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语积羽沉舟的典故

时间:2024-01-23 08:15:26 美云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语积羽沉舟的典故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积羽沉舟的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积羽沉舟

  【发音】jī yǔ chen zhōu

  【释义】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近义词】群轻折轴

  【历史背景】据记载,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天下。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主张,即合纵和连横。前者主张弱国联合抗击强秦,后者主张弱国跟随秦征服其他弱国。当时的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间的合纵盟约十分牢固,秦国的相国张仪发觉后,便辞去职务,来到魏国,准备打算劝魏王退出纵约。张仪得到魏襄王的信任,被任命为相国。但魏襄王很有主见,他知道秦国野心很大,不讲信义,所以不愿联合秦国。秦王闻之大怒,一面派大军袭取魏地,一面派人暗中不断厚赠张仪财宝。四年后,魏襄王死,儿子哀王继位。张仪又劝说魏哀王投靠秦国,也遭到拒绝。张仪便暗中要秦国进攻魏国。魏国战败了。第二年,魏国又被齐国打败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秦国又乘机攻魏,他们先把韩国大将申差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使其他诸侯为之震惊。魏国的失败,导致了纵约国关系出现裂痕。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寡可信,说一诸侯之王,出而乘其车;约一国而成反,而取封侯之基。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览其辞,牵其说,恶得无眩哉?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积羽沉舟”。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张仪发觉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合纵盟约十分牢固,就辞去相位,想去魏国说服魏王退出纵约,与秦国结好。但魏王知道秦国野心很大,而且不讲信义,因此没有听从。

  于是张仪暗中要秦国征讨魏国,魏国战败后,隔了一年又被齐国侵犯,再次失败。秦国于是乘机再次攻魏,先把韩国大将申差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使各诸侯大为震惊。

  张仪利用魏国屡战屡败、合纵诸侯国的关系出现裂痕的有利形势,配合秦国的军事进攻,游说魏哀王。他分析了魏国地理形势、兵力状况、目前处境、“合纵”的不可信等不利条件,用“积羽沉舟”作比喻,指出魏国如果忽视这些不利因素,就会像轻的羽毛大量堆积能压沉大船一样,遭到覆亡的危险。

  魏哀王腹背受敌,只得同意背离“合纵”协议,请求和秦国“连横”。

  成语寓意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不可轻视细节和细微的东西,也就告诫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坚持下去,无数件小事和细节方能成就后来的大事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应当重视小事。

【成语积羽沉舟的典故】相关文章:

成语典故09-08

成语典故07-25

古代成语历史典故成语06-17

披肝沥胆的成语典故10-12

牛鼎烹鸡的成语典故04-01

惟命是从成语典故07-21

名落孙山的成语典故11-14

杜渐防萌的成语典故07-18

杯弓蛇影成语典故07-11

残杯冷炙成语典故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