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愚公移山成语典故

时间:2022-04-28 08:50:17 成语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成语典故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成语典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愚公移山成语典故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成语解释: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自】:《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愚公移山成语典故: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列子》的原著在西汉以后便已散失。近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魏晋间人聚敛缀合秦汉典籍,又附益纬书、佛典之说,成此《列子》八篇。

  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作为《列子》最早的整理者和注释者,张湛认为,《列子》一书不是先秦古籍。在张湛看来,《列子》一书颇多佛学思想,而语言和故事是思想的载体,这意味着《列子》的文本有一些与佛经有关。“愚公移山”故事源自竺法护的译经《佛说力士移山经》,移山神话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列子》的始创者曾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法护译经。

【愚公移山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成语典故04-18

成语典故12-27

成语典故05-22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成语典故介绍01-06

成语历史典故12-18

成语典故:不贪为宝08-20

【实用】成语典故05-24

关于成语典故10-11

指鹿为马成语典故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