学生们学习的科普知识。

《地心引力》观后感3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

  剧情方面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的男宇航员和一个女宇航员,在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后在太空中发生的故事。

  在事故中,由于其他同事全部丧生,他们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整体感觉桑德拉.布洛克演技很好,比较可惜的是乔治.克鲁尼戏份太少了。乔治.克鲁尼主要戏份,是在同伴因为含氧量狂降的时候不断和她聊天吸引她的注意力,在瑞安桑(德拉·布洛克饰演)打算放弃的时候出现在她的梦里,给她生的希望。

  不过在电影中这段刚看时,以为穿越了,后来电影才交代这是在梦中。影片的'后半段,经过各种艰辛,瑞安登上了中国神舟飞船,其实中国的飞船没那么先进,你懂的,不过这片也只能这么拍拍。这也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因为有一部分太空中的设备,人类已经具备了。没有外星人,星际空间的大战,也没有反乌托邦情节的设置,只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环境下,应对所面临的问题,构成了影片情节十分紧凑的90分钟。

  另外片中以一种壮观无比的方式描绘了外太空,确实太空中的景色,很多是地面上的人所看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富豪,花很贵的钱,然后又冒着生命危险,愿意去太空走一趟的原因,站点高,看的远,总是有一定的道理。相对于叙事的简洁,该片的视觉呈现却非常复杂。与不少经典的科幻之作一样,《地心引力》在讲述单一事件的同时隐藏着博大的人类命题。

  电影其实也在表达的是关于“重生”的两重意义,一个是困境的重生,宇航员在困境中要与己抵抗,如果输给自己,就会选择放弃和死亡,但最终掌握命运的还是自己;另一个是死后的重生,一方面Matt(乔治·克鲁尼饰演)看似牺牲了,但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唤醒了濒死的瑞安,在瑞安的心中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开拓太空,火星我们也准备开始考察了,有万能的地心引力,一切皆有可能!

《地心引力》观后感4

  11月19日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讲述的是一男一女两名美国宇航员在美国太空站出舱维修望远镜时,在遭遇爆炸卫星碎片的重挫的险情后,飘浮在茫茫太空,在毫无外界援助的重重险境中设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男宇航员Matt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开动航天飞机服牵引女主角Ryan,让她登上了俄罗斯一个废弃的空间站,再设法到达中国的空间站,借助神舟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而断开缆绳,让自己却消失在茫茫太空,把生的希望留给Ryan,把死的悲壮留给自己。

  影片展示了普通人在地球看不到的种种神奇美景:在外太空领略地球日出的美景,雄壮,神奇,迷人,从外太空俯视地球的夜晚,光怪陆离,绚丽多彩。蔚蓝纯洁的太空美得让人窒息,回旋凝固的乳白色的云团,崇山峻岭也变得渺小,江河湖海变得宁静,光亮与黑暗共存的图景令人匪夷所思。外太空的景色多么美好!

  影片中一些不为人在意的声音被赋予了生命的光彩:当Ryan在俄飞船中绝望地呼救搜索信号时,搜索到地球某处琐碎嘈杂的家庭生活的声音,其中还听到有婴儿的声音,狗的`吠叫,Ryan甚至还和狗狗一样学着样子叫了好几声,这一切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声音让Ryan重新振作,但宇航在外太空的死寂,加上飞船没有燃料,Ryan绝望到要关氧气自杀,临死前的梦境反而提醒了Ryan如何险中求生,正确驾驶飞船飞向天宫。

  Ryan此行,有多少险情,可谓步步惊心,险境重重:修复望远镜时,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击得粉碎;Matt接着她接近俄罗斯空间站时,因Matt的航天飞机服燃料用尽,差点错过空间站;快进入到俄空间站时,宇航服内氧气消耗殆尽,又差点丢命;进入到俄空间站又几乎被站内大火吞噬;驾驶俄飞船想要飞抵天宫又被降落伞缠住;出舱拆卸降落伞时又遭遇碎片袭击;想要飞近中国天宫空间站时,俄飞船又燃料耗尽,只能任其飘荡;逆向思维,成功开动飞船靠近天宫时又几乎错失良机;搭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时又因坠落在水域,几乎溺水身亡,凭借惊人的毅力奋力爬出舱外、潜泳出水面,Ryan总算真正回家了。

  然而强大的地球引力让她步履维艰,但得以重生后的Ryan每一步都走得沉重而有力,因为,那是生命的脚步。

【《地心引力》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心引力观后感12-07

地心引力观后感11-11

《地心引力》观后感11-14

《地心引力》观后感13篇03-24

《地心引力》观后感8篇01-10

《地心引力》观后感9篇11-15

《地心引力》观后感(9篇)11-19

地心引力观后感10篇11-21

《地心引力》观后感11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