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说勤奋说课稿

时间:2023-03-02 09:02: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勤奋说课稿实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1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领悟课文,体会课文所阐述的论点及告诉的道理。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16课。《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训练要求,我对这节课设计如下:

  2、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生词。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从小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说重难点

  重点:读通读顺课文,学会字词。

  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每段的大意。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二、说教法。

  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运用了指导点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先谈话导入、展示教学目标,再借助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接着出示导读提示,让学生同桌共同学习探究,继而进行检查。

  三、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时充分让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字、词、段,理清课文条理。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理想。

  2、揭题。

  3、解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并说说自己对勤奋的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

  (二)出示教学目标。(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下面去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个什么道理?(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仔细听的同时能明白课文主要说的道理。)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下面去学习课文。)

  3、生按提示自读自悟,同桌讨论。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与合作能力。)

  4、汇报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对不足之处师及时点拨。)

  (四)指导写字。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检查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提出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举例说明:司马光童第周

  提出希望:一生勤奋作出贡献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课文条理。)

  总之,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自学课文,查找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多方面的,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预习了课文,学会了字词,也懂得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和从小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2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13课。《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训练要求,我对这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情况,课文学完后能背诵全文。

  2、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重点学习课文2、3小节,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交流课外搜集到的名人成功的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开展紧紧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构建学习板块,系统组织教学。通过组织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司马光的具体事例,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理解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采用学习的迁移,自主开展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讨论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和"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是第二课时。围绕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在上一课时中,学生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并已经尝试背诵了,因此我设计了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引出本文的中心句,通过练习变换句式,加深学生对中心句的印象。为进一步学习课文2、3小节夯实基础。

  (二)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在这部分教学时,先先了解名人成就,再探讨个中原因,对于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无疑更加巧妙、合理。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1、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2、指导朗读

  3、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4、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语文课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自学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注重教学的深化、拓展、延伸。一堂课上完了,学生系统地整理学习的收获,将思考、感悟、情感形诸文字,是学习过程的延伸,是学习效果的深化,是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收集资料,开展小型成功名人报告会。

  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名人成功故事"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多方面的,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有关"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3

  一、说教材

  1、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这样,使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读文感悟两位名人成就的事例。

  (2)难点:理解“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说教法

  关于教法,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师、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和编者的意图。据此,我采用讨论法激活学生的思路,开拓他们的思维。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准备以自学讨论法作为总的学习方法,以朗读训练作为突破口,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上一次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二)、细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中心句。

  (2)、教师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

  (4)、换一个说法。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

  (6)、指导朗读第一段。

  2、细读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圈圈、划划。

  讨论交流。

  (3)、两位名人成功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4)、齐读课文第二段。

  3、细读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4)、教师小结。

  (三)、背诵课文。

  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

  检查背诵。

  (四)、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名人成功的事例。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4

  一、说教材:

  《说勤奋》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材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二、说教法学法:

  1、自主讨论法: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理解不存在什么问题,内容深入浅出,没有什么孩子理解的难点。有的学生甚至不太感兴趣,所以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2、采用变序法课文围绕“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但如果按层次学习,学生积极性不够,易产生疲劳感,随意我打乱顺序。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为教学的契入点。

  3、中心突破法: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展开教学,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4、我根据《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的意义。这虽然是种要求,但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抓住关键词体会含义,有感情的朗读”做为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五、说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体课件。(名人名言)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奋。

  1、通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长的故事?

  (精练导入,明确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奋。

  1、认真读一读第2、3小节。

  2、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找找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用笔在旁边圈圈画画。)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马光童第周

  相同点成功了很勤奋

  不同点天资聪明,古代的基础差,起步晚

  4、研读关键词句,体会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1)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通过对关键词语“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等的理解,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然后感情朗读,通过读好关键词句来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3)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4)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气馁”、“奋起直追”等词语,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三)、回归勤奋,课后拓展。

  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说勤奋说课稿实用5

  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观点: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然后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根据摆出观点,举例证明,点题作结的大体结构我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扣题立论,作者以问句开篇,引出中心论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接着强调指出,古今中外的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依凭勤奋获得成功的。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举例证明。作者例举了一古一今的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开头所摆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这一部分紧承上文,要强调今天仍然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我计划两课时对本文进行教学,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新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交流课外搜集到的名人成功的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说理性很强,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所提出的论点,因此,我把文章2、3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并把理解“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词句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教育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体会他们的勤奋,从而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长大了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说教法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了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目标理念,我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使学生做凭借了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模式为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

  由于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开展紧紧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论点,构建学习板块,系统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司马光的具体事例,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理解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采用学习的迁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讨论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和“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学法

  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已经转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大致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学习情景,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会在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提前3分钟安排一个课前谈话。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

  由于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比较强的议论文,基于这点我引出一个话题:你最崇拜的是谁?为什么?

  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所崇拜的人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一环节不仅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训练,其实也在为后做一个小小的铺垫。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一、复习词语

  桥梁好不气馁滚瓜烂熟急起直追远渡重洋稍微一动有所作为名列前茅

  在第一课时中我已经教学了生字词,因此在这里设计了检查词语朗读情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明确中心,学习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作者是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吗?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艰辛的劳动)

  (3)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话更加具体,通过“古今中外”“每一个”“都是”说明了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

  三、研读事例,学习第二段

  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探究司马光的事例

  司马光是什么人?

  著名的史学家,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出示: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联系生活体会“19年”的艰辛艰难。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出时间之久。)

  司马光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就呢?他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自小就非常聪明。(从小时候砸缸可以看出)勤奋好学。

  出示句子: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从每当、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长大之后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在这里要理解“警枕”就是报警的枕头,放一段司马光警枕的故事。司马光使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抓紧时间,读书写作。最后归结到“勤奋”二字。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稍微一动、继续”等几个词语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小结:从司马光的事例中我们知道,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他想要获得成功也不能离开勤奋二字。(在这部分教学时我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出示名人的成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再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就算是再聪明的人,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勤奋”二字,再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以及对名人的崇敬之情。)

  四、学法迁移,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这一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解决问题)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拙是什么意思呢?基础差,与司马光不同的是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却完成了生物学界中高难度的的饿青蛙卵剥离手术。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就算是基础差的人,只要你勤奋,一样可以获得成功,童第周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教师相机出示名言警句:

  天才就是勤奋。——歌德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4、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

  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语文课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这里自学问题的设计也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总结全文,谈谈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

  简单说明一下议论文的结构,然后点出最后一小节的作用:点题作结。通过朗读感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搜集的有关勤奋的小故事。

  2)你知道哪些与勤奋有关的成语故事?

  3)给文章再添加一个事例,你觉得写什么比较好?为什么?

  (这里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名人成功故事”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有关“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道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勤奋————《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勤奋————青蛙卵剥离手术

【说勤奋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勤奋11-21

说勤奋05-08

说勤奋04-17

说勤奋05-08

说勤奋11-21

牧耕者《说勤奋》说课稿(通用5篇)11-26

《说勤奋》教学反思范文04-26

《说勤奋》优质教学实录08-11

《说勤奋》的课文内容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