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

时间:2022-12-16 13:27:26 成语 我要投稿

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

  “想当然”指凭“胡思乱想”下结论,以为事情和结论一定是如此,而其实不是;形容凭唯心主义的没有根据的推测来断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

  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1

  【成语】:

  想当然

  【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解释】:

  想当然指凭主观的推测来断定,以为事情应当如此。

  【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攻屠邺城 , 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举例造句】:

  如果不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靠想当然闭门造车,决不可能达到用艺术形象来高度概括水的各种动态。

  【成语典故】:

  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18岁的曹丕见23岁的袁熙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强占为夫人。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编造出当年周武王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周公的典故。曹操不解,孔融说他根据现在推想过去的。

  成语的本来含义:“想当然”一词按照《辞源》的解释:“凭主观以为如此”,显然带有明显的贬义。今天我们常讲:“办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可以想当然。”“想当然”几乎等同于不切实际甚至是妄想了。但“想当然”的本意其实并非如此。

  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结果俘获了袁熙的妻子甄氏,甄氏貌美,曹丕就强占甄氏。事情闹得舆情哗然,孔融得知此事后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以示讽喻。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却不知道这个典故的由来,于是特意问孔融,孔融则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便是“想当然”的由来。曹操明白了孔融的真实用意,心里自然不快,以后借口杀孔融,或多或少与这想当然有些干系。

  孔融想当然惹下了麻烦,后世则又有一位大学问家照葫芦画瓢来了个山寨版的想当然。据《石林燕语》卷八:“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这则故事在宋代有多部笔记记载,可见当时传为美谈。苏东坡想当然的做法不但没有惹祸,反而高中了科举,运气比孔融好得太多了。

  看了上面两个最著名的关于“想当然”的来历,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想当然”其实是一种假借古人编造故事用来为己所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有两个要点:“想”即是假想、设想;“当然”也就是按照情理推测存在某种必然。也就是说,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必须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历史背景,是很有讲究的,与一般的胡编乱造大有区别,想编出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此看来,“想当然”其实并非完全没有依据,恰恰是很有依据。与今天我们所批评的“想当然”其实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这种“想当然”的叙述手法严格地说类似于寓言,假借古人尤其是名人编一个故事用来说明一定的道理是典型的寓言手法,按照这样的标准,其实很多寓言都是“想当然”的,比如《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显然也是典型的“想当然”了。

  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2

  据推想,应当如此。“想当然”最早见于《后汉书·孔融传》。

  东汉末,曹操攻占邺城,他的儿子曹丕强占了邺城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讽刺曹操,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以纣妃妲己赐给周公。曹操不悟其意,后问此说法“出何经典”,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是以今天的事推断,应当如此!曹操恍然大悟,由此对孔融愈加嫉恨。

  不过,“想当然”的流传,并非自《后汉书》始,而是因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译成白话即是皋陶说,这犯人有该杀的罪三条。尧帝说,那就饶恕他三次。苏轼文中这段话,诸考官皆不知出处。后来欧阳修问苏轼此语之源,苏轼回答:“想当然耳。”这段故事载于北宋·赵令畤《侯鲭录》。南宋·龚颐正的《芥隐笔记》亦有记载,不过将欧阳修易为梅尧臣了。

  由于这段故事载于多种笔记,“想当然”一语便被众人所知,逐渐由文言变为俗语,形容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想当然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想当然的造句05-01

成语想当然的典故04-17

不要想当然散文05-19

也说想当然散文05-17

以卵击石的意思及故事11-02

以古非今的意思就故事03-16

欲盖弥彰的意思及故事03-16

强弩之末的意思及故事03-16

轻虑浅谋的意思及故事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