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释义

时间:2021-03-30 10:10:34 成语 我要投稿

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释义

  一不作,二不休,干就干到底。这是我们下决心干什么事的时候常说的话。可是,你要知道了这个“作”原本的意思,可能要出一身冷汗。

  一不作,二不休,出自一个故事。

  唐德宗时,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读cǐ)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任张光晟(读shèng)为节度使兼宰相。唐德宗命令李晟领兵讨伐朱泚,逼近长安。张光晟率兵与李晟军对阵。张光晟见李晟军声势浩大,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就暗中派心腹去与唐军统帅李晟联络,表示出归降朝廷的意思。李晟一听当然表示欢迎,并说如果张光晟真的投降,一定向朝廷上奏,免他叛乱之罪。

  可这个张光晟亲自护送朱泚出城,待朱逃跑远了,他又返回长安,这才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

  张光晟投降后,李晟如约向德宗上奏章,要求对张光晟减罪,并给予任用。

  张光晟对李晟感恩不尽,两个人成了好朋友。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一次宴会上,华州节度使路元光冲着张光晟大怒道:“决不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把张光晟软禁起来,听任朝廷处理。不久,德宗下旨,认为张光晟罪不可赦,理应处死。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眼看着张光晟被行刑。

  张光晟临死前说:“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这件事记载在唐朝人赵元一的《奉天录》卷四里。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谈》中认为,张光晟说的“作”不是一般的“作为”,而是专指“作贼”、“作乱”。张光晟的话意思是,首先是不要作乱,如果已经作乱了,就要干到底。

  张光晟先是跟着朱泚作乱,后来又投降朝廷,作乱了但是没有干到底,结果是被朝廷处死。张光晟说“一不作,二不休”,实际是对自己投降朝廷的后悔。

  百无一用是书生

  中国历史上,“焚书”被人们称为是一种文化现象。“焚书”这种做法应该是对文化的一种践踏。原因是书籍上所记载的各种思想不够统一有的甚至是相对立的。通过焚书,封建统治者可以消除异己思想。由此观之,封建专制时代不仅是政治上的,文化层面上也逃脱不了被专制的厄运。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显得很荒谬,但在封建时代的确如此,握有兵权的最高统治者才是说话算数的人。正所谓:“顺天者生,逆天者亡。”“天”就是最高统治者皇帝,文人纵然有骨气,但只要你不顺从皇帝的思想,在那个时代你的命运就会是悲惨的。

  “焚书”之所以会在中国历史上上演,这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息息相关。“焚书”的目的便是要统一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便相传万世千秋。在国人的视野中秦始皇焚书最为著名。小脚冰凉查阅史料,其实焚书的始作俑者并非秦始皇。在中国文化典籍中有历史记载的比较著名的“焚书事件”就有四次。

  1、秦孝公焚书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提出:“燔《诗》、《书》。”主张,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焚书的人。然而这一主张并没有得以认真执行,因此对古代文化并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

  2、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行政体制,不满于儒生、游士针对时政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焚书”建议。这起焚书事件,令无数文化典籍化为灰烬。

  3、梁元帝焚书

  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兵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梁元帝认为自己读书破万卷,仍免不了亡国,读书还有何用?遂将书籍14万册烧掉。由此观之,梁元帝是在个人陷入绝望地而作出的非理智之举,与秦、清等朝代为愚民而强令焚书有本质的区别。

  4、乾隆皇帝焚书

  乾隆从公元1773——1782年,历时十年时间组织了360多位著名的文人学者编纂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对于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编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巩固自己的皇权。乾隆曾两次提出对古籍该“毁弃”的就“毁弃”,该“删改”的就“删改”。编书10年间,仅浙江省就焚书24次,就全国而言焚书数量可谓是数量浩繁,实则是中国文化的大灾难。乾隆焚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规模的一次焚书。

【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释义】相关文章:

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释义考02-28

典故:一不作,二不休04-18

一不做二不休成语11-15

成语无恶不作造句03-02

洗手不作的成语解释04-10

成语明人不作暗事05-16

明人不作暗事成语05-16

成语炙手可热的释义03-01

常见的成语及释义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