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2:44: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那日,我彻夜通读《追风筝的人》,一颗被触动的心在不停挣扎,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迫切想去拨开云雾见青天。读罢,我膜拜于作者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笔触,更沉思于种种人生成长的感悟。

  次日,当我走近世界地图前,找到书中提到的阿富汗各个城市地理方位的那一刻,注视良久,仿佛哈桑和阿米尔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在哈桑身上,我看到了纯粹的真善美,一片净土、一腔热血、一如明媚的阳光;在阿米尔身上,我看到了懵懂童年里的彷徨与恐惧。总觉得,全书中最悲悯的人物非阿米尔莫属,一出生便失去了母亲,终身都在争取父爱,他那些所谓的“错事”难道不正是源于爱的缺失和不完整吗?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却要一个孩子拥有超越常人的成熟与勇敢,这本身就是无稽之谈。我想,只有拉辛汗懂得,正如他信中所说“亲爱的阿米尔,但别忘记,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还只是个孩子,一个骚动不安的小男孩,当时你对自己太过苛刻”。除此之外,拉辛汗还鼓励阿米尔写作、呵护了阿米尔闪光的才华,也安抚了阿米尔二十六年极度自责以致逃避的灵魂。

  其实,《追风筝的人》更多地让我看到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完整、健康且正能量的家庭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以及无限的勇气,当然渗透其中的是父母的陪伴、倾听、理解以及鼓励。虽然哈桑没有完整的家庭也依然充满正能量,但那更偏向于忍辱负重的成熟与乐观,如果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知这是否应该属于生存的本能。那么,阿米尔最终的救赎真的来自自己吗?不,我觉得阿米尔为带走索拉博而与阿塞夫搏斗的激烈时刻并不是关键的转折点,阿米尔真正被救赎的力量源自背井离乡后与父亲的亲密生活以及与索拉雅的甜蜜幸福,那是温暖岁月中满满的爱,唯有爱与陪伴才能给人力量,并且无可取代。

  记得前不久,向一位老领导请教育儿经,她写下了一句话“教育无他,唯爱与陪伴”,字里行间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无限信任。我想,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加法或乘法,应是母子之间一种强大的心灵传递,而这种传递又深深融入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教育,也许仅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一个拥抱,足以滋养着一颗成长的心。

  我忽而明白,世间的教育无国度、无年代,但原有定数,走向成功的路上,一定开满了千千万万朵爱之花,似阳光、似甘露,让一切的未知、一切的可能变得如此美好更值得追寻,值得“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