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无为而治的典故

时间:2022-12-08 14:41:11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无为而治的典故

  无为而治是一种境界思想,那么关于无为而治的来源是什么?下面小编为你解答相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为而治的典故

  由于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后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无为而治”指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而治的意思是: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哲学意义

  无为:自然;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中国道家文化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哲学意义:

  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 不争,即是无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原来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专心做事,能够不争安乐啊。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得下,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

  第三层意义:无是甲骨象形字与大篆金文中的“乐舞”,为是研究学习。要人们学而知其乐,指快乐的学习研究。

  “无”的 甲骨文字形,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无的本义是:乐舞而“为”的古代本义是学习研究。真正的无为本义是学而知其乐。 无为境界是谦卑者修行的境界;是顺应万物,以顺其和。自然和谐的语言与行为表达,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圣人教化世人守弱、不争、快乐,达到“无为”。

  《 道德经》的哲学理念: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 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指出凡事要“顺天之时,得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意”,不要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所以说:“天道无为,顺其自然趋势而为,无亲无疏,无彼无己也”。无为而治:以顺应民众的需求为重点来治理国家 不要强加少数人的意志 就可以很轻松或者说很顺利的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哪个朝代

  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炜不断,社会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做为献给统治阶级的南面术,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规范,倾向于不妄为,适于每一个人。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一点值得注意。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研究无为而治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而达到天下大治。什么是无为?从字面上看,无为似乎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的意思,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老子所说的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他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里的“必作”利‘为’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引申到治国,“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为“道”中的规律)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是以法治国,而非人治;人过多的干预社会秩序则乱,法治则井然有序。“无为而治”对于帝王个人准则而言,即是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具体事情分摊给臣下去做,不必事必躬亲。

【无为而治的典故】相关文章:

无为而治怎么造句04-30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10-14

道家无为而治是谁04-09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04-09

无为而治议论作文05-25

哪个朝代采用无为而治04-13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04-10

历史典故关于子产放生的典故04-17

历史典故《卖狗嫁女的典故》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