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自己培养自己》有感

时间:2024-02-20 15:04: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合集】读《自己培养自己》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自己培养自己》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人的成长,我们总喜欢说是“领导的培养”。如果这里的“培养”指的是热情鼓励、真诚批评、提供平台、创造机会……那么,这“鼓励”“批评”“平台”“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并非每一个人都成长起来了。就像这地球上的空气、阳光和水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每一朵花儿都能结果。所以,成长与否全在自身。

  读书可以抚平我们内心的烦躁与不安,最近,我读了李镇西先生写的《自己培养自己》,这本书汇集了有关年轻教师成长的随笔,读完这本书我颇有感触。

  李镇西先生在他42岁前,仅凭他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断重印的畅销书的版税,就可以生活的很有滋味也很有品味。但是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问自己:还能再往前走一步吗?于是,他在42岁那年报考了博士,重新开始了由早读、上课、晚自习构成的大学校园生活。三年后,在付出每天早晨都能在寝室里看到满地的落发代价之后,李镇西先生以“优秀”等级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李镇西先生博士毕业后回到成都,市教育局安排他进了成都市教科所。在那里没有了课堂教学,没有了班级管理,没有了应试任务,没有了升学压力。他完全可以很清闲很悠闲同时也很体面并受人尊敬地度过他余下的15年教育生涯。但他再次问自己:还能再往前走一步吗?

  于是,李镇西先生多次给时任市教育局局长的杨伟写信打电话,要求“回学校去”,上语文课,当班主任。他坚信,虽然还是上语文课和当班主任,但经过博士学习和深度思考研究的他,不可能重复自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果然,重返学校后他以更加自觉的民主情怀和人文眼光带班上课,他的教育、他的课堂完全刷新了他的过去。《与青春同行》《心灵写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做最好的老师》等新一批教育畅销书,便是他“重返校园”后实践与思考的结晶。如果他继续留在教科所,是不可能有这些成果的。

  内心的宁静可以抵御外在的任何风暴。李镇西先生在他不断前进的路上也会遇到“评价不公”“环境恶劣”,甚至各种“恶语中伤”“流言蜚语”,但比起他执着的信念,都微不足道。

  在人生的路途上,一步步走着便不断地想再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看自己究竟能够走多远。

  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