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字成语故事

时间:2023-09-01 19:12:26 成语 我要投稿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用到成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四字成语故事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 1

  班门弄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四字成语故事 2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四字成语故事 3

  成语解释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成语简拼HDHS

  成语注音ㄏㄨˋ ㄉㄜˊ ㄏㄨˋ ㄕ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患得患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

  成语辨形患,不能写作“幻”;失,不能写作“矢”。

  近义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反义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成语例子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英语翻译worry about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日语翻译利害得失(りがいとくしつ)によくよくる

  俄语翻译своекорыстие

  其他翻译<德>immer um den eigenen Gewinn oder Verlust besorgt sein<法>attaché à son propre intérêt

  成语谜语病愈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四字成语故事 4

  成语名称:不贪为宝

  成语拼音:bù tān wé bǎo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廉洁。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以不贪别人的财产为可贵,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成语造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从吾所好,岂曰富而可求;有命存焉,当以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露眼,让人家把它偷了去!”,其实,这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上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欢喜一场,便把宝玉秘密藏好。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不字开头的成语

  不名一钱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不自量力 不可救药 不拘一格 不遗余力 不欺暗室 不屈不挠 不求甚解

  包含有不字的成语

  不足回旋 绝不轻饶 老龟煮不 内举不失 宁可玉碎 千夫诺诺 千羊之皮 矢在弦上 泰山不让 行不由西

  四字成语故事 5

  【成语】: 九牛一毛

  【拼音】: jiǔ niú yī máo

  【解释】: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故事】:

  西汉时代有个很有名的大将军名叫李陵,他奉汉武帝的命令,率领军队去攻打匈奴。后来,因为兵力不足而战败投降。武帝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李陵不但不能立下大功,反而轻易对敌人投降,其它的大臣们也纷纷指责李陵的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打抱不平,他仗义直言说道:李陵将军孤军夺战,每一次出兵攻打敌方都有很好的.成绩。而这一次,他没有得到李广利(担任正面主攻任务的将军)的协助,五千人的步兵虽然被八万匈奴兵团团围住,但是仍然冒死对抗,而且连续打了十几天的仗,还杀伤敌兵一万多人,直到粮草都用尽了,才不得不假装投降,这样的战绩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李陵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将领啊!至少他的功劳能够抵他的罪过吧!

  汉武帝听到司马迁不但为李陵辩解,而且还讽刺他的亲戚李广利,顿时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司马迁打入死牢,接着又判了司马迁当时最残酷、最耻辱的宫刑。司马迁遭受到如此大的打击,受到这种侮辱,好几次都想自杀一死了之,可是他想到自已这种情形即使死了,在大家眼中也不过就像是九牛之一毛,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一丝同情,还会受到大家的嘲笑。于是,他下定决心、勇敢的活下去,最后终于完成《史记》这部名流千古的史学钜着。

  四字成语故事 6

  成语名称:众志成城

  成语拼音:zhng zhì chéng chéng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城:城墙。万众一心,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成语造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23回:“众志成城,当必能济事了。”

  众志成城的成语故事

  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大钱就是币值高的钱。景王试图以铸行大钱的方式来收缴民间的小钱。大钟即编钟。景王准备铸造两组巨型编钟,一组是无射(读yì),一组是大林。他打算把这两组编钟上下悬挂在一起配合着演奏。

  众字开头的成语

  众叛亲离 众志成城

  包含有众字的成语

  乌合之众 众志成城 众叛亲离 墙倒众人

  四字成语故事 7

  凤毛麟角

  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出候超曰:“方侍宴,说君有凤毛。”谢徒跣还内,道隆谓检觅凤毛,待至暗而去。宋武帝曾经说:“谢超宗很有些个凤毛。”右卫将军刘道隆当时也在座,出来等到谢超宗,对他说:“刚才宴席上,皇上说你有凤毛。”谢超宗光着脚走进屋里,刘道隆以为是取凤毛去了,直等到天黑了才离开。

  谢超宗是刘宋的文人,父亲叫谢凤,祖父是赫赫有名的谢灵运。孝武帝非常欣赏谢超宗的文才,赞扬他“有凤毛”,拿他和他的祖父谢灵运相比。旁边有个叫刘道隆的`将军,听到这话后不知道皇帝称赞谢超宗“有凤毛”,是表扬他的学识才华,还以为谢超宗真的有“凤毛”这种稀罕宝贝。这一天,刘道隆专程登门拜访,口口声声要看谢超宗的“凤毛”。他不知道谢超宗的父亲名“凤”,这样一口一声要看“凤毛”,触犯了谢超宗的家讳,导致谢超宗慌慌张张,来不及穿鞋就躲到室内。不学无术的刘道隆不明所以,还傻傻地等在那里,以为谢超宗进去找“凤毛”了,结果等到天黑了也不见谢超宗出来,只好悻悻地走了。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笑谈。

  四字成语故事 8

  画蛇添足

  在很久以前,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他们准备把一壶祭祀用的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由于帮忙办事的人较多,这壶酒不够这么多人喝,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究竟要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提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就把这壶酒给他喝。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就要开始喝酒。但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就想:他们画得真慢。

  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而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只能看着他喝完酒了,这个时候懊悔也没有用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四字成语故事 9

  隋朝初年,有个名叫王劭的人,曾在北齐、北周做过官。齐、周相继灭亡,进人陏朝后,隋文帝杨坚任命他为“著作郎%隋场帝杨广时期,他又连任原职,真可谓官运亨通,一帆风顺。

  这个官为“著作郎”的王助,其实并不专心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虽然也编写过国史和做过其他的一些注释工作,但是,他却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邪门歪道方面。他时常假托什么图谶命符,散布荒诞的童谣,谎报神奇的怪异现象,并且借此预卜国家将如何兴旺、恭维杨家皇帝将永远稳坐江山等等。

  有一次,他谎报说,某处获得一只神龟,龟腹腔有“天下杨兴”四宇;皇后死了,他也胡造谣言,说皇后原是·‘妙善菩萨”转生,她不是死,而是“返真”,临去时,天上还曾派下仙乐和香花来迎接她。他就是这样地胡说八道、花言巧语,以博取皇帝的欢心和维持他的官职。他的'这个“著作郎"竟一直做了将近二十年之久。

  可是《陏书·王劭传》却给了他这样的评论,说:“王劭用这些方法来取悦皇帝,在这个官位上将近二十年,采用迂腐奇怪和街谈巷语的话,而且文词鄙野,不符合常理,骇人听闻,大为有识之士所讽刺和嗤笑。”

  四字成语故事 10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

  【成语解释】: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成语简拼】:zzba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惴惴不安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欧阳山《苦斗》六七)

  【近义词】: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乱

  【反义词】: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死于公元前621年。穆公死后,秦国决定用177名活人殉葬,其中包括子车氏家族的奄息、仲行、于虎三人在内。这三人才能出众,对秦国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深受百姓爱戴,如今却要无辜被活埋,秦国人对他们无限同情,对统治者这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十分憎恨,他们无可奈何地创作了《黄鸟》一诗,来表达他们的悲哀和愤恨之情。这首诗保存在《诗经·秦风》里。它一共有三章,第一章写道: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湍湍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它的'大意是说;黄雀瞅瞅叫凄凉,一齐落在酸枣树上。谁跟穆公去从死?子车奄息好儿郎。这位奄息人人今,一百个人比不上。走近墓穴要活埋。

  全身发抖心里慌。那老天为何不睁眼,杀这好人不应当!如果可以赎他命啊,愿用百人来抵偿!第二章写道;“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瑞惴其?、彼苍老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它的大意是说:黄鸟瞅嗽叫凄凉,一齐落到桑树上、准随穆公去从死?子车仲行好儿郎、这位仲行人人爱,一百个人难比量、走近墓穴要活埋,全身发抖心里慌、那个老天没长眼,杀我好人太荒唐!如果可以替他死啊,愿用百人来抵偿!第三章写道;“交交黄乌。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于虎。维此于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傈、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的意思是:黄鸟瞅瞅叫凄凉飞来落在荆树上、谁跟穆公去从死?子车于虎好儿郎、说起子车?钢虎啊,百人相比没他强、走近墓穴要活埋。浑身颤抖心发慌、叫声那个老天爷,杀我好人不应当?如果可以赎他命,愿死百次来抵偿!

  “惴惴其理’这句诗,后来发展演变为成语“惴惴不安”惴惴。

  四字成语故事 11

  成语名称:妄自尊大

  成语拼音:wàng zì zūn dà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不把别人放眼里。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妄:过分地;尊:高贵。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

  成语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成语造句: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况且以这样的‘名儒’而做官,便不免以‘名臣’自居,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的成语故事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囚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释义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故事是马援,字文渊,茂陵人。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帝。当时,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在各路豪强中,公孙述最为强大,他在成都称帝。为此,在陇西一带称霸的隗嚣,派了马援去公孙述处探探情况,以商讨如何能长期地割据一方。马援在隗嚣手下,是个很受器重的将才,他接受使命,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因为公孙述是他的同乡,早年又很熟悉,所以这次去,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叙日说故。然而事出意外,公孙述听说马援要见他,竟摆出了皇帝的架势,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许多侍卫站在阶前,要马援以见帝王之礼去见他,并且没说上几句话就退朝回宫,派人把马援送回宾馆去了。接着,公孙述又以皇帝的名义,给马援封官,赐马援官眼。对此,马援当然很不愉快,他对手下的人说:“现在天下还在各豪强手中争夺,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大讲排场,自以为强大,有才能的人能留在此与他共同建立功业吗?”马援回到隗嚣处,对隗嚣说;“公孙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看不到天下的广大,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们不如到东方(洛阳)的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后来,马援投靠了光武帝刘秀,在光武帝手下当了一位大将,竭尽全力,帮助光武帝统一天下。最后,公孙述被刘秀打败。

  妄字开头的成语

  妄自尊大

  包含有妄字的成语

  无妄之灾 妄自尊大

  四字成语故事 12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四字成语故事 13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四字成语故事 14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失而射,傍栽而战。武王左操黄戟,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故事: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j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j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j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四字成语故事 15

  武则天掌权期间,有人控告文昌右丞周兴和丘神绩串通谋反,武则天命令来酷吏俊臣审查此案。来俊臣正在 和周兴办理案子一起吃饭,他问周兴说:“囚犯多不肯招认,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 ”周兴说 :“这太容易了 ! 抬个大瓮来,用炭火在四面烤,再叫犯人进到里面,还有什么能不招认 ! ”来俊臣派人找来一口大瓮,按照周兴出的主意用火围着烤,然后站起来对他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让我审查你,请老兄自己进到瓮里吧! ”周兴十分惊恐,叩头认罪。

  四字成语故事 16

  【成语】:泰山压卵

  【拼音】:tàishānyāluǎn

  【解释】: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成语故事】:

  孙惠是晋惠帝时齐王冏的谋士。在齐王失败之后,孙惠受到了成都王的重用,后来成都王起兵攻打长沙王,孙惠十分失望,才退隐。不久,东海王在下邳起兵,孙惠知道,就上书东海王,指出历代王朝危亡的情形,都是枝叶先雕零,才引起上下根株的死亡。因此,劝东海王应该一心平乱,匡扶王朝。同时还颂扬东海王的实力:“这种强大的力量,就像是乌获摧毁冰块;令孟贲折断枯树;使猛兽吞食狐狸;用泰山来压卵一样,这是没有办法相比的……”最后,东海王被孙惠恳切的`言词打动,才起用了他。

  以泰山的坚实、巨大,来压微小、脆弱的蛋,两者力量的悬殊,是可以想见的,用“泰山压卵”这四个字,正可以巧妙的表现出一件事情的对比。所以,后人便用它来形容,以最强大的力量,加诸在最弱小的一方,也就是以强欺弱,能轻易达成任务的意思。例如,一家资本雄厚的公司,以贱价和小商店竞争,那必然会成功的,这就可以用“泰山压卵”来形容。

  四字成语故事 17

  一败涂地的故事

  【解释】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败,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决定起义,他们首先攻下了沛县。大家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刘邦说:“抗秦大业是艰巨的,如果一败涂地,就要赔上性命啊!我刘邦愿带领大家大干一场!”

  刘邦从这天开始,便率领沛县的三千弟子展开反抗暴秦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四字成语故事 18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四字成语故事 19

  孙知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技艺非常高明,尤其擅长人物画,画风独特,为当时绘画界所推崇

  有一次,成都寿宁寺约请他为寺院画了幅《九曜图》,孙知微答应了

  孙知微画风严谨,构思巧妙,经过几天思考才开始作画。草图终于画出来了,正准备着色,仆人赶来报告,今天主人的好友过生日,人家一定要请主人前去赴宴。不得已,孙知微只好停止作画,然后把他的弟子叫到跟前,吩咐他们说:“这幅画的草图我已画好了,我要去朋友家,剩下的着色工作,你们几个人一起做吧,要用心揣摩,不要出错。”弟子们由于得到老师的信任而感到十分高兴,他们围着画品评了一番,正准备上色时,有人忽然发现图中水曜君身边的侍童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他们感到很奇怪

  弟子中有个叫童仁益的人,平时学习很马虎,却总爱耍个小聪明什么的,这次也不例外,他对大家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喜欢在瓶子画上一枝鲜花,这次因为急着要出去,一定是忘了画了,我们给他补上吧。”于是立即拿起笔来,用心地在水晶瓶上添上了一枝粉红色的莲花

  第二天,孙知微回来了,他来到画前一看,发现水曜星君侍从童子手中的水晶瓶里竟生出了一朵红莲花,鼻子都快气歪了,责问他们为什么要在水晶瓶中随随便便添上一枝莲花。童仁益等人说:“添上莲花。这个图画不是更完整、更好看了吗?”孙知微听了以后,真是哭笑不得,只得说:“这简直是瞎胡闹!你们的出发点虽然没有错,却干出了自以为聪明的蠢事。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曜星君镇妖伏魔的宝贝,而不是用来插花的花瓶,否则宝瓶不就变成了普通的瓶子了吗?”又说:“你们真可气,这幅画全让你们给毁了!”孙知微的一番话说得他们目瞪口呆,无地自容。特别是童仁益,低着头,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才好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成“弄巧成拙”这个成语,意思是说,卖弄聪明却变成了愚笨,也指本来想干些巧事,结果反干了蠢事。

  四字成语故事 20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于是,好奇地问更羸不用箭是如何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更羸对魏王解释说:“其实也没什么,我猜测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魏王还是一脸茫然。

  更羸接着讲:“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成语“惊弓之鸟”便由此而来。

  ——《战国策·楚策四》

【四字成语故事 】相关文章:

四字经典成语故事03-01

四字成语故事12-15

塞翁失马四字成语故事06-15

及瓜而代四字成语故事04-14

脍炙人口四字成语故事04-08

望梅止渴四字成语故事07-27

四字成语故事及感悟(通用17篇)11-07

瓜田李下四字成语故事10-13

一饭千金四字成语故事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