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04-01 14:31:14 宇涛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通用12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这里是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通用12篇)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1

  江南的春光无限好啊,是江河湖海的盛宴,许多人都为此仰慕久已。一部城市美学史说的是青岛,拥有无敌生产力的浙江以及造山、造水、造中华的河南。在这里,你会看到属于丘陵、平原的美丽传说,我最爱的.恐怕是拥有着“开拓者传奇”称号的福建了吧!“石红青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诗人江淹曾这样描写。福建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丘陵和山地,这样的地形,迫使逃难人民必须要跨越层层险阻才能到达福建,后来由于战争,一些民族再次大规模举步维艰的南移,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地方,于是人们运用自己的工具,开辟出这片宝地。在这里,无论之前你来自哪里,是什么身份,来这里就有着一个新的身份——福建人。

  有了他们的辛苦付出,福建再次升级,但仅仅是这样不能满足他们的理想,他们早已不拘泥于过去,不忌惮于未来,因为他们还有诗和远方!拥有狭长海岸线的优势,他们造出了最好的海船,在接下来的几年,他们的海上贸易越来越发达,内陆经济强劲,文化百花齐放,人才遍布世界,福建的巨变不得不令世人为之震撼!

  福建正是有了这一群群的开拓者,他们不畏艰险,勇于追梦,为生存和梦想而战,而我们不应像他们一样吗?“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勇于追梦,敢于去实现梦想,我们应该向这些开拓者们学习,做一个开拓创新者,一个冒险精神者,一个勇于探索者,在未来的某天,我们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这里是中国,这里不仅仅展现的是中国的地形分布,更是展现出一个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告诉我们,这才是中国的样子,作为中国人,我们更是要提升自己个人的修养,保护好这片土地,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希望无论在何时何处,我们都能够永远自豪地说一句:“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2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着“冰与岩之歌”之称的四姑娘山,“红尘孤岛”梵净山,“烟火人间三千年”成都,“开拓者传奇”的福建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啊!谁不曾幻想过一场伟大的旅行,哪怕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够带上自己挚爱的人,一起看遍祖国的锦绣山河。这是我的梦想啊!

  《这里是中国》撰稿者以及星球研究所所长耿华军先生在书中写道:“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江河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不仅仅是看遍,我更希望能认知它们,同时,能将这种认知转化为文字,让更多人喜爱它们。”

  仅凭这样简短的文字,我足以体会得到,同样怀揣着一场伟大的旅行梦想,并为之奋斗的境界。有着同样的梦想,而他却有更高一层的思想,让梦想变成了理想,在理想的鼓励下,他们夜以继日的.创作,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传递给更多的人群,也传递探索的力量,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这里是中国,带着我领略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从荒原到人间的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般的美景。开启一次对于祖国这片美丽的大地的全新探索之旅。我从未想过,通过一本书中能够领略到那些令我极为震撼的,看不到的和还未曾看过的山川秀丽,也未曾想过通过一张张的图片就能够欣赏到身临其境的美感。

  我们从这里来——青藏高原

  的确,身为中国人,我们最好奇的问题应是中国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地质学家的答案是青藏高原,你的形成是源于大碰撞,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你是“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气候;你是“超级水塔”,孕育了河流;你是“生命之舟”,奠定了生物多样性。你对于我们来说就如同母亲一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用你健美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片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的大地,而你却沟壑纵横,崇山峻岭,冰天雪地,崇山连绵,我赞美你啊!青藏高原!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3

  偶然一次去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这里是中国》。它以精美的科普图片,独特的思维方式,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去看待自然规律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两者的相互交融为特点,让人轻松愉悦地漫步在“中华美术画廊”,领悟中华文化的真谛,遐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妙,令人爱不释手。

  《这里是中国》是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联合出品的一部科普大作。按照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从西向东分成三个阶梯的顺序描绘了整个中国的地貌,又从每个阶梯选择典型的自然或者人文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试图从地学,历史的角度,诠释每个阶梯的特点。

  开篇,全书抛出了一个吸引眼球的问题,“中国从哪里来”?解答这个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地质学家的答案或许最为特别,因为他们会从一个行星尺度的宏大视角出发,答案不在掌握中国经济命脉的繁华都市,而在这颗星球非常突出的一块寒冷高地—青藏高原。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大爆炸而引发的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于是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它平均海抜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级”。它是高原“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又是一座“超级水塔”,使中国的水系也为之一变,它更是生命之舟。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

  第一级阶梯,中国最伟大的荒野可可西里、荒野文明的阿里、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山脉横断山脉、毁灭与创造的九寨沟、冰与岩之歌的四姑娘山。这里有世界最湛蓝的天空,最洁白的云朵,最雄伟的山峰,最虔诚的信徒……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和妙趣横生的语言,把青藏高原的壮丽风光和人文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和丰富知识的熏陶,让人觉得身临其境,又心驰神往。全书最吸引人的无疑是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作为一部地理科普著作,不只有美丽的风光,还有满满的硬核科普知识。书里关于青藏高原“风机”和“超级水塔”的介绍,深入浅出,更直接明了的解释了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二级阶梯,从遥远的伊犁、楼兰生死五千年的罗布泊、多元美丽的甘肃、古老又鲜活的西安,都可以用古代的丝绸之路串联起来。从长安城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到新疆地区,各西域民族的货物,特产在这里交流,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汇。将历史和地理糅合在一起,利用多种技术手法,从多个视角完美地呈现了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时间长河中的起源和变迀、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长。

  第三级阶梯,造山造水造中华的河南、富庶的浙江、一部城市美学史的青岛、江河湖海盛宴的江南,书中均从广阔的地理视角和时间尺度,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等,解读各自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之大,风景之美,物产之丰富,历史文化之悠久,都展现了中国魅力。就像一位作家所说:什么是中国?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无疑的,中国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故乡。《这里是中国》既有我们自己的故乡,也有他人的故乡。我们往往是自己故乡的陌生人,他人故乡的万事通。甚至,故乡是某些人回不去的地方。《这里是中国》,它向所有人展示了更广阔的故乡。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4

  地理还可以这么玩儿!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如果求学时老师如此来解读中国的大好河山,也许学生就不会在死记硬背中只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

  地形影响了气候,气候左右了生命,生命活跃了人类生活,继而才是我们了解的历史与文明。

  书中有几个知识还是很有震撼力和穿透力的,让我们站在更高的纬度去理解我们和我们生活的中国。

  1、青藏高原不仅仅是荒凉而是悲壮般无可辩驳的伟大,是青藏高原造就了西北的干旱荒漠,也是青藏高原成就了富庶的烟雨江南;

  2、所谓地大物博的中国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多少真正适宜人类大规模集聚的土地,平原只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2%。与其说中华民族自古吃苦耐劳,勤劳勇敢,不如说是稀缺限制我们不敢好逸恶劳;

  3、人类(中华民族)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可怕的,我们生活在高山、荒漠、湖边、草地,享用并改造了他们。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书中大量的山川湖海美景,无不让我心潮澎湃,身不能至亦心向往之。

  我们的江山,如画,如诗,似仙境,似胜地。定要站在山脚下,看那冰川万刃;俯身湖边,喝一捧碧水青泉;风吹戈壁,听飞沙走石讲千年故事;雾锁松林,闻鸟语花香润心脾肉身。

  这就是中国!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5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聚焦、深度、视角。三个部分相互交融且逐步升华,带你领略祖国的锦绣河山,给你沉浸式的内心感悟,让你沉醉其中。

  聚焦部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和物质的传承与发扬。其中“国宝熊猫”中大熊猫外柔内刚、不欺人亦不被人欺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刚柔并济、治人有道的血脉与精神相契合。而“雕工镌影”和“国粹京剧”则更是将中华文明中物质文化的传承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一个小的雕刻作品还是一台京剧表演,其间都蕴含了无数的中国哲理与中国文化。若你有幸欣赏到,那么你将会亲身体会到独有的中国魅力,你不仅将感受到它带给你的视觉震撼,而且将会体会到其背后无数中华儿女的坚持与付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继承与发扬,我们才能在今天一睹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

  深度部分则是通过更深一步的讲述,让你体会中华文化背后的潜在价值。无论是国宝大熊猫的出国旅行,还是太极拳的荣耀海外,又或是京剧的世界播撒,无疑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逐步走向海外,走向世界。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同国人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意蕴之美,而且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了空前的提升。这便是文化的力量,它不仅是精神的载体,更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内核动力。

  文化传承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传承,而没有创新,传统就是不流之水;而脱离传统,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就是承上启下。既不能丢了传统,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继承和发扬好先辈留下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才能让中国文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果说前两个部分是从小的方面带你鉴赏中华之美,那么第三部分则是通过视觉传达,带你领略中华文化的重要标签——城市名片。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文化传承最宏观的表现便是一个城市的风貌,而重庆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想到重庆,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火锅”、“夜景”、“轻轨”等标签,其实在这些标签的背后,便是这座“山城”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6

  《这里是中国》是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联合出品的一部科普大作。只看这两个出品方的名字,就知道这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但是书中用了大量(365张)精美的照片,每一张都可以拿来做电脑桌面了,使得整本书阅读起来是那么生动,眼睛是那么的满足。

  我们中学时代地理课都学过,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从西向东可分成三个阶梯。这本书将便是按照这个顺序描绘了整个中国的地貌,又从每个阶梯选择典型的自然或者人文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试图从地学、历史的角度诠释每个阶梯的特点。

  开篇,全书抛出了一个吸引眼球的问题——“中国从哪里来”?然后从地质、地理的角度进行了解读,给出了本书的答案:青藏高原,也就是我国的第一阶梯。并提到了我国正在进行的科研任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认为凭借这些研究,甚至能回答“中国将去向何处”。

  在第二阶梯,书里挑选了遥远的伊犁、罗布泊、最多元的甘肃、古老又鲜活的西安,都可以用古代的丝绸之路串联起来。从长安城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到新疆地区,各西域民族的货物、特产在这里交易,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汇。

  第三阶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富庶的浙江、城市美学的典范青岛、江河湖海盛宴的江南,书中均从广阔的地理视角和时间尺度,解读了各自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全书写的最好的无疑是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这是因为得到了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家们的加持。作为一部地理科普著作,不只有美丽的风光,还有满满的硬核科学知识。书里关于青藏高原“热泵”“水塔”的介绍,深入浅出,配有插图,更直接明了的解释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解起来毫不费力。

  我读研期间曾经多次前往西藏,当看到这本书关于青藏高原的介绍,倍感亲切,关于高原的回忆瞬间涌上脑海。在西藏野外期间,由于工作原因,虽然经常颠簸在那“山路十八弯”的盘山路上,五脏六腑好像都被颠的错位了,但是我见到了世界最湛蓝的天空、最洁白的云朵、最雄伟的山峰、最虔诚的信徒。想起来站在加乌拉山口,眺望远方的喜马拉雅山脉,找到那一座座海拔超过八千米的山峰,瞬间明白为什么它被称为“世界屋脊”;想起来夏天纳木错湖边盛开的不知名的小花、如地毯般的草地;更有那璀璨的星空,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多的.星星、最美的星空。

  中国之大,风景之美,还有太多的地方没有去,也许,有的地方今后会有涉足,但有些地方,也许一辈子也无缘窥见。本书呈现出了祖国河山的美丽、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彰显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现在与未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独有的中国魅力,祖国的繁荣昌盛,激励自己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好先辈留下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个创造了中国”,这里是中国,有无限的传奇和精彩,是值得我们珍爱、信任、骄傲的祖国!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7

  这里有中国最伟大的荒野——可可西里,有着荒野文明的阿里,有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横断山,有九寨沟的毁灭与创造,有着冰与岩之歌——四姑娘山。这里是第一级阶梯,无论是书中描述的荒野,还是山脉、冰川都是我所挚爱的,然而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四姑娘山了吧?

  可爱别致的名字,加上这里的别有天洞,让我不由得爱上了这里。翻开画卷,迎面而来的是主峰幺妹峰在朝霞时分的倒影图,在余晖的照射下幺妹峰峰顶好似镶上了一层金箔,又如入口即化般惹人心爱,山峰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水天一色,令人如梦如醉。一座座银装素裹的雪山毫不示弱,有的头顶透亮,有的头顶一顶别致的云帽子或是一层朦胧的薄纱。继而是一幅朝阳图,由远及近,朦胧的美越发清晰,朝阳下远处的山峰上笼罩着一层橘红色的雾,朦朦胧胧中,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一峰独秀,好不醒目。接下来的是各种动植物,其中有一只喜马拉雅旱獭,可爱极了,恰似在对着一朵小黄花思考獭生。动植物将四姑娘山装扮得繁花似锦。

  可你不曾想过四姑娘山也鲜为人知。

  它历经五次时运不济,终于被世人所熟知。因为它不仅限于自身的美,而是一个攀登殿堂,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之地,一举成名。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一个小故事,特别有趣,有一支法国登山队成功挑战四姑娘山北壁后,将登顶路线命名为“你好漂亮”,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四姑娘山的极致风光带给人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它到底是有多美,才能让这些人对它如此称赞。

  但若它没有如此的身姿峥嵘,脊如刀刃,未必就能经历五次时运不济后被人们所熟知,四姑娘山历经曲折,然而最终却是以其极具挑战的`攀登环境,吸引了众人,人们在攀登过程中才渐渐发现它的动人之处。

  童话故事中,灰姑娘最终变成了公主,同样她是才貌双全,不仅人长漂亮,还擅长舞蹈,才能和王子共舞,才能让王子带着水晶鞋满城到处寻找她,如果仅仅是漂亮,恐怕也不会让王子痴迷上她。结合我们自身来说也是如此。正所谓“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同样如果一个人只凭借自己的光鲜靓丽的外表,不可能让人持久的喜欢这样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涵。尼采说过“是金子埋在哪里也会发光”,金子本身极具价值,才是导致其被人发现的根本原因,设若仅仅是一块漂亮的石头,是不会让人觉得它有利用价值的。所以我们即便不能像金子一样,但也要努力向这个方向靠近,做一个有着美丽的外表,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8

  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渴望了解中国。《这里是中国》便是一本向世界展示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书籍。

  它立足于中俄合拍的大型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一季)》,以多角度,多方位全面展示中国这些年来的奋斗与坚持。它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新时代充满自信的最强音。

  《这里是中国》不仅仅只用文字描述中国的底蕴,其中更夹带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示着中国的绚烂,图文并茂,以多视角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自然风貌、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一言一语,没有太多辞藻的'堆砌,却能让读者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一图一画,没有科技特效的修饰,也能让读者体会到图片背后的波澜壮阔。国宝熊猫,高新科技,武当功夫等,它向读者展示了一面面不同的中国,文字虽然不能发声,但中华璀璨的历史文化回音却萦绕耳边,久久不绝。在观看完书籍《这里是中国》后,兴趣使然,我又观看了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纪录片与书籍又有些许不同,它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我们走遍中国的角落,仿佛身临其境,亲身经历着中国的发展。

  我认为《这里是中国》作为是一本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书籍,你我都可以去尝试阅读这本书籍,相信它一定能够让你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底蕴,中国的发展。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9

  我想要对这本书评分的话,就要基于它的定位,它是一本地理科普读物,一方面要有科所代表的专业严谨,而另一方面又要达到普的通俗易懂。

  它不是一本纯粹研究的科学著作,也不是一本鼓动人明天就要出发的游记,更没有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撼动心灵的哲思,它所有的只是事实和观点,而且要基于这些事实和观点告诉大家,这就是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它算是合格的科普读物,毕竟有多少人知道全球气压带,明白30°纬线穿过的地方本应该是什么样子,又有多少人搞得清楚中国的温度带,区域格局。中国是什么可以有一千种一万种答案,而这本书是站在一个地理的角度告诉读者,中国是什么,从三大阶梯的角度带领读者领略中国的地形地貌,区域城市。

  只是想要横跨时间与空间去叙述一个弘大的'主题往往都是困难的,去粗取精,抓住重点,理清脉络,搭建骨架,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诟病,打下一星,说一句这是什么玩意儿。而这本书在讲第一级阶梯时还是很精彩的,从根源上清楚地阐释对中国意义深远的6500万年前的板块运动,地形的改变对气候、植被、水系以及人类的深远影响,一个个区域的构建,可可西里、阿里、横断山都使人对这一阶梯行程越发清晰的认识。但是后边的内容就明显不如第一部分了,人类走下一级阶梯以后,面对改善了许多的自然环境,开始成为历史的主角,于是书中的历史人文因素开始增多,但只要运用得当,也是很好的人文地理科普。不过有的章节确实觉得越来越无聊,和看旅游宣传册差不多的感觉,有一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10

  《这里是中国》是我通过微信读书看完的第一本书,目前还没有它的纸质版,不过我将来会买回来经常翻阅的。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看的旅游地理类的书相对要多一些,但这本书与众不同,值得一读,所以在此隆重推荐给大家。如果考虑价格,可以先从微信读书等小程序上阅读,不会产生费用。推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书中配了多达365幅拍摄极其用心的精美的风景图片和53幅精心绘制的专业地图。可以说每一张图片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航拍作品,从大家不常看到的俯视角度来展示山水建筑之美,给人震撼冲击之感。

  二是编排手法新颖。作者没有按照常规的写作手法来组织语言文字,而是从地理、人文、历史的角度,以山水中国为载体,将以上融合为一体来展开叙述,以文化的视角来讲述山水中国。将旅游地理书籍上升到了人文历史的高度,阅读起来有朗朗上口之感,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热爱祖国的青山绿水,大好河山。

  三是图书的编撰者都是行业内的大咖,专业集大成者。图书由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出版。星球研究所是一家近年异军突起的专注于地理的自媒体机构,以精品著称。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是一家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和建设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团体,主要依托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会聚集了全国地理学科的顶级专家。全书编写参考了众多专家多年甚至一生的研究成果。从本书多达250个极其规范专业的引注可以看出其权威性和专业性。

  四是以专题划分章节,各自独立又有机联系。每一章都针对一个专题展开,如《净梵山:红尘孤岛》一章,以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从大地质、大地理的角度深度解析净梵山的'与众不同,这是众多读者所不知道的。又如《江南:江河湖海的盛宴》一章,从江河湖海四个地理景观,结合中国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政策的变化等多个或纵或横的纬度,影响成就了今日之江南,是多学科融合研究的成果。种种,都呈现了中国景色之美,人文之博,指向了这里是中国。全书结束语说,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可以总结的还有很多,在此不在一一赘述。就以书中的文字作为结束:

  这就是中国,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11

  《这里是中国》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图书,书中不仅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细致描绘,还有科普工作者绘制的精确地图,更有一幅幅绝美摄影作品。书中精彩的内容从目录就开始了,目录上不再写老套的“第几章”,而是以“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命名。目录最后还印着一幅缩小的中国地形图,体现出了编书团队的巧妙构思。

  跟随编者的脚步,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地球上最突出的高寒之地——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最年轻的高原,这里耸立着许多巍峨的山脉。阳光照耀下,披着金色外衣的珠穆朗玛峰令无数攀登者心驰神往,环绕着云雾的南迦巴瓦峰于晨光中露出娇羞的面庞。其他诸如赫赫有名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西藏的冈仁波齐峰、新疆的慕士塔格峰、四川的贡嘎山等,共同组成了中国西部的擎天之柱。

  看多了西部的粗犷,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国的“第一阶梯”上还有一个动植物的天堂——可可西里。高山上消融的冰雪汇成一个个孕育生机的高原湖泊,绿绒蒿、风毛菊、矮火绒草等植物,每年七八月份会为可可西里增添不少色彩。繁茂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生活条件,身材娇小的黑唇鼠兔可以快速地挖出复杂的洞穴,四肢粗短的喜马拉雅旱獭经常三五成群在洞口放哨,与丹顶鹤极为相似的黑颈鹤同样会姿态优雅地起舞。体型大的“明星动物”像盘羊、藏羚羊、牦牛、藏野驴等也经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大自然完整的食物链里缺不了猛禽和猛兽,猎隼、高山兀鹫在高空盘旋,藏狐、兔狲等则在地面捕食,各种小型食草动物都是它们的“盘中餐”。群体作战的狼和体型巨大的藏棕熊则能捕获一些大动物了。

  西藏的阿里地区早在一两万年前就是人类生活的土地。在“象雄王国”的遗迹里,线条古朴的岩画、神秘的黄金面具、色彩斑驳的丝织品……无不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公元九世纪中叶,这里又建立了古格王国,依山而建的王城从其仅存的遗址上还能瞥见其昔日风采。直至今日,西藏的阿里地区仍保持着独特魅力。

  书中“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称得上是“典藏级的国民地理书”了。书中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描写让人如身临其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许正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12

  高中时,地理是最令我着迷的科目,书中壮丽雄伟,多姿多彩的美景,无不让我心驰神往。2018年,已经毕业多年的我偶然点开了一篇名为《中国从哪里来?》的科普文章,文章中对于青藏高原影响到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甚至中华文明起源的解释,又唤起了我曾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憧憬。因此,当翻开一本名为《这里是中国》的地理图书,看到开篇就是这篇文章时,我径直读了下去,几乎一口气读完。

  《这里是中国》是一本地理科普图书,它引导读者用地理的视角看中国,用精彩的图片展示中国,从第一阶梯到第三阶梯,从青藏高原到江南,从荒野到文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城一池,一草一木,无不在倾诉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演进。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看到一个全新的中国,也换个角度了解华夏文明。从俯瞰大河穿过一个城市,到雪中短暂开放的细小花朵,每一帧图片,不需要开口便能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故事,更遑论其中特别推出的那几幅“巨大”的折叠地图带给人的震撼之感了。在书中,我看到九寨沟、四姑娘山、稻城亚丁,也看到大理、丽江、都江堰,看到文明与自然和谐相处。也看到鲜衣怒马的西安,人间烟火的成都,日新月异的江浙,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巍然屹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正如书中最后写道:“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祖国河山的美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展现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创造力,更展现出新中国无限可能的绚丽未来。书中最为触动我的,是一段关于九寨沟的感慨:“对大自然而言,一次地震带来的损伤实在微不足道。因为对它来说,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自然界的每一次磨难造就了九寨沟恍若仙境的景色,而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何尝不是对人的塑造,让人变得坚定,勇敢。即便身有残缺仍然要昂首而立,每一个残疾人,必定是抱着这样不屈的精神和闪光的灵魂努力地生活,或许不是每一刻都是美景,但每一步都必定有留下坚实的脚印。

  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人,我多么渴望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中华大地,看遍祖国大好河山;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更想让每一位残疾人朋友都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壮美和富强,让每一位残疾人朋友能不负美好的时代,活出更好的自己。长路漫漫,希望每一位残疾人朋友和每一位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同路人在低头赶路的同时,更别忘记时而抬头看看苍茫的天地,远方的美景,头顶的繁星,和那心中不息火焰照耀着的美丽中国。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这里是春天现代诗歌09-28

这里是我的一片天地作文600字(通用20篇)07-26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6-13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7-02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6-26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4-26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6-21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6-20

畅想中国,描绘中国,实现中国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