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的答题技巧

时间:2023-04-24 10:41:00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的答题技巧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下面为大家带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的答题技巧,快来看看吧。

  一、方法点津

  散文在表情达意时常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例如,比喻、拟人能生动形象的表情达意;对比能使词句所要表达的内涵更加鲜明、突出;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深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或使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反复能突出意思,强调情感等等,不同的手法,都有着特定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解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这类题型时,除了要答出词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外,还要答出能体现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的关键词(或短语)。例:这里运用比喻(或拟人),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运用对比,鲜明地表现出;这里运用排比,表达了的强烈情感等等。但是,指明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并不是我们答题的核心,其核心是要答出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词句的内涵。手法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最终是为表现词句的内涵服务的,因此这一题型实际上属于词句理解考点的范畴。词句的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既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包括性格、品质),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想法、感受,或许还隐含着一个观点或道理,甚至还表现了人或景物的状态等等,较为复杂。考生在挖掘内涵时,应在读懂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综上所述,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可归纳为: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的答案=①修辞手法+②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③词句内涵(内涵要从个性、情感、感受、道理、状态等方面多角度挖掘)

  二、典例分析

  【文章简介】散文《生命中给我首次拥抱的那个人》主要内容是写妇产科年轻护士胡洁夜班护理产妇和新生婴儿,表现了胡洁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样题展示】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文中第⑩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文段如下)

  凌晨四点,胡洁再次进病房给病人打针,照例被问到你行吗,先前接受输液的那个孕妇直点头:她可以的,扎针好像蚊子叮了一下!这个时候,胡洁心里是最温暖的,所有的辛劳,都值得了。

  【参考答案】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表现了胡洁专业技术的过硬(内涵中的个性角度)及胡洁对产妇的爱心(内涵中的情感角度),同时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胡洁的爱岗敬业(内涵中的品质角度)。

  【答案分析】因为是一个典型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所以答案强调了三个内容:①修辞手法,②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③词句内涵。而词句内涵从个性、情感、品质三个角度来挖掘,三个内容中的每一点都是得分点,但得分的重点、难点在内涵的全面挖掘。少答一个层次的意思,就要扣掉相应的一个分。

  三、错例点拨

  某考生关于上题的答案是这样的: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了胡洁技术的高超(内涵中的个性角度)和胡洁对产妇的关爱之心(内涵中的情感角度)。

  分析以上答案,可发现该答案漏了两个得分点,一是没指明比喻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二是没答出产妇认可的胡洁的一种品质爱岗敬业。根据踩点给分的打分方法,应扣掉相应的分数。可见该考生对此题型的答题方法还不怎么清楚,且全面挖掘内涵的意识还比较淡泊。

  四、答题技巧

  此题型在中考改卷时采用的是踩点给分的方法,即答出参考答案中的一层意思就给一个分,答出了两层意思就给两个分,答出了所有意思就给满分,允许答有限的废话或啰嗦话,只要这些废话或啰嗦话不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冲突就不会扣分。这种打分方法启迪我们在挖掘内涵时,可以尽可能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挖掘。可以将我们一时无法取舍,但自认为在理的想法也写在答案中,说不定在不经意间就踩准了参考答案上的得分点。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考生对上题的解答: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洁注射技术的高超以及胡洁对产妇的爱心,同时还表现出产妇对胡洁的技术和医德的认可,也能体现出胡洁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上面的这个答案中划线部分虽是参考答案以外的内容,但其表述是有道理的,因此不应扣分,再加上此答案表现出了参考答案中所有的得分点,所以应判为满分。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挖掘词句内涵,尽可能地去踩准得分点,正是这个同学获得满分的原因。

  五、实战演练

  【文章简介】林清玄的散文《秋声一片》写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的人由于远离了大自然,越来越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而更可悲的,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因为他们将更加远离自然。

  【试一试】请结合全文内容,赏析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附参考答案:这句话将季节拟人化(修辞手法),形象地(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说明了现代都市人在都市里再也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只有在远离都市的大自然里,季节的特征才比较明显(内涵中状态的角度);表现了都市人对远离大自然的伤感和无奈及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内涵中情感的角度)。

  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一、文题解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题的理解及文题对阅读文本所提供的必要帮助,目的在于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文题的途径来选择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综上,透过文题,可知文章的体裁;或是叙事的线索、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二、整体感知,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搜集和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包括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三、文意把握,主要考查对搜集的文本信息进行处理、感悟、评价等,从而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及文本的价值取向。

  四、语言品味,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阐释说明、理解感悟、分析判断、归纳整理等能力,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五、作品感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价值、语言表达的领悟能力。具体说就是,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事件,感受主旨;对文和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面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理解词句的感情色彩,感受作品的情感价值;对各种描写的作用理解等。

  六、赏评拓展。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字作品。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考感情倾向,能联系相关的背景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对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领略其中的含义。

  这是中考记叙文阅读考试的几个大的方面,希望我们在组织复习时能够抓住重点,给学生以指导,特别是答题方法的指导,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考查形式,不再列举。

  语段阅读题答题的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文章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五种表达:

  1、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2、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

  3、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

  4、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

  5、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归纳要点,把握思路。做记叙文阅读时,先看题再读文,带着问题看文章,具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从中找出答题的关键点。在读文章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另外,阅读时可以按照时、地、原因、人、事的顺序进行,抓住文章的故事性和情节性。

  2.理解段落或句子,分析作用。在读文章时要明确哪些是重点段落,哪些是重点句子,然后从全文结构上分析,句子或段落是否具有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后呼应等作用。从内容上看,一般重点段落在开头则具有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的作用;在文中则是埋下伏笔,为后文做铺垫的作用;在文末,则是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思想。

  3.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十分重要,阅读全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文中展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句子。如人物描写的句子,可以通过这些描写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环境描写,可能都对人物形象起到映衬烘托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记叙文开头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作用:

  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2、为下文作铺垫。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有的开头就是设置悬念的单一作用,有的和上述结合在一块。文章此点容易读出和解答,不再赘述。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的答题技巧】相关文章:

表达效果与修辞手法04-16

阅读答题技巧与题型解析04-17

修辞手法等的作用和答题技巧11-12

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03-29

考研阅读理解备选题型和答题技巧04-29

现代文阅读中景物作用题型的答题技巧04-18

关于高考分析构思题型的诗歌赏析答题技巧04-01

比喻修辞手法答题格式01-18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答题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