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包文正是哪个朝代的

时间:2023-09-19 11:55:53 毅霖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包文正是哪个朝代的

  包文正即是包拯的别称,那么家喻户晓的包拯在历史上是哪个朝代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包拯的生平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奎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黑子、包黑炭。

  包拯办案故事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京城开封发生一起因房屋归属产生的纠纷案。当时京师有个叫刘保衡的富商开了一家酒场,但却经营不善,欠下官府一百余万文酒曲钱。三司屡次派人督催刘保衡还债,刘保衡自然不敢与官府抗衡,不得不变卖家产以还债。刘保衡的房屋甚是豪华气派,三司使(主管国家财政)张方平在刘保衡拍卖家产时,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他的房屋。

  这件事后不久,平地再起风云,刘保衡的姑姑到开封府告状,说刘保衡并非刘氏后代,而是一个无赖地痞,无权卖掉刘氏祖宗基业。开封府派人调查后,发现刘保衡姑姑所说的情况属实。如此一来,当初购买刘保衡房屋的三司使张方平就成了风口浪尖的人物,嫌疑极大。包拯当时任御史中丞,立即上书弹劾张方平,指责他身为三司使,却乘人之危,贱买所管辖富民的住宅,寡廉鲜耻,实在骇人听闻,如此小人,朝廷不能委以大任,处之以高位。张方平由此被贬。

  集贤院修撰宋祁继任三司使职务,由此再度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右司谏吴及上书弹劾宋祁任,说他任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时,不但政绩平平,还纵容家人借贷公使库钱数千贯,担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时则奢侈过度。包拯上弹劾宋祁任益州知州时游山玩水,宴请宾客,不理政事,并指出宋祁的亲兄弟宋庠此时正担任执政大臣(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职务,因而宋祁不能出任三司使职务。

  为了避嫌,参知政事宋庠不得不主动上书宋仁宗,说明自己处于执政之位,而弟弟宋祁又被提拔为国家财政大臣,权力太重,于政事大大不便。于是,在一系列舆论的压力下,宋祁去职,由包拯接任三司使。

  包拯的任命刚刚下达,翰林学士欧阳修立即上书弹劾包拯:认为官僚士大夫理应重义轻利,珍惜名节,轻视官位高低,但包拯却恰恰相反,他大肆攻击三司使张方平,迫使张方平下台;宋祁刚刚接任,又不遗余力地抨击宋祁的过失,宋祁被罢免后,包拯顺利地担任三司使职务,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包拯是个奸诈小人;更何况包拯才疏学浅,虽有刚直不阿的美名,但于事无补,恐怕难当三司使之任;而且包拯不孝顺父母,品德欠佳,这些事实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此时宋仁宗正为三司使一职焦头烂额,因而并未采纳欧阳修的意见。但欧阳修的弹劾并非没有任何效果,过了一段时间,包拯才走马上任。

  包拯任三司使后不久,河北都转运使李参下令裁减禁军年老年弱者一万余人。被裁员的士兵怨气满腹,大发牢骚。骁骑士兵张玉也在被裁之列,他怀疑是三司使包拯为了节省国家财政开支,所以才暗中支持李参裁减士兵。愤恨之下,张玉直接闯入三司衙门,当众破口大骂包拯,由此引发了另一起风波。

  包拯开始认为张玉有精神病,先委托医生检查,得知此人正常后,便将其擒送殿前司。皇城司查明事实真相后上报朝廷,宋仁宗下令开封府审理此案。台谏官们纷纷上书指责张玉目中无人,竟敢当众欺凌大臣,不得不杀。于是,司法官员按照士兵违反阶级法,判处张玉死刑,张玉被杖杀。

  人物评价

  包拯像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时人也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已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包文正立训的民间故事

  包公晚年,体弱多病,便向宋仁宗赵祯送上辞呈,要求告老还乡。皇帝挽留不住,只得准奏。恰好包公的孙子包逊是新科进土,皇帝便有意破格提拔他,接他爷爷的班,担任开封知府。

  包公闻讯,慌忙上殿面君,婉言谢绝道:“万岁,孙儿包逊德不足以服众,才不堪以重用,还是量才使用,老臣方能心安理得。”

  赵祯心里很过意不去,道:“你看满朝文武,哪个不是辞官之前,把亲属安排得舒舒服服,唯恐官不高、禄不厚!爱卿一生为国操劳;政绩卓著,有口皆碑,却不肯让孙子担任高官…也罢,朕就任命包逊担任浚仪县令,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当时京畿地区分属浚仪和开封两县,这两个县的县令都算是肥缺。

  包公回府,对包逊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清正廉明,效忠朝廷。第二天,便和老妻一起回家乡合肥颐养天年去了。

  一年后,合肥发生了一件大案,牵涉到包夫人的胞弟,被押送到庐州府衙审讯,尚未结案。

  包夫人父母早亡,从小和弟弟相依为命,手足情深,便瞒住包公前去探监,庐州知府是包公的门生,知道了这种关系,便有意包庇,将包夫人的弟弟从轻发落。

  此事风言风语传到包公耳中,他立即责问夫人:“王子犯法尚且与民同罪,你为何去为弟说情,致使知府徇私枉法。”包夫人振振有辞“我只是前去探监,并没有见到知府,怎么扯到说情二字?”“你好糊涂!案子尚未宣判,你一个堂堂诰命夫人前去探监,不是说情也是说情。让别人看起来,你是故意耍威风,有意给知府施加压力的!”

  包夫人猛然醒悟,方知大错铸成。她流下悔恨的眼泪:“是我败坏了你家的清白名声,我再也没有脸面做你的夫人了。你……你,就休了我吧!”

  包公和妻子相濡以沫,情深意笃,怎忍休妻?包夫人深知丈夫内心的痛苦,执意搬出家中,独自居住。包公这才写了休书,又派仆人照料好她的生活。

  庐州知府听说恩师休妻,慌忙重新审理案子,使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东京传来消息,说浚仪县令包逊官官相卫,民怨沸腾。包公忧心如焚,日夜兼程赶到东京。

  他没进家门,先进行了私访。事情是这样的:张贵妃的侄子是个纨绔子弟,他在闹市纵马疾驰,将进城卖菜的老汉踩死。告到浚仪县衙,包逊却判了死者冲撞马头,咎由自取,只是赔偿几两银子了事。

  包公怒不可遏,便闯到县衙击鼓鸣申冤。包逊升堂,见堂下站的竟是爷爷,慌忙上前叩头请安。

  包公冷冷地说:“县太爷,请你缉拿撞卖菜老汉的凶手归案,为民伸张正义!”

  包逊长叹一声:“爷爷,孙儿确有难言之隐。

  张贵妃是皇上最宠爱的美人,案发之后,她就派太监捎话、此案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你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先请万岁摘下你的乌纱帽!”包公拂袖而去,进宫见驾。

  赵祯重病卧床,奄奄一息,日夜侍候他的张贵妃便趁机发号施令。她将包公拦在殿外,道:“万岁龙体欠安,不能见卿。你有什么本章交给本宫也是一样。”包公说明来意,请张贵妃大义灭亲,并处置包逊。

  没等包公把话说完,张贵妃冷笑道:“听说你一大把年纪竟然休了老妻,又来找孙子的麻烦,我看你是老糊涂了!”说着使命太监把他赶出宫去。

  包公气得头脑发昏,手脚冰凉。回到府中,对包逊喝道:“国法治不了你,我用家法来治你……来人呀,将这个不肖子孙重打四十竹板,逐出包家,你再也不是包拯的后代了!”

  包逊屈膝跪倒,苦苦哀求道:“爷爷,我父亲去世早,只剩下奶奶和你两个亲人了。奶奶做错了事,你便和她恩断义绝,如今又要将孙儿逐出家门,往后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头疼脑热,谁在床前侍候你老人家呵!”

  包拯老泪纵横:“不是我心狠,这样做只是我们一家人伤心流泪,要是任凭贪心官污吏横行,那会使千万家百姓以泪洗面的呵!”

  “爷爷有英明的皇帝撑腰,才能做到铁面无私,如今牝鸡司晨,朝纲不振,孙儿想步爷爷后尘也办不到呵。”包逊豁出去了,传令衙役道:“速速缉拿张衙内归案!”果然不出包逊所料,张衙内没抓到,却传来了将他撤职的命令,此案便不了了之。

  包拯经过这一番折腾,不久就病故了,他临终前留下遗嘱,命人镌刻在堂前墙壁上:

  后代子孙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就是名垂青史的包公家训,至今仍保存在开封包公祠内。

【包文正是哪个朝代的】相关文章:

最晚的朝代是哪个朝代01-17

甲骨文出现在哪个朝代08-02

刘备是哪个朝代06-25

建安是哪个朝代07-21

炎帝是哪个朝代的06-14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01-17

楚是哪个朝代06-19

孟姜女是哪个朝代的06-15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03-10

陶潜是哪个朝代的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