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

时间:2021-05-01 18:25:59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③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重:兼有两种(事物)。

  (选自《 宋明臣言行录)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的词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_____________

  ③或遇其叱咄 或:_______________

  ②录毕,走送之 走:_______________

  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参考答案:

  1、① 假:借;② 走:跑;③ 或:有时;④ 妻子:妻子和儿女。

  2、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3、家境贫寒;刻苦读书。

  4、B

  (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2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20、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21、“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23、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24、.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2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26、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27、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28、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9、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

  15、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17、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18、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9、

  ○1“日有廩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20、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21、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我赞成“中有足乐”。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2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4、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25、 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26、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7、赞扬马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8、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9、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30、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3

  【甲】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⑴余闻之也久 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⑴即书诗四句⑵稍稍宾客其父

  ⑶无从致书以观⑷同舍生皆被绮绣

  1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或以钱币乞之 或遇其叱咄

  B.未尝识书具 尝趋百里外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还自扬州 手自笔录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5.阅读这两则短文,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写出三点。

  答案

  11. ⑴余闻之也/久 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2. ⑴书写 ⑵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⑶得到 ⑷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13. B14. ⑴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5. 提示:可以从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诚心求教、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皆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4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下列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的加粗词语。

  ①怠:________

  ②俟:________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计日以还/主人日再食

  ②益慕圣贤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或遇其叱咄/或王命急宣

  ④不敢出一言以复/闲静少言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段,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最终能学业有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懈怠,放松

  ②等待

  2.③

  3.①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

  ②有时遇到老师的训斥,我就态度愈加恭敬,礼数愈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来争辩

  4.他有刻苦好学的精神,也能够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于老师。(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5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2)腰白玉之环 (3)余则缊袍敝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小题3】选文重点描写了作者从师求教的______和生活之难。(1分)

  答案

  【小题1】⑴通披,穿着⑵腰上佩戴着⑶却

  【小题1】到了学舍,(我)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把我包好盖好,很久才暖和过来。

  【小题1】跋涉之难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的词语,比如被为通假字,腰为动词。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注意汤、以、乃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保证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正确性、完整性。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求学要奔赴百里之外来概括求教的难处。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6

  《送东阳马生序》及《师说》选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①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②知其③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 ①道:学问,道理。 ②庸:岂,难道。 ③其:大概。

  (节选自韩愈《师说》)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2)礼愈至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吾从而师之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小题4】甲文中作者选择“德隆望尊”的“先达”和“硕师”为师,乙文中韩愈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择师之道”,两位作者都有独到的见解,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历简要说说你对“择师之道”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1)致:得到 (2)至:周到 (3)受:通“授”,传授 (4)师:学习,把…当成老师

  【小题2】C

  【小题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2)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小题4】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文段内容及学习经历表述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有据,表达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2】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C最正确。

  【小题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4】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7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俯身倾耳以请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跑 (2)通“披”,穿。

  小题1:(1)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2)低下身子,侧着耳朵(去)请教。

  答案

  小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假、俯、倾”等。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8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二)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媵人持汤沃灌() ②援疑质理() ③幼颖异,能属文(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 A.屠自后断其股B.以乐其志

  C.河、洛之士翕然师之D.才美不外见

  小题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以书赴告同学者无从致书以观

  B.当余之从师也颢目送之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D.久而乃和去后乃至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小题5:甲乙两文都写了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在从师求学的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文意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热水②询问③撰写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①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②杨时正值调动畜职,但没有前去赴任,而是到颖昌以师礼拜见程颢,两人相处得非常瑜快。

  小题5:都体现求师诚恳和老师尊重。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小题1: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汤”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本题所指“用法”是词类的活用。C句中的“师”与例句中的“腰”都是名词动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项中的“乃”都是“才”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以”“中”“足”“口体之奉”“若”“时”“赴”“见”,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5: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针对题目问题“从师求学的态度”搜寻文中的语句,根据人物言行的表现来分析概括。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9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2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或遇其叱咄 ( )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

  2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

  参考答案

  21. (1) 有时摇 (2) 地方、区域等

  22. B (2 分)

  23. (1) 所以我虽然愚笨,( 但) 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2 分)

  (2) 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 或一天天地) 进步,那就会每天 ( 或一天天地) 退步。 (2分)

  24. 共同之处:淤要勤勉好学,于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 ( 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 ( 共 2 分,答出一点给 1 分,意近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10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逸)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精骑集》序(节选)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善:认为……是对的。⑧勒:编辑。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走送之 (2)援疑质理

  (3)然负此自放 (4)故虽有勤苦之劳

  21.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2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分)

  (1)【甲】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

  (2)【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05-08

读了送东阳马生序有感10-16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说课稿05-03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04-22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06-02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01-14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主题鉴赏04-08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教学设计06-06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实录06-06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