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伯乐识马的意思及故事

时间:2023-01-30 13:04:37 成语 我要投稿

伯乐识马的意思及故事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为大家带来伯乐识马的意思及故事,快来看看吧。

伯乐识马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伯乐识马

  【拼音】:[bó lè shí mǎ]

  【解释】:用来比喻善于发现、识别和任用人才。

  【出处】:《天下无贼》。

  【举例造句】: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成语典故】:

  有一次,春申君为了说明自己善于识人,便向汉明讲了一个“伯乐识马”的故事:

  他说:“春秋时期,秦国有一个名叫孙阳的人,非常善于识别马匹的优劣。因为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掌管天马的星名叫伯乐,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对孙阳的尊敬,就称他为伯乐。传说有一次伯乐路过虞坂,看见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一大车盐巴向太行山走去。它吃力地行走着。尾巴无力地下垂,蹄子全磨破了,浑身汗水淋淋,嘴里流出的口水滴在地面的尘土里。盐车拉到半山坡,这匹马再也走不动了,赶车的只得让车停下来。伯乐看到这样一匹千里马竟然屈就在这里拉盐车,感到非常惋惜,就连忙从自己的车子上跳下来,脱下自己身上穿的麻布衣袍盖在马的身上。这匹马遇到了知音,便低下头,依偎在伯乐的胸前喘着气。接着,又仰起头来放声嘶鸣,声音洪亮,直冲云天,像金石一般铿锵有力。”

  春申君讲完了“伯乐识马”的故事之后,希望汉明不负所望,为楚国的兴盛做出自己的贡献。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伸出“伯乐识马”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善于发现、识别和任用人才。

  【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把中国的用人制度推向前进。相反,在中国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识才用人、任人唯贤、知人善任、赏识人才的官员并不是太多。他们只知道利用手中的权利,整天钻在复杂的关系网里,琢磨数不清的“黑名单、熟关系。”在他们挖苦心思的操作下,一些三教九流、地痞流氓、破鞋烂袜子,就会披上官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混进各个领域,给老百姓做官下命令。这种人往往不干实事,靠那张不说实话的嘴欺上瞒下,混吃大喝,上骗国家,下欺百姓。靠一些歪门邪道为自己的前程铺砖添瓦,塑造政绩。这些人在各行各业往往都还混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那些品质优良,腹有诗书、博学多才的人,却落了个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境遇。古往今来在中国的历史上活活被窝死的英雄好汉又何止数人,诸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代诗人陆游、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新中国时期的诸多优秀人物,不但得不到重用,反而还落个置于死地的悲惨下场。原因何在?原因就出在当官的不听百姓的呼声,不去了解民情,整天只听那些二传手胡编乱造的汇报。这样骗来骗去,最终受骗和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受损的还是自己的国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和进步,除了崇尚科学,发展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知识、重用人才、解放生产力。因为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资源。离开了人谈发展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老百姓也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才能文明和进步。当官的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发扬“伯乐识马的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为群众所想,谋为群众所谋,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只有这样才能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也才能成为老百姓尊敬和信赖的好头领。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话说的实在太好。当官就应当为民做主,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伯乐识马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伯乐相马的意思及故事03-21

伯乐用马寓言故事03-01

伯乐用马02-29

马嵬杂识散文故事04-03

伯乐与千里马经典故事11-22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伯乐相马06-20

【精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12-01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故事03-31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