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描写家乡的成语

时间:2023-07-28 14:48:47 泽楠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家乡的成语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家乡的成语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家乡的成语大全

  1、保家卫国:

  保卫家乡和祖国。

  出处: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2、背井离乡: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3、背乡离井: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出处:见“背井离乡”。

  4、拂袖而归: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5、告老还乡: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6、故土难离: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7、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8、江东父老: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和何面目见之?’”

  9、客死他乡: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眼见客死他乡有谁祭奠。”

  10、离乡背井: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11、离乡背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

  出处: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12、离乡别井: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离乡别井,劳碌奔驰,不分蚤夜。”

  13、离乡别土:

  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出处: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14、流落他乡:

  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15、抛乡离井:

  离开家乡故土。

  16、思妇病母:

  指因想念妻子欲归家乡而托言母病。比喻作伪。

  17、四海为家:

  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出处:《汉书·高帝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18、他乡异县:

  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出处:《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19、违乡负俗: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20、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21、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处: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22、越鸟南栖:

  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难忘故乡情。

  出处:南朝·梁·萧统《古诗十九首》:“葫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23、他乡遇故知: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24、魂牵梦萦

  解释:形容万分思念。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25、朝思暮想

  解释: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26、故土难离

  解释: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27、落叶归根

  解释: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28、归心似箭

  解释: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29、望穿秋水

  解释: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30、望眼欲穿

  解释: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31、莼鲈之思

  解释: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33、保境息民: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32、沉烽静柝: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

  出处: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34、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35、烽火相连: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36、开疆辟土: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37、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38、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描写家乡的成语】相关文章:

描写月亮成语10-14

描写晴天的成语02-24

描写山高的成语11-04

描写温柔的成语01-15

描写晚霞的成语01-18

描写仇恨成语04-12

描写幸福的成语02-11

描写性格的成语02-28

描写大海的经典成语07-25

描写花的成语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