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乌塔读后感

时间:2023-12-28 15:15:1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乌塔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塔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塔读后感[大全15篇]

乌塔读后感1

  前段时间,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了这篇课文。讲了乌塔14岁便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她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程,在这段期间里,她分发广告单、帮别人看护孩子,挣了不少钱,她还在家里设计了旅行路线和日程,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她去旅游的时候:每到一处,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已便有什么危险能请求警察的帮助。读到这里,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乌塔,佩服她的独立,羡慕她的勇敢和空间。

  想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虽然我也是一个挺独立的女孩,但跟乌塔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有一次,爸妈要回老家,妈妈问我要不要同去?可我说:“在家谁给我煮饭啊!要饿独自的!于是我便跟着爸妈回老家了。

  想到这里,我想到了乌塔说的一句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单独出门?我纳闷,为什么外国的孩子可以那么独立,自由,空间大。而中国的孩子却要依赖在父母身边,凡事都由父母来做主?为什么外国的父母就那么放心自己的孩子?而中国的父母却那么担心自己的孩子呢?我想不透!也许是中国的父母太溺爱自己的孩子了,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才使得自己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越来越胆小。

  中国的`孩子学习的知识都是来自课本,而外国的孩子学习的知识来自大自然、书本和生活。我想对中国的父母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让我们去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2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总能从书中的故事里受到很多启发,而前两天我读了《乌塔》,让我受益满满。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女孩儿独自环游欧洲的故事,合上书,我的心仍然无法平静。

  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乌塔是一个多么细心的孩子呀!她只有十几岁,却能考虑到旅行中遇到的困难,能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我不敢想象,从11岁到14岁,这三年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她都坚持下来了,这其中得遇到多少困难她!乌塔是那么有恒心,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吗?这次旅行中,她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她是多么勇敢呀!

  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是呀,我们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从电视里只看到草原一望无际,而亲身来到这里才能感受它的一碧千里是那样的美丽,;从书本上看故宫,只感觉红墙黄瓦是耀眼的,但只有真正走进这高墙之中,站在宫殿前,才能感受到它的壮观和皇家的威严。

  乌塔去欧洲旅行,十几天见不到父母她都不怕,而我呢,最多自己去上学,周围的同学都是车接车送,平时父母根本不让我们自己出门,你说,我们怎能和乌塔比呢?

  我希望每个人都向乌塔学习,努力锻炼自己,成为一个独立、勇敢的孩子!

乌塔读后感3

  《乌塔》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在罗马时遇见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通过谈话,“我”知道乌塔用了三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率许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一个周末去帮助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当乌塔问“我”,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的时候,“我”只能告诉她中国的孩子会和大人们一起旅行。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儿童图书馆,游游乐园,课余生活很丰富。然而乌塔却有不同的想法:只有亲自想去的地方,才能体会到它的美丽。文章读到这里,不禁让我产生许多感悟。

  我们有着像乌塔一样的年龄,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家里的长辈都很爱我们,不让我们独自去旅行。更有一些长辈怕我们过马路受到一些伤害。我们知道长辈们是爱我们的,但是可以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闯一闯。如果成功,就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如果失败了,就吸取教训,收获了经验,以后可以做得更好。就如同乌塔一样,她的爸爸妈妈也很爱她,也害怕她在旅途中遇到危险,但是她的爸爸妈妈还是支持她的旅行,相信她会成功,这种对孩子的.信任支持,难道就不是一种爱吗?在中国,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新闻:一个著名大学的大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学。那么这样的家长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呢?

  当然,要让父母相信我们的想法,我们也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就好像乌塔一样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各种信息。

  我们需要认识生活真正的魅力,我想对长辈们说:“请您放开手,让我独自前进。”我想对自己说:“请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出发。”

乌塔读后感4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对我启发很大。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年仅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乌塔是一个细心,大胆的德国女孩,她每到一地方都会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不让爸爸妈妈担心,或者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利用假期的时间去超市打工,挣到旅游的费用,她的胆量和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值得我学习。

  在我的假期里,时间一般都是由爸爸妈妈安排,大部分时间都是报了学习班,从来没有想到像乌塔一样独自去旅游,更是害怕独自一人走出去旅游,就连在假期里学习,都是爸爸接送,如果爸爸有事没来接我,我也盼着爸爸办完事,然后把我接回去。

  还有回到家里,我很少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的生活,每天还向爸爸妈妈要钱买零食吃,从来没有想到要自己去赚零花钱或节约着花零花钱。

  与乌塔对比,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后,她的所作所为深深的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么去跨国旅行,但是一定要学习乌塔的自立自强,不再要爸爸妈妈过度地关心自己,争做一个合格的好少年!

乌塔读后感5

  如果有一天,家的依靠被风雨吞噬,你是否不自暴自弃?如果有一天,父母悄无声息地走了,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长大了,生活,你会怎么去过?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年仅十四岁,就趁暑假游历了大半个欧洲。

  也许你会问:“什么?仙人吧?是谁那么独立?”如果你问了,我将会大声地告诉你:“她是小姑娘乌塔!”

  既然她已经游历了大半个欧洲,那么她怎么生活?我告诉你:小姑娘乌塔说,她在家里就制订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为了能够有足够多的旅费,她在假期里去超市、广场分发广告单,有时间还去陪别人家里的小孩玩。这个过程整整用了三年时间。

  我在家里就是个小公主,丰衣足食,无忧无虑。有时还乱发脾气,也想独立,可是家长就是不让,一万个不放心。

  记得二年级暑假前,期末考试的那一天,好朋友金忻尔来我家玩。去公园玩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自己去好了!”妈妈死活不肯:“不行,小鬼!万一过马路出事了怎么办?”那时我特别生气: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独自去?后来,我才明白在平时生活中处处依赖大人,从来没有单独出去过或者独立的去完成一件事,所以大人才不放心。

  独立过的同学,请你回答我:如果有一天,家的依靠真的.被风雨吞噬了,你是否会自暴自弃?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悄无声息地走了,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真的真的长大了,生活,你该如何安排?最后,让我们吹响独立的号角吧!

乌塔读后感6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平凡的小姑娘,她叫乌塔。她是一个漂亮的德国小姑娘。我很惊讶,她一人游欧洲,自己赚钱,她是多么的独立自主啊!

  刚读完题目时,老师问我们“乌塔”是什么?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是铁塔,有的说是人,还有的人说是面包店等等。读完课文,我们才知道,原来乌塔是一个人。本文讲了小女孩乌塔一人游历欧洲并独立自主地做事。这使我想起了我们中国孩子。我们中国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历不了风雨,受点伤害就大哭大叫,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做,依赖别人而生活,而国外的孩子独立自主﹑坚强,这形成了多么大的对比啊!

  当然,我们不独立的原因不仅由于我们自己,还由于我们的家长。中国家长不让孩子出去玩,怕孩子受伤了。就等于把我们囚禁在一个牢笼里,我们一直呆在笼子里就根本无法在外面的蓝天上飞翔。再来看看外国家长,外国家长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能让14岁的乌塔一个人游欧洲,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能的!

  但,两种孩子的未来也并不是都完美的。首先,中国孩子依赖别人,等父母不能帮助自己的时候就会碰到很多麻烦。其次,外国孩子过于开放,如果遇到打劫,车祸等等怎么办?我认为,中国孩子应该学习外国孩子的坚强独立,外国孩子也可以适当接受父母的帮助。

  我想,每个人都听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呢?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这样你不就更优秀了吗?

乌塔读后感7

  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14岁就能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我被她那善良、胆大、心细的品质所折服了。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里掀起了一阵巨浪,同时我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的生活呢?难道对孩子的爱就只是所谓的安全吗?"可我们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小鸟,而不是被"软禁"的鸟儿。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简直是捧在手中怕掉,含在嘴里怕化,父母的.过分关爱使我们感到可怕。

  在家里,我的爸爸妈妈总是不准这个,不准那个,从小把我严严实实的包起来,没有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间。我就像温室里的一棵小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就算作业写完了,我想帮妈妈做点事,结果都被妈妈好言拒绝了。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考上名牌大学的而学生,只是因为自己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理书包而被迫辍学。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是多么缺少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无论什么都依赖父母。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同龄的朋友们,你们要走出父母的溺爱,锤炼自己自主生活的意志!中国的父母,给孩子一片独立自主的的蓝天,让爱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乌塔读后感8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欧洲的事。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周末一有时间就去帮餐馆和超级市场发广告单挣钱。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乌塔能耐住三年这么多的时间,而我一个星期都耐不住;乌塔能一个人游欧洲,我却连绍兴也不敢一个人游;乌塔自己挣钱,我只能向父母伸手要钱;乌塔像一颗在户外的小草,而我却是温室里的花朵。我要学习乌塔的自主生活的能力和独立自强的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有一次,爸爸和妈妈带着和姐姐一起去游乐园玩,由于那个游乐园太大了,我和姐姐走着走着就和爸爸妈妈分开了。当时,我才上三年级,所以特别害怕,而姐姐去游乐园的时候,忘了带上手机,所以也有点害怕。这时一个阿姨走了过来,问道:“小朋友,你们是不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呀?”我和姐姐点了点头,那位阿姨拿出了一个手机给姐姐,让姐姐打电话给妈妈,不一会儿,妈妈和爸爸就匆匆地赶来了,谢了那位阿姨后,就带着我和姐姐离开了。我觉得我应该向乌塔学习,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向相关人员请求帮助。从乌塔“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中,我觉得乌塔说的非常对。因为我们从电视、图书中不能完全感受到那些地方的'美,要感受到它们真正的美,必须要我们自己去实践。我要好好学习乌塔勇敢、有耐心、胆大的精神。我觉得要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就要去闯,乌塔就是一个值得我好好学习,乌塔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像雄鹰一样飞翔,请放手!

乌塔读后感9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我有许多感受。

  乌塔是一个德国小孩,她用了三年时间计划了一次欧洲旅行,所有费用都是自己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而且旅行过程中有着非常强的防范意识。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乌塔这种行为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国外的生活与我们国内大不相同,乌塔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在中国,还是父母手心上的明珠。我觉得,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我们从小便被父母千般万般的疼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连上个学还要家长每天车接车送。乌塔年仅14岁,就敢于自己一个人独自游历整个欧洲。我们的潜意识就是,自己的事父母做,也正是这种思想成功地造就了我们极强的依赖性。

  从我的角度来看,在中国还很少有人像乌塔一样勇敢。我们一般认为,这种行为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却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所以很多家长是不会允许孩子去做这样的`事的。其实不是事情有一点点危险就不去做了,我们可以做好防护,学会如何自护自救,这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去做呢?

  中国很多家庭对孩子充满了溺爱,这不让做,那也不让做。“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所向金宠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如果像这诗里写的一样,总是把小鸟关在笼子里,虽能听到悦耳的鸣叫,但它永远也得不到应有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向乌塔学习,学习她自强自立的品质。

  这就是我读《乌塔》后最强烈的感受。

乌塔读后感10

  昨天上午,我们刚学过《乌塔》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可以独自环游欧洲,她的独立、能干和勇敢深深地震撼了我。读完课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太了不起了!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到罗马去游玩,遇见了十四岁的乌塔。乌塔要独游欧洲,并在三年前开始准备,周末去打工挣旅费,翻阅资料了解各国风情,设计路线和日程。在旅行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安全,也会及时向家里报平安。

  十四岁,外国的小孩已开始独自环游欧洲,但中国的小孩连中国也独游不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生存能力和勇气吗?不,我们都有,但只是被茂密的树林给遮掩住了。

  我们凡事都由父母帮我们打理,什么都会帮我们准备好。这样,我们被爱我们的'父母惯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能力低下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想要做一次煎饺,那可是我第一次煎煎饺,而且我才二年级。但我那时自以为我可以做得很好,不耐烦地听完妈妈讲的话,转头就去做了。我先从冰箱里拿出饺子,把平底锅放在煤气炉上,在锅里倒入一杯水。“哎呀,水太多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听了妈妈的话,我把水倒掉了一点。接着我把饺子放进锅里,打开了火。“火太大了!”妈妈随手把大火转成了中火。过了一会,饺子变得有些透明了,我从冰箱里拿出猪油,用锅铲刮了一些油在锅里。“油要涂的均匀。”唉,真烦!终于,我的杰作出锅了!

  看,我们并不是那么的生活能力低下,只是我们太习惯于依赖父母了,想当然的以为我们自己还小什么还都不会。其实只要我们伸出手,事情我们都可以自己完成的。花盆里栽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做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

乌塔读后感11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十分勇敢,自主能力特别强,而且她很能干,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都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要到别人家去陪小孩玩,如果要是在中国的孩子,大多数可能都做不到,只会找爸爸妈妈要钱,根本不会自己到外面挣钱。乌塔准备也十分到位,花了三年的.时间设计旅行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许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要是在中国的孩子,可能就是随随便便地计划一下,花个三五天就解决了,才不会像乌塔那样周密细致地安排呢!

  我觉得欧洲国家的家长们喜欢让孩子独立生活,尝试生活,所以欧洲国家的孩子的独立能力强,而不像中国的孩子,许多都独立能力很差,就是因为家长们总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生怕他们独自出门碰上坏人,好像所有的坏蛋都看上了自己家的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带着;吃完饭想去散步,跟着;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翅膀下,使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最重要的是他们自立能力会变差,不再喜欢与人沟通,最后让孩子变得胆小,连独自上街买东西的勇气都没有了,要是以后到了社会上,如果不学会与人沟通,那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请给我们一个自己的空间,虽然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我们有翅膀,请不要将他们折断;我们会站立,请不要总是扶着我们走路;我们会飞翔,请您给我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请让我们变得勇敢、自信、坚强,请让我们振翅高飞、独自翱翔!

乌塔读后感12

  读了《女孩儿乌塔》,我被一个德国女孩儿感动了:12岁,就独自游历欧洲多国。作为中国人,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惭愧和怯弱。面对女孩儿乌塔,心里萌生了少有的矛盾:她,真伟大,家人更是难以置信。我们中国孩子呢?没办法去比,连想象都有些心悸。

  德国是二十世纪早期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最近几年发展极快,也与德国有极大的差别。尤其是教育!德国人的课本不像中国,课文就像是引子、导线……每个孩子围绕文章去搜集资料,大发见解。几乎不去通读课文,孩子却学到了立体的`知识,在探索和发现中感受了乐趣。中国一直是文明古国,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而今,素质教育依旧扮演了死读书本的应试,中国的文明又复古了。我们的孩子们在大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中国人缺少胆识,没法与乌塔相比。没有胆量、缺少见识。假想中国孩子真的像乌塔一样去旅行,必定失败!一、中国孩子不会为旅行周密地独自准备三年;二、中国家长们绝不允许孩子一意孤行,这样的想象比登天要难。

  乌塔所说的旅行有独特收获,让我深信不疑。意大利是个伟大、神奇的国度,她说从电视节目、书本中认识的世界总不完美,但真正到了意大利却是美丽和感动,有时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中国有很多留学生的故事,留学回来的有识之士经常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创造着神奇。乌塔来中国,我们欢迎。我们也要到西方发达国家去,一边旅行一边学习,让中西方文化融汇贯通开创中国式教育新局面,造福炎黄子孙,实施真正的科教兴国。

乌塔读后感13

  《乌塔》这一课主要写了作者巧遇了一个独自在欧洲旅行的小姑娘——乌塔,赞扬了她自强自立,不依赖父母的美好品质。她是一位德国姑娘,她的自立,能干的品质给作者以及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看乌塔,她才十四岁,就已经去了欧洲,意大利等地方。在去旅游之前,她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这足以说明乌塔是一个既能干又细心的孩子。为了挣旅费,她还帮餐馆和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陪小孩玩,这体现了乌塔独立自主的`意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再看看我们中国,父母都太溺爱孩子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代劳,就连上、下学家人都要接送,更别提独自出行了。在家里,父母不让孩子干这、干那,生怕摔到这,碰到那,只让我们安心学习,父母真是想让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见得学的让它们满意,从小他们就剥夺了我们学习、生活的权力,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他们永远都操着孩子的心,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半点委屈,吃半点苦,而外国的家长他从小就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举个小小的例子:一个小孩摔倒了,如果是中国家长,他会赶快跑过去扶起来,还要埋怨几句,为何不小心?看把衣服弄脏了等等的话。而外国家长他会笑着鼓励孩子爬起来,还会表扬几句。你说这样的中国孩子能早日自立吗?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这话一点不假,所以我们应该给家长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乌塔读后感14

  今日,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不由得佩服乌塔。

  课文主要讲了十四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环游欧洲的事。乌塔的计划很周全,她在家中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并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乌塔每到一地就查询警察局号码,再给家中寄一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

  更令人吃惊的是乌塔的的旅费全是她自我挣的,发广告单、陪小孩玩全不在话下。从中能够看出乌塔的.自立。

  我们何尝不想自立一些呢?可这个念头已经被覆盖了。

  记得二年级的一天,爸爸来接我回家,在路上看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别班同学背着书包一个人回家,我见了心里挺羡慕。一回家,就跟爸爸妈妈商量能不能让我自我回家。爸爸妈妈坚决反对,并拿出了很多理由拒绝,这可把一旁的我急坏了。我又是恳求,又是发誓,在我的死缠烂打下,爸爸才迟疑地把备用钥匙递给我。

  第二天放学,我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拐弯处,我忽然发现爸爸一向在跟着我,我的心境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此时,我真像一只霜打过的茄子,失望极了。

  之后,妈妈又以“年底不安全”为由阻止我独自回家。而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因为我对到底要不要独自回家已经麻木了。

  都说:“骄养儿不能成大器”,爸爸妈妈们,请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让我们去自主、独立地迈开人生的脚步吧!

乌塔读后感15

  是谁,一个人独自在欧洲各地旅游?是谁,有主见而不盲干,胆大而又细心,会待人接物,还懂得自我保护?她就是年仅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

  这个小姑娘是我从第七组课文中认识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个德国小姑娘在暑假里独自游历欧洲的经过。上完这篇课文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乌塔只有十四岁,可是她的父母便放手让她学会自立,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是这些,让她能够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更重要的是,国外的孩子和国内的.孩子接触到的教育观念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外国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是信任、关怀、鼓励,他们相信孩子可以做得非常完美,他们鼓励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得自己做,他们不过分宠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不依赖别人的好习惯。

  而中国家长给予孩子的是过分的宠溺,使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中国的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埋在书山题海之中,可外国的家长觉得,书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知道书中的知识,却不知道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来探索,我们就像井底之蛙,只活在自己那渺小的世界里,不知天空有多宽。我们没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体会人生的哲理。我虽然只比乌塔小四岁,但是,我自己的事情大多是妈妈操办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去公园玩玩都不敢,更别说是出国旅行了。

  爸爸妈妈们,我真诚地呼吁你们,请你们放手吧!让我们学会独立自主的本领吧!

【乌塔读后感】相关文章: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04-26

从乌塔想到作文07-17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05-08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04-14

小学语文《乌塔》教学反思04-16

我和乌塔比童年作文02-23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15篇06-06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15篇06-07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500字08-27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600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