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最美丽的记忆之路》读后感

时间:2024-01-07 09:35: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美丽的记忆之路》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美丽的记忆之路》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美丽的记忆之路》读后感

  最近,我在网上看了《最美的记忆之路》这本书,读后感触良多。

  《最美的记忆之路》一书由42篇散文组成。 这是一篇很美的游记,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不过,里面虽然有几十篇文章,但其中两篇让我印象深刻。

  其一是中国作家邹涛芬的《世界公园里的瑞士》。 作者一开始就介绍了瑞士的风景。 尽管作者仅用200字左右的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来描述瑞士的风景,但作者多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绿草如茵”、“小巧玲珑”、“典雅新颖”、“美妙绝伦”等等,这是作者用来形容瑞士风景的美妙而细腻的词语。 作者对瑞士的钦佩和热爱。

  后来我读完了整篇文章,第二段中处处可见作者对瑞士的赞美。 “瑞士各地都使用电动火车,而且非常干净。” 后来他说,“我在火车上遇到的乘客也和我在意大利看到的‘邋遢’朋友不一样,他们的衣服特别整齐,精神也特别高。” 从这些详细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细心,专题文章中充满了作者对瑞士和瑞士人民的热爱和敬佩。

  另一部是中国作家郑振铎的《长安行》。 文章称,作者居住的地方恰巧正在召开陕西省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说明这次大会的目的是为了西安的转型。 随后,作者又联想到转型后的西安,表现出作者对西安转型的充满希望的思考和感受。

  后来,在谈到长安的历史时,作者流露出一种自豪和喜悦的心情。 “没有哪个城市比今天的西安更能融合‘古代’和‘现代’。” “新长安城无疑会比盛世汉唐时期的长安城更大、更繁华。” 更能体现作者的爱国情怀、自豪感、赞美之情!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