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

时间:2023-10-29 06:57:20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1

  一、工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市工会所辖13个区县和3个开发区工会。近年来,各区、县工会在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县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尚未全部到位;部分区、县工会财务预算管理粗放、预算约束不强、配套制度还不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及新建企业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这些问题与市场经济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其弊端日渐凸显,亟待改善和加强。

  (一)财政划拨工会经费不到位

  目前在我市十三个区、县工会中,城三区及雁塔区工会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相对解决得较好,其他区、县或只解决区、县工会机关人员的工会经费或定额划拨经费,与足额划拨相差甚远,临潼区及3个开发区至今尚未解决。

  (二)税务代收的覆盖面不够广

  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后,各区、县及开发区工会的建会率及工会经费收缴率与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经费收缴空白点。据调查显示,碑林区工会所属基层单位已成立工会的有4000多家,而缴经费的只有1600多家,不到40%;雁塔区工会所属基层单位已成立工会的有多家,而缴经费的单位只有600多家,也只达到30%。

  (三)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

  有的区、县多年来没有制订相关的财务制度,有的区、县财务制度制订的不全面、财务报销及审批制度不明确,尤其缺少预决算管理制度,直接导致了经费支出随意性大。决算情况表明,有的区、县工会行政费、工会业务费超支达200%,有的经费支出不足预算的5%。有的开发区工会会计、出纳一人担任,不符合会计核算规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四)财务审批报销制度不够规范

  有的区、县审批报销程序中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经办人直接让领导签字报销,待会计人员作账时发现问题,为时已晚。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审核把关不严,存在白条报账及无效票据报账的现象。有的未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定,支出时超限额使用现金,发放物品未附发放明细单。

  (五)乡镇、街道工会财务工作薄弱

  我市区、县工会有181个乡镇、街道工会,单独建立工会账户的单位很少,总体上不足10%,工会独立管理经费的要求落实得不好。地税代收后,工会组织迅猛发展,但也存在集中建会、突击建会的情况。有的区、县工会审批工会组织不规范,2—3人就成立单独的工会委员会,有的将49个单位组成一个联合会,这些单位既不在一个地域,也无共同的行业特点,工会组织难以单独建立银行账户,也难以对工会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六)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区、县工会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低,人员变动频繁,同时又身兼多职。加之有的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会计核算不及时、科目使用不准确、凭证装订不规范等现象。有的单位未制订票据的管理、使用制度。收经费时每人一本收据,开出的收据无人监督和管理,有的长达数年票据和钱无法收回,同时还存在提前开收据和票据丢失的现象。县级文化宫的财务人员很少参加业务培训,无法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原因及分析

  (一)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的问题

  地税代收后,各单位的经费收入主要分为三大块,即地税代收经费、财政划拨经费及自收经费。在财政划拨工会经费问题上,各区、县工会都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区、县财政比较困难,加之我们的协调沟通工作也不到位,导致财政划拨的工会经费不能全部到位。

  (二)工会经费收缴率不高的问题

  区、县及开发区工会认为地税代收后经费已经比原来多了,够花就行,认为税务局代收多少就收多少,收不上来也没有办法,催缴经费工作不到位。有些单位趁着税务局抓的不严,工会经费想交多少就交多少,有些单位甚至不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未步入正轨,财务人员每次对代收信息进行手工分类及汇总,这样就很难及时掌握应缴未缴及未足额缴纳单位的信息,工作效率不高。

  (三)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

  一是多年来对如何管好、用好工会经费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二是县级工会财务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加之培训工作未能跟上,因此,县、区工会财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乡镇街道一级工会财务管理问题

  我市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范围广,肩负的任务重,人员编制少,非公企业多问题多。如工会经费开支由行政领导审批,工会经费无法正常保证,只能依靠区县工会的补助等,管理起来困难很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代收经费收缴率及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到位率

  各区、县及开发区工会要克服地税一代收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充分发挥收缴经费的主动作用,及时掌握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情况。针对代收经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与税务局联合下发催拨通知或与稽查局联合检查的方式,督促基层单位足额缴纳工会经费,逐步减少收缴经费的盲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工作力度,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汇报,与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协调,切实将财政统发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计拨工会经费由财政统一划拨。

  (二)加强领导,为财务人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各单位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经费收缴、财务管理、资金使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检查,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要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财务人员依法按章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三)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工会各项财务制度

  制度重在管理,管理重在规范。市总工会财务部已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区、县工会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逐步联系实际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当前工会财务工作实际的相关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财。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2

  一、工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市工会所辖13个区县和3个开发区工会。近年来,各区、县工会在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县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尚未全部到位;部分区、县工会财务预算管理粗放、预算约束不强、配套制度还不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及新建企业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这些问题与市场经济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发展不相适应,其弊端日渐凸显,亟待改善和加强。

  (一)财政划拨工会经费不到位

  目前在我市十三个区、县工会中,城三区及雁塔区工会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相对解决得较好,其他区、县或只解决区、县工会机关人员的工会经费或定额划拨经费,与足额划拨相差甚远,临潼区及3个开发区至今尚未解决。

  (二)税务代收的覆盖面不够广

  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后,各区、县及开发区工会的建会率及工会经费收缴率与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经费收缴空白点。据调查显示,碑林区工会所属基层单位已成立工会的有4000多家,而缴经费的只有1600多家,不到40%;雁塔区工会所属基层单位已成立工会的有多家,而缴经费的单位只有600多家,也只达到30%。

  (三)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

  有的区、县多年来没有制订相关的财务制度,有的区、县财务制度制订的不全面、财务报销及审批制度不明确,尤其缺少预决算管理制度,直接导致了经费支出随意性大。决算情况表明,有的.区、县工会行政费、工会业务费超支达200%,有的经费支出不足预算的5%。有的开发区工会会计、出纳一人担任,不符合会计核算规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四)财务审批报销制度不够规范

  有的区、县审批报销程序中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经办人直接让领导签字报销,待会计人员作账时发现问题,为时已晚。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审核把关不严,存在白条报账及无效票据报账的现象。有的未严格执行现金管理规定,支出时超限额使用现金,发放物品未附发放明细单。

  (五)乡镇、街道工会财务工作薄弱

  (六)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区、县工会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低,人员变动频繁,同时又身兼多职。加之有的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会计核算不及时、科目使用不准确、凭证装订不规范等现象。有的单位未制订票据的管理、使用制度。收经费时每人一本收据,开出的收据无人监督和管理,有的长达数年票据和钱无法收回,同时还存在提前开收据和票据丢失的现象。县级文化宫的财务人员很少参加业务培训,无法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原因及分析

  (一)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的问题

  地税代收后,各单位的经费收入主要分为三大块,即地税代收经费、财政划拨经费及自收经费。在财政划拨工会经费问题上,各区、县工会都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区、县财政比较困难,加之我们的协调沟通工作也不到位,导致财政划拨的工会经费不能全部到位。

  (二)工会经费收缴率不高的问题

  区、县及开发区工会认为地税代收后经费已经比原来多了,够花就行,认为税务局代收多少就收多少,收不上来也没有办法,催缴经费工作不到位。有些单位趁着税务局抓的不严,工会经费想交多少就交多少,有些单位甚至不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未步入正轨,财务人员每次对代收信息进行手工分类及汇总,这样就很难及时掌握应缴未缴及未足额缴纳单位的信息,工作效率不高。

  (三)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

  一是多年来对如何管好、用好工会经费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

  二是县级工会财务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加之培训工作未能跟上,因此,县、区工会财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乡镇街道一级工会财务管理问题

  我市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范围广,肩负的任务重,人员编制少,非公企业多问题多。如工会经费开支由行政领导审批,工会经费无法正常保证,只能依靠区县工会的补助等,管理起来困难很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代收经费收缴率及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到位率

  各区、县及开发区工会要克服地税一代收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充分发挥收缴经费的主动作用,及时掌握基层单位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情况。针对代收经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与税务局联合下发催拨通知或与稽查局联合检查的方式,督促基层单位足额缴纳工会经费,逐步减少收缴经费的盲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工作力度,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汇报,与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协调,切实将财政统发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计拨工会经费由财政统一划拨。

  (二)加强领导,为财务人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各单位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经费收缴、财务管理、资金使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检查,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要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财务人员依法按章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三)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工会各项财务制度

  制度重在管理,管理重在规范。市总工会财务部已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区、县工会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逐步联系实际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当前工会财务工作实际的相关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财。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3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是其稳定运营的核心基础,也是其实现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财务管理概述

  1、财务管理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国家相关方针、制度以及法规约束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控制以及分配的过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使用企业资金,让企业在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下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价这三个环节以及内部控制、财务监督以及资产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特点

  与一般的盈利性单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确保国家财产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保证。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人是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以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来看,其综合素质依然无法符合财务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理念、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以及自我提升意识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2、相关财务计划的执行力不强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执行力也是影响其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多么好的财务管理计划,如果不能完整执行下来,其效果自然无法得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不属于盈利性机构,因而使得部分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重视,没有认真落实单位制定的财务预算计划并严格执行。

  3、预算管理不够严格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在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过于简单以及支出过于盲目这两个方面。同时预算计划编制的随意性也比较高,没有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

  4、基础会计工作存在缺陷

  会计账务的核算工作不够规范,存在账目设置过于随意以及财务处理不够严谨等问题。比如只设总账而没有设置相应的明细账目,财务票据的使用不够规范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工作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主导者,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管理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说,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措施。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标准,严格执行无证不可上岗的任用原则。其次,在考核财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其职业道德以及自我提升意识,选择上进并且责任心强的员工。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定期提供员工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吸收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带领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向前发展。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了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优秀财务预算计划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执行不善而导致实施效果受到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来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辛苦编制出的财务预算计划可以在单位中得到贯彻执行,努力让国家下拨的款项可以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此外,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同样也可以让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受到约束,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制定清晰的预算管理计划,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进展才有了明确依据,单位的内部运营就会更加顺畅。科学、合理以及全面的预算计划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予以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为了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审批手续,让单位的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的去向,确保其用在了正确的方向上。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作用,让其资金使用数额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同时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

  4、规范会计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规范基础会计工作的流程。具体可以通过建立财务保管制度、做好会计记录工作等。此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暂入、暂付账目,要按照及时清理、严格控制的原则及时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单位内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相关财务计划的执行力不强、预算管理不够严格以及基础会计工作存在缺陷等问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以及规范会计工作流程等措施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4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组织,通过开展有关文化、卫生、教育、科研等公益性的活动,达到增强我国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目的。[1]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和机构,其财务管理水平对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以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核算、决算、分析、控制以及决策等工作,是建立财务管理新模式,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重要途径。

  近些年来,随着财政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化,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模式从传统的事后控制逐渐转变为事前控制,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家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推进,政府财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舆论的焦点,如何及时准确晒好账本,打造阳光财政,接受公众的监督,是摆在行政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也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掌控要求必须达到与过去资金掌控同等重要的程度。而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精细化,正是适应了目前财政改革的新需要,能够助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总体目标和规划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宏观构架和建设思路上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总体的设计,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信息化技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不高,财务数据共享程度低,资源上存在浪费。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本级及其直属单位正在使用财务软件共有8个,各财务管理软件均是针对某一财务领域需求开发的软件,软件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业务模块不连贯,预算、核算、资产、决算等紧密关联的业务相互割裂,由于这些系统分别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能进行数据交换,难以实现财务数据共享集中的要求。

  (二)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财政部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于20xx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这对行政事业单位规范内部控制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着重大的影响,有利于信息环境下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但目前行政事业事业单位现行的财务管理软件功能单一,主要以账务管理为核心,是传统手工记账的简单模拟,不能为财务监控、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难以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就笔者所在的单位来看,现行财务系统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建立在不同工作职能和不同岗位工作职责划分的初级阶段,处理和控制模式固定简单,远未达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层次低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以账务管理和提供原始报表为主,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财务信息资源,财务分析和决策监控等功能弱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真正优势得不到发挥,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深入改革的发展需求。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初,财务信息不及时,财务数据共享性较低成了当前财务信息化现状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已有的财务信息不能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例如以往的财务信息只能通过财务人员进行查询,各职能部门不能及时获得相关的财务信息,导致财务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低下。二是财务信息统计及口径的多样化,对相关数据的完整、真实、及时要求越来越高。财务部门经常需要按照财政局、单位领导、业务职能处室的不同要求做不同的数据口径统计。例如,三公经费的管控,预算执行分析,财务信息公开,以及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残保金收支公开,因而基础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与财政业务管理和单位其他业务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共享,难以完成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的比对,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受到质疑,也不能对财务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

  三、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效果的因素

  笔者曾全面参与所在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该项目的实施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切实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笔者所在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提高了工作效率。借鉴此次财务信息化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影响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度建设、实施方法、人员素质。

  (一)制度建设

  财务信息化模式的建立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障。[2]通过从财务制度、操作手册、内控机制、权限及流程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各类规范性文件制度,可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和明确具体范畴,指导财务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但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制度支撑严重缺乏,已有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单位未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没有发挥制度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实施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抓住重点分步骤来实施。首先,要做好需求调研和分析,明确的需求和科学的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其次,要制定详细科学的计划,包括任务计划和时间计划,确保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分步实施。最后,要做好信息化准备工作,包括信息的搜集、分类和处理以及流程的再造。总的来说,只有在实施方法上遵循“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指导思想,才能建立一个全面满足各方面需求的财务系统平台,促进财务信息化工作持续快速的发展。

  (三)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要求单位信息化从业人员包括领导层要更新管理理念,从思想上对财务信息化工作重视,并积极参与的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来,为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化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也要求要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但从现阶段既具备科学管理理念,又精通财会基础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配备不足。

  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做好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

  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必须做好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我们在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中出现盲点,保证各阶段的衔接和协调,推动财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科学管理的理念,对单位的内部管理关系进行梳理和对财务业务进行流程进行设计再造,从而提升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自身所处行业特点及单位发展需求的实际出发,理顺各种内部管理关系,对各项财务流程进行科学分析,依靠信息化的技术优势加以优化和改进,以形成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并据此制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通过整体规划,明确单位财务信息建设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在统一规划统筹指导下,分布实施,有序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从信息化流程上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

  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这就要求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既需要丰富财务软件功能来细化内部控制,也需采集关键信息来监督和控制经济活动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信息化流程设计,按照预算、支付、核算、决算等工作节点进行信息化流程设计,以信息流代替资金流,将互相独立的各业务整合为相互关联余共享的流程模块,使每个系统节点能够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实现流程重塑;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化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既涉及财务流程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包括对用户角色、系统内部流程、操作权限、业务归属等方面的控制,[3]也涉及信息硬件设备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处理、运行维护等工作,通过流程管理,尽可能消除人在管理决策中的非有效性主观影响,从人为监控走向自动监控。

  (三)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层次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标准,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平台,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层次。一是要强化财务分析、决策和监督功能。通过对数据和信息收集、统计和整合,构建统一的财务信息数据平台,为单位经济活动的开展和各级领导科学高效正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并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实时动态监督。二是要实现数据高度共享。财务管理系统要集成各种财务、计划、统计、管理、规章制度等信息,集中和统一管理各种资源,提供各类人员所需或应知的财务及相关业务信息,通过实现各种数据共享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缩减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单位信息化建设融合发展。单位应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单位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中,统筹规划,努力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链接。

  (四)完善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信息化作用,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本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国家财经法规的大框架下,从全局的角度,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分析和梳理本单位现有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及时修订有关制度,制定和完善本单位财务信息化制度,要将制度细化和具体化,使之真正发挥作用。财务信息化制度不仅要清晰易懂,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档案保管制度、财务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网络维护与定期检查制度等。[4]

  (五)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一支既要具备财务知识又要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从单位层面来说,要积极做好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储备单位推进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所需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做好已有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专项业务培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与学习计划,来提升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从财务信息工作从业人员个体的角度来说,财务信息化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树立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投身到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和事业的持续发展中来。

  五、结论

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计划5

  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从中央、省、市自上而下改革已触及县级财政国库。按照《山西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及《关于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为把这项“科学严谨、环环相扣、规范有序”的系统工程在县级财政国库做实做好,笔者依据多年的预算会计工作经验并结合现行实际,对县级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之内部岗位、流程的设计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总体构想

  按照现阶段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构思和相应的机构设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内部业务将主要分成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大环节,预算编制主要由编制机构来实施,预算执行主要由国库管理机构和集中支付机构来承担。这使得财政预算编制机构、财政国库管理机构、财政集中支付机构成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三大主体。

  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财政集中支付机构业务联系十分紧密,国库管理机构的资金管理和核算内容,相当于目前总预算会计的角色,而集中支付机构主要集中处理和核算各预算单位支出,相当于财政管理机构的二级明细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包括四个部分:预算指标管理、分月用款计划管理、资金支付管理、资金清算管理。预算指标控制用款计划,用款计划控制资金支付,资金支付后再与国库清算。也就是说,首先必须要有预算指标才能申请用款计划,有了用款计划才能办理资金支付,办理支付后由银行申请划拨资金。

  二、国库集中支付机构的岗位设置及职责

  通过以上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分析,在县级财政部门必须设立国库集中支付机构(或中心)。有的县国库集中支付机构是从原来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改变过来的,但集中支付业务与集中核算业务有着极大的不同。国库集中支付机构笔者认为应当设置支付、资金管理、会计、综合等股室,各股室具体职责及应设岗位说明如下:

  (一)支付股

  1、负责受理预算单位直接支付申请,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2、负责管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办理预算单位的预留印鉴手续;

  3、负责将往来资金用款额度下达到预算单位;根据财政局国库股通知的预算单位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和支付机构会计股核批的往来资金授权支付用款额度,负责向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银行通知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

  4、配合财政局国库股对银行的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进行检查和指导;

  5、复核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指标,监控部门预算指标与分月用款计划的余额。

  拟设岗位2个:受理支付员、审核员。

  受理支付员职责:受理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支付信息录入审核;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审核员职责:下达预算单位往来资金用款额度;通知银行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对财政直接支付凭证进行复核签章。

  (二)资金管理股

  1、负责管理财政特设专户,办理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业务;

  2、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定期与银行、预算单位、局内相关股室对账,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会计资料。

  拟设岗位2个:受理支付员、会计兼审核员。

  受理支付员职责:受理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申请;支付信息录入审核。

  会计兼审核员职责:管理财政特设账户;对专项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凭证进行复核签章;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工作。

  (三)会计股

  1、负责管理单位往来资金账户,受理和审核预算单位往来资金用款计划及往来资金指标录入工作;

  2、负责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会计的核算工作,定期与银行、预算单位、国库股对账,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

  3、负责向国库股提供按单位、分预算科目汇总的,当日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实际支付金额;

  4、负责接收银行报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管理国库支付信息,汇总并及时向国库股、相关业务股室、预算单位提供财政资金支付信息,并负责办理资金清算手续。

  拟设岗位2个:支付系统核算会计、往来资金专户会计。

  支付系统核算会计职责:负责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会计核算;支付系统回单登记;编制各类日报、旬报、月报并及时报送相关单位;办理资金清算手续。

  往来资金专户核算会计职责:负责往来资金指标的录入和分月用款计划的审核;管理往来资金账户。

  (四)综合股

  1、负责支付机构内部行政事务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文秘、档案管理、文件收发和传递工作;

  3、负责后勤服务、对外接待和支付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4、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安全保密工作。

  拟设岗位2个:综合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综合管理员职责:负责考勤、文件收发、综合文秘、安全保卫、档案管理、办公用品领购、经费报账。

  系统管理员职责:负责计算机系统维护、数据备份和安全保密工作。

  三、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业务处理流程

  1、财政直接支付流程

  ①预算单位提出申请。预算单位经办人依据批复的`本单位分月用款计划,按预算内、预算外和其他资金分别填写《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申请书》,送单位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原始凭证送支付机构。

  ②支付机构审核并开具支付凭证。支付机构受理预算单位的直接支付申请并按规定程序审核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凭证》,传送财政零余额账户银行,并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申请书》相应联次随同加盖“财政已支付”印章的发票以及相关票据退给预算单位。

  ③银行付款。银行收到支付机构签发的《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经审核无误后,在当日及时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银行付款后,将《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第二联盖章后退给支付机构,并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送达预算单位。

  2、财政授权支付

  (1)财政授权支付范围。①未纳入工资统发的工资性支出;②未纳入直接支付的工程、货物采购支出;③零星支出;④特别紧急支出;⑤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

  (2)财政授权支付流程。①预算单位签发支付凭证。预算单位在县财政局批准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内,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分别开具《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经复核后加盖银行印鉴,于营业日规定时间之前提交银行办理支付。

  ②银行付款。银行在收到预算单位签发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经审核无误后,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及时办理资金支付,并将支付凭证第二联盖章后退给预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