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绿帽子的典故由来

时间:2022-01-17 14:13:32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绿帽子的典故由来

  绿帽子的由来: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卖淫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绿帽子的典故由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帽子的典故由来

  绿帽子的典故由来 篇1

  “绿帽子”,顾名思义就是绿色的帽子,隐含之意是指一个男人的妻子与别的男人相好,她的丈夫就被戴了“绿帽子”。被人戴“绿帽子”,古往今来都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那么,“绿帽子”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故事的主角齐庄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喜欢漂亮的女人,更是对已为人妇的少妇情有独钟。

  在古代,逢年过节的时候,朝中的达官贵人都要携带自己的夫人前去朝见国君和太后等人,以示君臣和睦。于是,在一次朝见宴会上,齐庄公看重了上大夫崔杼的妻子。

  崔杼之妻在嫁给崔杼之前,就已有一婚,而且还生有一个孩子。即便如此,崔杼也没有丝毫嫌恶她的意思。在她首任丈夫去世没多久,崔杼就找到了她的哥哥——东郭偃。在东郭偃的撮合下,两人很快就结了婚。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齐庄公格外地“关心”崔杼,有事没事前去串门。为便于行事,有意给崔杼安排需要出差的事宜。

  齐庄公有了单独和崔夫人相处的机会。而在齐庄公的威逼利诱下,崔夫人就范了。此后,齐庄公更是色迷心窍的往崔家跑。崔杼在家,就和崔杼把酒言欢;崔杼不在家就为所欲为。

  有一次,齐庄公高兴之余竟将崔杼的一顶绿帽子带回了宫中。兴奋之下,还将其赠与他人。

  后来,崔杼无意中听到了家中下人的风言风语,再三催问下,妻子也说了实话。于是,为了发泄心头恶气,崔杼精心设了一个圈套,准备诱引齐庄公上钩。

  这年五月,莒国国君前来朝拜,齐庄公在临淄城的北郊设宴款待莒国犁比公。此次宴请,做为齐国重要人物的崔杼以生病为由未曾参加。

  宴会结束后,齐庄公便前往崔府,美其名曰:“探病”,看到崔府甚是安静,以为崔杼真的病倒了。于是,肆无忌惮地和崔夫人开起了玩笑。

  崔夫人陪了齐庄公一会,便找了借口离开,齐庄公心情愉悦便环绕着柱子唱起了情歌,不一会,埋伏好的杀手从角落里迅速冲了出来,围向了齐庄公。

  齐庄公撒丫子就跑,跑到门前发现门被上锁,侍卫也被隔开。好在窗户没被被封死,于是,齐庄公从窗户跳到了外面的高台之上。很快,一群武士从楼内冲了下来,包围了高台。

  绿帽子的典故由来 篇2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说来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绿帽子”的演变过程长达两千年,“乌纱帽”则起源自南朝刘宋年间(另有说东晋时宫中就开始流行)。有意思的是这顶“帽子”都是在朱元璋手上最后“定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

  【秦汉】时期规定犯人穿一种特制的'衣服,称为“赭衣”,其色赤褐。班固《汉书·刑法志》有载“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可见至迟在汉代“赭衣”已为罪犯的代称。唐宋时期,视碧青绿诸色为贱民所穿服装之色。唐代地方官吏对犯罪之人“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闻见录》),并根据情节轻重“以日数为等,日满乃释”。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苏州有不逞子弟,纱帽下著青巾,孙伯纯知州判云:"巾帽用青,屠沽何异?"”这表明在唐宋人心目中,穿戴碧绿青诸色的是最低贱的人。

  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规定:“教坊司乐艺着卍字顶巾,系灯线褡膊,乐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同时还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卖淫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据明朝郎瑛所撰的笔记《七修类稿》载,相传于春秋时期,依靠妻女卖淫收入为生的男子以绿头巾裹头作为识别。而绿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低贱者的用色,《汉书.东方朔传》提到馆陶公主刘嫖的情夫董偃,头戴绿帻,颜师古的注是:「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也有「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之句,可见当时绿色为低贱者所用的颜色。

  把绿头巾定义为妻子通奸应在元朝之后。据《元典章》载,当时规定娼妓家长和男性亲属要裹青头巾」,而青、绿二色相近。此例一直沿用至明朝,《明史·舆服志》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诏规定教坊乐人和伶人要戴青巾,而乐人、伶人之妻通常都是乐妓、女伶,虽然以卖艺为主,「绿帽子」一词则是清以后的用法,易实甫作《王之春赋》就有「帽儿改绿,顶子飞红」之句,描绘了当时官场的性贿赂。于是「绿头巾」或「绿帽子」就成为妻子与人通奸的男子之代称了,这种用法亦流传至今。

【绿帽子的典故由来】相关文章: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大暑的由来07-05

乐不思蜀的典故04-22

关于谜语的由来04-08

小暑节气的由来07-04

中国鬼节的由来05-31

夏至节气的由来06-14

不贪为宝的成语典故01-04

李郭仙舟的成语典故12-17

成语南辕北辙的典故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