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政治教师的101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1:10: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政治教师的101建议》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政治教师的101建议》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政治教师的101建议》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朱开群老师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政治教师的101建议》这本书,在学习完第一章以后,我对活

  动型课程和议题式教学的理论框架有了大致了解,书中案例的列举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朱老师提出的议题式教学“五步走”使我受益颇深,我对这个概念由陌生到逐渐萌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从“基于生活的学科课程”转变为“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知识”的教学呈现方式向“情境—问题—知识”的教学呈现方式转变,在这一转变方式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最关键的就在情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情境教学呢?书中开篇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大致概括为三点,即:基于当前案例中随意杂乱的、无序碎片式的现状、核心素养课堂改革对教学的要求、以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的要求。我们可以感知到,无论是从教育内部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迫切需要转型。

  第一步: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第一章里一共分了11个小章节,“五步走”对我启发较大。第一步是一大指向: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刘雁老师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对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当代爱国思想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导入和问题,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老师在无意识中向同学们传递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从单向灌输向价值引领的转变。我不由想到我的教学实践课,在准备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中,我们不仅仅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生产关系,更应该从这一关系中让学生切实领悟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以及为何会灭亡,这样才能完成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步:二个载体

  第二步是两大载体,即:情境载体和知识载体。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和实质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要承载知识性内容,我们既要反对脱离情境的空对空的议题式教学,更要反对脱离知识的单纯的活动和议题设计。我认为落实这一步关键在如何选择情境,也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在书中我明白了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开放性、有争议性,尽量选择结构不良的情境,构建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第三步:三个条件

  第三步是三个条件,即:重要与重大、争议与思辨、生活与困惑。书中列举了钱秀英老师走进AI的专题,切实的体现了这三个条件,人工智能是事关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重要与重大体现;它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问题矛盾,这是争议与思辨的体现;再者,学生在日常生活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烦恼,这是生活与困惑的体现。通过这一实例的学习,我在日后选择案例和设置议题时更有侧重,案例应该包含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情感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

  第四步:四个特征

  第四步是四个特征,即:主题化、综合化、序列化和多样化。起初我看到这四个特征时比较困惑,感觉有点抽象,后来在书中看到了舒兰兰老师的教学案例,顿时豁然开朗。通过“华为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议题,舒老师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与其巧妙结合,引出了教材中创新的三个知识点,并且每个议题的设计都具有序列性和多样性,不仅涉及本节课的知识,也涉及经济生活、哲学生活等知识,体现出了综合性。

  第五步:五个关系

  第五步是五个关系,即:议题式教学与活动型教学、议题与问题、议题与辩题、议题与研究性学习、议题与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我对议题式教学的概念更加清晰,明白了议题式教学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主要路径,问题不等于议题,议题的选择要具有争议性和思辨性,但是不能说所有的辩题都是议题。议题本身就具有探究的价值,要将课题与真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我对议题式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我一定会结合书中的具体案例和理论知识,将其应用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