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月未央》读后感

时间:2023-12-14 21:30:06 海洁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月未央》读后感

  《八月未央》主要讲述了一对亲密无间的闺蜜姐妹花同时爱上一个男人之后,经历了宿命与无常、爱情与死亡、告别与流浪,邂逅与离别以及背叛与怨怼的纠结爱恋故事。下面小编整理收集了《八月未央》读后感,欢迎阅读!

《八月未央》读后感

  《八月未央》读后感 1

  “文字是巨大的无声呐喊”。

  安妮的《八月未央》看完了。总觉得她的文字看多了你整个人的心会随着她的文字下沉,绝望。我不知道她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空洞和寂寞才会写出这样绝望的文字来。

  酒吧、烟花、死亡、暴力,频频出现在她的文章里。也总爱把人比作鱼,有时候比作动物。出现在她的文中的主人公永远都只穿着棉布衬衣和旧牛仔裤。

  一切风流云散。

  就像安妮宝贝写的那样,“有些事情在劫难逃”,“这是宿命”。

  未央带着她的孩子,幸福一如从前。

  日子又恢复了平淡。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未央:我爱的人,一个一个地走了,一个一个地离开我,我以我母亲的方式抓住一个生命。可是我想,最起码我不会后悔。

  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画面:一个女子傲然站在高大的时光面前,她说,我不后悔。

  少年的时候,疯狂的歇斯底里。某一天,突然累了,回首的时候,后悔往往摇曳生姿;当初太傻太天真;当初太骄傲太倔犟;当初太软弱,顺从了命运……就像青春是用来浪费的',年少就是用来轻狂的。年少的美丽就在于它的轻狂。只是年少轻狂,犯下多少错误。

  能做到不后悔,太难。

  未央为她的固执付出代价,但在命运面前,她说她不后悔,并且微笑。

  未央是个决绝的女子,她有着决绝的成长。

  那么,我们,会为成长付出什么代价!但愿最后的我们,最起码都不会后悔。

  《八月未央》读后感 2

  确切的说是她的童年造就了她的孤独。她的混乱软弱的母亲给她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显得神秘莫测。她的人生注定了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从她杀死自己的母亲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

  直到接触了污浊不堪的上海,她遇到了JOE——一个穿灰绿色的纯棉绣花上衣,像潮湿的没有见过阳光的苔藓一样的女子。未央的生活似乎见到了她抬头仰望天空的'那种干净明朗,似乎不再会寂寞。在未央和JOE开始的日子里,我想未央是不会抬头看天空的,因为她不需要寻找什么,也不再寂寞。酒吧和路边的小店铺都留下了她们友谊的见证。

  未央说她看一个男人是否适合她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而JOE却用了十年。

  JOE和朝颜打算在十月分结婚,她说想给他生十个孩子。

  朝颜的出现让故事有了戏剧性的转变。他的“在劫难逃”,一切的无法预料,那次的,让他抛弃了相处十年的JOE。他表示的无能为力让JOE成了未央母亲的影子。她不再甜美只有脆弱,也变得混乱起来。

  一切都像八月南方的台风一样带着死亡的气息,无法预料,显得那样的变幻莫测。

  未央不允许JOE的离开。因为母亲离开了她,而JOE是母亲的影子。也因为她深爱着JOE,JOE曾经是她生活的阳光,使她不需要在寂寞中仰望天空。未央怀着矛盾的心情拥有了朝颜的孩子。但她只是沉默,幻想着拥有JOE和孩子的世界。

  也许一切都是未央的理想罢了,其实JOE并不快乐,她真正需要的只是朝颜。一个将来陪她走过风雨的男人。这点是未央无法明白的,就像她不明白母亲的孤单一样。母亲和JOE的内心深处永远也无法摆脱她们真心付出后的劫难。男人喜欢母亲的高根鞋,母亲也因为高根鞋摔死了。我想当母亲拿起高根鞋打未央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充满了思念的。如果不是,她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JOE因为朝颜快乐得似乎歇斯底里,也因为他痛不欲生,因为他无法自拔,最后伴随着蔡健雅的歌声“他的样子已改变,有新伴侣的气味,那一瞬间,你终于发现,那曾深爱过的人,早在告别的那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JOE死在茫茫人海中。

  或许从另一方面说,母亲和JOE都是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的,她们不能为自己而生,更不能为自己而死,这就是她们的悲哀。未央和母亲的不同也许就在于此吧。未央需要的不只是个男人而已,她的寂寞在心里面,她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交流和肌肤的接触。她需要的是幸福的感觉,但是因为寂寞去看高楼之间寂静的天空清澈的颜色。

  未央的孩子也将在南方的污浊的空气中长大,也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模样,也将仰望清澈的天空,不想寻找什么,只是因为寂寞。只是她的生活中没有了高跟鞋,没有了混乱软弱的母亲。相信幸福会慢慢在靠近。

  《八月未央》读后感 3

  暑假,空调房里空虚的我。

  都说时间多了,人闲了就会感到空虚感到郁闷,果真如此。

  刚认识不久的朋友阿燕介绍我看一本书,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

  不过,心情郁闷的时候还是别看了,不然会更郁闷。她这样说的。

  只怪自己,以为没有关系,反正也没事做,又不至于郁闷得去自杀,没那么严重。

  于是这天,早早的晚饭后,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听着嘟嘟的空调声看完了第一章节短篇《八月未央》。

  我看得很认真,花费的时间是以往可以看完一本小说的时间。每个字每句话我看得很细很细,只因为安妮的文字我是第一次接触,怕自己不太容易看懂。

  看完第一章节,结束了一个故事。轻轻的放下书,伸出手揉了揉眼睛。此时已是凌晨一点钟。

  饿了。站起来,泡一碗方便面。在黑暗围绕的`客厅摸索到开关,开了灯,坐在客厅的阳台旁呼呼地吃。没人注意到我。妈妈在深圳,爸爸没在家,奶奶早早地睡了。

  仰起头,无意中看到了天空,却没有星星。心里想到安妮说的一句话: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在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那么,此刻,我寂寞吗?

  我在想的是,我和书中的人物未央,还有乔,的确是有相同的地方。

  比如,未央说乔是毫无预感的女子,所以她的眼角下面有泪痣。而我也有。我是不是毫无预感?我想是的。我总是太容易相信一个人,甚至没有任何怀疑。从前我不知道,一个人对你好,可能只是表面。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

  再比如,我和未央有着同一个癖好,特别是在我小的时候。应该说是癖好了。喜欢花朵,喜欢把它们的花瓣一片片撕扯下来,留下指甲的掐痕,或把它们揉成汁水。而我,就算没把它们撕扯下来,我还是喜欢用指甲在花瓣或者叶片下留下痕迹,而它们流出的汁水会黏糊我的手指。

  我不知道这个癖好意味着什么。应该说,我从没觉得这算是什么习惯或者爱好,直到看到这本书。因为未央说不明白为什么花瓣会没有血液。它们是不知道疼痛的生命,让人陡生恨意。

  天,可我从没恨过它。我喜爱花朵,却总是忍不住掐它。我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想我并不了解自己,甚至有时候做一件事都不觉得是自己做的。就像迷迷糊糊的早起上学,脑子里都是空的。有时候为考试复习到深夜,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似乎是个没有目标的迷惘的人。

  是的,我总是感到未来迷惘。我总觉得一个人一生的精彩是活给别人看的。很多时候我还是搞不懂人生为了什么而活。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很俗的我问了很多人很多次的问题。

  安妮的书中还说,生命是一场幻觉。

  是的,也许生命真的只是一场幻觉。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爱情的,一场幻觉。

  生命中的人,来来去去,切换得快。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那些对不起的人,对不起的事,都过去了,要怎么挽回?

  我想说的是,这篇杂乱无章的文章结束了。这本书,很现实,很真实。也许它改变了我,我已经变得现实了。明白了,现实总是这样真实。

  《八月未央》读后感 4

  从今天开始,我不再用“读书札记”了,还是回归自然吧,“读书笔记”比较好。

  用了近一个星期,傍晚刚刚看完了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

  总体感觉,这本散文集还不错。我很少看文学类书籍,散文集更少,安妮宝贝是第一次接触。因为韩寒,我才知道了安妮宝贝,韩少好像挺喜欢安妮宝贝的。安妮宝贝,第一次听说,就觉得这名字很有艺术涵养,我一直都以为,安妮宝贝还很年轻,也就二十几吧,但最近我百度了一下,我才发现,安妮宝贝已近四十,早已是有夫之妇了,我顿觉物是人非。

  《八月未央》,字数不多,就几万来字吧。因为是第一次读安妮宝贝的书,对她的风格很不了解,所以有点陌生。前半部分,我看得有些茫然,作者写得都是男女间的爱情,一个接着一个,其中的爱情都不完美,读起来让人感到悲凉和清冷,文风很阴郁。故事的主角,大都是繁华都市中的`孤独人群,他们有着错综复杂的情感,行走在个性的边缘,在生活与死亡、情感和工作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时常放纵,时常绝望,在酒精和尼古丁中买醉沉沦。我想,这其中,或许也有作者的影子。到了后半部分,我就比较读得懂了,作者的文笔变得丰满了许多,读来就没有让人感到那么的绝望和压抑了。其中的故事,安妮宝贝大部分在写她自己,写影评,写童年,写爱情,写生活,文笔优美细腻了不少,让人愉悦了许多。

  以上是我读《八月未央》的一点感受。其实,今天我更想谈的是她写作中的放荡不羁。

  这本书字数并不多,但篇幅感觉挺大的。其中,主要是因为安妮宝贝写作风格。她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语言标点,甚至是言语的逻辑。小学老师教育我们,说的后面要加冒号和引号,但安妮宝贝并不这么做,整本书下来,你可能看不到任何引号和冒号,她和韩寒有点像,不喜欢被教条桎梏,喜欢打破常规,走非主流路线。其实有时候我也挺喜欢这种风格的,那种动不动就冒号引号的,看多了确实很烦很反感。安妮宝贝还有个特点,有时候那句话明明应该是要在上面的,她却故意放在了下面,自成一段。她的段落都很短,有时候是几句话,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是一个单词,甚至是一个字,没有逻辑,没有约束,彻底的非主流。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写挺好的,读者阅读起来比较不会累。相比之下,我写文章通常都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一大段一大段的,我自己看着都很累,更别说别人了。所以,安妮宝贝的风格,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她的书我应该会再读几本吧,她是个才女,另类的才女,自成一派。

【《八月未央》读后感】相关文章:

散文欣赏:八月,未央09-10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05-14

流年未央07-07

梦未央06-07

流年未央07-07

雨中未央湖06-07

夏至未央作文07-20

夜未央作文09-28

《锦绣未央》是哪个朝代01-17

未央湖畔、何人醉?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