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麦的高产攻关活动工作总结

时间:2018-11-16 08:03:5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小麦的高产攻关活动工作总结

  去年秋种以来,我市实施了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精心组织,克服了秋种期间严重干旱、春季低温冷害、后期病虫频发等不利因素,加大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推进力度,突出强化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巩固了上年小麦攻关成果,并取得了新的成效。

小麦的高产攻关活动工作总结

  一、活动成效

  1、小麦生产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今年是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第二年,在上年单产突破300公斤的高起点上,今年我市小麦生产整体上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小麦生产将实现“三增”,再创历史新高:一是播种面积394.4万亩,比上年增加43.66万亩、增12.4%;二是单产达331.1公斤,比上年提高8.6公斤、增2.7%,比基期(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前三年平均)单产236.5公斤提高94.6公斤、增40%;三是总产达26.1亿斤,比上年增产3.49亿斤、增15.4%。

  2、核心示范区建设示范效果显著。在继续巩固和提高2005年秋种已建的25万亩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的基础上,2006年秋种我市新建30万亩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其中天长市10万亩、定远县7万亩、凤阳县6万亩、明光市7万亩,涉及56个乡镇、286个行政村、78265家农户、299380人。由于采取“五统一”措施,增产效果显著。30万亩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达424.8公斤,比上年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18.1公斤增长1.6%,比全市平均单产331.1公斤增长28.3%,比全市非示范区平均单产323.4公斤高31.4%,比基期单产236.5公斤增长79.6%。其中定远县炉桥镇、明光市潘村镇、明光市柳巷镇、天长市龙集乡等4点小麦超高产田块实产验收,折合每亩分别为561公斤、563.2公斤、558.8公斤、564.5公斤。

  3、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经济效益显著。每公斤按1.38元计算,全市小麦单产331.1公斤,比基期单产236.5公斤增94.6公斤,亩增收130.5元,394.5万亩共增收51482.25万元,加上80万亩小麦良种(每亩10元)和30万亩高产攻关核心区(每亩8元)补贴,以上三项合计52522.25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150.4元;其中30万亩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24.8公斤,比非示范区323.4公斤亩增产101.4公斤,可实现亩均增收139.9元、人均增收158.3元。二是社会效益明显。通过高产攻关工作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为领导指挥生产、为科技提升、为粮食单产挖潜和农民增收等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三生态效益明显。生产上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用肥用药,特别是无公害农药的推广使用,对粮食质量安全、保护环境意义重大,高产攻关工作的整体推进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按照“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田管、统一机械收获”的要求,全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05万亩,比上年增加44万亩,增加6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21.5万亩,比上年增加23.5万亩;小麦机播面积160.1万亩,占40.6%;病虫害综防率达6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广泛应用。其中,核心示范区关键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小麦良种覆盖率达100%,亩播量降低10%左右,精少量播种面积达25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50%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以上,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高。

  5、基础性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增强。一是增强了技术指导服务功能。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专家、定期会商“四定”办法,对小麦全生育期开展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情“三情”监测,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对策,并通过电视专栏、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科技明白纸等方式,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力度,初步建立了生产指导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了小麦良种繁殖基地。全市共建成小麦良繁基地37处,面积10.3万多亩,繁殖的品种有扬麦12、泛麦5号、皖麦19、皖麦33、烟农19等,田间纯度鉴定都在99%以上,预计可产优质小麦良种8778万斤以上,为今年秋种继续组织实施良种补贴、高产攻关提供了种源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攻关活动顺利开展。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为加强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协调和指挥,市政府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专家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各项目县、市以及有关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组,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认真筹划,制定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意见,我市及时制定并下发了《2006全市秋种工作指导性意见》(滁政办电[2006]58号)。各县(市)均制定了小麦高产攻关实施方案。

  3、加强督查,严格考评。在攻关活动期间,我市及时派出督查组,在产前、产中、产后分阶段开展多次检查督促工作。天长市农委还专门下发了《农技人员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的'考核办法》,明确农技人员职责和考核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明光市5月中下旬,组织人员对示范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测产验收,并对各地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情况进行了验收评比,对成效显著的乡镇将予以表彰奖励。

  (二)强化技物服务,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1、规范招标,良种统供。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委、财政、监察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委。同时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和小麦良种供应招标小组和督查小组。各项目县、市以及有关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组,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明确了皖麦19、扬麦12、烟农19、扬辐麦2号、扬麦158等优质品种作为补贴品种的基础上,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与措施。同时,分别在安徽农网和市农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并及时召开了小麦种子招标暨供种合同签订会,市财政局、监察局、项目县农委、财政局、9家种子投标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农委也派专人到会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阳光操作”,公开、公平、公正。在供种之前,按照程序对发芽率、净度、水份进行了抽检,全市共抽样325个。在确保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供种清册、农户补贴卡进行良种统供,农户在供种清册签字或按指印,真正做到按清册供种到户。

  2、强化领导,抗灾生产。2006年秋种,我市遭遇了持续干旱天气,对小麦安种极为不利,为此,我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分类指导,对墒情适中的田块趁墒抢种,坚持收一块,种一块;对水源条件较好的田块,采取造墒播种,造一块,种一块;对水源条件差的岗坡地,采取三干下种,耕一块,种一块,确保安种任务及时完成。10月18日,市农委在天长市召开XX市小麦高产攻关秋种现场会,会后组织三个抗旱秋种督查组分赴各县检查指导秋种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秋种进度。全市秋种小麦播种面积为394.4万亩,其中:10月10日前播种面积为11万亩;10月11日至20日播种面积为90万亩;10月21日至月底播种面积为201.4万亩,11月1日以后播种面积为92万亩,其中:趁墒播种面积294.4万亩、造墒播种面积100万亩。11月中下旬,我市普降喜雨,旱情全面解除。针对今春倒春寒不利气候,迅速组织广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对受冻田块补施速效氮肥,加强田管措施,有效减轻了冻害造成的影响。为抓好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治工作,3月22日,市农委在定远县召开全市小麦纹枯病防治现场会,会后各地立即掀起防治小麦纹枯病高潮;4月17日,市农委在明光市又召开了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不失时机地组织开展赤霉病防治工作。各级农业部门精心组织,准确监测预报,科学指导防治,积极开展统防统治活动,努力夺取抗灾生产关键一仗的全面胜利。

  3、开展培训,搞好服务。为了确保良种发挥应有的效益,项目区层层广泛开展培训、印发技术规程“明白纸”、抽派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开辟电视“专栏”和农技咨询110等技术服务。去年秋种前,定远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秋种工作大会,县农委和县移动公司联合印制了《2006年定远县秋种小麦主推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简介》明白纸10万份,发放到每家每户;秋种期间,在电视上作了《良种小麦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讲座,每天播2遍,连播1周;小麦生长期间,农技推广中心又先后在电视上作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冬前田间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等技术讲座,指导农民群众进行科学田间管理。在小麦播种和越冬期间,我委还组织科技报告团,分赴到各乡镇、重点行政村进行了三期技术培训。为确保高产适用技术到位,全市共抽出129名农技人员,深入示范片开展技术承包,驻点指导,并要求每个农技人员承担20户入户指导工作,且在小麦一生中入户指导不少于8次,每次入户指导必须由农户签字确认。真正做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努力解决农技推广的“最后一道坎”“技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据统计,全市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314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53.9万人次,发放秋种明白纸、小麦病虫防治技术明白纸、病虫情报、农情汇报等宣传资料68.9多万份,组织科技赶集167次。

  4、监测“三情”,指导有力。全市共建立4个小麦“三情”监测点,严格按照“四定”办法,对小麦全生育期的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情“三情”开展定时、定期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对策,指导农民开展田间管理。定远县分别在定城镇、能仁乡建立了小麦“三情”监测点,对小麦生长实行全程监测,及时准确的预测、分析、发布“三情”报告28期,有效地指导了农民适时适播适管,为小麦高产、优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关键技术,落实到位。一是推广优质良种。全市项目区优质良种覆盖率达100%。二是推广精少量播种技术。通过适期早播,精少量播种,创造一个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半冬性品种主播期安排在10月15日-10月23日之间,亩播量10公斤;春性品种主播期为10月20日-11月10日,亩播量12.5公斤。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科学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全面使用有机肥、小麦专用肥,推广氮肥深施和后移技术,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四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适时用药、用药对路和方法得当,提高防治效果。五是推广小麦抗灾避灾生产技术。小麦是越冬作物,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抗灾避灾生产技术尤显重要,重点是深沟平墒、“三沟”配套、一播全苗、培育壮苗等,增强植株的抵抗能力,确保安全越冬,为夺取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三)强化示范建设,确保整体生产水平提高。

  1、抓点示范,典型引路。去年秋种,各级农业部门主动抓点示范,开展小麦小麦高产攻关竞赛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建成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点)355个、面积52.6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13.3%。市农委带头抓了定远县年家岗镇万亩中强筋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并建立“三情”监测点。11月20日,省农委副主任张华建来到示范片田头,给予了充分肯定。天长市共建万亩示范片10个,市农委农业局、科技中心、作栽站、植保站、种子站分别在龙集、高庙、汊涧、秦楠、便益等5乡镇分别建立千亩攻关示范片和百亩核心攻关指挥田,28个乡镇乡乡都有千亩示范片,乡乡都有百亩攻关指挥田。每个示范点都指定专人承包、定面积、定指标、定奖惩,确保示范技术到位率全面提高,从而带动大面积大范围增产增收。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全面提升全市小麦生产水平。

  2、现场观摩,辐射带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示范作用已初步显现,为了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我市及时要求和组织各地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观摩活动。5月17一18日,市农委召开全市小麦观摩会,现场观摩了明光潘村湖农场、天长大圹圩农场小麦生产、品种展示及小麦良繁基地。明光市在去年秋种、今年4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分别组织召开了小麦机播、赤霉病防治和优新品种观摩现场会,各乡镇主要领导、农技站长、种粮大户、种麦能手、种子协会成员单位等参加观摩。据统计,在小麦生产的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前等关键时期,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层层组织示范区观摩活动,共举办活动875场次,参加人数有10万多人次。其中市农委组织各县(市、区)相互观摩4次、360人次,县组织乡镇领导、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相互观摩11次、2300人次,乡镇组织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进行观摩125次、2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开展。

  三、下步打算

  按照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坚持核心示范辐射带动原则。继续抓好小麦核心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集示范带动、技术集成、科技展示与现场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示范区,辐射带动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是坚持单产和品质并重原则。以推广优质品种为基础,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狠抓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挖潜增产,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坚持社会化服务创新原则。创新攻关示范服务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密切产销衔接,提高小麦生产与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对参与攻关活动的各方,在明确职责的同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麦的高产攻关活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小麦

2.关于小麦的谚语

3.小麦发芽日记

4.小麦青青散文

5.实施农业高产创建工作总结

6.小麦种植的谚语

7.小麦粉的造句

8.小麦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