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观后感

时间:2021-05-23 13:33: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观后感范文

  1920年在德国出品的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又译《卡里加里博士》),是一部悬疑片。即使看完电影,你依然无法确定谁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谁是真正的凶手。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电影根本就没有给出答案。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观后感范文

  这部影片融合了许多当时流行的时髦元素:哥特式风格的建筑,谋杀,展销会,梦游症,精神分析……。

  布景和造型,是本片对电影语言最大的贡献。为配合精神分裂的题材,影片设计了许多充满象征意味和超乎常识的道具。比如那些画出来的山和树,枝条旁伸斜逸,像是达达的画。比如整个小镇街道狭隘,房屋挤挤挨挨,都是尖顶的哥特式风格建筑。比如各类建筑不规则形状的门口,三角形、弧形四边形。所有室内空间都是不规则的'形状,压抑、狭窄,墙壁还画着各种几何图案的粗线条花纹,夸张而怪诞,像是毕加索的画。又如各种奇形怪状的凳子椅子,有些有着高高的凳脚,人坐上头顶擦着天花板;有些有着高高的椅背,刚开始你还以为那是一把梯子。

  在人物造型上,烟熏妆再次出现。德国早期电影很喜欢使用烟熏妆,并且不分男女,人人都一副黑眼圈,或者迷离(如《与众不同》),或者性感(如《格斯塔?柏林》),或者恐怖(如《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片中的梦游症患者凯撒(Cesare,这是《圣经》中魔鬼的名字的谐音),脸色苍白,穿一身黑色紧身衣,额前覆盖着几缕乱发,烟熏妆的双眼透着一种病态的恐怖。这个造型常常让我想起迈克尔?杰克逊。

  片中的卡里加里博士则穿着一身中世纪黑袍,蓬松的批发造型,独特的小圆眼镜片。眼镜也不规矩戴着,有时架在眉毛上,有时挂在眼睛下。

  卡里加里博士是电影史上第一个被自己的专业击垮的科学家形象。起初他只不过是想要验证精神分析中关于梦游症的结论,后来却沉溺于膨胀的控制欲无法自拔,最终毁人毁己。

  所有这一切布景和造型,都是为了表现世界在精神病患者眼中那种荒诞、诡异、焦虑的情绪。

  影片是借弗朗西斯之口讲述出来的。影片开头,观众看到他和某人坐在某处庭院的长凳上,一个女人面容呆滞地走过,于是他对某人说“我和她的经历比你这辈子经历过的任何事都要奇怪”。然后,弗朗西斯的回忆启动了整部电影。小镇上的谋杀,卡里加里博士的梦游者凯撒,弗朗西斯的好友之死,他俩共同爱上的一个女孩……。

  影片最后,观众却恐怖地发现,弗朗西斯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卡里加里博士是这家精神病院的管理者。那么,他说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他有可能在追踪凶手卡里加里博士的过程中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卡里加里博士最后的那句话“既然他把我想象成卡里加里博士,那么我想我应该找到了治疗他的办法”,就是一个骗局;如果不是,那么之前的一切都是他的臆想,整部影片就变成了精神病患者潜意识中的海市蜃楼,在这个幻想出来的世界里,代表权威的卡里加里博士成为患者眼中的谋害者。

  这样的结局让人捶胸顿足。

  这部被后人冠以“表现主义”之名的电影证明,早期的德国电影实在是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从这里开始,人们欣喜若狂地发现电影能使用的语言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绘画、光影、化妆、服装、文字,音乐……任何人类既有的表达方式都能放进这个世界里,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类的欢乐、痛苦、忧伤、焦虑、思考……。在人们的欣喜若狂中,电影开始恣意地表达自己,渐渐走上一条被称作“第七种艺术”的道路。

  所以,后来,任何恪守某种法则,说电影不许有旁白、不许有MV式的音乐、不许有画外音响等等教条,其实都是对电影语言的反动。电影里的任何表达手法,都只是喜不喜欢的问题,不是对不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