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活动方案

时间:2023-10-31 13:19:14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荐】活动方案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荐】活动方案4篇

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活动时间:

  x年4月14日上午八点半(星期六上午)

  三、活动地点:

  奥华御园

  四、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游戏运动中提升各方面的智能,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和谐的发展和成长。

  2、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家长体验到孩子快乐的同时,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在幼儿园应该学什么,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3、锻炼孩子不怕苦、不怕输,使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竞争意识。

  五、活动要求:

  1、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幼儿一定要有家长带着,家长一定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2、请各位家长和各班幼儿遵守活动秩序和活动规则,在老师指定的位置就位。家长带孩子在小区游玩时,一定要让孩子注意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大小便;注意行为文明,不采摘花草树木,不捞水池的小鱼。

  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游戏中,请家长积极跟随主持人的口令与孩子默契配合。等开场舞结束后听口令去找自己的孩子,等待进行接下来的亲子游戏活动。

  4、请各位家长不要擅自带孩子离开,活动结束后,每个幼儿另外都有小礼品。

  六、活动项目及规则

  1、开心一家 小班 道具:汽球若干、椅子6个

  规则:一组6个幼儿,爸爸坐在椅子上,吹好汽球,放在腿上,妈妈抱着宝宝一起来压破汽球,哪一组先将5个汽球压破,哪一组为胜。

  2、螃蟹背宝宝 中班 四人一组

  规则:家长和宝宝背靠背,胳膊挽着胳膊,蹲着、横着走,从起点先到终点者为胜。

  3、开心跳 大班 道具:4个羊角球

  规则:从起点到终点,再到起点,先到者为胜

  4、骑大马 小班

  规则:每组4个家庭,幼儿坐在家长怀里,家长坐在地上,手脚并用,将小马运到终点围着障碍物转一圈,再运回到起点。

  5、空中运球 中班 道具:16个汽球,4个纸箱

  规则:每组4个吹好的汽球,家长从起点把汽球空运到终点(手拍或者口吹,不能落地),幼儿在终点用筐子接住汽球,4个汽球全运到为胜。

  6、踩高跷 大班 道具:4付高跷

  规则:起点到终点,再到起点,先到者为胜。

  7、报纸运球接力赛 小班 道具:6个皮球,4张报纸

  规则:6个家庭为一组,一次4组。家长和幼儿各拿报纸的一端,将皮球放在报纸中间,从起点走到终点返回起点,再交给另一组,依次顺序,看哪一组的家庭先运完为胜

  8、赶小猪 中班 道具:4个棒子、4个足球

  规则:幼儿拿着棒子从起点把小猪赶到终点,再把小猪抱回来,先抱回起点的为胜。

  9、推小车 大班

  规则:家长拉着幼儿的脚脖子,幼儿双手着地,从起点到终点者为胜。

  10、一家亲 中班 道具:4个围裙、40个海洋球

  规则:爸爸抱着宝宝的腰,宝宝捡起筐中的海洋球,投到妈妈怀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完10个球为胜。

  11、抢占阵地 大班 道具:呼拉圈8个,沙盆4个,红旗4个

  规则:幼儿站在一个呼啦圈中,双脚跳进前面的圈中,再把后一个圈拿到前面,依次向前跳,先跳到终点,取下小旗

  七、活动意图

  1、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孩子在幼儿园要学会做一个守秩序的人,所以我们每一个游戏的规则对孩子也是一种学习。在集体环境中,不是你什么时候想参加游戏就让你什么时候上来,孩子的自由在于:在参与游戏活动的瞬间,能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尽情发挥,尽情释放内心的所有情感和要求。

  2、发奖品这个环节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更大的考验,幼儿是否能大胆参与,是否认真自觉遵守规则,是否努力争取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努力了就有机会获胜。当然,孩子这么小,身体、心理、年龄的差异都是有的,还要让孩子明白,今天我们没有获胜,下次要努力。我们在为获胜的小朋友加油鼓劲,或者说有的小朋友在别的方面做的更好子的为胜。

活动方案 篇2

  目标

  1、能较仔细地观察,把大小不同的圆片贴在合适的位置上。

  2、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准备

  1、每人一份供粘贴用的大、小圆片。

  2、浆糊、抹布、油画棒适量。

  过程

  1、观察幼儿活动材料上的汽车,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什么?它缺了什么?谁能帮助它?

  2、介绍活动的材料和要求。

  ——区分大、小不同的车轮,要求幼儿根据汽车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车轮。

  ——浆糊抹在车轮的反面,抹完浆糊的手在抹布上擦干净。

  3、幼儿自主地分散操作,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幼儿可先完成一幅,也可完成两幅。

  4、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作品展览区,可以取名为“宝宝车展”。

活动方案 篇3

  活动主题:

  前言:

  在Family Day 活动中,将展示员工、团队的工作业绩与成就,由此激发员工及其家属的自豪感,更会赢得家属对亲人的理解与支持。

  企业家庭日活动中,员工携家属共同参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员工及其家属感受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凝聚力,充分展现企业品牌风范。 参加公司家庭日活动主要意义:

  加强公司与员工、企业与员工家属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融洽团队成员关系,创设和谐发展的企业氛围; 增强企业凝聚力,体现企业亲和力,建立企业员工自信心;

  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创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通过家庭日,促进企业团队建设的发展,为发挥1+1>2的团队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Family Day(企业家庭日)展示员工、团队的`工作业绩与成就,激发员工家属的自豪感,赢得对亲人的理解与支持。

  整体策划思路

  欢乐、祥和、热闹、轻松 展现公司文化和人文精神 展现公司激情与活力,通过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 活动设计 公司风貌展现。

  员工家庭类互动节目 员工情侣类互动节目

  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生日祝福/幸运奖品

  设立家庭休闲类活动,工作之余同家人共享天伦

  整体活动安排:

活动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番茄和黄瓜》活动进行到品尝环节时,有幼儿主动发问:番茄里面一粒粒的是什么?我告诉他们是番茄的种子,随即让他们找找黄瓜的种子在哪里。幼儿很感兴趣,找到后异常兴奋。针对幼儿普遍对“种子”感兴趣和小班下学期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以种子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活动一:找种子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找水果的种子。

  利用每天饭后吃水果的时机,和幼儿一起品尝、讨论: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种子吗?

  (2)找一找它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找得兴趣盎然,每天都有新发现。

  有一天吃香蕉,幼儿说:“老师,我找不到香蕉的种子。”教师把香蕉纵切和横切,引导幼儿观察。

  当幼儿终于发现果肉中的小黑点,并得到老师肯定的回答后,异常兴奋,争相宣布:是我先发现的!

  2.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1)谈话:我们知道了苹果、梨都有种子,那么青菜、萝卜、毛豆有没有种子呢?

  幼儿有些茫然,继而议论纷纷。

  (2)通过“家长园地”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3)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幼儿介绍、展示自己找到的种子。

  (4)把幼儿带来的种子依次放入种子盒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自由观察,为制作种子标本做准备。

  评析:教师善于捕捉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抓住幼儿的兴奋点组织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二:制作种子标本

  活动目标

  初步学习简单制作种子标本,对种子产生认知欲望,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1.出示枇杷种子,提问:你认识这颗种子吗?

  2.出示黄豆、西瓜、水稻的种子,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称吗?

  3.出示苹果、梨、葡萄3种外形相似的种子,提问:谁能把苹果的种子找出来?

  (提问逐步提高难度,激发幼儿内在的认知需求。)

  4.师:让我们来想个好办法,一下子就能找出你想找的种子。

  幼1:画个苹果放在种子旁边。

  幼2:在苹果种子旁边做个苹果。

  5.师小结:画好果实剪下贴在挂历纸上,做成图标,把相应的种子粘贴在图标下就成了种子标本。

  6.幼儿自选喜欢的种子,绘制相应的果实图标。

  幼儿大多数选择四五种种子,且多是绘制较简单的水果类。教师提醒可利用现成的图标后,蔬菜、粮食、树木的种子也受到了幼儿的青睐。

  7.将种子用透明胶固定在相应的图标下(教师协助幼儿完成)。

  8.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创造性为出发点,既让幼儿的发现成果得以展示,又巩固了已有的知识,便于幼儿更好地观察。

  活动三:认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按种子大小、颜色、能否食用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知道种子的用途,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积极思考的意识。

  活动过程

  1.展示教师准备的种子,让幼儿自由观察。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字吗?

  识别有困难的种子可参看图标。

  2.教师:这么多的种子,我们来把它们分分类。

  (1)教师提示可按“能否食用”把能吃的种子放在盒中,不能吃的放在篮子里。

  (2)让幼儿想一想还能怎样分(鼓励幼儿相互议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可以按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来分类。)

  幼1:把水稻、黄豆放在一起。枇杷、苹果、青菜、西瓜的种子放在一起。

  幼2:把枇杷、黄豆的种子放在一起(比较大),苹果、西瓜、水稻、青菜的种子放在一起(比较小)。

  幼3:把青菜、黄豆、枇杷的种子放在一起(是圆的),把水稻、苹果、西瓜的种子放在一起(有点尖)。

  3.师:你知道种子有什么用处吗?

  幼1:西瓜、南瓜、水稻的种子可以吃。

  幼2:枇杷的种子可以种,会长出枇杷树……

  教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有的种子能吃,有的不能吃;种子都能种植,发芽后长成小苗,长大后会结果。

  评析:教师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转移点,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

  活动四:种种子

  活动目标

  尝试种植,提高探索兴趣和持续观察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劳动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

  1.种植活动

  (1)激起幼儿种种子的愿望: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吗?出示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小盆、小铲子及各种种子。

  (2)请幼儿选一种种子,和种子标本图对比,确认是什么种子。

  (3)教师讲解示范种植过程:在小盆内挖开土,放入种子,然后盖上土,最后浇上适量的水。

  (4)幼儿尝试种植,在盆上贴上相应的种子图标和自己的姓名(教师随机提供指导和帮助)。

  大部分幼儿选择了蔬菜类种子,能按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但挖土深浅、浇水量不易掌握。

  (种植活动不作为本系列活动的重点,旨在激发幼儿继续观察。)

  2.观察、管理

  一两周后,部分种子出土了,有的还没有动静。

  (1)教师和幼儿一起每天观察,比较种子的生长情况。

  幼1:我种的青菜籽发芽了,长出了两片小叶子。

  幼2:我的蚕豆也发芽了,比他的青菜长得高,叶子也比较大。

  幼3:我的黄豆怎么还没发芽呢?

  (2)与幼儿一起挖开土观察,了解、分析种子不发芽的原因。

  有的种子,如毛豆已烂了,是因浇水太多;有的种子埋得太深,难以发芽。

  (3)帮这部分幼儿重新补种,以保留其对种子的关注关趣。

  评析:幼儿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在和同伴种植情况的比较中,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力、比较能力及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发芽的种子各自带回家管理,并以观察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园内种植园地中,使该系列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活动反思

  关于种子,按照传统教学内容,通常安排在大班进行,而这个从寻找→种植的系列活动却使小班孩子自始至终沉浸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中。

  活动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师不断抓住幼儿的兴趣,发掘教育价值,生成活动,具体活动目标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师没有把系列活动仅仅视为过去心目中的“上课”,而是将教育真实地渗透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如,教师借助幼儿吃水果这一日常生活环节,作为支持孩子寻找种子的探索活动,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不难想像,如此的师生互动和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相比,对孩子、对教师都会是自然的,毫无压力的。

【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活动方案精选公司活动方案实施方案02-11

活动方案公司团建活动方案05-17

我要安全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12-26

活动方案10-23

活动方案10-24

活动方案10-24

活动方案10-24

活动方案10-24

活动方案10-23

活动方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