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体石经相关资料

时间:2024-03-19 13:16:25 林惜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体石经相关资料

  《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体石经相关资料,欢迎你阅读!

三体石经相关资料

  简介:

  《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石经资料:

  【名称】三体石经

  【年代】三国魏

  【材质】刻石

  【字体】古文、小篆、隶书

  石经建立流传

  概述

  《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三体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也名《正始石经》、《魏石经》,三国时期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立。书有古文、篆、隶三种字体。书写者有卫觊、邯郸淳、嵇康诸说,但无定论。刻本笔法与结构都很规正,常为初学者取作范本。但因其为刻石,字形较小,笔意有失真处。须临写各体需要有一定经验才能真正领悟。----《古代碑帖鉴赏》 费声骞

  古文

  东汉的古文之学主要以私学的形式传习,但渐成为学术的主流。曹魏代汉后,古文之学取代今文成为官学。公元175开始所立的《熹平石经》,立于太学,所刻都是今文本。曹魏立古文经后,太学石经只有今文显然不合时宜,因此到241年(废帝齐王芳正始年间),遂刊刻古文经于石,与今文经并立太学。

  内容

  三体石经的内容,主要是《尚书》和《春秋经》。《尚书》当即马融、郑玄所传的二十九篇古文尚书。《春秋经》当即《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十二篇本《春秋石经》,而不是今文家的十一篇本。

  另外,《隶续》所录三体石经有《左传·桓公七年》9字,《左传·桓公十七年》26字。马衡认为《隶续》所收《左传》遗字是试刻,非正式刻文(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还有《论语》、《急就篇》以及其他出处不明的残石,均为只言片语,可能都是试刻。

  形制

  三体石经的正式格式是每行二十字,每字有三体,直下排列。另有品字式,古文居上,篆、隶分列下方。品字式只见于《尚书》开头的两篇《尧典》与《皋陶谟》(三体直下式也有此两篇)。另有古文一体残石,古文、篆书二体残石。《三体石经》在每一碑面刻有纵横线条为界格。一字三体直下书刻,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每碑行数各不相同。王国维经推算认为最可能是35碑,马衡根据1922年洛阳太学遗址出土的一块石经,推断正始石经应是28碑。

  目的

  刊刻石经的主要目的是"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以弘儒训,以重儒教。此外,石经文字有校正文献内容与文字、书体之功用,《魏书·列传术艺》载:"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又《列传·游明根·刘芳》记:"昔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碑文刻成后,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前来校拓,对其时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流传

  三体石经刻成后,与汉熹平石经并立于洛阳太学。自311年永嘉之乱始,王弥、刘聪陷洛阳,焚毁二学(《晋书·王弥传》),石经应已有所损毁。从《魏书·冯熙传》所记"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知北魏石经已被严重损毁,七零八落地分散了。537年(东魏孝静帝四年)八月,移洛阳汉魏石经于邺。579年(北周大象元年)二月,又自邺还涉洛阳。586年(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后唐代魏征予以收聚,十不存一。

  石经出土发现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洛阳白马寺村南龙虎滩发现《尚书·君奭》篇残石110字,古文占36字,初归丁树祯,后归周进。

  1922年12月间,洛阳城东南三十里朱圪塔村发现《尚书·君奭·无逸》和《春秋·僖公·文公》残石,而《君奭》篇正好与龙虎滩所出相衔接,原石大,估人从中折为两段,共1771字,古文约580字,归河南图书馆,后又出有《尚书·多士》和《春秋·僖公九年》残石,共229字,古文占76字。此外还有一百多块碎石,小者1、2字,大者40余字,散落在各收藏家手中,字数无法统计。

  1945年,西安市许土庙街(为唐时中书内省旧址)首次发现三体石经《尚书·康诰》残石一片,仅表刻,无背刻,共35字,其中古文占11字。

  1957年6月,在西安市距离上述出土地附近又发现石经残石一片,表刻《尚书·梓材》篇,存10行33字,古文8字,背刻《春秋·文公元年二年》经文,残存10行50字,古文15字。

  石经古文来源

  《三体石经》的古文,应和《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来源相同,但字形偶有不同,当是古书抄写中讹误所致。北魏江式在《论书表》中称,《三体石经》“较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说明石经的古文字法与书法,已经异于汉朝所传的古文。《说文解字》中录写的古文,与发掘出土的战国文字如长沙缯书、侯马盟书、长沙简策、中山国铜器铭文均不同,古文字学家张政烺说:“许慎所谓古文大约就是邹鲁(也许还有齐)儒生习用的文字。” 《三体石经》上书刻的古文,许多笔画“头粗尾细”,并且呈弯曲状,像蝌蚪之形,但魏国古文的笔画不是全部类似蝌蚪形,比如横和竖,两端尖锐,中间粗,似柳叶状,这是笔画形态的特点。古文的结构特点,和秦篆比较,有的繁化,有的简省。这些写法与《三体石经》上的小篆异形,正说明古文是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遗绪。曹魏时期,兼通儒学的书法家对古文的重视甚于小篆,所以三体中首列古文。在汉代,研究古文是为了读通古文经,因此精通古文的书法家同时是文字学家。曹魏时期,尽管新书体时髦,但没能动摇古文书法的地位。

  《三体石经》从宋代至二十世纪所见残石,约得三千字以上,其中古文占三分之一强,可得一千字以上,这个数字虽仅占石经刊立时总数的四十九分之一,但石经的面貌已大体可见,特别是这一千多字的古文,在古文史上尤为可贵,汉语古文字学家曾宪通1980年将此一千多字古文加以整理,汰其重复,得单字四百四十文,再加粗略分类,得出如下几个数据:

  (1)、石经之古文同于《说文》古文者七十文,约占总数百分之十六。

  (2)、石经之古文同于《说文》篆文者一百五十五文,约占总数百分之三十五。

  (3)、石经之古文同于甲骨文及金文者八十七文,约占总数百分之二十。

  (4)、石经之古文同于六国文字者五十六文,约占总数百分之十三。

  (5)、石经之古文形体讹别不知所从者六十五文,约占总数百分之十五。

  石经意义价值

  由于《三体石经》碑文不同于《熹平石经》仅用隶书一体。而是以古、篆、隶三种不同的字体写刻,因此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古文一体历来为人们所尊崇,北宋郭忠恕著《汗简》,引用《三体石经》古文有122字,夏竦著《古文四声韵》,引用石经古文亦达114字。

【三体石经相关资料】相关文章:

意气的相关资料02-19

武氏的相关资料08-04

《望洞庭》相关学习资料11-14

与雷锋相关的手抄报资料07-11

汉字手抄报相关资料08-18

三年级上册《蜗牛》相关资料03-12

王安石经典语录11-04

文明出行手抄报相关资料10-24

雷锋相关资料手抄报内容07-11

防震减灾手抄报的相关资料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