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孔乙己》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0:06: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必备]《孔乙己》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乙己》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是封建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缩影,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是时代的牺牲品,他的一生是个悲剧,却成了他人眼中的喜剧,这是时代的悲哀,是社会的不幸,也更体现了世人的麻木不仁。

  文中掌柜的见他被打断了腿依旧像往常一样笑他,可见他是多么的冷漠无情,是多么的没有人性,自私卑劣;短衣帮笑他没有中过秀才,他们通过揭他人伤疤来让自己快活,这是多么的可耻,可旁观者却跟随着笑,这让店里充满了“快活“的滋味,这不正是麻木不仁之人吗?文中多次写“笑”,可是发自内心,合乎时宜的笑却只有一次:孔乙己给孩子们发茴香豆时孩子们笑他迂腐,这才是天真无邪的笑,可是令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也随着抛出:在这样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社会中,这些孩子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人呢?

  令我最震惊的是小伙计的笑,在孔乙己想教小伙计习字是,小伙计却觉得好笑:“一个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在我十二岁甚至现在我对乞者也只怀怜悯之心,无鄙夷之意。但小伙计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却对孔乙己的善意感到不屑。这是在社会的浸染之下才会出现的结果。可见社会的腐败,令一个孩子,一个少年,心中都没有了悲悯之心,就像一朵洁净的百合花装在墨汁瓶里,久而久之,白色的花也会被染成黑色。

  文中最让人感慨的无疑是孔乙己被打断腿爬着来喝酒,又用手慢慢走出去的这一片段了。孔乙己在此刻面对人们的取笑已不再反驳,他用钱买了酒喝,在人们的哄笑中爬出。哄笑,又是笑,人们已经麻木到连最基本的恻隐之心都没有了。掌柜的在孔乙己死后,依旧心心念念着十九个大钱,这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人命不如金钱重要,可悲可叹!

  孔乙己最后的悲惨结局与他自身原因也息息相关。“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不难看出,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劳动人民,自认为高人一等;他明明有劳动能力却偷书可见他懒惰;将九文大钱一一排开,他是虚荣的,是嗜酒的。但是他却给孩子们分茴香豆,教小伙计习字,他又是善良的。他是一个矛盾的人,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是必然的。

  社会的冷漠,人民的麻木,自身的懒惰迫使孔乙己走向深渊,也迫使中国走向深渊,这正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不能做麻木不仁的旁观者,也不能当懒惰,颓废的当事人,要成为积极的领路人,明是非的跟随者,这样才不会像孔乙己那样一步步迈入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