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时间:2020-12-12 10:20:00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岱宗() 决眦() 凌绝顶() 烽火() 不胜簪() 逾墙() 邺城戍() 老妪()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齐鲁青未了------ ⑵造化钟神秀----

  ⑶浑欲不胜簪----⑷天明登前途------

  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按课文原句默写。

  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7、按课文原句填空

  ⑴----?齐鲁青未了。 ⑵烽火连三月,----。

  ⑶夜久语声绝,------。

  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⑴三男邺城戍 生活贫困

  ⑵二男新战死 战争惨烈

  ⑶出入无完裙 兵役苛酷

  课文精段赏读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两句诗是诗人远望所见。是借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齐天耸立的形象。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诗是诗人细望所见。“荡胸”即心胸摇荡,“决眦”即眼角几乎裂开,写出诗人长时间睁大眼镜观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诗人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写。虚实结合,写尽泰山之风韵。

  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距离由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最后顺理成章地表达了要登上顶峰俯瞰众山小的豪情。

  3、有人说“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妙,你能说明理由吗?----------

  4、诗的最后一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豪情壮志?------------------

  5、根据这首诗的描写,加上你自己的想像,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泰山,力求生动、细腻。

  (50字左右)---

  (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

  2、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

  3、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吗?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

  5、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

  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

  D.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解释加点的词。

  ⑴三男邺城戍----- ⑵二男新战死---- ⑶请从吏夜归--- ⑷犹得备晨炊-----

  2、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⑴老翁逾墙走--------------

  ⑵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

  4、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

  5、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6、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是指-----和----两人发动的叛乱。

  

【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语文奇妙的克隆同步检测题04-09

七年级语文同步训练题12-20

高一语文罗曼罗兰同步训练试题08-17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试题12-23

高二上语文暑假训练试题09-12

最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试题01-11

八年级语文下册《吆喝》同步练习05-06

二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题06-18

高二语文上册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试题11-01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故乡》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