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钢琴家》观后感

时间:2023-11-16 16:56:4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钢琴家》观后感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钢琴家》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琴家》观后感

《钢琴家》观后感1

  被战争灼伤了的城市,满目疮痍。废墟之间,有一座医院。那里面的一个房间,六个面都是冷清的白,靠墙的地方有几个灰色的架子,无奈地散落着。房间的中央,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斜靠着椅背,闭着眼睛,双手擎在空中,放在一架无形的钢琴上,出神地弹着,仿佛有灵灵袅袅的琴声从指尖流出,那么动听。

  这个人是一位钢琴家,是犹太人。当时正值二战,他随家人居住在华沙的犹太区,又经几度转折,最终落得孤身一人,在废墟间徘徊,凄凄惨惨。

  然而,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时候,他依旧顽强地活了下去。在他心灵的深处,永远是一架钢琴,和它演奏出的美妙的乐音。

  这就是理想的力量。物质条件贫乏时,理想可以支撑我们的`生命,给我们活下去的力量。有理想,就有希望。

  几年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面对美国的坚船利炮,志愿军没有退缩,他们迎难而上、殊死拼搏,虽然食不果腹、衣不掩体、武器短缺,但他们还是抵抗到了最后一刻,迎来胜利。支撑志愿军的,是保家卫国的理想,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这也是理想的力量。

  我努力地学习,也是理想在支持。我清晰地感到,在确定理想的前一刻,我还常常想着休息;确定了理想,不知不觉中就抛下了常休息的念头,投入到学习中去了,仿佛从心底涌出了一股力量,如明灯,照着前方。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理想就是方向,有了理想,我们才知道何去何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我们才会有目的的努力。而有理想做支柱,我们才更不容易放弃——因为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理想,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理想,钢琴家始终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从战争开始到结束,他的琴声一直动人,没有变化。因为理想,志愿军始终浴血奋战,守护祖国的边疆,从未动摇。因为理想,我始终坚持不懈,脚步坚定了,对学习也多了一份热爱。理想,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灯。

  理想这盏灯,很亮很亮。

《钢琴家》观后感2

  《钢琴家》影片的开场是沉默的黑白,战争来临前的平静让我心生不安。从影片中我看到了国家间的战争、异族间的战争和心灵的战争,看到了懦弱与坚强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内。两个半小时内,我感觉经历了一场战争那样的漫长。

  第一眼看见主角,倒八字的眉毛,红润而又细长的手翩翩飞舞于琴键上,音乐温柔得让人想永远的`沉睡于其中,正当我们沉浸于这样轻灵的音乐里时,忽而第一次炮声扑面而来,他没有惊恐,继续弹琴,眼神一如既往的充满柔情。而后又一次,剧烈且强硬,当我以为他会继续不为所动时,他被震动了,紧接着玻璃破碎的声音骤然响起,而钢琴声却继续缠绵,可是再一次的,当玻璃被炮火震碎,钢琴声也在一片杂乱中戛然而止。

  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他在一个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在纳粹的眼皮底下每天怀着恐惧生存。

  电影的高潮是,钢琴家虚弱地挣扎着想把救命的一瓶罐头敲开,当罐头掉在地上,一位德国军官的脚随之出现。在那个德国军官命令下,他蹒跚的走向钢琴,手不停颤抖,因为饥饿和恐惧,可很快他就融入了音乐,一首小夜曲被他弹出了悲愤和激昂。德国军官被钢琴家的才华所震撼,后来,他将食物拿给钢琴家,坦然地说“我们投降了”,看到钢琴家瑟瑟发抖,便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他。这一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甚至还以为有机会再听到钢琴家的音乐。战争使人恐惧,然而人性却又让人看到希望。

  对于生活在纳粹下的犹太民族,失去了作为人最起码的尊严,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被纳粹处决,不需要任何理由。相比之下,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知足、更加感恩的心去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钢琴家》观后感3

  前几天闲来无事,便在某奇搜腾电影,翻看翻看着,便发现了《钢琴家》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印象便是这朴实无华的片名,《钢琴家》,便不是说是一个钢琴家或者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喽?怀揣这这样的好奇,我观看了这部影片。

  142分钟的影片却让看后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讲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简单说一些吧。影片的开头是美好的,钢琴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突如其来的禁犹太令,让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写,所有的犹太人被迫搬迁到人为划分的犹太区,受尽侮辱,历尽险恶。犹太人仿佛牲畜一样被军官蔑视羞辱,也被世人所嫌弃。犹太人们被困在围墙中,他们失去了新鲜的面包,更失去了生而为人的自由。 而有些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节操,他们打骂同是犹太人的别人而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那低声下气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还可怜的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德国军官发现了藏身的男主,却没有杀了他,而是听着他的钢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忆中,更甚于之后主动帮助男主给之于食物衣物。这位德国军官本性并不是坏的,而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不得不去战斗杀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钢琴家的求生欲后而引起共鸣。虽然最后他的确是死了,但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战争,对于这个世界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拥有的所有,而这些情况,在战争是最为常见的,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极其深刻的以一个平常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了一个人对生的渴望,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厌恶战争而对生活抱以希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钢琴家》观后感4

  星期五早上的第三节课,黄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四指钢琴家》,韩国姑娘李喜芽身残志坚、苦练成材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李喜芽出生在韩国首都首尔,喜芽的母亲原来是一名医院护士,在怀孕期间便知道腹中的胎儿是畸形,医生和周围人都劝她放弃这个孩子,但妈妈还是坚持将喜芽生了下来。小喜芽生下就是先天性畸形的残疾人,双手都只有两根手指,膝下没有小腿和脚,且智力比正常孩子低。妈妈伤心欲绝,但在悲苦中她愈发显出母爱的伟大。她告诉身边人,喜芽是上天赐我的礼物,我既然给了她生命,就一定要让她坚强的.活下去。”为了让女儿能自立自强,妈妈在她6岁的时候,就带她去上钢琴课,看她能否走上这条道路,但是没有钢琴学校愿意接收她。在被拒绝6个月之后,喜芽终于在一家学校开始上课了。经过了14年的艰苦努力,李喜芽终于站在了舞台上,也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明星。

  尽管身体残障,喜芽却很乐观,而且总是保持开朗的笑容。她说:我是个平凡的女孩,跟同年龄的人没有太大差别,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我的身体残障。不过虽然我没有双脚,而且只有几根手指,但这并不代表我容易感到绝望,轻易放弃想做的事。我相信只要怀抱梦想,并努力加以实现,未来总是充满希望。

  喜芽过生日和她帮妈妈过生日那两段情节,以及母亲淡定的叙述,我看到她们母女情深,伟大的母爱,更能令人为之动容。小喜芽只有四个手指,却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在琴键上舞动,行云流水地弹奏,犹如天籁,让人心驰神往。我看到了这位已身患绝症的伟大的母亲,和一个坚强的女儿共同奏出人生最华彩的乐章。

  喜芽感谢上帝,因为她相信如果自己拥有正常的十指,她只会是众多钢琴家其中一位。克服了身心的障碍,她的音乐与艺术气质使听众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美。僖芽的音乐使我们再次相信,艺术不是身体或脑力,而是心灵的表达。

  是的,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满怀着梦想,永不言弃,就会到达成功彼岸,看到幸福的曙光!

《钢琴家》观后感5

  五月三十日星期一,老师让我们全班欣赏一片好影集,引发我很多的思维,我在想如果当我拥有惊人的某种天赋,而表现却是一种病态的狂热时,无论如何,那一定是处于接近天才的时刻到了,那到底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孩子呢?天才与白痴我想往往只界于一线之间,应该看当事者如何呈现出他所领悟的状况,所以常听妈妈说:“精神病患者是生活在自己的领域里,他无法以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他们要表达的事件。”所以精神病应该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把他的思绪拉回现实就好了,我们不是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些影星,经常因为受到一些重大打击后就发疯了,他们一定是把自己的思考封锁起来,只要能找出正确的钥匙打开那一扇门,一定就可以解救他们的,我在想那一些编剧与导演一定有念过医学相关的书籍,要不然那些发疯的影星到后来都会不药而愈,真是奇怪呢!

  如果我的父、母像主角的父亲一样那么严厉霸道时,我一定会找个时间悄悄的`离家出走,可是我又没有钱这个方法一定行不通的,我需要再好好的想看,因为让小孩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教育及没有自己的主见环境下长大,不管任谁都会发疯的,幸好我的家人不是那样的人,他们会耐心的教导我和弟、妹,帮助我们打好基本的基础,可是当我们犯错时,还是会有所处罚的喔!可是我知道这是他们爱我们的方式,因为我和弟、妹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如不是我想他们根本懒的理会我们,而放任我们做任何事,因此我认为骂和打都是“爱”的一种方式,只要是当的体罚有何不可?套一句妈妈常说的话:“人要鞭策才会长进,以免长大不像样。”人是要经过多次的打击和失败才会的,所以不断的打击、失败是会让人持续的成长,今后我不知还碰到多少的挫折与瓶颈,我一定会坚强的走过,因为我有一群爱我的家人。

《钢琴家》观后感6

  父亲、钢琴、音乐、爱铸就了他的一生,一位伟大的钢琴家,一种淡淡的哀伤。

  刚开始看《钢琴师》的时候,大卫的一顿疯癫让我感到烦躁,但是当大卫回忆起自我的童年,当他演奏起那首肖邦的曲子时,钢琴曲的那种美感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我认为大卫的一生有着一种淡淡的哀伤,父亲对他有着一种变态的爱,一个“小提琴的故事”父亲将自我对音乐的热忱强加于他身上,使得年幼的大卫从小就务必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但也正是因为父亲这种偏执的爱使得大卫醉心于音乐,让音乐完全占据了他的全部生活。

  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使得大卫与父亲反目,背井离乡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对音乐的热忱让他完全投身于音乐,但是又无法摆脱与父亲之间反目的心理压力,那种众叛亲离的情感缺失使得他对音乐近乎疯狂,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

  妻子吉莲的出现给大卫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吉莲的爱和婚姻改变了大卫的生活,再一次演奏会的成功更为大卫走出自我的阴霾带给了动力。

  本片以大卫的回忆为主线,从小时候,到伦敦求学,到精神崩溃,到重新登台,这中间音乐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卫的一次次登台成为全片的线索,优美的钢琴曲成为影片的灵魂。

  影片中很多场景给人很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力,看完这部影片,对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很深,大卫在雨中跑入餐厅的狼狈,崩溃的他在众人面前弹奏时的自信;结婚时蹦着,跳着,像孩子般的自由和幸福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天才的成长总是充满坎坷,而天才的陨灭更是让人心酸与叹息,这正是大卫一生的真实体现,无法释怀的父辈的期望,心中怀着对梦想的追求,叛逆与梦想,让这个天才少年大卫在到达音乐的顶峰的同时却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最后大卫的婚姻与感情又为这位天才悲哀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无论是从情感的表现还是从音乐的使用来看,《钢琴师》这部影片都堪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能获得奥斯卡奖项也是必然。

【《钢琴家》观后感】相关文章:

钢琴家07-03

钢琴家07-03

成为钢琴家作文09-12

《钢琴家的脚》阅读题09-16

我的理想是当钢琴家作文07-09

钢琴家观后感11-19

关于《钢琴家》的观后感07-28

钢琴家中英文作文09-12

钢琴家观后感(精选6篇)03-23

钢琴家观后感(精选8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