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经》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23-08-17 14:15:04 晓怡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经》读后感3000字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读后感3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读后感3000字

  《诗经》读后感3000字 1

  我的感受大致与王崧舟对钱师课的评价相同:教师不动声色,学生渐入佳境。

  那天我坐在最后一排,看见大屏幕里的他理着平头,架着眼镜,有着男子将近中年时的微胖身躯。我的座位是张没有靠背的塑料凳,钱老师又是当天第三位出场开课的老师,那时的我早就已经腰酸背疼腿麻,而我期待久矣的林莘师的课又偏在第五节,因此,我只是一味地希望钱师的这堂课能够尽快结束。

  主持人的介绍引出了钱老师的正式登场,他走上讲台,继而嘴角轻扬,从容地向台下鞠了半躬,便转向学生,开始了他的《诗经。采薇》。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他对着手中的话筒轻轻地说了这样一句尽人皆知的评语,但是我分明听出了潜藏话语其中的某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恰如深山里的一声钟鸣回荡于空寂的山谷。为何会如此?原因说不清,道不明,总之,我听课的精神头儿确是被这一声“钟鸣”给调动起来了。

  由“诗歌的国度”自然过渡到《诗经》。紧接着,钱师让学生讲讲自己所听到的带“经”字的书名,学生说了好些“经”,《三字经》、《皇帝内经》、《茶经》等等,教师对这些个“经”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某方面的经典。那么《诗经》自然也就是诗歌中的经典了。通过师生间的几句简单互动,便轻而易举地使学生明确了《诗经》在中国诗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课也讲兵法,钱师如上的处理,力求简约,为避含混。这就有了“声东击西”之效,言于此志于彼,举重若轻,潇洒如意。又似“围魏救赵”,绕开表面,直捣黄龙,一招制胜。给小学生讲《诗经》,首先应该避免的就是将课上得“形而上”,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前介绍了一长套关于该书的背景:说了五百多年终成此书,说了作者身份的多而繁杂,又扯了些诗歌来源地的广大不一。。这就无疑成了笨伯,学生满肚疑窦,教师又落了个“一言堂”的嫌疑,卖力不讨好。因此,教学是需要讲究巧劲儿的,以逸待劳,四两拨千斤。

  书写罢课题,钱师让学生朗读,不求节奏的统一,但求自由、大声。

  诗歌和文章毕竟有所不同,在初读一篇现当代的文章时,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然而读诗则不然——诗歌是思想的结晶,浓缩的精华,需要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大声诵读,来展开凝练的文字背后那深广的情思,即便到了高中也须如此,何论小学?

  学生自由朗读后,便开始了点名读,一生读罢,诗味索然,教师相机点拨,读出诗味,此时的诗味无非音调的顿挫,节奏的急缓,教师不做深究细挖,只是让学生默读完注释,明确了“思”也是语气助词之后,教师范读,加深音韵上的“诗味”体验。这是朗读诗歌的初级阶段,就此已毕。

  初读过后,便开始了研读。钱师出示了和诗境相关的杨柳意象图,学生谈各自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之后,钱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了“杨柳依依”之上,这四个字并不是钱师最终想抓住的关键词,他又让学生将注意力二度聚焦——范围缩小在了“依依”二字上,对,就是这个词了!钱师紧抓住该词不放,唯恐其溜走一般。他对此大做文章:让学生把“依依”提到前面来,感受变句和原句的差别;又让学生把“依依”换成其他的词语试一试。而挠到痒处的关键一笔是:钱师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哪些词带有“依依“二字?“依依不舍”,“依依惜别”,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此时,学生便开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当然仅是开始而已。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关键词一旦被拎了出来,“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然而关键词要找得准而又准,则需要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把长的课文读成短的句子,把短的句子再读成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一字值千金,这是文本提供给教师的最有利的资源,千万上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轻轻触了一下作者敏感而悲凉的内心,教师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目前的情感反应,马上让学生带着感受读一遍诗歌的前两句,学生此时的朗读在原有的音韵和节奏的讲求的基础上,明显又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情感轻纱,然而只是薄薄的。

  进行“杨柳依依”的教学,老师半扶半放,而对“雨雪霏霏”的处理,则“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完全放开手来,让学生自行理解体会,感受“霏霏”之妙,体会词含之情,学生说的头头是道,教师的预设是成功的。

  课堂教学讲究节奏的变化,课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课文里,若含有两处或者几处相同的段落,教师的教学方法切忌单一。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已经大致理解,诗歌所要传达的情绪,学生多少也体会到了一些,钱师开始了他的文本拓展。他出示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即:“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不需教师多费唇舌,学生便可从中体会到作者怆然的心境和独有的忧愁。这可谓钱师的第二个“战略步骤”,极其巧妙省力,教师不费周折,学生一目了然,用最简洁的方式,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文本拓展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教学手段,它方便学生体会作品的言外之意,加深对原有文本的理解。然而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在原有文本中挖心搜胆地寻觅教学资源,这无异于闭门造车,牖中窥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的“活水”,源于文本以外的世界,不是“埋首故纸堆”,不是“三年不窥园”,而是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一篇文章放在一个广大的背景里去研读,教学资源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文本拓展也好,其他的教学手段也罢,都是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偏离甚至南辕北辙。

  进行了以上的工作,教师再让学生写写士兵的心里话,学生写得很精彩,课堂气氛也因此为之一震,看来教师的文本拓展是很成功的,这里便得到了验证。学生写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用自己的笔去想象补白,去探幽显微,去潜心默会。

  插图展示,抓关键词,文本拓展,补白想象之后,教师又让学生读了一遍诗歌,这次通过学生之口表达出的“诗味”,当然较之前面更加浓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脑子里不再只有苍白机械的`朗读技巧,而是多了许许多多的诗歌意象和情感体验:孤单的身影,瘦弱的白马,随风而舞的杨柳依依,弥漫天地的雪花霏霏;他们感受到了景语背后的情语——世事变幻的人事寂寥。在他们的脑海里,沧桑忧闷的士兵形象正逐渐清晰可见。学生此时的朗读不光光有在音韵顿挫上的讲求,更多的是发乎于中的情感表达,这就使得诵读变得丰满,变得有血有肉,变得触动人心。

  很圆满,很成功,教师不动声色,学生已至佳境,台下诸师爆以热烈的掌声。然而,课却还没有结束。钱师开始介绍为后人所激赏、传承的杨柳意象。

  柳者留也,故有惜别之意。钱师列举了一系列历代诗人带有杨柳意象的千古佳句,句句摧撼人心。配合上柔美而略带感伤的背景音乐,钱师用他那低沉而浑厚的声音每吟安一句,我的心便会深深动慨一回。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意境的撩人愁思,更是出于被教师完美的教学流程引领于此的正常反应——我的眼角潮湿了。

  这又是一次文本拓展,这次拓展是为了学生的情感升华,它使得学生在教师回味悠长的吟咏中和古人悠然相会,它使得学生对古人的缕缕轻愁欲拒还迎。我想,这就是文本拓展的最高境界。

  将近尾声,教师没有长篇大套、情真意切的总结,而是再次抓着“柳枝”不放,他放起了李叔同的《长亭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含蓄蕴藉,浑然天成。舒缓的童声吟唱成就了完美的谢幕。一堂课的收尾很关键,这和写文的卒章显志一样,必须一语中的,必须掷地有声,必须余音绕梁,必须使人难舍难分。好的结尾有着太多苛刻的标准。结尾不好,虎头蛇尾,形同鸡肋,更有甚者,犹如鼠屎,坏了整堂课;好的结尾则不然,它能使整堂课圆满融合,它能使整堂课熠熠生辉,它是又一次情绪的高潮,它是匠心的独到展现。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即此理也。

  一堂课如一首诗:跌宕有致,自然流畅。短暂的四十分钟使人如同置身与世隔绝的太古之境,引逗听者关于诗境的无穷联想。这不光光源于教师对文本的独到解读,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高深的文化内涵,以及表里澄澈的品德修养。这是一堂诗意黯然的语文课,这又是一堂简约精到的文史课。听完他的课,多少给了我些方向感,反省过往,展望未来,顿觉“今是而昨非”,这是诗意的课堂才可给人以启人神志的冲击力。

  《诗经》读后感3000字 4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传统诗歌,博大精深,雄健典丽,宛如一部色彩斑斓的画卷,以不惊风雨泣鬼神的宏伟乐章。在漫长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大诗人,他是耸立于东方的一个又一个诗歌的泰山。放眼世界文坛,中国的传统诗歌是独特的,是无与伦比的。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读经时,讲求语速、语调:要求语速不急不徐,语调抑扬顿挫。现在一般人一切都讲求快速,有的人听到读经读得这么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实读经就是让我们的心能静下来。一个人能定得下来,才有能力思考,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慌张、忙乱。心定功夫的培养,就是由平素来训练的。训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读经。读经既简便易行又不用花钱,每一个家长在家里就可以辅导孩子培养这种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现代常说的训练沉稳、从容的心理素质。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安定的维系都有赖于这些圣贤遗留下来的智能和经验。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

  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卸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诗经》读后感3000字】相关文章:

诗经的格言11-15

《诗经》经典名句04-12

诗经经典名句04-23

经典诗经名言02-22

诗经爱情名句11-23

海子的诗经典句子02-28

诗经经典名句集合02-09

《诗经》中最经典的典故04-13

《诗经》是什么11-23

《诗经》名句赏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