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暗渡陈仓的意思及故事

时间:2022-10-11 09:10:06 成语 我要投稿

暗渡陈仓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暗渡陈仓的意思及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暗渡陈仓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

  暗渡陈仓

  【拼音】:

  [àndùchéncāng]

  【解释】: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

  《暗度陈仓》选自《三十六计》

  【举例造句】:

  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成语典故】:

  由于秦朝暴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秦。九月,刘邦在沛县主吏萧何和狱椽曹参等人的拥戴下聚众响应起义,称沛公,不久刘邦投奔项梁。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的主力在巨鹿决战时,刘邦却受楚怀王的派遣,带领起义队伍向关中挺进。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刘邦的军队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后来项羽也攻进了咸阳城。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他凭借自己的强大势力,自称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中王。项羽担心一旦刘邦到了汉中,会暗中培养实力,跟自己作对,所以就把他软禁在咸阳城。不过,项羽却中了刘邦的谋士所设下的圈套,答应让刘邦离开咸阳城。

  这天,刘邦带着手下启程赶往汉中。一路上,车队马不停蹄不敢稍作停留,因为他们怕项羽一时反悔,派军队追上来。汉中的边境地势险峻,主要的通道是由木头架成的,叫做栈道。这时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主公,我们走过栈道后,就把它烧毁,这样不但可以防范追兵,还可以表明您将永远不离开汉中的决心。”刘邦欣然采纳:“好,就这么办吧!”于是下令焚毁栈道。

  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到达汉中后,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在几位大臣的辅佐下,力量逐渐强大。心想:“和项羽决一胜负的时机终于到了。”于是刘邦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采取谋士韩信的计策,在出兵前,下令士兵修筑被烧毁的栈道。项羽的密探发现了这一情况,急忙向项羽汇报。

  项羽听后哈哈大笑,说:“刘邦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当年火烧栈道,现在又要重修,谈何容易!等他修好了,我早已统一天下了。”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他下令:“调集人员、马匹,准备粮草、军械,出兵攻打齐国。”

  没想到,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实际上是为了扰乱项羽的耳目。他暗中却由陈仓出兵,攻打项羽的.领地。由于项羽的守军毫无准备,所以被汉军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刘邦乘胜追击,一步步占据项羽的领地。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的大军把项羽军队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项羽兵缺粮少。夜里,项羽忽然听到从围在四面的汉军中传来楚国的歌声,项羽大惊,失声问道:“莫非汉军已经全部占据了楚地?”这就样,军心大溃,项羽率800兵将突围而出,最后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四年的楚汉战争结束,从此刘邦取得天下,统一了中国。

  暗渡陈仓的故事是什么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刘邦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今都在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hán]、司马欣和董翳[yì],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由于这个历史故事,后来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并达到了目的,就叫“暗渡陈仓”或者“陈仓暗渡”。

  韩信这个计策,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就曾向刘邦说过。刘邦见他们两人先后所定的计策竟然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 ”由此,后来又形成了“英雄所见略同”或“所见略同”这句成语,和成语“不谋而合”(事先未经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态度完全一致)的含义相同。

  暗渡陈仓的成语

  【成语释义】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

  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

  ②也比喻男女私通。

  【成语出处】

  《群音类选 》:“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暗度陈仓

  【近义词】

  明目张胆

  成语例句

  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元 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暗渡陈仓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暗渡陈仓的意思及故事03-19

暗渡陈仓的故事04-22

暗渡陈仓的成语故事07-14

暗渡陈仓的寓言故事11-28

暗渡陈仓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01-14

小学生睡前看的小故事:暗渡陈仓07-19

暗渡陈仓成语解释04-28

暗渡陈仓的成语解释12-12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