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社戏》的对联参考

时间:2022-02-25 14:10:18 对联 我要投稿

关于《社戏》的对联参考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社戏》的对联参考,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社戏》的对联参考

  《社戏》的对联参考

  社戏原本乏无味

  民风纯朴促好戏

  天作幕地作台七手八脚搭起来

  唱小曲演大戏男女老少心欢喜

  尧舜净,汤武生,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角色?

  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

  永嘉县渠口乡渠口村古戏台上的藻井华丽精美?(胡济摄)台上演得投入?台下看得痴迷?(李玉祥摄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埭头村古戏台)温州古戏台的台柱上,往往题书楹联。不少楹联言简意赅,深含哲理,评点社会人生,入木三分。现将部分古戏台楹联,选录如下。

  温州市区“瓯隐园”后戏彩堂楹联:“底事干卿?风吹皱一池春水;多情笑我,浪淘尽千古英雄。”

  温州市区山前岳庙戏台楹联:“名场利场,总是戏场,假优孟之衣冠,装成百怪奇观,做得出泼天富贵;今乐古乐,无非音乐,协宫商而鼓舞,胜彼一支文笔,仅空谈历代忠奸。”

  温州市杨府山蒲州玄坛庙戏台楹联:“金鼓频催,千古英雄呼欲出;衣冠递整,百年事业去还来。”

  “善恶报施,莫道竟无此等事;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温州市梧埏镇南湖库官庙戏台楹联:“有声有色,须臾间臣忠子孝,立千秋功业;似真似假,咫尺地南征北战,定万里江山。”

  温州市晏公殿巷晏公庙戏台楹联:“台中戏,戏中台,景物最宜人,演出一生真本领;庙前溪,溪前庙,风光皆入画,绘成千古大奇观。”

  永嘉县大若岩大若村赤水亭戏台楹联:“观鱼槛外桃花浪,系马阶前柳叶风。”

  “洞天隔绝三千界,涧水清涵十二峰。”

  “听空中馨刻如歌乎?是活现情形非戏也。”

  “为奸为忠昭然明鉴,入情入理莫作闲看。”

  永嘉县花坦乡廊下村凤南宫戏台楹联:“无非戏耳,做戏忙,看戏闲,临场时须防失足;犹是风也,上台易,下台难,当局人尽量关心。”

  永嘉县花坦乡廊下村孝思堂戏台楹联:“此曲只应天上有,新人莫道世间无。”

  永嘉县下寮乡银场村萧氏宗祠戏台楹联:“琴萧随锣鼓锣鼓领琴萧抑扬顿挫,生旦联净丑净丑配生旦离合悲欢。”

  “戏犹戏非戏戏寓世态观看戏节知世态,曲似曲不曲寄人情聆听曲调识人情。”

  永嘉县上塘镇上塘殿戏台楹联:“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功名利禄真亦假;天长地久,却看儿女柔情,离合悲伤实还虚。”

  “玉佩冷摇沧海月,舞衣晴曳碧天霞。”瑞安市城关镇陈府庙戏台楹联:“古今人何遽不相及,天下事当作如是观。”

  “响遏西山月,歌生南浦潮。”瑞安市城关镇隆山宫戏台楹联:“大海云烟,百年过眼;上方钟磬,一样警心。”

  瑞安市东门忠义庙戏台楹联:“一曲骚人心内史,千秋才子意中书。”

  瑞安市城关镇关帝庙戏台楹联:“出其北门,看台上是何等角色;朝彼南面,听剧中做有韵文章。”

  苍南县云岩乡鲸头戏台楹联:“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三官庙戏台楹联:“情节新奇出人意料,机关巧妙娱我视听。”

  对联的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