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

时间:2022-11-17 13:34:54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

  在《大唐荣耀》中广平王的戏份非常多,大家认识这个广平王吗?那么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

  广平王(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本名李俶。

  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李豫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广平王早年经历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肃宗长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吴氏。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生于东都上阳宫 。初名俶,年十五封广平郡王。玄宗有孙百余,王是嫡皇孙。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仁孝温恭,动必由礼。幼而好学,尤专《礼》、《易》,玄宗钟爱之。

  收复两京

  禄山之乱,京城陷贼,从肃宗搜兵灵武,为天下兵马元帅。至德二年(757年)盛夏过后,肃宗加紧了对安史叛军总攻的准备与部署。这年闰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赏三军,总攻长安、收复京师的战斗即将打响。

  九月十七日,唐朝大军正副元帅广平王、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率领作为机动队伍,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位于今陕西长安南)以北横亘30里,与叛军10万人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战斗一开始,敌人骁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前队进逼相应,遭到敌人突然反扑,军中大乱。正当危机关头,壮勇绝伦的李嗣业奋臂高呼:“今日若不拚死一战,必将一败涂地。”说着,竟卸下铠甲,光着膀子,抡起长刀,冲向敌阵。敌军被其英勇所震慑,唐军也士气大振,阵脚方才稳住。李嗣业乘势率领前队军卒各执长刀,列阵而进,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军阵似铜墙铁壁压向敌人。刹时之间,疆场上战马嘶鸣,刀枪撞击声、士兵呐喊声,响成一片。这场血战一直从午时打到酉时,直到夜幕降临,敌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6万多具尸体。叛军退入长安后,连夜逃跑了。

  唐军得到战报,代宗立即下令入城。京师长安沦陷安史叛军15个月后终于收复了。

  起初,肃宗急于收复京师,与回纥相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时,回纥叶护要按约定执行。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叶护太子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回纥叶护太子吃惊地跳下马跪下来捧着广平王李豫的脚,说:“我当率军为殿下立刻前往东京。”于是与仆固怀恩率领回纥、西域的jun队从长安城南经过,扎营于水东岸。(当时的“拜”不等于“跪拜”,唐朝太子广平王李豫只是拜没有跪,而回纥叶护太子立即又拜又跪)。百姓、军士以及胡人纷纷拜广平王李豫,都哭泣着说:“广平王真不愧汉夷各族的主人!”肃宗得知后高兴地说:“朕不如广平王!”于是广平王李整军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夹道欢呼悲泣。李留在长安,镇守安抚了三天后,率领大军向东去收复洛阳。任命太子少傅虢王李巨为西京留守。

  唐朝官军与回纥军大破叛军,叛军严庄与张通儒等人放弃陕郡逃跑,广平王李豫与郭子仪进入陕城,仆固怀恩率兵分头追击叛军。[4] 严庄先进入洛阳向安庆绪报告败状。安庆绪率领他的部下逃跑,放弃洛阳。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三天,唐朝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停止了劫掠。

  长安、洛阳两京的相继收复,代宗以天下兵马元帅身份立下了卓越战功。肃宗返回京城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十五日,将他进封为楚王。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五月十九日,立为皇太子,改名豫[7] 。十月五日,举行了册礼,确立了他的皇位继承人地位。上元末年,两宫有疾,太子往来侍疾,亲尝药膳,衣不解带。[1]

  登基除奸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张皇后无子,后惧上功高难制,阴引越王系于宫中,将图废立。乙丑,皇后矫诏召太子。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兵到凌霄门,候太子至,保护太子到禁军中。当晚,领兵到三殿,将越王系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又将皇后软禁于别殿。肃宗因此而崩,元振等迎太子于九仙门,见群臣,行监国之礼。己巳,即皇帝位于柩前。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

  荡平余孽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代宗即位。经过一番周折,代宗开始亲政。他亲政以后,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委任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所谓“国之大事,戎马为先”,这一天是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五日。

  看得出,代宗即位后,确实把平叛当成了重要工作。在他部署平叛的过程中,也对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的人事关系进行了调整。五月于丹凤楼颁布的大赦制书已透出这一意图。其中可注意的内容是:玄宗时被废黜为庶人的王皇后、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等均恢复了封号,因擅兵被废为庶人的永王璘等也予以昭雪。代宗的良苦用心似乎是通过对皇室成员的平反昭雪来梳理玄宗、肃宗时期淤结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寻求开拓进取的途径。假如代宗能够沿着这一思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再利用肃宗平叛时期图谋中兴的余荫,未尝不能获得一个有所突破、有所振作、全面中兴的良机。但是,由于内政头绪繁杂,兼以外患交困,特别是宦官势力过于膨胀,致使代宗的努力在刚刚闪现出一丝希望之光后即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是大唐帝国的悲剧。

  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安史叛军的最后一个元凶史朝义走上末路穷途,自缢而死。很快,降将李怀仙就将他的首级送到京师。元凶授首,大功告成,唐朝诸道兵马皆凯旋班师。

  史朝义的死,标志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总算平定了。八年之中,不仅玄宗、肃宗各赴黄泉,唐朝皇帝换了祖孙三代,叛军元凶也变了两姓(安、史)父子四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代宗完成了肃宗未竟之事,总算可以告慰祖宗,松口气了。举国上下的黎民百姓似乎一夜之间忘却了兵灾战火的苦痛,也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听到这一喜讯后所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历史评价

  刘昫等《旧唐书》:

  ①呜呼,治道之失也,若河决金堤,火炎昆岗,虽神禹之乘四载,玄冥之洒八瀛,亦不能堙洪涛而扑烈焰者,何也?良以势既坏而不能遽救也。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是知有天下者,治道其可忽乎!明皇之失驭也,则思明再陷于河洛;大历之失驭也,则怀恩乡导于犬戎。自三盗合从,九州羹沸,军士膏于原野,民力殚于转输,室家相吊,人不聊生,而子仪号泣于用兵,元载殷忧于避狄。然而代宗皇帝少属乱离,老于军旅,识人间之情伪,知稼穑之艰难,内有李、郭之效忠,外有昆戎之幸利。遂得凶渠传首,叛党革心,关辅载宁,獯戎渐弭。至如稔辅国之恶,议元振之罪,去朝恩之权,不以酷刑,俾之自咎,亦立法念功之旨也。罪己以伤仆固,彻乐而悼神功,惩缙、载之奸回,重衮、绾之儒雅,修己以禳星变,侧身以谢咎征,古之贤君,未能及此。而犹有李灵耀作梗,田承嗣负恩,命将出军,劳师弊赋者,盖阳九之未泰,岂君道之过欤!

  ②群盗方梗,诸戎竞侵。猛士尝胆,忠臣痛心。扫除沴气,敷衍德音。延洪纳祉,帝虑何深。

  孙之翰:

  ①代宗虽非英睿之君,亦非昏主。……代宗行事素尚宽厚,且容宰相擅权而逐贤臣,则尚宽之为害也。

  ②肃宗、代宗宠内臣过厚,待将帅不至,致怀恩怀贰,自为身谋,狡计一生,河北非天子所有。

  ③盖代宗优柔之主,虽能察(元)载为恶之迹,而断之不早,遂使奸臣大害于国贤者,忧愤而终,惜哉。

  石介:

  ①代宗即位为人主,(李辅国)而敢凌蔑,其怙权恃势,骄恣如此,代宗岂无英武?能忍受侮辱者,盖权在于彼而不在于已也。今权在辅国,虽代宗英武,其能制之乎?故但忍之而已。犹赖代宗渊深有谋,始外示优容,而内思有以去其权。乃虚加尚父,以尊宠之而渐罢之,兵柄既失,盗入其室,而首臂俱去,无权,胡能为也。

  ②代宗为李辅国凌蔑,几至不臣,盖以其方握兵柄,权在其手,不能制也。幸而夺其权,辅国不敢骄悖,乃复以兵柄授于元振,则宜乎?……元振一怒,致万乘仓皇,京师陷覆,可嗟矣。夫可为深戒。

  ③(元载为相)纲纪隳坏,政令颓弛。贪猥盈满,贿赂公行。海内怨嗟,朝廷危殆。犹赖代宗聪明,早察其奸,克行诛戮。不然,几何不丧国也

  欧阳修等《新唐书》: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苏辙《代宗论》:予尝论代宗,唐之庸主也,而承安史坏乱之后,肃宗草创事出,一切人情震摇,易以生变,此非常才所能定,而代宗承之。又尝一为吐蕃所惊,跳奔于陕,然国遂以定,不及其身者,何也?今考代宗行事,有类英主者二焉。诚率是道而充之,其身安而国定,盖无足怪。何也?能容大功之臣,背之而不疑,犯之而不怒,而外无姑息之迹,一也。仆固怀恩、李光弼二人之功着矣,怀恩之恃功犯上,自敌以下,谁能忍之?而代宗不与之较,故优容包纳,卒待其自毙,岂不曰与之较力,则彼骁虏也;与之较理,则彼戎狄也。其乘气而凶悖,盖将亡也,是其料怀恩于目中矣。李光弼身兼将相,功无与比,而幸陕之役,坚坐不应,此其意非持两端,则髙卧以观变也。代宗恩礼终始不衰,岂不曰光弼之功,而伤之天下,其谓我何。彼之不赴吾急,吾不问,则己问之,则必讨彼,非束手受死者,而吾使谁敌之哉!代宗之待二臣如是,天下不谓之姑息者,理当然也。……人有当其意则用之,众不与则必杀之,其用其杀莫或能间之者焉。始用元载,委己听之,载恶己甚,诛之。而不疑宠鱼朝恩,几危郭子仪。然其横也,则杀之。程元振之宠固矣,柳伉一言而逐之,易如反掌,卒弃不用。元载之狱,问目皆从中出。则是平日载擅权于外,而代宗居中,无不知也。去三大奸如杀犬羊,中外不惊,上下厌服,观此则昏且孱者不能为也。是二者,英主之所难,代宗有焉,所以能保国而安身者哉。

  范祖禹:

  ①代宗责县令职在字人,无恤隐之心而阿党权势,黜之当矣。

  ②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若代宗者,其何责焉。

  王夫之《读通鉴论》:

  ①代宗推心以任怀恩,至于已叛,犹眷眷不忘,养其母,鞠其女,且曰:“朕负怀恩。”

  ②代宗委权以骄藩镇,而天下瓦解……代宗之机,得之于老氏……固为宽弱以极悍戾者之骄纵,骄纵已极,人神共愤,而因加之杀戮也不难,将自以为善制奸慝而必死于其手。乃天下习知其术,而受其与、不听其取;乘弱制之以不复刚,终处于无何而权以倒持。安足以驰骋哉?自敝而已矣……帝王之诛赏,奉天无私,犹寒暑之不相贷也,邪说兴,诐行逞,此以为术,而天下之乱日生,可勿戒兴?

  ③夫代宗非果无能为者,一受制于李辅国,而二竖因之,元载乘之,怀情以待,得绾以相而志将伸,绾遽卒,常衮不足以胜任,而代宗又崩矣,唐之不振,良可悼已!

  爱新觉罗·颙琰《唐代宗论》:代宗虽为太子,亦如燕巢于幕,其不为辅国所谗者几希。及帝即位,若苟正辅国之罪,肆诛市朝,一武夫力耳!乃舍此不为,以天子之尊,行盗贼之计,可愧甚矣!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①代宗则颇阴鸷,观其倚李辅国以得位,旋即能除去辅国可知。

  ②代宗初藉元载之权谲,及其败,复能用(杨)绾与(常)衮以矫之,可谓知所务矣。故代宗实非昏愚之主也。

  ③然代宗迷信佛教殊深,因此诒误政事,且耗财蠹国者亦极大,此则殊不可解。

  ④帝性阴鸷,殊非迷信之徒。

  陈光崇主编《中国通史》:唐代宗早年曾指挥了平叛战争,收复了两都,即位后平定了安、史之乱。由于决策失误,任用安、史旧将分帅河北,加上国力不足以平定跋扈的藩帅,遂姑息养奸,终于促成了河北三镇独立割据的局面。他优宠宦官,但又能惩治作恶多端的大宦官,没有出现宦官之祸。代宗在位十八年.内忧外患连绵不断,但他信用刘晏与郭子仪,才艰难地维持其统治地位。

  主要作品

  唐末苏鹗《杜阳杂编》载:吐蕃被驱逐出长安,李豫回到潼关时,自称“夜梦黄衣童子歌”,遂有七言残句一句:“中五之德方峨峨,胡呼胡呼(一称“胡胡呼呼”)何奈何(一称“可奈何”)。”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扬州诗局本)卷868将其题名《梦黄衣童子歌》,并加以收录,作为李豫的诗作。

  《全唐文》卷46至卷49录有其文,但多为词臣代拟奏疏,仅有如《密严经序》等出自其手。

【大唐广平王是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广武将军碑是哪个朝代01-17

最晚的朝代是哪个朝代01-17

李绅是哪个朝代的01-18

书圣是哪个朝代04-14

科举是哪个朝代04-14

喏是哪个朝代04-14

武媚娘是哪个朝代的04-14

济公是哪个朝代的04-14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