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先秦文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4-02 23:35:11 帅帅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先秦文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先秦文学部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先秦文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一)先秦代学

  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刘安:《淮南子》)

  先秦散代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代。

  《左传》、《战国策》、《国语》。

  两汉代学两汉散代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代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代和散代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代学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代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代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代。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代《谏逐客书》。

  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扩展资料:

  知识点一 上古歌谣、神话

  概述:

  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

  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四点)

  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

  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二、神话传说

  神话产生的原因。(3点)

  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

  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

  我国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分。

  现一般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

  这些典籍主要有《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又作《风俗通》应劭辑录)、《三五历记》(三国 徐整)、《列子》等。

  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我国神话之所以流传下来很少、很零碎,原因大体有三:

  一是我国古文字繁难,记录不便;

  二是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

  三是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

  我国神话的主要内容。

  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

  二是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海神”、“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

  三是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较有名的如《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

  四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形象奇特,富于奇趣,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国等。

  我国神话的基本特色。

  在思想内容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第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

  第二,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品格。

  在艺术方面:

  首先,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

  其次,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想象和幻想加工过的拟人化现实。在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基础上,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其三,我国上古神话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法。

  其四,我国上古神话体现了悲剧美与崇高美的统一。

  我国古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二.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

  三.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知识点二 《诗经》

  《诗经》分风、雅、颂 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结合作品论析《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一、周民族的史诗。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等。《公刘》描述了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迁豳的史迹,歌颂了他率领周人营建都邑、拓垦疆土的创业精神。

  第二、颂歌与怨刺诗。在《诗经》中,歌功颂德的作品占有一定比例。这些颂赞诗歌从表达手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歌颂周天子、王室祖先、王室将领的叙事性颂赞诗;一类是颂德祝福谀美贵族或赞美人物技艺、品性、仪貌的非叙事性颂赞诗。///怨刺诗,即所谓“变风”、“变雅”。它产生于西周末东周初。“大雅”中的是王室重臣或上层贵族直刺时政的讽谏之作,重在“刺”,如《大雅·荡》、《大雅·板》。“小雅”中的大多是王室各级悒郁不得志的中下级官僚慨叹命运多舛的悲伤之作,重在“怨”,如《小雅·巷伯》。《国风》中的怨刺诗则多出自民间,因而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第三、婚恋诗。这类题材的诗歌绝大部分集中在“国风”中,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婚恋诗中写的最多的是情歌如《周南·关睢》.另一类诗歌是描写家庭婚姻悲剧的“弃妇诗”。《邶风·谷风》和《卫风·氓》堪为此类题材诗的代表。

  第四、农事诗。《雅》、《颂》里的农事诗,大多赞颂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夸耀农田广大、收获丰盛,表达祈求丰年的愿望。其内容较为单调,文学价值不高。农事诗中的杰出作品,当推历代传诵的《豳风·七月》。在是一首饱含奴隶血泪的诗歌,也是现存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最古老详细的文字记录。

  第五、征役诗(战争徭役)。散见于“风”、“雅”之中。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此外,也有些征役诗表现出爱国感情和英雄气概,《秦风·无衣》。

  简析《诗经》的艺术特点

  其一、直抒胸臆的特色(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战争徭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其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其三、《诗经》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

  (1)章法: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

  (2)句法:以四言为主、搀以杂言。

  (3)字法:叠字、联绵词和语气词的大量运用。

  (4)音乐性: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诗经》是乐歌总集,每首作品都富有民歌特色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5)词汇丰富。《诗经》中特别是《国风》中运用的词汇,多出于群众口语。其中极为丰富的名词。

  从风雅、比兴的角度,试述《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也称“国风”,“国”犹“方”,指地域;“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等15个地区的乐歌,共160篇。“雅”,正也,即标准音,是周王京畿附近的乐曲名称,包括“小雅”和“大雅”两部分。“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运用较为普遍,也更具特色。比是用与之相类的事物来打比方,《诗经》用比,因其种类不同而作用各不相同,“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它们都增强了事物的可感性、形象性。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深化了诗的主题。“兴”就是托物起兴,《诗经》运用兴的手法是灵活多样的,有的兴句与诗歌正文没有直接联系,只起调节诗歌韵律的作用。如《郑风·山有扶苏》。

  《诗经》的影响与地位

  其一、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迪。

  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复叠的章句,多彩的修辞,双声叠韵的巧妙应用、隔句押韵的节奏掌握,都给后代诗歌以艺术上的营养。

  其三、推动后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诗经》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彪炳史册。

  知识点三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一)甲骨卜辞。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卜辞所记内容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记事较简单,不成系统,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原貌。

  (二)铜器铭文。商周铜器铭文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模式:开头交代事件发生时间,然后叙事,内容大多是殷王赏赐,最后还有告于先祖的祭日;出现记言文字,如《曶hu1鼎》;《毛公鼎》侧重记言,文字最长。

  二、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一)《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1、《虞书·尧典》等记载尧、舜、禹等人传说,是后人的追述;

  2、《商书·盘庚》是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3、《周书》主要是诰与誓两种文体,记周公言论最多。《洛诰》、《无逸》、《立政》是告诫成王之言,《大诰》是对诸侯的训令,《多土》、《多方》是对殷民的训诫,《康诰》教训康叔如何治理殷民,《君奭》是周公与召公的谈话。周公的这些谈话和训令,反映周公的心态,周人的政治思想和周初社会关系。《周书》的《金縢teng2》和《顾命》以记事为主。

  4、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卜辞、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

  (二)《春秋》记事系统,有自觉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1、《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通称,后特指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2、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并作大纲式叙述。

  3、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具备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4、但其记事很简略,因此非真正意义上叙事散文。

  5、“礼义之大宗”(《史记·太史公自序》)。

  (1)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2)春秋笔法

  ①在史事的简略记述排比中表现思想倾向;

  ②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在史著中灌注感情色彩。

  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一、概述。

  (一)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二)相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三)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史料,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四)不只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提供历史借鉴。

  (五)思想倾向:

  1、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

  2、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周王室衰落和诸侯争霸,表现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社会变革趋势。

  3、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

  4、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5、在人神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在君民关系中,民的地位提高。

  二、叙事特色:

  (一)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简短记事,发展成完整的叙事散文。

  (二)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主要通过:

  1、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2、创立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3、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全过程。

  (1)倒叙与预叙: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如“宣公三年”,先写宣公之死,后写其生。

  (2)插叙和补叙:常用“初”字领起。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结果,如秦晋崤之战;

  4、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视角广阔灵活;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

  (三)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最突出成就在写战争,不重对交战过程记叙,而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

  (四)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神秘化特点。

  1、道德化。如在总结城濮之战经验时云:“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僖公二十八年)。整个《左传》叙事中,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

  2、神秘化。以常出现的预兆为例,大都有道德化倾向:符合礼义要求之事,常有吉兆,而悖于礼义之事,则常有凶兆。如“僖公十四年”晋卜偃“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的预言。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鲜明时代特色。

  (五)戏剧性。

  1、戏剧性情节;

  2、有的叙事记言,不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而出于臆测或虚构。如“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话。成为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

  3、大量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如“成公十年”记晋景公之死的三个梦。

  三、人物。

  (一)人物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人物集中描写。

  (二)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其一生中某一片断,反映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往往生动传神。如“晋灵公不君”中,鉏麑chúní、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

  (三)有些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如写晋文公由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由四处流亡到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个曲折的成熟过程;楚灵王即位前争强好胜,弑王自立,即位后残暴等,显示其是昏君,但同时又表现他宽容纳谏,不记前怨,风趣等性格特点,并写他最后悔恨自己残暴,性格复杂。

  (四)人物行动、对话构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绝少人物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展现人物性格。如齐晋{安革}之战中卻克、解张、郑丘缓三人的形象。

  四、琐事的描写。大量描写琐事细节,利于生动叙事和人物刻画,如记楚白公之乱写叶公子高平叛,就叶公戴头盔这一细节反复渲染,突出国人对叶公的爱戴和叶公急于争取国人的心理。

  五、语言。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一)“文典而美”,“语博而奥”(刘知几《史通》),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如“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

  (二)因事因人而具不同特点,都用辞典雅。

  (三)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如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之状云:“舟中之指可掬也。”“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通·叙事》)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一、体制。

  (一)国别史,21卷,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汇编。

  (二)成书约在战国初。各国“语”各有侧重。

  1、《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2、《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完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3、《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4、《晋语》篇幅最长,共9卷,较为全面,叙事成分较多,侧重记晋文公事迹。

  5、《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6、《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

  7、《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二、思想倾向主要反映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在神与人的关系上人神并重,由崇天命,转向重人事。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向背为施政依据。如《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

  三、语言

  (一)以记言为主,多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二)由于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饰,颇有气势。

  (三)有的为《左传》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语中》),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气低等(《吴语》)。

  (四)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邵公谏厉王弭谤等。

  四、叙事

  (一)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晋语中骊姬和里克。

  (二)许多事件前因后果及经过都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议论文字上。

  (三)也有情节生动曲折,富戏剧性的叙事,如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

  (四)由于国别史的特点,有时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写个人言行,如《晋语四》专写晋文公等,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

  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体制。

  (一)33卷,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非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二、思想倾向:纵横家思想。

  (一)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

  (二)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

  (三)《战国策》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叙录》)地位作用,是士、尤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三、人物塑造。

  (一)对战国时各阶层人物、尤其“士”都有描写。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颜斶等,具典型意义,代表士的不同类型。

  (二)虚构和想象的文学性描写。言论事迹虚构的,如苏秦;具体描写虚构的,如写苏秦夜读。夸张虚构不合史著要求,却使叙事更生动,有利于人物形象塑造。

  (三)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意追求行文奇特惊人,如荆轲刺秦王,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人物个性化言行,如苏秦落魄后的喟叹。

  (四)一方面继承《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纪传体的出现开创先例。如冯谖客孟尝君,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四、语言。“文辞之胜”

  (一)春秋时期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风格“辩丽横肆”。

  (二)引类譬喻,借动植物或习见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辩说。如庄辛说楚襄王。

  (四)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如鹬蚌相争故事。

  (五)行文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如鲁仲连义不帝秦。

  (六)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如写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有时描写精细,如写触龙入朝。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体例、思想、艺术等的影响。

  (一)体例。《史记》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汉纪》、《资治通鉴》等,是对《春秋》、《左传》等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二)艺术

  1、先秦叙事散文记述历史事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2、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

  3、《左传》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视,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特点,在后代史传文学中都有体现;

  4、《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

  5、《史记》的奇谲文风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关系。

  二、叙事艺术

  (一)叙述历史事件时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左传》、《国语》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行的评述,在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二)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如:

  1、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

  2、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

  3、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起因,以预叙方式暗示故事结局。

  (三)我国古代小说写人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如:通过人物个性化言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四)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受先秦叙事散文启示。

  《尚书》中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孟子》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成熟。

  知识点四 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一、语录体—《论语》

  (一)体制

  1、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录成,成书在战国初年。

  2、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两字,各篇无时间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无共同主题。语录体,短小简约,未构成完整篇章,是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

  3、文学色彩在于表现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性格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二)文学性体现在:

  1、记录孔子言论片断,在对人物只言片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

  2、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语言更为委婉。

  二、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体—《老子》

  (一)老子自撰。

  (二)集中反映老子哲学思想,探讨形而上学问题,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其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老子哲学理论基础是“道”,但并未忘怀现实人生,表现出作者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情感。

  (三)艺术性。采用大量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常用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和《论语》相似都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先秦说理文基本特征。

  三、语录体—《孟子》

  (一)成书于战国中期,篇题撷取首章首句二三字,每篇非围绕着一个主题。

  (二)记录孟子只言片语,一些章节就一个论点反复论述,形成对话体论辨文。

  四、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特点—孟子之前的《墨子》、同时代的《庄子》

  (一)《墨子》

  1、反映主要思想和代表说理风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

  2、标题概括中心思想。

  3、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4、未完全摆脱语录体影响,大量“子墨子曰”,表明是后学对墨子讲学辞的记录;

  5、段与段之间有密切联系,围绕同一个论题论述,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

  (二)《庄子》

  许多篇章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可算抒情性说理文。

  五、《荀子》《韩非子》

  战国末,《荀子》《韩非子》中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有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论证精密,注意谋篇布局,结构浑然,表明我国说理文体制已经成熟。此后,专论体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一、先秦说理散文大致由五种体式构成,每种举出一部,以这五部为例,试阐述先秦说理散文由萌芽到成熟的演变过程。

  五种体式为:

  先秦说理散文由萌芽到成熟的演变过程:

  初期为《论语》、《老子》等语录体散文;

  第二阶段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文的过渡和形成,代表作品为质朴严谨的《墨子》、雄辩犀利的《孟子》和恣肆激诡的《庄子》。

  第三阶段,为《荀子》和《韩非子》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论说文的成熟。

  先秦说理散文深远的影响:

  第一是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第二是影响了后世散文的创作风格;

  第三是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2.《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体制。共7篇,主要记录孟子谈话,孟子和其弟子共著。

  二、艺术特点。

  (一)长于论辩。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由《墨子》始,逐步走向成熟。

  1、逻辑上不如《墨子》严谨,却更具艺术表现力,具文学散文的性质。

  2、运用逻辑推理、类比推理、二难推理,欲擒故纵,反复诘难。如《梁惠王下》、《公孙丑下》(受不受金)。

  (二)“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

  1、其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说有些牵强,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

  2、少数就近取譬的寓言故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气势浩然。

  1、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使情感激越,辞锋犀利,气势磅礴。

  2、大量使排偶、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气势。

  (四)语言通俗自然、明快畅达,而又精练准确。很少有艰深、生涩的语句。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题目:如 简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3.《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和《庄子》一书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

  一、体制。先秦说理文中《庄子》最具文学价值。

  (一)《庄子》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内篇庄子所作,外、杂篇庄子后学。

  (二)思想。

  1、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保持独立人格,追求精神自由。

  2、源于又发展了老子思想。“道”是其哲学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

  3、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个体,生命融入宇宙万物,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

  4、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二、创作方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

  (一)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即借重长者名人言语,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大都用“三言”形式说理,有时融为一体。“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二)结构线索模糊隐秘,思想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纽带,把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融为有机体。内篇多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用寓言从不同角度层面,加以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寓言作结,是哲理抒情散文。

  三、想象和虚构。这些寓言具超常想象力,构成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

  (一)哲学思想精深玄奥,具神秘色彩,适合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暗示。

  (二)从“道”的立场看,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时空无限,宇宙无穷,站在宇宙高度看待万物,因而,其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局限和物我分别,恢诡谲怪,变化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三)想象诡奇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文概》);奇幻的想象还反映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充满批判精神。“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语,骨里却尽有分数。”(《艺概·文概》)《庄子》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情感曲折的流露,如接舆歌中,表现生于乱世的绝望和悲哀(《人间世》)。

  四、形象恢诡的论辩。

  (一)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手法代替逻辑推理,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体味其中的哲理,表现出作者精辟的思辨能力。

  (二)站在相对主义立场提出命题,如齐是非、等寿夭、合同异等等,从形式逻辑上近于诡辩。一些比较纯粹的议论文字,注重逻辑推理,常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层层推论,但逻辑上并不严密。如《马蹄》。

  四、诗意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的特点。方东树:“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昧詹言》);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 植根现实的寓言

  一、《荀子》

  (一)概述:

  1、荀子名况,字卿。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2、与孟子思想的比较:

  孟子:继承仁义学说 荀子:继承礼乐学说;

  内在之仁,主张性善 外在之礼,主张性恶;

  重义轻利 重义不轻利;

  专法先王 兼法后王;

  专尚王道 兼尚霸道。

  3、现存32篇,大多说理散文,另有《成相》、《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二)“君子必辩”(《非相》)。

  1、思想的深邃,理论严整,说理清晰,论辩透辟,各章相应,逻辑周密。

  2、思想:《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提出“性”和“伪”。人的天性在耳目之欲,声色之好,因而出现争夺、残贼、淫乱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实,必须用礼义教化,并明确界定“性”是“天之就也”,即先天自然本性。“伪”即人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认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提出“圣人化性而起伪”,“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众者,伪也。”“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3、性恶论是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故而不仅此篇论述周密,而且与荀子的整个理论系统相一致。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就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4、文辞也相互呼应,如《劝学》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等观点,也和“圣人化性起伪”的观点息息相通。

  5、荀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首尾一贯,理论系统严密,各篇之间有照应,故而绵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

  (三)艺术性。

  1、用常见事物为譬喻,把抽象道理具体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如《劝学》;

  2、排比句法或用韵语,增强气势,调谐音节,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韩非子》

  (一)概述。是战国末期法家乃至诸子学说集大成者。继承荀子学说,发展成刑名法术之学;借鉴老子思想,对“道”赋予法术内涵,主张刚强有为;继承前期法家法、术、势,将三者冶为一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二)思想和文风。《韩非子》多针对现实而发,主张以法术威势制人,严刑峻法治国,文风峻峭犀利,如《说难》。长篇大论的如《显学》、《五蠹》、《孤愤》等,波澜壮阔;短篇多就一个问题论述,辞旨简洁爽利,如《难一》、《难二》、《难三》、《难四》中28个短篇。以论辩透彻,逻辑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集大成者。

  (三)寓言故事最具文学意味,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

  1、寓言在《战国策》、《孟子》中偶用,在《庄子》中为阐明中心思想,只是议论说理文的一部分,而非独立文学体裁;

  2、韩非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辑为寓言故事集,如《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体现了其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3、取材于历史,通过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反映自己的观点。如《庄子·人间世》和《大宗师》中论心斋和坐忘的孔子,是一个醉心于道学的形象;《韩非子·内储说上》主张释赏行罚的孔子,是冷峻的法家形象。

  4、取材于现实社会和民间故事的,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外储说左上》)。

  (四)题材平实,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如《外储说左上》“棘刺母猴”。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一、思想。以儒、道为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深厚,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和作品的审美风范。

  二、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

  (一)后世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

  (二)确立了说理文体制。拟语录体和对话体的,如杨雄《法言》。

  (三)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具形象性和抒情性。

  (四)先秦说理散文中的寓言本为说理存在,但独立成为一种表现手法或文学样式;以对话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

  (五)影响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

  (六)语言表现力。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

  考点五: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一、楚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方面和中原很一致。

  三、习俗和审美趣味上“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受夏商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风气的影响。对楚国审美风气影响明显,使其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

  四、楚当时由盛而衰,内部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一、屈原生平及思想。

  (一)两次放逐经历。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二)主张联横,对理想充满信心,对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

  二、楚辞。

  (一)“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这时已经成为专门学问,与“六经”并列。

  (二)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是指有楚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三)直接渊源是《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祭歌的浪漫精神,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由于楚辞和汉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称“屈赋”。

  (四)西汉末,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共24篇。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

  第三节 《离骚》

  一、概述。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一)“离骚”解释。司马迁:遭受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王逸: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云:“离,别也;骚,愁也。”

  (二)一般认为写于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二、思想。

  (一)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感情反复迸发,形成回旋复沓的特点。

  1、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到“岂余心之可惩”,自叙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具有“内美”。他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和情操。

  2、后部分幻漫诡奇,以象征性行为,突出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二)主旨是爱国和忠君。

  1、“系心怀王”的诗句,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用婚姻爱情不谐比喻君臣的疏远,可解释为忠君。

  2、国君一定程度上是国家象征,通过国君实现兴国理想,忠君是爱国的一部分。

  3、爱国之情和宗族感情连在一起。

  4、爱国更表现在对楚国现实关切,反复劝戒楚王向先贤学习,吸取教训。

  5、对奸佞小人的仇恨,对宗国命运的担忧,批判精神。

  (三)“美政”理想,即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1、国君应该具高尚的品德。

  2、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

  3、修明法度。

  4、对自己不幸身世的哀叹,饱含着悲愤之情。

  三、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探求的热情和功业未就的焦虑,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四、美人、香草意象。

  (一)美人意象或比喻君王,或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所以全诗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二)香草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作为独立的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的斗争的双方。香草美人意象构成象征比喻系统。

  (三)“香草美人”、“求女”、香草和飞升作为象征手法,与楚文化紧密相关的。

  (四)与《诗经》在形式上的比较。

  《诗经》:整齐划一而典重

  屈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基础上的。屈原以前,楚地民歌句式参差不齐,并且采用“兮”字放在句中或句尾,如《越人歌》(《说苑·善说》),促成句式变化;吸收大量楚方言。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顿挫悲壮,或韵或否”,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其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

  (一)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改定后保留,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二)体质:11篇。闻一多:《九歌》首尾两章(即《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迎、送神曲。中间的九章为娱神曲,《九歌》因中间九章而得名;所祭的神只有东皇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9篇在形式上不同于《东皇太一》,更少拘束,符合上古“索祭”之礼,主要借男女恋情来吸引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向往。

  (三)思想内容:

  1、诸神:《东皇太一》为至尊天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舜妃娥皇、女英),《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

  2、以描写爱情为主,也表达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如《东皇太一》颂赞辞,庄严富丽,显示主神和陪祭诸神的区别。

  3、人神情感的摹写,除《东皇太一》、《国殇》、《礼魂》外,其他篇皆有此内容。如《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王世贞推为“千古情语之祖”(《艺苑卮言》)。《九歌》中抒发的贞洁自好、哀怨伤感之情绪,可看做是屈原心情流露。

  (四)艺术性

  1、具明显的表演性。

  (1)歌乐舞合一。对舞乐的描述,如《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2)有独唱、对唱、合唱。如《湘君》、《湘夫人》。

  2、心理描写细腻深入,除倾诉外还叙写细节,如《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论证留兮中洲?”,《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诗薮》)。

  二、《九章》

  (一)体制。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涉江》等9篇作品。“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二)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叙述身世和遭遇。写作年代如硃熹所说:“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楚辞集注》)。其中《橘颂》是屈原早期作品,借咏物述志。全篇比兴,四言体,;《抽思》在汉北作;其余各篇流放江南时作,抒写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哀郢》对楚国即将覆亡的哀叹。这种情绪贯穿于《九章》各篇;《涉江》抒写义行高洁不为世人理解的悲哀,表达不变心从俗的决心。以奇服象征品格清高脱俗,文气从容冲雅。

  (三)更具纪实性;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表现情感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

  三、《天问》

  (一)体制。

  1、“天问”即列举历史和自然界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2、共172问,大致次序先问天地形成,次问人事兴衰,最后到楚国现实。

  (二)思想。蒋骥说:“每于国运兴废、贤才去留、谗臣女戎之构祸,感激徘徊,太息而不能自己。”(《山带阁注楚辞·馀论》)焦虑而急切的情感状态,失望和愤懑,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三)以“曰”字领起,几乎都由问句组成,节奏明快而强烈;全诗基本以四言句为主,间以少量五、六、七言;四句一组,每组一韵,也有极少数两名一韵。

  四、《招魂》。

  (一)怀王死后,为招怀王招魂而作。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

  (二)内容以屋宇、服饰、姬妾、饮食及舞乐,以招楚怀王亡魂。

  (三)可能在招魂仪式中演唱。丰富的想象力,铺陈手法,根据地域方位特点,营造出或险恶阴森或华美豪奢的意境,优美抒情的描述,如乱辞:“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一、流变

  (一)《九辩》主要抒发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把秋景的凄凉寂寞和自身的失意之情交织,“悲秋”主题由此发端。悲愤深沉的风格。

  (二)《高唐赋》、《神女赋》。分别写楚怀王和襄王梦遇巫山高唐神女之事。前者以铺陈景物风光为主,后者以描摹神女之美为主;《神女赋》不但写神女之美,也写她洁身自持。文笔委婉曲折,状貌传神,肆意铺陈,而且略陈讽谏,开汉大赋先河。

  (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是楚辞至汉大赋的过渡阶段。

  二、屈原的影响。

  (一)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在逆境中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的精神。

  (二)屈赋的艺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首先,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就句式而言,以杂言为主,词语繁富,重视外在形式美,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浪漫的精神气质。

  (1)主要表现为感情奔放,追求理想,凸现抒情主人公形象,想象奇幻等。

  (2)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3)象征手法可概括为香草美人,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王逸:“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又包含了一些原始宗教的情感体验,屈原使之更富现实感。

【先秦文学部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先秦文学作品篇目09-19

先秦文学知识汇总大全09-14

中国古代文学歌谣:先秦文学09-13

减去多余的部分09-05

中国部分城市别称08-04

托福阅读部分近义词09-08

闪闪的河流(中间部分)09-29

阅读理解部分应试技巧09-15

我国部分古代文人别号08-20

托福阅读部分近义词比较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