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城三月》读后感

时间:2021-06-16 11:00: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小城三月》读后感(通用10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小城三月》读后感,欢迎阅读!

《小城三月》读后感(通用10篇)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1

  “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学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

  也许正是因为欣赏萧红女士这种不凡的写作风格,欣赏她虽然短暂但却充实饱满的生活而被她的小说深深吸引。

  今年寒假有幸读了以她其中一篇代表作《小城三月》为名的同名小说集,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走进了她的世界,才开始真正地认识萧红,理解她的精神。

  无论从《手》到《牛车上》到《山下》到《后花园》到《小城三月》到《呼兰河传》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自身的独特气质和她本人对于小说的不同的诠释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并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小说。她认为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学,表现文学。她在《小城三月》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表现了她的独创性。萧红女士深具冲破现存小说格局的魄力。她成功地打破了介于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厚障重壁,创造出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诗之间的新形式。然而她的作品也不失那种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敏锐。她的描写精致别样,使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的作品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她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双普通的手。它被“发黑”、“发青”这两个词概括地淋漓尽致。这双手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给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在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双手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它几乎成了这篇小说中的专有名词,也成了主人公的代名词。然而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这么一双特殊的令人厌恶的手,也不是为了让人厌恶而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她述说了一个出身农村染房的乡村女孩来城市学习的一段经历。然而,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受到人们的歧视。虽然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她所得到的只有嘲讽。她及她的父亲带着希望来到学校,却满载失望地离开。似乎这双发黑发青的手就是她的身份证。然而她就像永远无法洗净那双被颜料玷污的手一样,永远无法改变那些所谓城里人对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见。

  文章以语言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校长对她的阴冷的语气,同学们尖酸的讽刺,以及她质朴、厚道的话语和父亲对女儿充满希望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人物的形象。文中许多极为细致的神态描写也生动得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话。而文章也以“我”的心里变化为线索。“我”从对她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到对她有一丝好感到她离开时的一线惋惜,表现了“我”的无奈、同情。这双手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它不仅向我展现了这些人物,也向我展现了如此一个社会,如此一种氛围,留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

  而这本小说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不管是《小城三月》还是《旷野的呼喊》等等都与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繁华世界全然不同。它似乎带着我走进了不同的世界,让我去了解一种风俗,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生活……显然,这种笔触与如今商业性极强的文学作品有着天壤之别。萧红女士通过该书所要表达的那种对人性美的追求是值得我们这些青年好好细读的。

  萧红女士的生命虽然如此短暂,但她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小城三月》,一本怀旧经典的小说,就像一杯陈年老酒,香浓四溢,使人回味无穷!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2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的一部作品,当有人问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时,我只会说不过一场忸怩畸形的苦恋罢了。

  我时常在想,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到底想传达给读者什么?是我们反复推敲的字词,还是直击心灵的语句,亦或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如果作者当真如此创作得出的不过是一本语录或一个故事,而并非一部作品。但每每拜读萧红的文字时,我总能感觉到她是用她堆积的心血一气呵成的创作。她的饥饿并非一时的饥饿,她的寒冷并非一刻的寒冷,她写一件事也并非光写一件事,她写翠姨并非只写翠姨。

  “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道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是的,翠姨为什么死呢?翠姨定完亲后不是还身体硬朗的到处逛街置办嫁妆吗?然而读了书后,反而整天闷闷不乐,开始咳嗽,嫌弃自己的未婚夫,但是假如他们说,一定不愿意嫁,不嫁也可以的,那又为什么,到最后竟然就这样死了呢?哥哥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可能翠姨自己也不知道。

  有人说她死在了封建的,腐朽的束缚里,有人说她死在了憧憬爱,追逐爱的路途里。然而翠姨不是念了书后才开始害病的吗?翠姨死在了书里,死在了知识里,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翠姨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她怕把它触坏了似的轻轻捏着。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3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病逝了,年仅三十一岁。作品取材于家乡,是萧红的回忆录,她朴实的语言,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反映出当下社会老一辈的封建思想。

  “春天来为什么它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城里多住一些日子,但那是不能的了,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我能从中感受到才女萧红的绝望,春天无疑是指婚姻自由的时代,那时的萧红虽接受了进步的思想,但仍逃不了“爹许娘配”的命运,她在小学毕业时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随后,她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从此失去家庭的支持,生活困顿。萧红是勇敢而坚定的,为了自己心中自由的爱情与读书的梦想,她从不畏惧抗争。文中的十九岁翠姨漂亮、沉静,自卑而又默默地爱着大哥,恪守自己作为农村未嫁女子的身份,从不将对大哥的爱慕露于言表,默默地憧憬着一份在那个封建世俗的时代不可能拥有的爱情。然而当得知自己要嫁出去时,她先是提出了读书的要求(当时极少女子能读书),而后1闷闷不乐,大病消瘦,卧床不起,心里想着多活一天都是多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翠姨也没有说出她对大哥的感情……她放弃抗争,等待死亡的到来……翠姨的形象鲜活,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暗示翠姨的经历就是作者经历的.写照,但与翠姨不同的是萧红能抗争到底,为了自己的婚姻甚至敢于将汪的哥哥告上法院,要知道,当时的女子能如此抗争是多不容易……

  才女萧红,以多情的笔衍绎一个时代的爱,依旧小城三月,只有大哥对翠姨的怀想……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4

  看《小城三月》的同时,也在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所以不免有些对比。刚开始看了小城三月、后花园、家族外的人,因为家族外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换《雅舍小品》换换口味。小城三月评价比较高,我反而觉得无感,可能是后来模仿她这种写法的人太多,而我又先入为主的看了太多。看后花园的时候,那个晚上连觉都没睡好,故事给我太大的震撼了。繁茂的后花园,生生不息,阳光充足,无论是花是草都在疯狂生长。而后花园住的长工,他过的生活黑暗、孤寂、绝望,绵绵不绝的喂驴磨面,本应壮年,却虚弱消瘦的身体,这些与生机勃勃的后花园的花草形成强烈的对比。主人家的女儿,如同阳光照进他的生活,更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遥远。尤其让我感慨的是,在主人家女儿出嫁,他送走女主人的回来的路上,那大海澎湃一般的内心激荡,仿佛看透了人生。人生意义何在,不过是为了一代一代为了下一代苟且的生活罢了,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人,不过是在一遍遍重复昨天的日子罢了。失去了像阳光照进他生活的人,他又跌进了黑暗中,更加的孤寂更加的绝望了。而后和街上的女寡妇在一起,我以为他至少能过上普通或贫苦人家的家庭生活,陷入为下一代苟且劳作却带着点奔头的意思,没想到作者笔锋一转老婆没了,转眼孩子也没了,又只剩下后花园阳光照耀下的阴影里,他麻木绝望的捱完最后的日子。写这篇后花园的时候,萧红只有30岁,这30年里,她从富家小姐到全国各地流浪,为了爱。在她流离在外时候,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恶劣、物质短少的环境下,一定在夏季又闷又热夜晚辗转难眠,也一定在寒冬的早晨渴盼一碗热腾腾的粥而未得,受尽了心酸苦难,才能写出这么残忍的故事。

  看到家族外的人,大多以对话来推进小说的发展,可能是句式表达可能是铺垫太长,我读起来又晦涩又无趣。《山下》这个故事,看到最后也是诧异。才11岁的小女孩,纯真热情,有使不完的精力,在大人的支配下,无言无悔的劳作,给家里带来了丰富的吃食,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奈何人性本恶,贪得无厌,使得本来充满活力的小女孩,一夜之间“”“长大”,也成了对生活麻木和绝望的人。

  最后让我震撼的故事,是《旷野的呼唤》,被日本人侵略的背景下的故事,父母对孩子那种热切的爱,那种有爱也不会表达的父母,孩儿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这父母的喜怒哀乐。孩儿离家,父母担忧又无可奈何,孩儿有出息了,父母也觉生活了奔头。旷野呼唤中的儿子,给日本人修铁路,怀着“偷偷抽掉铁轨的铁定,让火车翻车”爱国心,父母不知道儿子心里的盘算,只是觉得儿子挣钱可以养家,家里富足了,儿子出息了,父母心情舒畅了,能够在村里大声说话了,吃睡都合心意。可惜,小说的开头,那狂暴的风,扫荡一切的狂风,吹走树叶、纸屑、抹平地面的坑坑洼洼,说话的声音都能吸进风里。这注定是个悲剧的故事。当得知儿子偷火车上的东西被日本人抓走后,父亲就疯了,当天夜里钻进狂风里面,一去不返。母亲在后面喊“你回来吧!你回来吧!你没有了儿子,你不能活。你也跑了,剩下我一个人,我可怎么活......”然而大风浩浩荡荡的卷走了母亲的声音。父亲已经跑走了,在旷野里呼喊着......故事里大篇幅写风,狂风,整个旷野的风,像魔咒一样混沌了地平线,吸收了一切声音,只有呜呜的大风狂乱的吹着。从来没有见过谁把狂风写的如此真实,细节处如喂鸡的谷粒,一个接着一个被风扫到墙根,而后又被扫回来,又如风吹的那干燥的、毫无水分拉杂的一堆,刷拉拉、呼离离在人间任意地扫着。这些细节的描写极为真实和生动。又如小说最后一段“......风在四周捆绑着他,风在大道上毫无倦意的吹箫,树在摇摆,连根拔起来,摔在路旁。地平线在混沌里完全消融,风便作了一切的主宰。”从语文的角度分析,捆绑用的极为精妙,在狂风里行走的感觉跃然纸上。

  萧红的文字,是一种极具天赋的野路子。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喜欢用大量的语言勾勒背景,就像小城三月里的春天描写,像后花园、北中国、旷野的呼唤都不厌其烦的描写故事发生的背景,文字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算不上精致,却很别致、与众不同,又带着点粗野的味道。

  这本小说集里故事,无一例外都是悲剧。我想一定不是她故意为之,内心的悲苦和绝望,需要通过笔触来抒发。本来在看到《家族外的人》的时候,我看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觉得,梁实秋不愧为大家,小品文写的行文流水、带着智慧、些微的讽刺,贴近生活,笔触又豁达又逗趣,反观萧红的文字总觉得有点野气。然而当我看完这本小说集,深切的感受到萧红,她不过是用短暂的一生,写出了另外一种文字表达风格而已。二者无法比较,都是我心中喜欢的作家。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5

  春天来了,春天吹到每一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蛊惑……开头的小城的三月来了,这本应该是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呀,春天会苏醒一颗心的。就像每一个少女一样,我的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十八九岁的姨,翠姨,她的一切期待和幻想都在春天被吹拂开了。去商店买好看的衣物,才不会从现在想到以后要备的东西,只是出于此刻萌发的欢喜。趁兴而起的的音乐会,乱弹,胡闹,笑着,流泪,都不那么重要。最意外的是在演奏中翠姨遇见的“我”的堂哥。

  其实对于翠姨以上的行为,我不知道是不是发生在春季,萧红也没有提及。不过我猜那更适合生发在春季,就如开头描绘的小城三月的风光,一切都融化了。或许没有刻意透露出对季节的痕迹也好,因为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在任何季节都有一颗少女心。只是在春天,它苏醒了,跳跃得更快了。

  在春天,我既迟钝又敏感。花开了,我想出去踏青,“拈花惹草”也好,“寻花问柳”也行,只要从寝室出去。逛街,其实内心是愿意的,想快点脱掉大衣,换上轻快的春装,打扮得美美的。只是,每次之前都像个乖乖女一样,之后等到朋友提及,才一拍即合,决定说走就走,或者在犹犹豫豫后最终还是没有出去。但每次翻着春衣,看着别人的春衣,才发现自己多么迟钝呀,春装掩藏不了被冬装裹住的肉呀。于是将寄希望于夜晚的锻炼。来到操场,这里的春夜才不安静呢,早已是满满的火热热的锻炼的人。被春天激起的目标要开始了。

  我想在《小城三月》中找到除开头和结尾之外的三月春天的痕迹,但似乎萧红没有说,“我”也没讲。有的只有两个特别提及的冬天。第一个冬天,翠姨终于决定去买早已喜爱的绒绳鞋,“我们”在大街上去找,最后只有那辆载着我们回去的马车奔驰而去,没有载着心爱的东西回去,只是装着翠姨的希望返回。翠姨早就爱上那绒绳鞋了,不过没说出来。但当她想去追逐时却无果。“我的命,不会好的。”似乎故事的结局,翠姨的命运早已种下了。“我”想帮她去寻找,不想每一个希望都放空,但最后还是无济于事。萧红是否也是如此呢?帮翠姨去找,还有对于自己的寻找,是否也是如此?提到的第二个冬天是正月十五看花灯的时候,那时翠姨、堂哥、“我”以及其他人一起去逛街,翠姨觉得穿西装的他们个个都好看,但是一路上她的眼睛却一直在堂哥身上。

  这些都是在冬天兴起的情感,感觉也最适合春天,最应该被延续到春天。而在一个春天,就只有翠姨坟头的发芽的草籽,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翠姨的春天似乎永远被滞留在冬天了。翠姨她腼腆文静,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不愿说出来,她和堂哥仍是没有捅破那层关系,更不会和长辈说(但“我”的母亲是看出来了,那时的“我”也是有感觉的了。或许有人会说了,这是封建关系的残留啦。翠姨的家世不好——是寡妇的女儿,她没有上过学,在她妹妹出嫁不久后和一个小几岁的人订婚了。但我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套的。翠姨,你可以说身上带着那种古代小姐的影子,别人也说她像林黛玉。但不要忘了林黛玉的倔强。她会时常望向哈尔滨——堂哥学校的地方。她会想读书,在她反抗婚姻中,她就毅然提出要先读书。堂哥呢?哈尔滨大学生,家庭也是“咸与维新”式的。翠姨死后,“我”母亲也说要是她不愿意,也是可以的。翠姨最后越来越瘦了,支持不住了。最后和堂哥的见面中(后来祖父来了),她对着他说别人说自己,其实是说给他的她的心声,“我的脾气总是,不从心的事,我不愿意……我的心里很平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在这苦笑之中,是否翠姨也是萧红?翠姨的爱情像萧红的爱情“假若春天稍稍在什么地方流连了一下,就会误了不少的生命。”“我”呢,我也是现实的萧红,是爱过了的萧红(写于1941年,是萧红死前一年),是想不顾一切地帮翠姨,但这旁观者却不能帮助自己。那个时候,翠姨和堂哥在房间里独处。那个时候,那个冬天,萧军走进萧红的旅馆里。春天被滞留在冬天了吗?春天她发生在冬天了。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6

  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以一个少女的角度讲述了翠姨的悲剧爱情故事。翠姨是与“我”年龄相仿的亲戚,常住在“我”家,与“我”十分亲密。翠姨的家人为她定了一门亲事,而她却爱上了“我”的堂哥,可是性格含蓄内向的她不敢将这“秘密”说出口。随着婚期越来越近,翠姨愈加消瘦,最终一病不起香消玉殒。

  翠姨的悲哀令人动容,小说中作者两次暗示了她的命运结局,第一次出现在对于时尚面冷心热的翠姨执意要去买已经流行过了的绒绳鞋的时候,冒着漫天大雪,翠姨和“我”一家家商店挨个问过去最后也没有买到,她的愿望终究是落空了,此时她对自己的命运做出了判断:“我的命,不会好的。”买不到的绒绳鞋就像是翠姨心中所期待的爱情:有的时候,她止步不前,等到没有了,她只剩遗憾。第二次是由伯父口说出的,爱美的翠姨为了面对自己爱的人精心打扮,早饭时迟迟不肯到位,伯父调侃她是林黛玉。翠姨与林黛玉的确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弱不禁风,寄居在他人篱下,都是有着敏感内心和爱情期许的少女。在林黛玉的启发下,翠姨请了先生在家读书,“念了书,不多日子,人就开始咳嗽,而且成天闷闷不乐”,最终翠姨病死,她的命运轨迹和林黛玉重叠在了一起。萧红在小说的结尾写到:“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这可以说是对翠姨命运的总结,翠姨是一个美好的生命,却也是短暂的,令人惋惜。

  翠姨的人物总体形象是美好的,她身姿窈窕,像个大家闺秀,生在在相同环境的妹妹却不修边幅、俗气十足,在此对比下更是凸显了翠姨的沉静端庄。在美好的表象下,翠姨的性格中却有着矛盾与病态的因素,她极度自卑,这首先是受她出身的影响,她是“寡妇的儿子”,母亲又二嫁;其次,外祖母为她提婚被拒绝对她而言也是一个莫大的打击;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对于教育的缺失,她没有读过书,心中对读书人有着向往与艳羡,所以她才会喜欢“我”,认为不管想什么“我”都比她明白,事事同“我”商量,在她心中读书人似乎是高人一等的。这促使她潜意识中对自我进行了否定,她爱恋堂哥却极度不自信不敢告知对方,直到死前才将情绪爆发出来。这也体现在她对于时尚的态度上,女孩子爱美,追求时髦是天性,从翠姨与“我”的夜谈的内容和逛街时买许多好看却无用的花边的行为看来,翠姨无疑是具备这种天性特征的少女,可“不管什么新样的东西到了,她总不是很快地就去买了来,也许她心里边早已经喜欢了,但是看上去她都像反对似的,好像她都不接受”,她行动的滞后是由于她却刻意的压制自己的天性与欲望,翠姨的别扭也使她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止步不前。她的性格中更是有着忧郁怯懦的成分,她羡慕知识青年,也请了老师来学习,却不敢于反抗家庭,没有抗争的勇气,最终病郁而死。

  在《小城三月》的文本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人物性格而导致的任务命运悲剧,但对于社会环境导致悲剧这一层面,文本却缺乏猛烈的批判。《小城三月》通篇的言语十分节制,其间不但没有设置激烈的冲突,更有着一些关于家庭的温馨的色彩,小说充斥着作家的回忆气息,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批判性色彩。

  小说总体就弥漫着浓浓的回忆性色彩。文章在开头部分就进行了交代:“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小说中翠姨将对堂哥的爱恋当做一个“秘密”藏在心里并未告人,主人公一家应该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我”的母亲也是在后来才对翠姨和堂哥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猜测,所以说出这句话的时间点最早也是在翠姨不肯出嫁之后引起了家人的怀疑的时候。翠姨与堂哥之间的“恋爱”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两人并未建立恋爱关系,对于对方的心意也没有明确,因此,面对翠姨死前的诉说,堂哥“茫然地不知道说什么”并且“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准确来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应是暧昧而不是恋爱。“我”用了“大概”这个词来描述翠姨和堂哥之间的情感联系,可以推断出这应该是作为旁观者在旁观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之后做出的结论:“大概是恋爱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小说是从一个少女叙事者的视角出发,交代翠姨故事的始末,整篇小说就是“我”的回忆叙事。

  小说的许多部分对于“我”的家庭的组成、活动,以及“我”的家乡的习惯、风俗进行了描写,其中的某些描写交代对于情节的发展推动并无关系。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与翠姨坐马车去买绒绳鞋,“我们辞退了马车,进了第一家店铺。”作者在接下来的一段中特意交代了“辞退马车”这一家乡特有的习惯:“在别的大城市里没有这种情况,而在我的家乡里往往是这样,坐了马车虽然是付了钱,让他自由去兜揽生意,但是他常常还依旧等候在铺子的门外,等一出来,他依旧请你坐他的车。”对于“辞退马车”这一家乡特有习惯的交代可以说是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推动毫无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一段去掉也不会对文意有所影响,可是作者却偏偏要进行交代,并且语言间洋溢着对于家乡车夫的一种褒义的评价,家乡车夫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等待前面的顾客而并非急匆匆去接下一个客拉下一个活儿,乘客也无需再费心再叫车了。小说中还涉及到了许多女性特有的话题,“我”与翠姨的夜谈,谈论“衣服怎样穿,穿什么样的颜色,穿什么样的料子。”人人都有的各色大披肩、高跟鞋、盛行一时的绒绳鞋,逛街时啰里啰嗦买些无用却漂亮引人的花边,买完了过后却会心虚。对时尚的追求,对漂亮却无用的小玩意儿的喜爱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十分典型的女性心理,尤其是对于少女而言。这些描写生动的体现出了“我”与翠姨的少女形象,而作者在进行描写的时候也十分得心应手,这其中无疑是有自己的感触在其中的,也许就是作者少女时期的心理再现,寄托着作者对于少女时代的回忆。这种回忆的气息最明显体现在作者对于“我”的家庭的描写和交代之中,“我”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家庭,家族中的叔叔哥哥都去大城市读书,父亲参与过国民党,可以不分男女逛公园看花灯,组建家庭音乐会,还建了网球场打网球。小说中对于家庭的描写某些程度上来自于萧红的原生家庭,萧红出生于一个大家庭,也像文中的“我”那样被送去学堂读书,翠姨被家庭安排订婚也是萧红本人的经历,不同的是萧红选择了反抗。《小城三月》中对于家庭的描写与萧红的其他小说很不一样,在萧红的一生中,家是她伤痛的来源之一,所以她时常表现出对于家庭的厌恶态度,可小说中“我”的家庭是温馨的,尽管不能说是真正民主的却是较为开放的。这可能与萧红的心理状态有关,写作《小城三月》的时候萧红已经到达了香港,并且备受失眠咳嗽等病痛折磨,此时她三十一岁,距离她逝世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身居异乡的她,在经历了感情、生活上的种种艰难之后,再回想起家庭,也许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让她选择去回忆起家庭生活中曾有过的温馨的部分,并对家庭产生想象。在小说中,作者似乎也陷入这种种回忆与想象之中了,“我”与翠姨夜谈,谈着谈着,由翠姨转到了“我”的家庭环境,“我”的家庭是开放而又充满温情的,叔叔哥哥们在大地方读书,有着不同于小县城乡民的眼界,父亲参加过国民党,整个家庭都“咸于维新”起来,一切都很随便,可以男女不分一起逛公园,正月十五看花灯,还设置了网球场,“一天到晚地打网球,亲戚家的男孩子来了,我们也一起打。”作者也发现了自己对于这种回忆与想象的一发不可收拾,便说:“这都不谈,仍旧来谈翠姨”,把视线又拉回翠姨的身上。

  我们可以看出,在“我”这个叙事者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作家本人。小说中充满着作家对于自己家乡、少女时代以及家庭的种种回忆,并且作者有一种冲动将这些回忆一一付诸于纸面。但这些偏向于温情的回忆与作家在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从某些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批判性,因此,《小城三月》本应该有的对于封建礼教的激烈的批评性被消解了,这也体现了萧红写作的边缘化,不能深入切题的缺点,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却能感受到一个一生饱受磨砺的女性作家独特的敏感与情感的流露。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7

  重庆的三月天空阴沉,下几日连绵的雨后,便是沉重的灰白,大概是眼睛近视之后,看什么东西都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蔼。校园建筑皆是清冷,满园的李子花已经过了开得最艳的时候,开始整朵整朵往下落,倒是茶花开得最好。这场春寒过后便是明媚的三月了吧,我开始明白小城三月的含义。看萧红的《小城三月》,仿佛又看到了呼兰河,那样沉闷、荒凉的一座城。三月本该是春光明媚的。一位女子满大街的买一双绒绳鞋,她后知后觉,当所有人都认为那样东西很好之后,她就喜爱上了。然而,她什么也不说,反复如此,她还是没能买到心爱的绒绳鞋。马车奔驰,三月的北方下起了雪。后来,她遇见了那个男人,两人是否一见钟情,也不好说。毕竟,按辈分,他是她的侄子。她妹妹出嫁后,她问,是不是一个人结婚太早不好,或者是女孩子结婚太早是不好的。她没有文化,不识字。她想,不读书是不是坏的。所有人也都这样以为。没多久,她订婚了,对方很有钱,但比她小。她变得阔起来,也漂亮起来了。她开始想到念书的问题,可她已经二十岁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没有差别的。他和她说话的时候总是客气的,总是“是的”“是的”,而对旁人则是“对啦”“对啦”。她的命是很苦的,母亲是寡妇,她晓得,他们说没有结果的。何况是那样的家庭,尽管新思想在那个年代悄悄萌芽了。她也晓得,自己的命,不会好的。转眼,她的婚期到了,或者就是二三月。她却一病不起了。她开始拖延,想要读书,不读书不出嫁。后来支持不住躺下了,婆家执意要娶,不然钱白花了。他去看她两次,而且说是看祖母的。最后一次去看她,是她姐姐让他去的。她拉住他的手大哭,男子不知所措。见人来了,她不动声色,说让他告诉姐姐,她不苦,所求的她的得到了。她死了。男子后来提起却不明白她为什么死了。旁人也都不明白,她姐姐倒是看的清楚。可是,也来不及了。她是女子,没文化的女子。她不懂得如何争取,亦羞于说出口。在她心里面,她仍旧还是很欢喜的。然而,她明白,自己或许不应该得到那些世人轻易就能拥有的东西。“她生的不是很漂亮,但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地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大概这样的句子就是在形容薄命的人似的。纤瘦的身材,修身的旗袍,低眉,颔首,笑起来也是轻的,没有声音。她是喜欢他的,但她仍旧没有说出来。就好像她十八九岁去满大街买那双绒绳鞋那样,她后来买了很多别的东西,看了绸缎、呢绒,买了很多花边。然而,她真正中意的只是一双绒绳鞋而已。或者说,她是最后接受穿绒绳鞋的人,也是唯一没有穿到的人。太晚了。他爱不爱她,知不知晓她的心意,便不得而知了。或许是爱过的,不然,不会去看她,也不会单独和她在一起被发现后,第一次连输了棋。亦或许是心慌和害怕,就像是两人偷人后被人撞见,怎么说她也是长辈,且订了婚,必然是不光彩的。那终究是男子负了她吧。其实也没有,毕竟,她从来没有说过喜欢他,两人从来不曾在一起过。女子多可怜啊,如果一定要有人欠了谁的话,大概是他欠了她心意吧。那份满怀少女的欢喜。可她的爱太沉静了,一如她本身,也太薄不过了。三月本该是明媚鲜艳的,草绿了,花也开了。但总是觉得冷。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8

  “假若春天稍稍在什么地方留连了一下,就会误了不少的生命。春来为什么它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而后再慢慢地到另外的一个城里去,在另外一个城也多住一些日子。

  但那是不能的了,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

  仿佛是孩童般天真的抱怨,读起来却不免叹惋,于是脑袋里立刻也想象出那幅场景,马车上载着年轻的姑娘们经过,笑声依旧,唯独却不再会有载着翠姨的那一辆,她的样子,渐渐会模糊成对那双鞋的执念,也许只在每年又购置新衣时想起。

  短暂的,就像是被春稍稍流连,却又匆匆抛下的柳絮,迎风起,随风去。

  春再久一些多好。

  春天意味着翠姨婉转深埋的思念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滋长,意味着她机会去萌发对知识对未来的盼头。

  不过我更愿意把这里的春天理解为新的文化与思潮,如同那些美好的情愫一样,虽已生根发芽,却还没有足够的积累,去扩大它的枝叶,去学会成熟坦然地面对这个世界,就要被旧的阴影压抑的喘不过气,然后匆匆叛离。

  多么可惜。

  那马车上没有了翠姨。

  多么可惜。

  如今的春天就算换了名头,褪去了封建的外衣,

  也还是一样短暂。

  时代虽不同了,可新的“自由”也真正来临了么?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9

  最先喜欢的是名字。

  小城,是青砖白瓦的小城,黛色的河不宽不窄,自城南贯穿至城北,流动的是城中人的安静与热闹;三月,是春天的呼唤里被桃红柳绿装满的三月,带着七分的生动,三分的柔软。

  蒲公英发芽了,羊咩咩的叫,乌鸦绕着杨树林子飞。

  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而后我张眼看身处的这座大城市在三月里面沉睡。置身于这其中很久依旧难以和它亲近。

  于是相比之下更加喜欢小城,仿佛一眼就能看见它的全部,听见它轻言细语,了解它所珍藏的每一段故事。

  而这小城三月的爱情,纯真又哀愁,竟让这小城也染上了如此的气质。春天里淡淡地,悄然地萦绕在人心上,久久地,倒是很难忘却了。

  《小城三月》读后感 篇10

  因为喵姑娘约稿,想要把写318的那篇拆成两篇,一直没找到什么新奇巧妙的办法(或者说书写的新鲜感已经过掉了),这几天都过得很郁闷。

  去翻萧红,希望借点灵感。她写人写事多情而富于趣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故事是她写的:行文的方式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绪不可能是别人。

  读了篇《小城三月》。写一个年轻姑娘,萧红的远房小姨,样貌和心地美好而纯净,许了个富家儿子,又暗恋自己的小辈:萧红的堂哥。堂哥虽说是个小辈,年纪也和她差不多。这两个年轻人,只有叫翠姨的小姨知道自己怎么了,然后就慢慢瘦了,慢慢病了,慢慢地死去。翠姨死掉后,堂哥哭了很多次,却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写得好厉害哇!

  这篇小说里,萧红以一个章节的篇幅铺陈东北的春天来了,树如何绿,草如何绿,风如何暖,姑娘们如何乘着马车去选衣料,做春衣。最后一句:“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真是好厉害哇!

  读最后一章时,想起沈从文,他写湘西有种很奇诡的风俗,叫做“落洞”,“落洞”的都是些年轻未出嫁的姑娘,独自在水边洗衣服或者山林里拾柴,被山神、树神或龙王看中,落了洞的姑娘于是就病了,慢慢地瘦了,慢慢地死去。这种死法,就叫做“落洞”,大体上是被神秘力量娶走的意思。

  记得沈从文也分析了这种神秘的“姻缘”,大意是,年轻姑娘敏感而富于幻想,“落洞”的真实原因可能是抑郁症。

  《小城三月》里的翠姨,也仿佛是“落洞”了。

  沈和萧,都好神奇。

  看得我眼泪汪汪的。

  另补:

  曾老师说,我对《小城三月》的解读不对。我把他的意思抄在这里,给也爱萧红的同学们参考。曾老师很少直接发表看法,基本上我的读书笔记他会点个赞,最多说一个字:好!那样子实在象个鼓励你大胆说出看法的老师。

  他说《小城三月》其实是这个意思:“具体论证需要很长的文本分析,略去不说。我直接说结论,第一翠姨不是幻想,第二堂兄很清楚。在这个结论上继续推进,萧红不是批判万恶的旧社会及其婚姻制度,而是批判男性,甚至是经受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男性(这篇写于香港临终前,可结合端木蕻良的表现)。”

【《小城三月》读后感(通用10篇)】相关文章:

乌托邦小城散文02-18

呼兰小城散文02-06

小城夜色散文02-23

形容小城慢生活的句子03-15

高三月考作文通用11篇01-06

高考写作素材:小城里的中国故事12-11

关于三月的现代诗歌(通用10首)03-18

2022年三月工作计划(通用18篇)03-04

毛滂《生查子·春晚出小城》宋词赏析05-14

2022三月国旗下的演讲稿(通用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