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说课稿

时间:2021-03-05 16:41: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说课稿4篇

说课稿 篇1

  一、设计理念

  化学新课程倡导“生活化教学”、“探究性教学”、“互动对话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发现情景设计中的问题,并引发思考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围绕生活、化学、社会三个话题,力图体现“由生活走进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充分融合了STSE新型教育模式,学会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这正是本节设计的主要特色。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是以前所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以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化学原理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源观,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通过酸雨及温室效应的实验模拟,认识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形成原理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实验模拟,训练实验的分析、探究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世博会为载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感受社会与生活中的化学视角。

  本节重中之重是过程与方法,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创新性运用教材,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问题,掌握实验分析、设计能力,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学会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应用于实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于改变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重难点分析

  (1)重点:酸雨及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危害。

  (2)难点:实验设计及探究。

  本节重点分析酸雨及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从化学理论的角度更加清晰具体地认识这些环境问题。 实验设计与探究是通过自主的调查和研究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活动,是一种自主建构的活动和思维的过程,并且重视交流与合作,因此其作为本节难点。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情景激学,通过自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2、实验引导,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不仅学会,更需要教学生会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节采用情景激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基于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借助实验探究法升华理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游览世博乘坐绿色巴士情景的创设导入课题,以化学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和求知欲。

  (二)学生讨论,认识环境问题,

  宋代哲学家朱熹说过:“学贵善疑”,怀疑—问题—思考是学有成就的必要条件,以环节一的情景为铺垫,呈现问题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能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被提上日程,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结合图片重点分析酸雨及温室效应。

  (三)模拟实验,寻求解决途径。

  实验一,酸雨的形成,老师设计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介绍实验设计的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通过课堂演示,达到模拟自然情景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利于记忆,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和硫粉后可以观察到酸性石蕊试纸和pH试纸都变红了,由这种实验事实得出酸雨pH小于7,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这样的结论,接着展示图片资料,学生观察总结酸雨危害。

  实验二,温室效应。实验一侧重教师活动,实验二则侧重学生活动,在实验一中有了对实验设计知识的掌握,在这里强调分组合作设计模拟温室效应实验,亲自体验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规律的活动,充分运用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一定时间后,设计好的同学以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开始实验,没有设计好的同学以我提前设计的实验装置图进行实验操作,做好因材施教,操作结束后,由同学总结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最后再次通过播放一组图片资料归纳温室效应危害。

  (四)走进世博,感受新型能源,

  承接环节一情景,展示世博场馆:中国馆,不仅带学生领略雄伟的建筑,更重要介绍中国馆多方面充分利用了太阳能。伦敦零碳馆,除了采用太阳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还利用了生物质能发电,图中的风帽还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日本馆,依然带学生感受新型能源在场馆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了将化学应用于社会,开拓学生视野,学会用从化学的视角看生活。新型能源中除了太阳能,生物质能还有哪些呢?最后整体介绍新型能源,图文并茂,促进理解,升华理性思维。对于新世纪的我们,在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话题上,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我们需要做的还有更多。并且,向学生传达一种理念: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二节 能源的综合应用和环境保护

  一、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2H2+O2 = 2H2O

  二、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1.酸雨成因:a、硫酸酸雨

  SO2+[O] = SO3

  SO3+H2O = H2SO4

  SO2+H2O = H2SO3

  H2SO3+[O] = H2SO4

  b、硝酸酸雨

  NO+[O] = NO22

  2NO2+ H2O = HNO3+HNO2

  2.酸雨的危害:

  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使湖泊、河流酸化,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危及人体健康。

  三、温室效应的危害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四、新型能源

  氢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六、参考文献

  【1】裴传友,熊言林,阮志明.检验烟花爆竹燃放中产生的的实验.设计与思考[J]化学教育,20xx,29(3):59

  【2】吴兴华,袁诗海.酸雨模拟实验设计.化学教学,20xx. 05:9-10

  【3】陈锦.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的商榷【J】.化学教育,20xx,29(10):61

  【4】娄进,刘小敏.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71

  【5】A.K.贝茨[美].《气候危机——温室效应与我们的对策》.1992,03,第1版

  【6】吕康社,王欣. 新课程理念下开展STSE教育的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xx,(02)

  【7】 刘玉僧. 模拟实验及其教学[J]. 科学课, 1994(05)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电磁铁》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继上节课“电生磁”之后的应用性学习,是电流磁效应的重要应用。本节课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更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电磁铁的实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本节课探究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关于电磁铁的应用方面主要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②、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②、体会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过程。

  5、教学难点: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这一章的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为了化难为易,本节课我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四、说学情分析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后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归纳、总结出说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学生已经做过多次实验,有一定的经验,但本实验不好做,效果不太明显,需要老师的引导。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注重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3、启发思考:若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它的磁性会发生怎样变化?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后,引出电磁铁的定义。并提供器材给学生,自制电磁铁。

  4、提问学生电磁铁在什么情况下有磁性,什么情况下磁性消失?从而导入实验探究的目的。

  5、根据想要探究的目的,由学生说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是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体验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6、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

  7、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实验探究,总结电磁铁的'优点。

  8、通过学生的预习及查阅相关资料,由学生说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9、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体会。

  10、巩固练习,使学习的知识得以应用。

  11、布置作业。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松坊溪的冬天〉〉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的一篇教材。文本是一篇借景抒情、情文并茂的散文诗。作者满怀感情,描绘了自己曾经住过好些日子的一个高山地带的小小山村——松坊溪冬天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山村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是一首松坊溪的赞歌。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借用的三(1)班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看课外书籍,善于自主积累课内外的好词好句。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个长处,引导学生将已内化的知识和本课新积累的词语灵活运用在课堂的说话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另外,该班经过二年多的小班化教学,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比较强,故而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课文。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绒”等4个生字和“柳絮”等6个词语,尤其是“坊”读音,“覆”和“绒”的字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全文;

  3、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应用比喻、排比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

  4、积累文中描写雪的语句,仿照课文的方法,学说一段“雪景”:

  (1)学有余力的学生运用课内外积累的语句仿照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生动地描绘雪景;

  (2)学有困难的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语句,选择一个片段描绘雪景;

  5、教学重点,难点:

  仿照课文的方法,学说一段“雪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应用媒体、自读、听写、合作、提示等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记词;

  2、借助音乐陪衬,通过自读、引读、赛读等方法,领会文本的诗情画意,培养颂读的感情;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品词品句,体会课文运用比喻、排比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方法,领略松坊溪满天飞舞的白雪花和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

  4、设计单项尝试,提供雪景场面,运用积累和内化的语言展开想象,说一段雪中的景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松坊溪冬天雪景之美,培养学生品味、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之趣;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热爱自然之情;

  四、教法学法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受教育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由观点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结构、全新的教育方法和全新的教育设计开展教育活动”。

  根据“建构主义”的这一理论,我在本课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了以下“建构”平台:由感受→感知→感悟;由感悟→尝试→模仿;由模仿→拓展→生成。而这样的三个建构平台,又是以“读”这条主线来贯穿的:即:通读梳理,萌发学趣感受美;诵读品味,诱发情趣感知美;引读铺垫,激发理趣感悟美。学生的学习由学趣→情趣→理趣,逐步上升。有兴趣,就会参与;有情趣,就有真情的感动;有理趣,就有深切的感悟。最终使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不仅整堂课保持着旺盛的学习之趣、探究之情,而且引发理性的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应用什么方法把松坊溪冬天雪景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应当说,这就是学法的归纳和提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一)通读梳理,萌发学趣感受美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生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比如,以音乐为背景,以媒体为“中介”,展开与学生的谈话,创设一个愉快宽松、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来引入课题,步入松坊溪。让学生通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讲一讲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这样做可谓是一举数得,既帮助学生读正了字音,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初步感受到松坊溪雪景的美,萌发了学趣。

  那么松坊溪雪景的美,又是如何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这样,很自然地引入到对文本的深入学习。

  (二)诵读品味,诱发情趣感知美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真正做到像叶澜教授所说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据此,我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文片段读一读,并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做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情趣的诱发。让学生在媒体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品读、相互交流,发现、体味文本是应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松坊溪满天飞舞的白雪花和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从而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达到有滋有味的情感诵读。这样不仅使学生产生一种感情的升华,而且是学会品味,体验学法的一种培育。

  对于朗读,特级教师张庆老师有个巧妙的比喻,他说学语文好象是“布云彩”,“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修订大纲明确要求:“要重视语言积累”。朗读是积累的前提,熟读才能成诵。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反复朗读,形象与声音最终以词的形式定格于大脑皮层中。因此在教学描写雪花,溪石,石桥的时候,先以品词品句着手让学生感悟言语的凝炼,诗的情致,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也来说说下雪时的

  (三)引读铺垫,激发理趣感悟美

  建构主义指出:教育组织者应当成为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相应的教育预设、教育过程、乃至教育反思中,都必须强化“主导-主体”的对话、合作、沟通,强化生命的动态互动,以使教育活动符合青少年的实际,激起受教育者的内需。

  这就是说,教师的适时引导、适当点拨,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重点的落实”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整堂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教学难点的突破,重点的落实”做铺垫、筑台阶。“预设”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分段思考,有助与逐步达标,因此往往会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解决“难点”——仿照课文的方法,学说一段“雪景”之前,我就采用了引读、想象、单项说话等方法,创设多种思维平台、语言实践平台,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铺路架桥”,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理性”地观察、思考,着眼于认知过程内在逻辑的呈现,使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手法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从而达到能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说话。

  四 练习设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一词一句,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大胆创新,拓展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应用。在教学完“下雪了”片断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见到下雪时的景色或雪花是怎样的?“雪止了”这是一个静中带动的雪世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的一道道风景,欣赏雪止后的银装素裹。

  五 板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溶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描绘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使人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为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的顺序,我设计了以文本脉络为主线的板书,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

  附板书:

  下雪了 雪花 白雪纷飞

  溪石 多姿多态

  石桥 洁白如玉

  雪止了 近处

  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远处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山区农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要在网络教室里进行。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水景图》,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走访环保专家》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3)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引导学生先思考,再通过网络搜索,查出“国家节水标志”图的准确含义,让学生初步体验网络在学习中的作用。

  2、自主学习:

  (1)打开课件,点击“学习目标”。

  (2)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件,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学所探索的核心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在课件中收集了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录像资料,设置了几个优秀的有关《水资源保护》网站的链接,学生能方便的点击相关链接查看具体内容,通过查看这些内容,能深刻的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好在今年国家给我们配备了远程教育资源卫星接收系统,从此我们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外面优秀的教育资源了,《校园主页》上有《台》和中央电教馆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链接,学生点击这些链接也能查看相关内容。我设置的《同步练习》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告诉学生,生产纸需要很多木材和水,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尽量减少纸的使用而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如这次的练习通过电子邮件上交给老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与校园论坛的链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的空间。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标签:初中化学说课稿模板,化学说课稿,

  在学习中,学生会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多听几遍,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深入地了解,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学生反而能更主动、更快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3、学生作品制作:

  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部分学生是很难实现学习目标的,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了任务:

  (一)每一位学生写一份关于家乡、学校水污染和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找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

  (二)分小组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制作一个学生作品:学生网站、演示文稿、化学墙报(选其中的一项)。

  素材来源于网络搜寻和社会调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既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对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4、作品展示:

  在校园内张贴化学墙报,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学生的社会调查汇报,观看学生网站和演示文稿的展示,向全校的师生进行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增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观念。

  5、总结评价:

  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设计理念

  设计这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另外,我想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说课稿4篇】相关文章: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范文11-08

【推荐】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08-02

【推荐】幼儿园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07-28

《春联》说课稿12-16

春联说课稿11-12

《 春酒 》说课稿03-15

《画风》说课稿02-26

《水》说课稿12-21

《船长》说课稿12-20

观潮说课稿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