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说课稿

时间:2021-03-06 09:39: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集合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说课稿集合8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你们好!

  首先感谢洛旺小学给我提供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的机会,让我在这次教学研讨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现在我针对所上的《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说说自己的思路和设计理念。

  一、说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着“主线简明,细节饱满”的思想,本课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个性阅读、分析品味,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我校“两型四步愉快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以唤醒、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我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

  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二、说教材

  1、《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精彩的童话故事,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展示了小云雀和妈妈在飞行途中对沙漠、江河恶劣环境的抱怨,对比了绿化的重要,并且提出了要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明确目标。

  2、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能通过字里行间来分析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课文的独特理解,这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一定的基础。加上我课前对洛旺小学老师、学生的了解,发现本校教师已经基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些条件为我教学的开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3、说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段要求及学生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两点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课文。

  2、通过学习,能说出破坏环境造成的危害,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能说出破坏环境造成的危害,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以生为主,以读为本”的精神和“两型四步”教学模式的要求,课前让学生预习好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读——找——画——说等活动,使他们走进文本,明白“森林的重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四、说教法

  主要是以读代讲,同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多种感官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在以读代讲中: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中抓住关键词句,明白森林的作用和破坏森林会造成哪些灾难,由此感受森林的重要性。然后全班交流阅读收获,明白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将文本读透,读出语言的魅力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四、说学习互动流程

  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用图片引入,让学生大概了解云雀。谈话引出课题,接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走进文本,学习课文。

  2、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因为有了学生的预习作为前提,所以我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直奔重点,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自己通读课文,说说云雀的心愿到底是什么?接着用追问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句:森林

  实在是太重要了!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寻找小云雀为什么会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的答案的兴趣。

  3、紧扣重点,走进文本,寻找答案。

  出示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13自然段,说说云雀和妈妈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让学生找出小云雀和妈妈飞到过的地方,并且找出描写每一个地方的都有哪些自然段。当学生汇报云雀飞到过的地方时,顺势引导云雀每飞到一个地方肯定有所见所闻,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合作学习:

  出示课件:小云雀和妈妈飞到沙漠、大河、森林时看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语句)小云雀从妈妈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温馨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云雀和妈妈飞到的一处地方进行 学习,然后填表)

  因为小云雀和妈妈旅行的地点都是按飞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景象和介绍森林的作用的方式来描写的,具有雷同点,所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三个地点进行选学,而且也填表的方式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最后分组汇报。这样既可以节约学习时间,又可以在小组汇报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小组间的汇报中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然后再通过对话的分角色朗读来感悟语言的魅力和文本的意境。

  曾有人说过,“对于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整个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本着拓展延伸既要与文本有联系又要让学生感兴趣的宗旨,我设计了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你们有什么保护森林的好办法?请 写下来,交给我,我将替你们转交给彝良县林业局。

  5、回顾目标,检测效果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谈话中思考,感悟,从而让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尽情地读,任意地论,从而不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真正地培养和发展。

  五、 说板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沙漠 防风固沙

  蓄水防洪

  调节气温

  《云雀的心愿》一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零散,但是板书又不能太繁琐 ,因此我只抓住了作者主要要阐述的云雀的心愿和森林的作用来进行设计,这样既简洁明了,又有助于辅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六、 说课后反思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从古到今,教育家们始终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但还是达不到完美。因此只能说在不断的实践中追求更好,没有最好。对于我的这堂课,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没有全面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还存在牵引得太多,放手的度不够,但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说课稿 篇2

  课文介绍:

  本课选自鄂教版教材第二单元,本单元阅读部分以“大海”为话题组织了五篇课文,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大海的风貌,阐释着人与大海的关系。

  本文属于学者型散文,其知识含量的丰富,思维方式的独特体现着智慧的魅力。只有饱学之士才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章,读文如睹其人。文章通过对海的博大、壮阔的描述,引出有关海的种种联想,进而引出海与人类的关系,从作者深邃学习思考中,我们懂得了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心灵的家园。

  我将本文的说课按照说教学目标,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一、我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遵循本单元及本课的特点,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能饱含激情的朗读课文,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因为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的一般方法。

  3.品味文中的雅词妙句和含义深邃的句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这篇文章而言,它不仅语言诗味浓郁,而且思想内涵深邃,有很高的品位价值,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内涵)。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切感受到海的博大、壮阔,并由对海的表象认识上升到对海的内在认识,即感受到有生命力的海,海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摇篮,是心灵的家园。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教材的重点、难点

  我将本课的重点设计为:编写阅读纲要和品味语言。

  难点:理解作者由海而产生的联想和深邃的思考。

  三、教法

  我选用的是读书指导法和美点寻踪法。

  1、读书指导法: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朗读前,老师先提出要求。各段按照文意和其他具体情况去处理阅读效果,或轻,或重,或强,或弱……并同时指导学生扫清阅读的文字障碍。

  2、美点寻踪法:首先让学生朗读,在把握全文阅读纲要后,让学生对选择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老师再点拔指导。

  (这样不但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使教学的实际意义更大。 )

  四、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①对于本文,学生自身必须有相当深厚的知识沉淀和开阔的眼界,才能理解。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与大海有关的歌曲、诗歌、文章图片及各种与大海有关的科技、奇闻趣事等,对海先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的能力。

  ②我将此环节还安排在赏析探究中,由于本文是一篇气势磅礴,内蕴丰富,哲理深邃的大散文,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可能单一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新课标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五、教学手段

  1、运用配音朗读。

  由于本文内容不仅展现海的浩荡、磅礴的气势,而且让人心胸为之开阔,我采用了一曲能引发沉思的轻音乐,并伴有海浪、海鸥的声音。这样,营造了一种意境,更能读出这种情韵,也更能让学生进入角色,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由此产生共鸣。

说课稿 篇3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现在我想从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悟美,并指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现美。《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春》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由《春》这一课开始,为学习后面三篇关于自然的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课标与课文:

  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春》这一课就是要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进而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领悟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②过程和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训练学生读、写、听、说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

  4.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情感,领悟作者细致的观察与准确描写的方法。

  5.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设计:

  新《课标》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这一思想,我设计了“回忆春天——感受春天——品味春天——畅谈春天——歌咏四季”这五个教学思路。前三个环节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第四个环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最后一个环节由春天引申向四季,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对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在这一堂课上,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第一,通过查阅工具书独立解决生字、生词的习惯;第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启发、讨论培养学生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第三,通过圈点勾画、抓关键词等方法来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第四,熟读、背诵优美文段的习惯。

  四、教学流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象,就会有无限的生机。草绿了、花开了燕子回来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妙笔生花描绘了春天。如杜甫的《绝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师生齐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春的美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民篇《春》。(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说明】唤取学生对春天美好的感受,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理清思路——感受春天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几幅图画?

  【设计说明】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检查生字词,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随着音乐,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设计说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全文的结构思路,即“盼春——绘春——颂春”。

  (三)、研读赏析——品味春天

  1.精段颂读:

  朱自清先生将赞美、喜爱之情融于景物之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小草,花儿,柔风,细雨,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那么,这五幅春景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反复朗读,读出作者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设计说明】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文宜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读导学,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寓教于读,寓学于读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展开联想,创造形象思维,与作者产生共鸣。

  2.精心潜读:

  同学们读的好源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美,你能找出他语言的精彩之处吗?(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提示〗语言赏析的切入点:①抓关键词

  ②抓主旨句

  ③抓修辞句

  ④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

  方法:圈点勾画

  【设计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配乐朗读:

  朱自清先生不愧是一位“丹青”高手,他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他们以鲜明的感情色彩。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说明】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

  (四)质疑反思

  1.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设计说明】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2.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面对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学生领悟文章主旨,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审美训练

  1.拓展延伸——畅谈春天: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有人说“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还有人说“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就考察了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能力。同时,学生运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知识,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而且在展示作品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欢乐。

  2.学以致用——歌咏四季:

  刚才我们为那一片片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天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在我们惊叹这些作家精彩的文笔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一些跃跃欲试,想要小试牛刀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文采的平台。

  仿写练笔:仿照文中的某一幅图画,以夏、秋、冬为话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设计说明】这是学生学习迁移的过程,读写听说关键是要落在写上。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环节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六)结束语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

  五、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宏观: 山 水 太阳

  景:{

  微观: 草 花 风 雨 人

  情: 新 美 力

  【设计说明】板书设计求新、求实、求精,便于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说课反思

  1.这篇课文我没有设计检查生字词环节,因为如果象以往一样把它放在引入课文之后讲授新课之前,则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学生通过预习和老师的范读,生字词一关已能基本解决。

  2.以往《春》的教学,注重逐段逐层的分析,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所以这次教学设计,我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着重突出阅读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让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

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形散而神不散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是以“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手段,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心健康。

  1、认识目标:通过排球垫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8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能自主学习与锻炼,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真练习,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4、社会目标:培养学生群体意识以及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价值。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的垫球技术,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最常用的主要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作用,是高中排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垫球的教学将为学生以后的课余锻炼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学年。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是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阶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感自由创编“玩”排球的球性练习,来激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交往,以及合作进取,快乐学练,主动积极参与,融趣味和兴趣为一体,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感受在快乐中练习的乐趣。教师通过引导、语言激励,等手段使学生对排球的自编、自创练习,形成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兴趣,展示个人、小组、集体之间的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主动参与学练、积极进取。同时在欢快、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使身体各关节得到全面锻炼。既表现出师生友情,又体现出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主题,又起到热身健体,益智育心的真正目的。组织形式为自主练习和分组讨论。

  (二)学习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怎样才能把球垫好,垫球的要领是什么。老师把各小组的意见进行综合点评整理和归纳,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正确的垫球姿势、手形、要领。

  2、自由组合,自由练习:

  经过教师点评后学生自由体验垫球的方法,动作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教师通过引导和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主动发现垫球的多种练习方法,如:一人双手持球固定于小腹前,另一人做双手垫固定球练习;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距离3——4米连续对垫球;一人一球连续向上方垫球和多人组合垫球等练习方法。组织为自由组合、分组练习。

  并通过练习逐步熟练掌握垫球的方法。使学生在体验、尝试、学练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认真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教、学、练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而神不散”。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指出不足,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三)小型比赛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垫球技术,因此安排了小型教学比赛。

  学生自己设计比赛场地和比赛规则。比如:学生自己画出场地,在没有球网的情况下以中线为界进行对垫比赛,可以允许连续击球或者四次将球击到对方场地等等。随着比赛的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则上可以进行自我调整。学生按自身能力自由分组,可以采用互帮互带等多种组合办法进行比赛。

  通过小型教学比赛,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练习氛围,积极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恢复整理阶段

  自我展示: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已的练习成果,尽情去展示自我,了解自我,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要义,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促进肢体进一步的放松,同时消除了激烈运动而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同时鼓励学生对展示的动作做出评价,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评价和欣赏能力。

  最后教师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本课,强化所学的知识,诱发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说课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九课的第二框内容。本课围绕“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阐述了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履行法定手续;在家庭成员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虽然距离中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但是恰恰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能否建立起民主和睦的家庭关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还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让学生了解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十分必要。所以,本课是“公民与法律”板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2、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

  因为这一问题最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许多孩子被视为“小皇帝”、“小太阳”,备受父母及亲属们的关怀,甚至溺爱。因此培养教育他们具有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良品质,反对不尊敬父母,甚至xx、遗弃父母等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这一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确要求开展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子女对父母的义务”这一总是的教学,使子女切实发行赡养扶助父母和老人的义务,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本课的难点是:“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而对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有条件的;未成年的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他们普遍认为赡养扶助父母是将来的事情。对于上述问题,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教育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的抚养,并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会有一定的难度。

  3、 本课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家庭中,学生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了解与认识。

  4、 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5、 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关系中法定义务的,要受到道德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义务。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父母为培养教育子女花费了许多心血,应当铭记父母养育之恩,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公民。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法律知识观察、辨别家庭关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2、教学流程图: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 教师根据情境和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 学生对所给情境进行讨论、发言→ 教师和学生得出结论

  3、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人不是教育的消极产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塑造”的消极客体。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符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也符合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认为,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辅助者、协作者,学生才是教育过程的真正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入发掘教材的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精心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足够的、容易被接受的“情境”,唤起学生长期记忆中有关的 知识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3、 知识点衔接:

  (1)导入新课: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知识体系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通过“材料1”的讨论,来引出“父母与子女关系包括的内容”;通过出示“材料2”和“材料3”,来得出“父母与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亲身感受的最深最难忘的几件事,如可以让学生谈谈“父母关心自己生活和健康的最难忘的几件事”,“父母对自己进行教育,感受最深的`几件事”等等,使他们动情,从而真正体会到父母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艰辛和一片苦心。同时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父母的抚养和教育保护。通过“材料4”,来引入子女对父母的义务;通过讨论“父母有经济收入不必赡养”、“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无法抚助”、“父母伤害了我们的感情和身心健康,我们不愿意赡养他们”、“父母没有对自己尽抚养教育的义务,现在我们也不尽赡养义务”“我们是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赡养扶助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等,使学生明白,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安慰三个方面,并且是法定的义务。

  (3)小结:

  三、 学法设计:

  1、学情设计:

  目前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他们受到了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多方面家庭成员的关心爱护。许多人习惯于接受来自别人的爱,而不习惯去帮助别人。但是,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容易接受和记住教师所举的“实例”,而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难于接受。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重事例、轻理论”的现实情况。初三年级学生经过了八年义务教育,具有了一定的同化新知识的知识体系和对事物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且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可以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

  2、学法指导: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搜集有效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来同化新知识,并将新知识放置在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适当位置。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可以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

  《荷叶圆圆》这篇散文诗轻快活泼,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课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学习这篇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其中二至五自然段结构相近,是重点部分,要注意激发想象,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针对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我设计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朗读,自读自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教师应充分发挥文本潜在的价值。让学生学习文本就是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有了这样的支点,他们才能有“千里之行”的语文学习与研究足迹,也才能有“行千里”的语文素养发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大量朗读的时间和朗读的形式,有自读,齐读,指名读,挑战读,到最后的边做动作边读,一系列的朗读层层递进,从读通,读懂,品读,情感也得到升华。

  采用 “图片式”板书,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读懂课文,在读中体会荷叶带给四个小伙伴的快乐,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学写“朵、机”两个字。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附之配乐朗读,增强语感。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如何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问题。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的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很重要,为理解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首先就设计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全文。能解决问题,就说明对全文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课文充满童真童趣,段落结构相同,因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读自悟,个人朗读、指名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灵活多样,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读后评价,使学生朗读的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扮演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读文,边读变想,边读边演,抓住不同小伙伴的不同表现,随机认读词语,根据重点词语自编动作,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朗读,在他人的评价中产生了信心,就会自然而然的喜爱朗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降低了背诵的难度。鼓励学生背诵别人背诵的段落,激发了他们超越他人的信心和勇气。小组表演竞赛,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朗读训练,学生一定会对朗读产生兴趣。长此以往,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变成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阅读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____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八册中第4篇课文《真情对印》活动二对称剪纸。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这节课活动二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儿童最为喜好的手工活动。依托儿童之所好,以“节庆窗花”的营造为题材内容,开展适合其发展条件需求的纸工学习活动,是本课确定的学习任务。学生运用折、设计、剪、的方法,将正方形的彩色小纸折剪出一个个漂亮的窗花。学习内容结合手工与平面造型的表现特点,具有比较简单的综合趋向。学习活动的展开应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和表现热情。通过富有创意的情境设置,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表现,做到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体现个性特点,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由于学习材料满足了儿童的欲求,抓住兴趣点便能产生刺激兴奋的作用,学生的操作表现在普遍情况下呈现积极状态。折剪作为一种方法,学习难度不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剪对称纹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对剪出美观、漂亮的对称纹样的教学。

  2、操作过程中的耐心、准确和细致。

  五、教法

  这是一堂手工制作课,我决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谈话法:师生通过谈话、交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折剪的基本知识、技能。

  2、演示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最能体现手工美术制作课的基本特点。老师通过亲手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整个过程,让学生对剪纸的方法步骤易于学习掌握,以便指导学生自己的亲手操作。

  3、启发引导法: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不能全权代劳,应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创造性地制作新颖独特的剪纸图案。

  4、师生互动指导法: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与学生打成一片,发扬人性化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积极组织者、指导者。

  六、学法

  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紧密结合的,有了恰当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有恰当而积极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有目的的消化掉老师传授的知识,才能真正学有所成,发挥出“教学相长”的功效。我认为,小学美术中的手工制作课,学生应该运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学习方法,于是我采用了:

  1、操作练习法:工手工,就是要让学生动手工作,动手练习,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即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形象思维及艺术创作能力,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讨论法:识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相互探讨解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其中,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组织与指导。

  3、观摩法:工制作课,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学生在学习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只要放开视野相互观摩,看一看老师或同学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取长补短,以利于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4、展示法: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心里面自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同时又相互比较,学习人家的长处,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揭示课题

  1、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即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欣赏窗花实物)。

  2、揭示课题:真情对印(活动二):对称剪纸

  (二)、掌握规律和方法

  1、剪纸欣赏。(欣赏多媒体中的剪纸)

  2、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学生进一步欣赏对称剪纸纹样,理解对称纹样的含义。

  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样。(多媒体展示对称含义)

  学生举出一些对称的事物。大家想不想学习怎样剪对称的图案呢?

  3、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先观看多媒体的示范,教师再示范,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剪对称纹样的步骤):(1) 折:有两面对称、三面对称、四面对称、五面对称四种折法。(按照多媒体上的示范)(2)设计纹样。(3) 剪。(4) 展开。

  4、纠正四种错误的剪法(多媒体展示)

  (三)、作业布置

  根据老师教的方法步骤,利用教的几种折法剪二到四个对称纹样。

  (四)、自主表现(多媒体打出“折剪诀窍”的字幕)

  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对称纹样。教师巡视、辅导学生操作:

  1、启发、指导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两种折法。

  2、指导学生剪的时候要耐心、准确和细致。

  (五)、评价拓展

  1、作业展示、讲评。

  2、对称游戏:(学生在多媒体上操作比赛)(1)智力拼图。

  (2)真情派对。

  (3)开心找字

  八、板书设计

  4、真情对印——对称纹样

  制作步骤、方法:(1)折:有两面对称、三面对称、四面对称、五面对称

  (2)设计纹样。

  (3)剪。

  (4)展开。

  在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当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尽量的手、眼、脑都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调动了主体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

  以上便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8

  一、换位体验活动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帕,自己蒙上眼睛,摸索着前进。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换位体验明白盲人走路的艰辛。

  接下来我让学生拿出拐杖,蜷起一条腿,慢慢前进。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瘸腿前行的困难。

  然后我让学生观看他们最爱看的动画片《宝莲灯》(但只是无声的画面)。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聋人的痛苦。

  三次体验活动过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假如你是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在自己深刻的换位体验后再谈自己的感想,学生自然会感触颇深。此时,我再次让他们看《千手观音》舞蹈演员训练的画面,引导他们明白:这个舞蹈的成功,这些聋哑人演员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令我们敬佩的。至此我想,学生的心目中一定对如何对待残疾人有了新的认识了。

  二、感受“他也行”

  这是我设计的第二个活动环节。首先完成过渡:其实,在我们这个可爱的社会中,残疾人通过努力也能取得成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完成过渡之后,我让学生观看音乐神童周舟的小时侯的故事。我想同龄人的事迹更容易激起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关爱同龄残疾人的欲望也一定会在他们心中萌芽。

  看完周舟的事迹介绍后,我再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观看残奥会上运动员比赛和领奖的精彩图片。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运动员在运动会上拿到奖牌肯定会非常激动。这一点,我想孩子也不会例外。出示这些图片,就是想激发学生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敬佩。听故事和看图片就是想让他们明白残疾人和平常人没有区别,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他们,甚至要更加关爱他们。

  其实到这儿我仅仅让学生们接触到的是残疾人当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一些成功的典型。为了不使教育陷入一个误区,避免学生忽视对那些平凡的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便带领学生进入了下一个活动环节。

  三、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

  走近普通残疾人,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达到让学生产生关爱和帮助身边每一位残疾人的意识才是我本节课教育的宗旨。为此,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对比性的图片:

  一部分是倍受社会帮助和关爱的普通残疾人的图片;

  一部分是遭到个别人歧视和欺负的普通残疾人的图片。

  看完图片后,我让学生辨析对错,找出原因,讨论交流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形成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指导学生以后的行为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把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才是完成了真正的教育。

  接下来,我又组织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在你们身边有残疾人吗?你以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以后你准备如何对待他们?你看到周围有人欺负残疾人吗?以后如果被你看到了,你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将直接使学生反省自己并指导他以后的行为。

  由名人到普通人,由个体推广到集体,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全面了解,促进学生产生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欲望。到此为止,应该说同学们已经产生了这种欲望,为了使这种欲望更加强烈,我又适时出示了一组介绍我国社会关爱残疾人的图片:

  1人民币上有盲点帮助盲人触摸它的数额。

  2公共汽车上有专门为残疾人提供的座位。

  3马路上有专门为盲人设置的盲道。

  4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助残日,我国号召全社会帮助和关爱残疾人。

  通过这个环节的介绍,我想让学生明白关爱和帮助残疾人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四、总结延伸,推向高潮。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是不是我们只需要关心中国的残疾人就够了?这一问题的切入,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爱心无国界。只要是残疾人,我们都应该义无返顾的去关爱和帮助。

  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我让学生欣赏制作的DV(人们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片段剪辑)并配上《世界需要热心肠》的音乐。看着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我想对学生的教育一定会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他们的心田。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

【【热门】说课稿集合8篇】相关文章: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范文11-08

【热门】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07-27

【热门】五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08-02

实用的小学语文说课稿集合六篇08-08

【精品】小学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07-20

【热门】三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09-16

【热门】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08-09

【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07-26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07-21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