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新生提前掌握高中语文答题公式的方法举例

时间:2020-12-24 15:40:58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高一新生提前掌握高中语文答题公式的方法举例

  摘要:高中时期是特殊的时期,对于高考,高中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语文答题公式,来帮助您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高一新生提前掌握高中语文答题公式的方法举例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高一新生提前掌握高中语文答题公式的方法举例】相关文章:

新生高一作文08-18

高中语文古诗的鉴赏方法01-21

高一语文《公式-联想-表达》教案03-23

高一新生作文12-03

高一语文试卷答题的小技巧02-12

高一新生军训的感想范文10-28

高一军训新生作文10-09

高一叙事作文:我的高一新生活12-23

说明文题型及答题方法02-26

高一新生作文15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