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下半学期复习计划-工作计划

时间:2020-12-14 13:37:42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下半学期复习计划-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半学期复习计划-工作计划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五单元“加与减”、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估算等内容。

  2、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第四单元“测量”、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七单元“时、分、秒”

  3、统计和概率

  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

  4、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每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安排有综合运用的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文应用题等内容。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方向和位置”的复习。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3.“生活中的大数”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4.“加与减”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5.“测量”的复习。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6.“认识图形”的复习。

  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7.“时、分、秒”的复习。

  通过复习知道钟面上的三个针即: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

  格是1分,走一圈是60分,1时=60分。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60小格,正好是1圈,1分=60秒。会用两种方法写时间,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8.“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

  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9.“调查与记录”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的具体要求

  1、知识要求:

  (1)竖式除法

  a、强化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b、了解竖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

  c、会用除法竖式求商

  (2)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a、了解余数的含义

  b、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c、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d、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租车等实际问题

  (3)万以内数的`认识

  a、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b、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c、万以内数大小比较。

  (4)万以内的加减法

  a、口算整千、整百、几千几百数加减法。

  b、竖式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特别是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尤其是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c、估算三位数加减法。

  d、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测量

  a、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千米”。

  b、知道学习过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c、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d、会估计和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6)认识图形

  a、初步认识角。会认角、数角、简单比较角的大小。

  b、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c、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d、会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7)统计

  a、会看、读统计图、统计表。

  b、了解统计图、表的结构,尽可能多的获得信息。

  c、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和预测。

  (8)方向与位置

  a、认识八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b、结合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c、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9)时、分、秒

  a、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b、知道学习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c、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能力要求:

  (1)通过基本概念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重点: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复习难点:

  1、进一步明确长度、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长度、时间单位。

  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措施:

  1、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七、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说、多做,能在同伴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八、复习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节(6月9日)整体回顾本学期学习统计

  第二节(6月10日)方向与位置

  第三节(6月11日)测量

  第四节(6月12日)时、分、秒

  第五节(6月13日)认识图形

  第六节(6月16日)“空间与图形”专项测试

  第七节(6月17日)除法

  第八节(6月18日)模拟综合测试(一)

  第九节(6月19日)生活中的大数

  第十节(6月20日)加与减

  第十一节(6月23日)模拟综合测试(二)

  第十二节(6月24日)模拟综合测试(三)

【二年级下半学期复习计划-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班下半学期评语03-15

幼儿园下半年学期教研工作计划04-29

七年级语文下半学期试卷02-24

运营管理下半年工作计划05-01

保洁经理下半年工作计划04-29

汽车销售下半年工作计划04-24

销售经理下半年工作计划03-2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09-28

学校2022下半年工作计划04-29

物业下半年保洁部工作计划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