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

时间:2023-12-25 16:00: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1

  “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让自己的思考沉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初次阅读《美在此处》时,我就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以逻辑支撑的理科学科,它更多的取决于教师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因此想要获得正确的教学方向,就要首先直面课本、反复阅读,推敲文章的中心主旨。

  王崧舟老师提到,如果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用到的不是课本,而是经过二次编撰的资料辅导书等等,那无异于是在别人的思考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在我看来,这是最不可取的教学方式之一。每个人的思考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若不深究课本的思想,而是拘泥于各类资料,那定会将原本开阔的视野变得狭小无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在正确的情况下将丰富的观点输出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知识的奥秘,解开真理的谜题。而绝非只采用教辅书中的一个或几个“哈姆雷特”来抄近路、图省事,从而丢失了语文教学的初心。

  除此之外,王松舟老师提到的如何把握文章的语境也非常值得深究与学习。一篇好文章与一篇坏文章的最大区别,其实并非在于词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文章的意境与神韵。同样是散文,有些人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而有些人写的文章杂乱无章,没有半分可读性,其核心便是在于“神韵”二字。因此在散文的阅读与教学中,首先应抓住其中心思想或主要立意,找出其精髓并以此为切入点,慢慢地将那些看似散落的句子、词语拼凑起来,细细品读、慢慢回味,如此才可称之为真正读懂。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看似是最简单的一个科目,但却也是最深奥、最难理解的科目。作为语文教师,既急不得,也慢不得。人们常说,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语文是美的',是值得被反复回味的。

  “把语文上成一道光,把自己上成一道光。”我们天生被赋予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同时还有精彩纷呈的人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美挖掘出来传播给下一代,传播给祖国娇艳的花朵们。读懂文章并不难,写出好文章也不难,真正难的是将文章的主旨思想讲出来,让学生听懂、读懂、看懂。细读文本,不仅要关注内容、关注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语言本身。

  语文科目之教学任重而道远,而《美在此处》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人思想深处的大门,也同样启发了我的思维。唯愿在未来,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发现美、感知美、传递美,立足语文教学视野,写下动人诗篇。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2

  一直用一句话自勉——“不仅要做专业的教师,还要有教师的专业。”

  我想语文教师的专业当是文本解读能力了吧,而此点,是我最欠缺的。读完王老师的《美在此处》,算是有一点明悟,也有了一些反思。故写此文,滥以为感。

  细读文本应当先直面文本。

  王老师举了一个课堂实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乍一看去,此段描写了小村庄的美,若停留在此点上,教学目标便是语言文字训练。但是一旦慢下来,便会发现“早先有过”四字,已代表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那么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就和文本感情基调背道而驰了。

  反思自己在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经常感觉太多人已把文本分析透彻了,“拿来主义”虽不完全适用,但也可借鉴,有时便缺失了自我,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二是心不静,慢不下来,总因文本中一点点发现就沾沾自喜,并用理由搪塞自己这已是很好的设计了,却不知一叶蔽目,坐井观天,贻笑大方。所以以后强迫自己一定要回视文本,去字斟句酌,去咀嚼和品味,去发现沉淀在语言文字细处的美。

  细读文本要学会寻找缝隙。

  参另一个实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离别诗,毋庸置疑。但是怎么感触离别之深情,王老师谈到,这种离别被诗中某个破绽和缝隙抒写得淋漓尽致。即“孤帆远影碧空尽”,在重要的长江水道上,为什么诗人只看到“孤帆”?只有一种解释,李白只注视着自己的好友,颇有“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感觉。一旦发现了这个疑问,那么“孤帆”便不仅是实有之景了,“长江”就更像心绪之江了。

  不禁汗颜,对一些特别熟悉的文本总喜欢死搬硬套,最后也可牵强附会,久而久之便丧失了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禁高兴,又学得一招。文本的缝隙就像寻找文本之魂的`通道,很狭窄,很细小,就需要我们在无疑处生疑,在生疑处解疑。生疑的过程就是细读文本的过程,解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再加工的过程。

  细读文本应挖掘文本秘妙。

  一篇《长城》,王老师分别从“结构、章法、语言、基调、顺序、句法、长城、奇迹、图腾、主题”十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其牵扯到了文章谋篇布局、语言组织和表达、表达顺序、说明方法、传统文化、教材编写等多个方面,这无一不需要高超的细读基本功。在此之后对这些解读成果进行筛选,挑选符合学生学情的,能彰显语用特征的,具有迁移价值的,最后确定自己的教学设计。

  任何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太正常了。但对教师而言,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乎不同、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就既要是“仁者”,还需是“智者”,能见“仁”,见“智”,见“美”,见“丑”……见的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文本秘妙”。

  一本读完,拍手叫绝的地方不少,但细细琢磨,又感觉学会的不多。周伯通创造出左右互搏是因为无聊和天真,郭靖学会左右互搏术是因为单纯和无邪,小龙女学会左右互搏术是因为淡然和无念,总之就是因为他们“简单”。可能我不够“简单”了吧!要知,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简单”之人,确非易事!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相关文章:

王崧舟穷人教学设计10-29

此处有洞05-08

此处依然的作文600字05-22

此处繁华,别处悲凉作文09-25

此处伊人是风景高三作文04-10

读《父爱之舟》有感03-27

此处风景最美的初二作文07-01

此处风景独好高三作文04-12

《舟舟》观后感04-26

读《父爱之舟》有感范文300字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