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枕上诗书》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2:39: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枕上诗书》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枕上诗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枕上诗书》读后感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家(王一晗)

  我伫立窗前,窗外车水马龙,夕阳的橘色光辉洒落,像是一层橘色的薄纱轻轻笼罩在天地之间,多美的风景!可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又有谁愿意停下脚步去欣赏风景呢?

  我认为读一篇诗词,是快节奏生活中最好的休憩。我最近在读《枕上诗书》,作者带领着我们去了解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

  我最喜欢在傍晚放学后,回到家,坐在窗边,读一两首诗词。仿佛可以回到千百年之前,我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和古人对话,总会有几首诗的浓浓情意会打动我。和古人的悲欢离合产生共鸣时,我便会产生一种穿越千年与古人心灵相通的错觉。岁月流逝,如水奔腾,但千年前也会有人和我们拥有着相同的感情,我心中便莫名有些感慨。

  “读诗,是一辈子的事。”初上小学时,我才真正了解到诗为何物,但对诗,我还是似懂非懂。现在的我,还没有能力对诗词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看了《枕上诗书》中的解读与故事,总能对古诗有极深的印象与理解。

  《枕上诗书》里的每一首诗都是经典,“一诗一感悟,一词一境界。字字都动情,句句是人生。”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与僚属新朋在超然台上畅饮赏月。望着清亮的圆月,苏轼感到十分孤独,陷入了沉思。他自然又想起了久别的弟弟苏辙。自请调任后,虽离得不远,但业务繁忙,他与弟弟难得一聚。皓月当空,他心中的忧愁又添了几分。以词颂月,他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背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首词是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欢的一首。小时候,我非常喜欢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再看窗外,天虽已晚,可是马路上还是车水马龙。是啊,现在的人们不是看不懂诗词,而是无法投入时间,静下心来理解诗词。放下生活中沉重的压力,回归根本,和作者与古人一起感受人间烟火,是我生活中最惬意的事情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停下匆忙的脚步吧,让诗词带我们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