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19 11:11:58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2022科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科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科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22科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立足基础、注重过程、关注差异、提升品质”为工作目标,以落实教学管理常规和优化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度推进“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究,优化研修策划和研修策略,促进我市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专题培训和课堂活动设计、课例研讨、宁波市教坛新秀备战理论测试等活动,促使学校领导、教师重视德育课程的落实,重视品德学科的教学;促使学科教师业务素质与教学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2.依托名优教师后备班、带徒、学科中心组等多个研修团队,深入开展“研修活动策划与改进”系列活动,加强以“课堂学习方式优化的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研修策划,优化研修过程,整合研修活动,充分发挥市级项目研修示范效应,提高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质量。

  3.加强学科研修团队打造,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辐射引领作用,认真完成名优教师后备班专业发展考核与展示工作。

  4.开展学科小课题研修中期指导检查活动,完成年度学科论文暨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积极提炼小课题研修成果。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扎实开展小课题式系列研修活动。

  主题研修以二个区域教研组为单位,加强研修策划,整合优化研修活动。在市名优后备教师引领下,以各组的研究团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侧重围绕“新课标解读”、“学习方式的优化”二个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求各组的研究团队围绕市级主题,结合本组所确立子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相关课例进行实践研讨,扎实开展研修活动并形成第二阶段成果。市学科核心研究团队要加强对各组的过程指导,确保各组有效开展小课题式系列研修活动。

  重点做好:

  (1)开展市级优秀小课题中期指导活动,组织开展年度学科论文暨优秀小课题成果评选活动,提炼小课题成果。

  (2)完善各组的网络研修平台。研修的'相关材料要及时放入相应的栏目。

  (3)认真开展网络研修活动,提高研修实效。充分发挥网络研修平台作用,定期开展教学问题探讨等。

  (4)注重研修成果的提炼与积累,有资料积累意识。

  2.认真开展各项培训活动。

  (1)项目培训。市学科组结合市级和区域教研组两级主题研修活动将对全体申报品德学科培训的教师进行每学期2天的项目培训,要求各组研究团队老师利用各校校本研修时机,精心设计一堂课例方案,在本校进行实践,在此基础上,各组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推出一节课,参与市级层面的主题研讨。

  同时,要求各区域组有计划开展相关活动,认真计划并加以落实,培训学员在规定时间里要认真参与活动、认真完成相关作业。

  (2)带徒和名优教师后备班培训。根据“三教合一”工作理念,带徒和名优教师后备班培训应有机地整合在项目培训、小课题研究、区域教研组的主题研修之中。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后备班学员、、学科骨干在各类研修中引领作用,形成一定深度的观点报告和课例文章,为区域项目培训提供学术支持与保障。

  3.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

  (1)组织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解省市《学科教学常规的建议》。强化规范意识,提高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努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得到落实。各校要加强教学五认真的落实与反馈,积极组织参与市级第二轮学科备课评估活动,巩固备课管理成果。

  (2)引领群体教师用好助教方案,减轻负担,提高课堂实效。(骨干教师及中心组成员建议实施助教方案与个性设计相结合的备课规范;平时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

  (3)带领教师加强学生学法的课堂教学研究。在各类研修中以优化练习设计、优化活动设计为抓手,深入开展学生学情分析、学习方法研究,相关学科积极推行“课堂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现、培植“轻负高质”新典型、新做法,打造和提炼学科“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特色。

2022科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

  一、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指导新课程实验

  1、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这一主题,指导确立科研课题、安排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以“新课程研讨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科研新课程研讨,做好课程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听评课及集体备课活动,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与完成科研成果。

  3、充分开发和利用科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强化教科研意识,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家指导,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三年内独立承担区级课题1—2个。在校级课题下有年级组子课题,年级组课题下人人有课题。学校要认真规范课题的档案管理。

  5、建立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档案,提升教师的合作研究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6、继续深入研究“流动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不断地发掘借读生的优势,开发其思维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以此带动借读生的全面发展。

  二、拓宽渠道,扎实做好教学科学研究的后续培训工作

  1、走出去:

  ①组织部分教师参观学习;

  ②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活动,研训结合。

  2、请进来:与教科所通力协作,请知名教师做好“专家讲坛”工作。

  3、坐下来:按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新教材的实践与研究。

  ①课例分析。

  ②经验介绍。

  4、抓基础工作,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现状,发现问题,确定教科研课题。课题要“自下而上”,由“课堂教学的问题中生成”,由“学生”生成,由“教师”生成,要认真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申报课题、承担课题的主动性。

  三、具体安排

  九月:

  1、公布计划,制定个人课题。布置北京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征文的工作。

  2、完成北京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征文选送工作。

  十月:

  1、完成《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的优势,开发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精心设计教学预设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四项课题的开题报告。

  2、教师座谈写论文案例的心得和体会。

  十一月:

  1、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的撰写征集与评选,促进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总结提升能力。

  2、组织教师外出教研听评课。

  十二月:

  1、继续开展尊重教育子课题和“流动人员子女”教育子课题的研究

  2、组织一次校内讲座。

  一月:

  1、准备第一阶段的小结,写出本学期课题研究的论文。

  2、上交本学期研究课题。

【科研个人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个人的科研工作计划03-31

教师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11-03

教科研小组的个人工作计划03-12

个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08-24

中班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08-09

教师个人科研的工作计划(通用5篇)12-16

有关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03-30

教师个人教科研计划01-06

中学科研室个人工作计划03-11

实用的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3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