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形容人多的成语

时间:2024-02-05 10:44:10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形容人多的成语(优选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人多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容人多的成语1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水泄不通: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珠围翠绕: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2

  稠人广众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指人群众多

  聚蚊成雷

  许多蚊子聚集在一起飞;发出的声音会像打雷一样响。比喻许多人说一个人的坏话;危害甚大。一般作谓语。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稠人广坐

  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场合联合式;作定语;指人多的地方

  络绎不绝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肩摩踵接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行人拥挤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拥挤

  挨三顶五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联合式;作定语;形容人多

  比肩迭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户限为穿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主谓式;作宾语;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联合式;作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捱三顶四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挨肩并足

  形容人群拥挤。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人多拥挤

  济济一堂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用作褒义。常用来指参加集会的`人很多;也指到客很多和人才聚集在一起。一般作谓语。

  门庭若市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一般用于家庭、商业、服务部门等场所。一般作谓语、定语。

  磕头碰脑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门庭如市

  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发言盈庭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偏正式;作谓语;指人多言杂

  沸沸扬扬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掎裳连襼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比肩叠踵

  〖解释〗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屦贱踊贵

  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刑罚既重又滥

  挨肩擦背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多而拥挤。形容人群十分拥挤的场面。一般作谓语、定语。

  观者云集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比肩迭踵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比肩继踵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比喻人多很拥挤。一般作谓语、定语。

  摩肩接踵

  摩:接触;踵:脚跟。肩挨肩;脚尖连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或比喻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用于形容人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比肩叠迹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

  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多用来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的来往。有时也可用于其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掎裳连袂

  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3

  挨山塞海

  成语释义: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挨三顶五

  成语释义: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挨肩擦背

  成语释义: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比肩叠踵

  成语释义: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叠迹

  成语释义: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而立

  成语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比肩继踵

  成语释义: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宾客如云

  成语释义: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宾客迎门

  成语释义: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兵多将广

  成语释义: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布天盖地

  成语释义: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车水马龙

  成语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川流不息

  成语释义: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耳目众多

  成语释义: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发言盈庭

  成语释义:盈:满。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纷至沓来

  成语释义: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觥筹交错

  成语释义: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花花世界

  成语释义: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火树银花

  成语释义: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掎裳连襼

  成语释义: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掎裳连袂

  成语释义: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济济一堂

  成语释义: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家家户户

  成语释义: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肩摩袂接

  成语释义: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接连不断

  成语释义: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接踵而至

  成语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磕头碰脑

  成语释义: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来来往往

  成语释义:指多次来和去交往。

  络绎不绝

  成语释义: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满山遍野

  成语释义: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漫地漫天

  成语释义: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漫天漫地

  成语释义: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都是。

  漫天遍地

  成语释义:满山遍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门庭若市

  成语释义: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摩肩接踵

  成语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七言八语

  成语释义:形容人多语杂。

  前呼后拥

  成语释义: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千家万户

  成语释义:指众多人家。

  人声鼎沸

  成语释义: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人多势众

  成语释义:声势力量大。

形容人多的成语4

  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沸沸扬扬

  热闹非凡 载歌载舞 门庭若市、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比肩继踵、项背相望

  盛况空前 济济一堂、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逐队成群 人喊马嘶 人语马嘶 掎裳连袂

  红飞翠舞 攘来熙往 熙来攘往 觥筹交错 挨肩擦背 比肩叠踵 肩摩袂接 骈肩迭迹 骈肩累足

  掎裳连襼 连衽成帷 骈肩叠迹 踵接肩摩 比肩迭迹 宾客如云 驾肩接迹 比肩叠迹 观者如市

  摩肩接毂 骈肩累迹 亚肩叠背 张袂成帷 比肩迭踵 摩肩接踵 骈肩累踵 笙歌鼎沸 驾肩接武

形容人多的成语5

  1、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宾客迎门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3、宾客盈门 指来客很多。 表示人多的成语

  4、兵多将广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5、磕头碰脑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6、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7、千家万户 指众多人家。

  8、人多势众 声势力量大。

  9、填街塞巷 形容人非常多。

  10、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11、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12、遮天盖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13、遮天映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14、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5、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6、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7、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8、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19、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20、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1、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22、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3、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4、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25、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26、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27、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8、宾客迎门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29、宾客盈门 指来客很多。 表示人多的成语

  30、车马填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31、车马盈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32、车填马隘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33、臣门如市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34、高朋满座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35、履舄交错 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36、门庭如市 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37、门庭若市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38、人来客去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39、一倡百和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40、一唱百和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41、一呼百诺 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42、一呼百应 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43、布天盖地 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44、漫地漫天 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45、漫天遍地 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表示人多的成语

  46、前呼后拥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47、人多阙少 指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48、人来客去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

  49、人来人往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0、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51、遮地盖天 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同“遮天盖地”。

  52、遮地漫天 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

  53、遮天迷地 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

  54、粥少僧多 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55、儿女成行 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56、七男八婿 形容子、婿众多。同“七子八婿”。

  57、七子八婿 形容子、婿众多。

  58、人丁兴旺 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6

  1、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2、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4、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5、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6、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7、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8、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9、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10、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1、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12、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13、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15、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6、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7、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8、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19、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20、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21、捱三顶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2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23、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2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2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26、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27、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8、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9、门庭若市: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30、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1、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2、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3、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3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36、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7、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8、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39、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40、屦贱踊贵: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41、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42、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43、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44、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45、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6、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47、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48、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49、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50、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51、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5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53、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54、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55、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6、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57、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58、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形容人多的成语7

  形容家族人多的成语

  五代同堂、子孙绕膝

  五代同堂释义:

  又称五世同堂,就是一家人同时有五代在世。

  九属,即九代直系亲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出自汉·扬雄《太玄·数》:“九属:一为元孙,二为曾孙,三为仍孙,四为子,五为身,六为父,七为祖,八为曾祖父,九为高祖父。”

  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儿孙绕膝释义:

  子孙围绕膝下。多用于形容子女侍奉父母。

  儿孙绕膝造句

  1、白发人送黑发人,要是叶璇还在,他肯定是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了。

  2、老哥哥脱身最早,如今家业有成,儿孙绕膝,可以说是幸福美满。

  3、谁人不想儿孙绕膝,作为父亲,没看到儿子的`一点一滴,愧对儿孙,只为不愧天下于心。

  4、三位长辈在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中重新找到的平衡点,这是两个全力在为公司打拼的人——陈昊和浅笑,最大的欣慰。

  5、幸福是什么?是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吗?是恬静悠闲、无牵无挂吗?是高朋满座、儿孙绕膝吗?我说:幸福是……。

  6、重阳佳节聚,九九登高望,望见祥云千里把您罩,望见您桌前食美果飘香,望见您儿孙绕膝幸福享,望见您岁岁安乐享重阳!

  7、当我的先生费利浦亲王和我,在上个月庆祝我们的钻石婚大典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儿孙绕膝和家庭支持的意义。

  8、看得出,老人们都非常快乐,由此我也善意的推测,他们的儿女一定对他们非常孝顺,家庭和睦,儿孙绕膝。

  9、何守业默默的念叨着,他们一直就何云飞一个儿子,有时候家里也很冷清,即使再有钱,他们也希望有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

  10、吉飞看在眼里,这老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仿佛是一名颐养天年的邻家老翁,此刻儿孙绕膝,满足而欢愉。

  11、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能够五世同堂、身体健康、儿孙绕膝、安享天伦,这是多少人的人生终极梦想。

  12、老有所养,并非仅是肥鱼大肉;安享晚年,也并非仅是高门大屋;真正的儿孙绕膝,也并非只是重阳节的一声问候。

形容人多的成语8

  变贪厉薄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变化无穷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可用于各种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变化多端

  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形容变化的项目、样子极多。一般作谓语。

  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一般作谓语、定语。

  波谲云诡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变幻不定,难以捉摸

  变躬迁席

  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长生不死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多用于感叹世事变化很大。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此一时彼一时

  〖解释〗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大人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蹉跎自误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饱经世变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八面玲珑

  玲珑:透亮;清澈的样子;也指人机灵、灵巧。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后形容为人机灵;善于应付。含贬义。有讽刺意味;多用于能讨好各种人物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变幻莫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多用于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不识时务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多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

  奥妙无穷

  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形容人或事物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透。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变化无常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可用于各种事物;也可形容人的情绪、表情。一般作谓语、定语。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一般用于人的性情及对事物的揣测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奇不穷

  见“出奇无穷”。

  出奇无穷

  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出没无常

  出:出现;没:隐没;无常:没有常规。忽而出现;忽而隐藏;没有一定的规律;令人无法捉摸。也作“出没不定”。多含褒义;一般用于行动神秘的人或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变化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不出所料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中性。用于人对事物的推测。一般作谓语。

  苍黄翻复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含贬义。多用于责备反复无常、言不守信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9

  人山人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项背相望、座无虚席、济济一堂、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 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形容人多的成语10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3、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7、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9、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10、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3、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7、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8、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9、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0、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2、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23、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2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25、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26、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27、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28、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29、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30、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1、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32、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3、成千盈百:超过比一百和一千还多。形容非常多。

  34、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36、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37、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38、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39、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0、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41、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42、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43、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44、人流如潮:形容人很多的意思,就似人如同潮水一样。

  45、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4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47、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48、济济一堂: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49、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50、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11

  1、驾肩接迹:形容人多。

  2、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3、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4、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5、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6、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7、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

  8、填街塞巷:形容人非常多。

  9、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10、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1、捱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2、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13、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14、挨山塞海: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15、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16、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7、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18、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19、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0、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21、稠人广众: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22、连衽成帷: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23、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4、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5、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6、人潮汹涌:形容人多的像潮水般不断地涌现。

  27、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28、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29、举袖为云:表示人很多,举起袖子就像云一样。

  30、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1、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32、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3、成千盈百:超过比一百和一千还多。形容非常多。

  34、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36、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37、比肩叠迹: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38、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39、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0、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41、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42、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43、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44、人流如潮:形容人很多的意思,就似人如同潮水一样。

  45、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4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47、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48、济济一堂: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49、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50、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51、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5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53、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54、万头攒动:头:指人;攒:聚在一起。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55、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56、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57、座无隙地:坐得很满,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形容人非常多。

  58、人丁兴旺:指某一家里成员众多,而且一般指男性后代比较多的情况。

  59、水泄不通: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60、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61、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62、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63、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其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64、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65、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形容人多的成语12

  形容车多的成语大全

  车水马龙 水泄不通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车马如龙 车马盈门 车载斗量 连车平斗

  纵横交错 车水马龙 眼花缭乱 川流不息

  水泄不通 洛绎不绝

  形容车多的成语解释:

  1、摩肩擦踵

  【拼音】mó jiān cā zhǒng

  【解释】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示例】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2、门庭若市

  【汉语拼音】mén tíng ru shì 门庭若市

  【词语解释】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字词解释】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

  【成语性质】褒义词,偏正式。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出自】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络绎不绝

  【读音】lu yì bù ju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绝:断。 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近义】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摩肩接踵

  【反义】门可罗雀、 人迹罕至、 门庭冷落

  【示例】《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出处】南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4、结驷连骑

  【拼音】jié sì lián qí

  【解释】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示例】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今日为相,明日~,食方于前。”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5、座无虚席

  【读音】zu wú xū xí

  【释义】虚:空。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指人很多。

  【近义词】济济满堂

  【反义词】寥寥无几、一无所有、空无所有

  【灯谜】客满

  6、接踵而来

  【读音】jiē zhǒng ér lái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事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近义词】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

  【语法】偏正短语

  7、济济一堂

  【读音】jǐ jǐ yī táng

  【解释】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一堂。”

  【事例】端木蕻良《三月夜曲》:“在路上我看见方才~的将军夫人了。”

  【近义词】高朋满座、群贤毕集 、座无虚席

  【反义词】一盘散沙、分道扬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8、户限为穿

  【读音】hù xiàn wéi chuān

  【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事例】远近闻名求字者,几于~,而选择綦苛,低昂无所就。 清·王韬《淞隐漫录·姚云仙》

  【近义词】门庭若市

  【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9、冠盖相望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示例】~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唐·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10、冠盖如云

  【读音】guān gài rú yún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自】汉·班固《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示例】~,急侦之,乃一吏部郎经过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前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形容人多的成语13

  【沸沸扬扬】fèi fèi yáng yáng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沸反盈天】fèi fǎn yíng tiān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沸反连天】fèi fǎn lián tiān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同“沸反盈天”。

  【人欢马叫】rén huān mǎ jiào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蜩螗沸羹】tiáo táng fèi gēng

  蜩:蝉;螗: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沸:开水翻腾。象蝉的叫,象沸汤的翻滚。形容社会动乱。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挨肩擦背】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比肩叠迹】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撺哄鸟乱】撺哄:怂恿,起哄。形容人多起哄,七嘴八舌,像鸟聚集在一起一般噪乱。

  【地狭人稠】稠:密、多。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拥挤。

  【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寡不胜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同“寡不敌众”。

  【过市招摇】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挤挤插插】物多人多,十分拥挤。

  【驾肩接迹】形容人多。同“驾肩接武”。

  【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锦囊佳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锦囊妙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磕头撞脑】磕、撞:碰。跑在地上叩头行礼。也指用头顶撞他人,表明不肯善罢干休。也形容由于人多,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

  【摩肩擦背】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摩肩如云】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样密集。形容人多拥挤。

  【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连衽成帷】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迭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接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累迹】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迹:脚印。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骈肩累踵】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骈肩累足】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七口八嘴】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千人唱,万人和】和:应声随唱。领唱的人多,应声随唱的人更多。形容响应的人极多。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七舌八嘴】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七言八语】形容人多语杂。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如山似海】人多的象山和海一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十夫桡椎】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同“十夫楺椎”。

  【十夫楺椎】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衣冠云集】衣冠:古时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引申为世族士绅;云集:如云聚集,形容人多。达官显贵们集聚在一起。

  【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应者云集】应:应和。响应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形容响应的人多

  【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逐队成羣】形容人多。

  【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山动】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形容人多的成语14

  1、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2、阅人多矣:形容人阅历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坏以至于他的前程。

  3、亚肩迭背: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4、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5、逐队成群:形容人多。

  6、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7、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8、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9、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10、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11、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12、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3、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14、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15、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16、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17、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18、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9、掎裳连袂: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20、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1、掎裳连襼: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22、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23、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形容人多的成语15

  众口铄金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常跟“积毁销骨”连用。一般用谓语、分句。

  戮力齐心

  〖解释〗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齐心协力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积少成多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多用于事物的逐渐聚积。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笔大如椽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笔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笔。用于大作家、大书法家、大画家的大手笔。一般作谓语、状语。

  齐心同力

  见“齐心协力”。

  积土成山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声威大震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军事或群众性的生活;表示声势极大。一般作谓语。

  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齐心合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神工鬼力

  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

  众志成城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城;城墙。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齐心并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鹰拿燕雀

  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有生力量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

  集腋成裘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用来形容注意点滴的积聚;包括把众人的力量集合起来;把少量的钱财、物质聚拢来。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齐心戮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寡不敌众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用于战争、殴斗方面;多用来说明失败的原因。一般作谓语、定语。

  体大思精

  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着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指着作、设计等

  人多势众

  人多势力大。形容因人多而势力强大。一般作谓语、宾语。

  泥多佛大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连动式;作补语、宾语;含褒义

  齐心一力

  同“齐心协力”。

  才疏志大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聚沙成塔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用来强调只有集合众人的力量才能办好大事;也用来表示聚少成多。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协力齐心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