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时间:2024-01-09 11:33: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最初是孩子向我推荐的,他说这本书启迪了他的思维。当时没有看,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很不错,很符合我们的认知:我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痴迷于自己事业,或对某事某物着迷的人,他们每天乐此不疲,被我们称作"疯子",行为表现与疯子无异。——兴奋、专注、不知疲倦——这种状态,天才与疯子是一样的。

  但正如鲁莽同勇敢一样,疯子与天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疯子没有元认知能力,不能觉察自己的行为,没有自知力。有时他们就像一辆飞跑的汽车——是失控的那种,而不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那种。

  前些天,孩子把书从网上买了回来,我才有幸拜读。作者用精彩、凝练的对白,把这些疯子刻画的淋漓尽致,让读者看到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另类人生,让读者领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几乎"天衣无缝"的思维……也许作者的角度不同,作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最"精彩"言语行为,而极少去关注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这种非常心理似乎是天生的,他们的"思想"似乎是超时代的。

  但心理是脑的机能,人是社会的反映。大家都熟悉的"狼孩",之所以表现与狼的行为无异,就是由于这个孩子出生后,生活在狼群中,被狼"教养"的结果。范进疯了,他的思想离不开八股文;当代的疯子,怎么也不可能是因为中了封建主义的毒害。心理问题的出现,无论从客观上看(认知心理学),还是从主观上看(精神分析),都是有原因的。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定是生活在他们大脑中,埋下了足以控制他们灵魂的种子。我们只有顺藤摸瓜,找原因,寻真相,才能正真地去帮助他们,才能让更多的人避免陷入心理障碍的陷阱。

  就疯子与天才所表现的"专业水准",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就像书中让那个想象"思维虫子"的少年一样,在为他安排的量子物理考试中,"结果很糟"!他们所表现出的思维或是线性的.,只沿着一条线思维;或是单向的,只能向一个方向思维;或是发散的,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意识;或是点状的,把一个点想象的比地球还大,以致压垮了自己的思维……就知识结构而言,他们的思想并没有超越霍金,也没有突破多重宇宙理论;他们的想象力,并不比科幻小说家丰富多少,不同的是:他们似乎钻进了黑洞状的牛角尖,自我意识的力量很难把他们拉了回来。

  还有几位很特别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那位可亲可敬的、每天陪着去世大爷的大妈;执着传承千年原生宗教的萨满。这些人,则更像是天才,幸福生活在自己的信仰中……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对于不是研究心理学的读者,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另类的世界;对于研究心理学的读者,这本书也许只是一个起点。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2

  在智者的领域中,天才站在左,疯子站在右,那中间是谁呢?——题记

  周末两天,恰好时间充足,我便乘此机会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这是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我可从未听说过这类书籍)。作者高铭用了四年时间,接触了数百名“非常态人类”才完成这本着作。

  书中讲述了作者与多位精神病人接触的经历,每一个故事都简单明了,又扑朔迷离。总而言之,它们(故事)清楚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以致于更加迷雾重重。在他(作者)所接触到的患者中,有研究哲学、心理学、人体、生物学、宗教(主要是佛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的各种各样的人,还有一些多重人格者,“永生者”,“小说”家以及俱怕梦境、细菌甚至是月亮的人。作者的写作水平很不一般,他将每个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已知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就在你眼前与你交谈。由此可见,作者在收集素材与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才让我们读者阅读时体会到了一种特别的乐趣。

  读完书之后,多数患者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知识渊博,机智过人。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天才所具备的天资,可谓天赋异禀。然而,过人的天赋与他们极端的思想所结合之后,所诞生的便是一个畸形(心理上)天才——疯子。例如:有位少年因研究量子物理学太过痴迷,结果渐渐产生了幻觉(也许他所说的东西真实存在,但我们无法看见,目前的科学也无法解释),最后进了精神病院治疗。还有一位公务员,为了研究玛雅文明及其预言,不惜辞去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时间长了后精神开始出现异常,终于被判定为精神病人。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不可否认,尽管在我们眼中他们是“非常态人类”,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了解了一些我们所不知的事物,让我们误认为他们有“问题”。因此,疯子即是超能智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才。

  尽管疯子的智慧超于常人,但由于他们思维方式不同常人,甚至会产生危害,所以总要被关在铁门与铁窗的后面,与囚犯无差。然而一些天才有时也会透露出疯子的'影子。如果说疯子是另一种天才,那么天才就是没被关起来的疯子。因此,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个词——中庸。所谓中庸,就是中正和永恒持久,这是一种为人之道,处世哲学。中庸的智慧,不仅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这恰好填补了精神病人不善于打交道的短处),也是在做人做事上实用的学问。学习中庸,可以让你受益终生,也许中庸之道不能让你成为最聪明的人,但它可以让你成为人际关系最好、为人处事精明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恰好介于疯子与天才之间。所以,我希望我自己和所有正在努力的人,一定要学会中庸,切不可走两个极端,否则你不是名垂千古便是一事无成,这样对人而言精神压力不是太大了吗?与其这样,不如学习中庸,让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成为人才),我将会继续努力,决不偏左或右,笔直地走下去。

  天才与疯子并排站着,中间有条粗线将他们一分为二,而人才便站在这条线上。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3

  人类以文明的理念塑造的一切事物竟然是他们产生痛苦与折磨的根本症结,假如我们抛弃一切文明成果并返回远古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将会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

  ——弗洛依德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在行文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假心假意的夸奖。但我也莫名的敬佩这个作者,敬佩他的创意和他的胆识。

  “精神病”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在二十一世纪,它似乎就象征着说不完的疯话,做不完的奇怪举动,流不完的口水。人们常以“神经病”来谩骂某一个他们认为“疯”的人。“神经病”是一种二十一世纪常见病症。至于它为何被贬为这个样子,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病态。

  作者乐以这个敏感话题进行创作,其想法让人惊讶不已。这是一群“神经病”,他们以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他把他们的生活记录下来。读者翻开,就像是一个愚人节的圈套,这分明就是一个“天才日记”。他们看似疯狂的做法下,其深意竟令许多“正常人”认为意想不到,颇有道理。

  和这些“疯子”相比,“正常人”显得渺小。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生活好像就是这样,除了琐碎之外,一无所有。”的确,这便是“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被框定在社会的条条框框中,他们眼中有利益的光芒,他们有太多事情可忙,公司、学校、家庭、感情。日子一天天碾过来,从他们身上碾过去,他们把身上的血液和泥土擦干,眼看新的太阳升起,新的日子又碾过来……他们本身如此不堪,却依旧有时间嘲讽一下别人,谩骂一下世界。每个人都这样,这就有了现在这个病态的社会。

  而所谓“疯子”,他们关注的不是政事,不是柴米油盐,不是怀中佳丽。他们只在乎一张纸,一根木棒,一片草地。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也乐于思考,虽然有时只是想想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人为什么会活着,石头有没有生命。渐渐的,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可笑的是,“正常人”们连答案都没有就开始嘲讽了。“疯子”我倒认为,是上帝赐给他们更高洁的人性,人之初的人性是最无害干净的`,也是没有教育没有规划的。

  “疯子”和“天才”仅仅一步之差,但究竟谁是“疯子”,谁是“天才”,谁知道呢。

  后记:什么是“疯子”,我猜是固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毫不在意社会游戏规则的人。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不免会把自己放进“社会系统”里去衡量、比较。正因为有了太多的“杂念”,反而破坏了平衡,不能做好自己,还要极力掩饰自己的疯魔。如果我们真有“疯子”的执著和定力,恐怕早就成为自己的偶像了。京剧业内有一句行话:“不疯魔不成活”,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所以,不管将来我们是一个伟大的人,还是一个渺小的人,学着用“疯子”的精神来待人处事,做好本真的自己,也不枉这一世之游。更何况,“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许,上天将有重要任务要交给不平凡的人,所以他才要百般设置障碍和考验,实际是为了提高他的坚韧的品格和能力。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4

  接触到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说真的,那天在网上一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眼睛就亮了。这个名字很吸引人。当时的感觉是,和我目前的状态很像。哪里像我也说不上来。

  于是我决定读这本书了。初看几页觉得很有意思,原来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他们的一些观点是常人所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但是他们想到了。这些人里面,他们大多数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不是物理学家就是生物学家,要么就是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他们有着常人难及的智慧,但是可能因为他们研究这一领域太专注了,以至于有些走火入魔,于是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

  其实,天才和疯子的定义,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甚至没有什么界限,只是对于常人而言,是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习惯,但大多都是在大众所接受的范围内。

  这本书我认为可以当作百科全书来看,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太多领域了。有物理学,有生物学,有心理学,有哲学,有医学,有历史,甚至有神学。。。 然后我发现,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我是个求知欲比较强烈的人,看到这些自己从所未闻的知识时,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满足,很充实。尤其是量子物理。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学时学的那些快要忘却的知识,突然间又回到了我的.脑子里。

  不过,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鬼话连篇来看,因为这里面讲的事太玄幻了,那些是从未接触过的观点和想法,听起来像神话或者变魔术。哈哈,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精神病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思考世界的本质。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要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最终又会变得怎样?空气里的尘埃是怎么来的?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想,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思考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足挂齿的东西吧。

  为什么是不足挂齿呢?因为正常人跟本不关心这些。正常人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婚姻,或者薪酬。有谁真正用心地去想过世界的本质?

  一个和我一样看过此书的朋友表示,这本书写得有点恐怖。我不觉得恐怖,反而觉得可悲。为什么我们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呢?我们生活在匆忙的社会里,被各种工作各种事情搞得头晕,又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想过世界的本质呢?或者说得再近一点,何时想过自己的本质呢?

  这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是《生命的尽头》。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石头、木头。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和这些事物相处久了,觉得有感情了,于是觉得它们都有了灵性,或者说是生命。就像你写了一本小说,然后就感觉小说里的人物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始有了生命,甚至开始成长。我觉得音乐、诗、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是如此。然而在书中,那个病人却认为泥土、水也有生命,是因为它们可以让一朵花存活,可以让一棵树成长,甚至可以维持人的生命,可以让一切生生不息。如果不是因为它们自身有生命的元素,又怎么可能孕育出生命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5

  有句话说的极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跟随作者的笔触阅人无数之后,你会发现,天才和疯子或许真的只有一线之隔。

  你们与那些“非常态人类”——精神病人接触过吗?你是否了解他们的心声?没错,我给大家推荐的便是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几乎没有一个能说得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于是作者决定去问另一群——精神病患者们,去接触他们或许能从中获取一些答案。

  我们知道精神病人的一些举动实在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让我们不能理解,他们并非正常人,有的喜欢滔滔不绝,有没事找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弯抹角的,跟大街上的众生相比没什么区别,他们的世界观令人匪夷所思,他们以我们从未想到的角度观察着这个世界,作者用了四年的时间来接触了解这些精神病人和心理障碍者。

  为了让你们更加了解这本书,我就来介绍一下几篇故事吧!

  《三只小猪》——前篇,不存在的哥哥,从字面上就有一丝恐怖的感觉。主人公是一个五大三粗,又高又壮,五官长得挺楞的男人。但说话却细声软语,用“她”形容合适不过。“她”认为自己有一个哥哥,实际上没有——或者说很早就天折了,“她”坚信自己有个很会体贴照顾自己的哥哥。在“她”杀死了和自己同居的男友后,“她”坚持说是哥哥帮“她”杀的。

  几天后,“我”拿到了对“她”做的全天候观察录像。在第三天,“她”在熟睡中似乎被谁叫醒了。“她”努力揉着眼睛,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兴奋地起身扑向什么,然后“她”双臂紧紧地环抱着自己的双肩。而同时,脸上的表情瞬间变了。“她”那不存在的哥哥,就是“她”的多重人格。

  后篇:多重人格。

  她说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犯下的罪行,要作者把她杀了。如果他不杀了她,那么他们共用的身体就构成了多重人格。她又给作者讲了真人版《三只小猪》的故事:三只小猪住在一栋大宫殿里,有一天两只小猪发现一只可怕的`怪物,就一起搏斗,一只小猪死了,为了保护最小的小猪,隐藏着怪物的存在,过了很久。事情再也隐藏不住了,但还是尽可能的保护那只小猪,怪物这时发现了那只最小的小猪,并杀死了它,最后那唯一的小猪不惜一切代价,烧毁了宫殿和怪物同归于尽……。

  不久后,他自杀了。据当时在场的人说,他没有征兆的突然用头拼命地撞墙,直到鲜血淋漓地瘫倒在地……

  真实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界定?该拿什么衡量?

  这是一本不禁令人震惊不已的书,它将可以使我们跳出惯性的思维,以一个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并思考自己关心的一切,通过阅读释放出来。

  这本书可以真正让你知道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得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你会有所震撼……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6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一直听别人提起过,但因为不怎么喜欢看书,所以未曾看过。而正是因为这个名字富有魅力,才让我有了翻开它的兴趣。

  新颖的地方,首先是这本书的风格。作者高铭,通过以记录对话的形式去侧面描绘了一群精神病人。每一章都会有不同的人和高铭对话,说的内容也不同。这种独特的视角我还真是第一次接触。没想到这样的写作风格,竟会深深地勾住了我的心,激发了我不曾扩大的思维。

  看了前言的我想当然地认为,和作者对话的就只是单纯的脑子有问题的病人,但我读了几张后才渐渐领悟了这本书的走向。每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中,都有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世界观。那些患者之所以被称为“患者”是因为“普通人”无法接受他们的世界观。而正是有了对不同的世界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的作者的存在,我们才能从侧面,深入地了解到他们内心的独白。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吧,有一回,作者对面坐的是一个会模仿人的行为的年轻女子(来自于“真正的世界”一章)。她的.亲人,朋友都和她保持距离,因为他们认为她被“附体”了。从作者和她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她模仿人的行为是因为想要最直观去感受别人的感受,类似于换位思考,只不过跟真实罢了。那她的亲戚朋友或许不知道她的想法,或许听说了却根本不能接受。而这正是患者是“患者”的原因所在。

  不像他们,作者全程保持着接收的状态,但也不给予任何的评论,像是一台传输机器,把患者的思维完完全全的写在了纸上。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或者世界观,作者打消了评论的念头,让世人自己去批判去感知“患者”的世界,两个世界观的碰撞,往往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的缘由。你认为把脑子穿个洞会获得奇异的能力吗?你觉得在不同的宇宙中有着和我们相同的副本吗?你是否同意人们可以预知未来?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种种诸如此类的问题会让我思如泉涌,精神活跃,我的灵魂像是在审核着某些东西,但却又无法获得任何的信息。

  虽然读的书少但有句名言我还是知道的—“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着就是我想点评的所有内容了,因为也许别人看这本的书,他们会觉得和我看的完全不是同样的内容。用224页的“角度问题”来举例是再好不过了,同样是一个女患者,她坚信每个人看带世界的角度不一样,尤其的小孩,他们甚至比大人跟能认清本质。于是她举了个例子,带小孩去商场,小孩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蹲下去想要安慰孩子,无意中看到四周密密麻麻的脚,交融错杂着移来移去,这才明白孩子不开心的原因。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才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们不能说别人的看法是错的,也不能坚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总之接纳,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

  说到这,我觉得也差不多了,要想体验这本书的真正内涵,还需每个人亲身的阅读。最后作者在后记中写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结束?不,还早着呢。还有更多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呢。这本书的开始我就说过了,还记得吗?一切并没有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希望我的探寻永不停息。”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7

  今天要分享的书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高铭与不同类型的精神病人交流的过程。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也像接触到了这些人,加上自身的想象力,这些人还挺鲜活。书里的一些精神病医师说过,不要去深究精神病患者的言论,听听就过,不然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精神病患者。但当我看完整本书之后,回想那些精神病患者的言论,有时会觉得那些言论真的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

  正常人被评判为正常,是因为各种观念思想与大数量的人群相同。正常情况里你不会因为想得太少而被说不正常,而你可能会因为想了别人都不会想的事情而被周围的人觉得不正常。

  “大家都这样啊,你想这么复杂干嘛,你有病吧?”

  每个成人的视角之间尚且存在区别,更不用提我们和与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之间视角的差异。孩子很难以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我们也很少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你也遇到过“妈妈觉得我冷要穿秋裤”、“妈妈觉得我这时候不应该谈恋爱”等等类似的时候,但你不一定会照做,你已有了自己的判断。孩子是还小,尚且需要我们的引导,但是过分的干预,会不会限制孩子自身的成长呢?

  我们在以成年人的视角告诉孩子什么东西重要、什么该记该学的时候,孩子们不一定能接受。这个该学啊,考试会用到的,那个学来干嘛,能给试卷加分么?归结到学习动机,是“我想学知识”,还是“爸妈和老师觉得我应该学知识”。所以很难说偶尔你在讲什么东西的时候,学生心里也在想:老师有病吧,这种事情想这么复杂干嘛?

  换位思考,不管在哪儿,不管对谁,都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书里有一段话:“捉一只虫子,放到另一棵树上,它不会在意,它会继续吃,继续爬,它不会认识到周围已经不同了,它也不在乎是不是一样,有吃的就好。”

  这是一只被放到另一棵树上依然只顾吃东西的虫子。我觉得说是说虫子根据自己的.本能只管吃,而不在乎自己在哪棵树上,其实也可以引申到人身上。

  人有时候也像这只虫子,那“本能”就变了,变成了长时间来被外界灌输的观念,别人都这样,那我也这样。这或许是人融入群体自保的一种方式,但是完全如此的话,身边是一批又一批一模一样的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一些学生也像这只虫子,“本能”是老师或家长给予、灌输的——“你不要想太多,照着我教的学。”学生提出的一些想法被外界以不正确的方式处理,久而久之,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想,该怎么想,想的东西对不对,最后索性不想,反正会有人讲的。儿童的创造性就此被抹了个干净。

  遇到问题,大家把处理的方法都给了孩子,怎么做也示范给了孩子。以后遇到问题孩子能否自己将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学习过的问题,然后选择怎么做,此处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路。如果把其他路都堵死只留一条应付考试的路,这时候,到底是学到了知识,还是成为了机器?

  当人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被错误地引导以致被抹平之后,它就变成了虫子,外界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育里,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包容和正确且适当的引导很重要,把握得好,孩子的未来或许会更加有个性。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才能对孩子很好地负责。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8

  最近几天一鼓作气终于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奇书。作者对探索未知世界总有无尽的渴望,通过与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近距离接触,认真思索,反复锤炼,最终形成了我国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阅读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

  所以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也会疯的。

  不得不说,用四年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机构,与这么多精神病人面对面交流,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很容易被这些精神病人把思维带偏,由精神病医师变为医师精神病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与交流相比,我们更需要进入他们的心灵

  而且还有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见人就说,侃侃而谈,有很充分的表达欲望,有些精神病人愣是不说话,对于这种类型,我们要去体察他们的内心,即便和他聊上一年也无济于事,那该怎么办呢?只有靠医师和作者自己长时间去观察,去接触,甚至是模仿精神病人每天生活的一举一动,让他们以为你是“同类”,才会与你交流真情实感,而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该是一个何等的考验。

  他们只不过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差较大而已

  之前我以为精神病人都是疯疯癫癫的,根本没办法交流,但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而且非常严密,让我们无法攻破。而且有些精神病人对量子力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了解得非常透彻,想和他们顺利沟通就不得不找一个物理学教授在旁边做帮手。甚至有时候会让你觉着,他们才是对的,用我们的认知解释一些事情确实行不通。所以在读书过程中,经常会惊叹于一些精神病人广阔的知识面,并被他们严密的思维与推理能力所折服。

  他们或许真的是天才,只不过他们的思想太另类,异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而无法被接受

  比如物理学中有这样的问题,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粒子,会相互干扰,这个叫做粒子的.无条件关联特性。又如把粒子A的动能改变,粒子B也会莫名其妙地改变,诸如此类,迄今也没人知道为什么。但有一位患者就可以用她创造的理论解释清楚,而且用平行宇宙理论和超弦理论这两种猜想解释不清的现象,也能用她的理论解释清楚,这一度令作者很崩溃,因为疯狂查找资料之后,并没有什么例子可以对这个理论进行质疑或推翻。这本书中还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让你感觉有些精神病人真的是天才,或拥有看穿世间的超能力。然而,他们学科知识再广阔,逻辑再缜密又能怎么样?最终还不是被当做精神病人?为什么呢?其实有时候,精神病并不等于疯癫。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谈到,两个人相隔千里却能清晰地对话、手指点一下想要的物品就能自动到家、世界各国发生的事情透过一块儿屏幕就能一览无余,我估计他也会被称为“疯子”。还有,哥白尼、尼采、梵高当时也被称为是疯子。但也有智商高的人没有或者说没有一直被称为疯子,比如爱因斯坦,有些精神病人也是孤独的,他们内心充实,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但不被大家理解,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一些问题,形成自己完整的一套体系,但不被大家接受,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这或许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9

  正如书名所言,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当一个天才困惑,迷茫,不解,纠结时,他就会产生心结,而心结不解,那个天才就很可能变成一个疯子。而一个疯子,哪怕他混沌,疯狂,邪恶,他仍然可能是个天才。

  书中的“天才”们,大多有着令人羡慕的超能力。但是有几个天才,却因为他们的能力,变成了疯子,而他们的能力,就是预见未来,还有无限重生。

  先来说说预见未来,他能预见的事情很多,如:他买了一个杯子,过了几天后,他毫无理由买下的这个杯子,派上了用场。还有,他会突然想起某个人,然后那个人很快就就会和他联系,他想象一座建筑物被火烧,没过几天,真的就发生了火灾,等等。最可怕的是,有时会有一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流过他的眼睛,他知道,他非常清楚,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可他却抓不住,看不清。所以他抓狂,焦虑,疲惫,饱受这令人羡慕的能力的折磨,可他却又无能为力,与他人倾诉,别人还不相信他,以为他在说胡话,所以,他变的狂躁,他从一个天才,变成了一个疯子。

  另一个,无限重生,他拥有着令无数人想要拥有的能力,当然,他可能只是个有着妄想症的精神病患者,但是,他也可能真的有这个能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能是因为我有钱,没人认为我疯了,而那些没钱的,就是疯子。”真是讽刺,从古至今,有无数人想长生不老,无限重生,他们焚香放生,茹素念经,出家炼丹,寻仙求神,但无限重生真的好吗?对他而言,无限重生就说折磨,他甚至自杀过,想要真正的死去,但没有用,还是一世又一世的重生。他只能看着他所爱的,在意的.人们,一个又一个的死去,所以他不敢爱,不敢恨,他只能活着,永远的活着!他只能绝望的大喊着:“不要死!也不要孤单的活着。”

  当时,我看完这两个片段时,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些精神病患者,或者说是“疯子”,就是那种傻傻的,痴呆的,疯狂的。可我发现,我错了,也许有些“疯子”,他们很痛苦,他们很无奈,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只能默默承受,但是,我们却不是这样想的,我们只会一味的认为他们只是脑子有问题,出现幻觉了。这让我想实在是想笑,他们,有着让无数人羡慕的能力,在我们的认知里,拥有这种能力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天才,是智者,能带领我们走向未来,多么让人向往啊,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拥有这种能力的同时,还要背负着多么沉重的责任,于是当他们被重责压倒时,癫狂时,向我们诉说时,我们只会狠狠的翻个白眼,骂一句:“神经病”,或是干脆不作为,根本不相信他们,想一想,有多少匹骆驼,是因为我们的不信任,不作为,不理解,这根令人绝望的稻草给压倒的?这是否值得我们去深思?

  我们的世界还没有准备好容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与信任,多一份帮助,是不是能减少一个疯子,多出一份美好的未来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10

  这是一本努力从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书籍。作者别出心裁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各种精神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他们的经历。

  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他使人们深刻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和这些精神病人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书中不乏有一些古怪离奇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说一个男人坚信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对她们充满了畏惧,又比如说一个女人自称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还有为了变成天才而接受开颅手术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关注的,还是那些与本书名称相呼应的案例——与天才们有着一线之隔的疯子。

  这些人,说是疯子也不为过。他们有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坚持,有些特点几乎可以用荒诞来形容。他们有的像是蛊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边以为自己是蘑菇的痴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空想者,还有的,拥有谁也不相信他们会拥有的能力。除了最后一种人难辨真假以外,其余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强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观,你甚至无法用现在已知的理论去辩驳他那看似荒诞却又逻辑严密的推理,这也是很多人去治疗别人的精神疾病结果自己却被带上歪路的原因。很多这样的案例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认他们的观点很荒诞很偏离实际,但是不得不否认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严密的逻辑,甚至与现实的世界接轨,你无法去辩驳,去纠正他。看过这本书,你会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同情与敬仰,就好像是为了不让这种太过出格的世界观在这个社会上散播开来,我们把他们单独的隔离开来,否定他们的观点,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一切,将他们称呼为——疯子。

  是的,我们否定了他们,但是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在那里,一个被隔离开来的地方。里面最让我心痛的是两个孩子的案例,他们两个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夹杂着灵异。一个在物理方面有天赋的孩子自称能够感觉到四维虫子,所以不断的在物理学上探索,想探索这种超越三维的非物质性生物。另一个孩子拥有极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运和厄运的颜色,并且经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举动。其实不是这样,作者努力跟她沟通之后发现她的这些举动看似无理取闹,其实有着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智多近妖,我常听人说起这样一个词。聪明的让周围的人不寒而栗,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了吧。我不奢望这些人能够得到解脱,跟我们一样正常的生活,我只希望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们别再因为不被人们所理解或者接受就被定义为疯子。

  精神病人和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欢乐与悲伤,有着自己的心理活动,请给他们一些尊重,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的信仰。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11

  断断续续花了七八个小时看完这本书,零零散散的在这里说一下体会。

  这本书号称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豆瓣评分8.1,而且目前在Top250榜单排在第19位。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曾在各大图书推荐榜上看到这本书,但在正式进入内容之时,我还是“洗净了自己的思维”。看完之后,有点失望,感觉作者写的很朦胧,甚至有点科幻的色彩。就像品一道佳肴,最后的评判标准是它的味道如何,但是不免有色、香、形等方面的附加。就放盐来说,放多放少都不行。作为一本精神病人纪实的文学作品,固然要考虑到可读性,但是加入过量的文学加工,看到后面都感觉在看科幻小说一样——天马行空。

  我不是一个精神科医师,但精神病人总不见得都是哲学家、物理学家或天文学家,笔者在展示精神病人天马行空的一面的同时,对于这些人所受的痛苦与误解闭口不提,这样极容易误导读者。作为绝大多数读者而言,我们都很难与精神病人有什么接触,我们只能从互联网上、书本上读到有关他们的资料,或者从新闻中看到关于他们犯病犯罪的新闻。笔者一步步的在构建一个他想让我们看到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在我看来,这种重重设疑式的写作只是一个噱头。

  书中有一些观点,我很赞同。譬如,当我们面对未知的领域时,我们总是习惯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而对于浩瀚的未知领域而言,我们的知识实在是少的可怜。同理,对于我们不了解的精神病人——这样一个束之高阁的神秘领域,我们很容易陷入作者为我们构建的迷宫。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思考这些哲学、宇宙、人生等这样一些终极问题花的时间是很少的.,我们大部分时间要思考怎么学习好、怎么多赚钱、明天吃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你跟他讲这些,他要么谈之色变,要么漠不关心。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孤独感。马克思对于人的定义,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很渴望被他人认可、接纳,当我们被人误解了,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心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跟我们完全一样的个体。这样看的话,我们可能会面临的误解、孤独,又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要忘记,我们人类可以在各种主客观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可以很有效的让我们避免陷入死胡同。

  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像我上面谈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观点是可以认可的。就算抛开内容,作者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是值得认可的。作为一个非精神科医师,下定决心去了解这样一群“不正常”的人,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危险,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后果也是很难预料的。其次,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是要要面临着很多知识上的补缺,像学科专有名词和相关学科研究等。如果不花时间,不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本不可能和病人有一个很好的交流的。

  总而言之,作者至少帮我们打开了通往“精神病人”的一扇门,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可以打开更多的门。正如作者所说的,一切并没有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篇12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某杂志上。杂志登载了书中的一篇节选故事,讲的是一个姑娘总是把人看成各种动物,而这些动物的习性和那个人的性格竟然惊人的吻合。惊奇之下更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于是忍不住到图书馆借来一读。

  本书是一位原本是公司项目总监的高铭,由于对精神病患、心理障碍者以及边缘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于是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各种手段倾听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心声后整理成的笔记,也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手记。

  一开始,我的确是抱着看看“精神病人”的娱乐心态进行阅读的',可是没看两篇,这本书的内容就让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维度有了全新的视角和认知。书中的病人大多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张牙舞爪意识不清的精神病人,相反,他们中很多人有着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认知角度与方式。在他们之中,有的认为人类并不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而是细菌。细菌奴役着人类,细菌寄生在人类身上,获得它们需要的物质。当人类的存在真正威胁到细菌时,细菌便会轻而易举地消灭人类;有的人认为石头有生命,会说话,我们的生命在石头只是短短的一瞬。于是她每天每天蹲着研究石头,试图与石头交流而因此被认为精神不正常;有的认为世界是多维度的,而自己却不属于这个维度,而是从一个更“先进”的维度中被通过量子论转移到这里的这些不同的世界,在平时看来的确荒诞可笑,可是当真正倾听他们的世界和想法,却也有着存在的合理性,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自己从前的认知是不是就一定正确呢?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正在工作的“病人”,每个月总有这么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关闭一切通讯设备,断电断水,拉上窗帘,让房间一片黑暗,使自己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之中。他只准备水和没有味道的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然后躺在里面,就这么呆上几天。他说在这几天中,他什么都想什么又都不想,自己一个人感受自我。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都处于全新的状态。这是一种多奇妙的感觉啊。这让我联系到自己,平时离不开电脑,更离不开手机。吃饭、上课想要少碰手机却又时常忍不住掏出来刷刷微博与人人。自从有了手机电脑电视,的确我们很少有时间可以安静的看看自己,世界充斥着各种声音,太杂、太乱,以至于我们什么都听,又什么都听不到。挑几天留给自己,隔绝自己,审视自己,我也许会想想自己都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不是真的存在着,而不是随波逐流行尸走肉这不是和孔老夫子的“三省吾身”有着一种奇妙的契合吗?我从心底不认为这个人是“病人”,他只是用自己的办法审视自己,这也是现时代社会很多人缺少的却又急需的一种心态。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正常人。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全世界都是神经病时,正常的那个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那么我现在所属的世界中,究竟是大多数人是正常的,还是那小部分人才是正常的呢?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看法,我却认为这没有界限。谁规定世界上只能有两种人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相关文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语录10-2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5-0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5-0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心得09-27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优选)12-2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优)12-2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优秀)10-2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范文(精选40篇)10-16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通用36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