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楚女窥墙的诗词典故

时间:2023-04-14 10:56:36 赛赛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楚女窥墙的诗词典故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典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楚女窥墙的诗词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女窥墙的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色,宋玉矢口否认。并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释义用法

  宋玉描述他的东邻之女美貌动人,艳绝天下,能使楚国的阳城,下蔡二县为之倾倒迷乱。但她登墙窥视宋玉三年,却未使他动心。后用此典形容女子对男子痴心倾慕; 也形容女子美貌使人倾倒。

  用典形式

  【宋邻】 宋·贺铸:“醉眼渐迷,花拂墙低,误认宋邻偷顾。”

  【窥邻】 唐·皮日休:“低拂地时如堕马,高临墙处似窥邻。”宋·黄庭坚:“早梅献笑尚窥邻,小蛮窃香如遗寿。”

  【窥宋】 五代·和凝:“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唐·罗隐:“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下蔡迷】 唐·李商隐:“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钱惟演:“下蔡迷还易,平阳破未知。”

  【东邻子】 唐·李白:“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纻停绿水。”

  【西邻玉】 唐·骆宾王:“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阳城笑】 唐·李商隐:“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

  【邻宋玉】 唐·于濆:“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邻墙招】 宋·刘筠:“半被曾羞问,邻墙却悔招。”

  【宋玉邻】 宋·陆游:“相逢未易可疏亲,不是登墙宋玉邻。”

  【宋家邻】 南朝梁·刘缓:“经共陈王戏,会与宋家邻。”

  【迷下蔡】 魏·阮籍:“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南朝齐·陆厥:“双珠惑汉皋,蛾眉迷下蔡。”唐·温庭筠:“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惑阳城】 唐·赵嘏“早惑阳城 客,今悲华锦筵。”

  【窥宋玉】 唐·鱼玄机:“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宋·秦观:“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墙东宋】 清·黄景仁:“照镜都夸城北徐,窥臣总道墙东宋。”

  【三年不顾】 宋·苏轼:“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三年送目】 宋·杨亿:“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辞。”

  【东家一笑】 宋·黄庭坚:“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西邻宋家】 唐·权德舆:“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阳城下蔡】 宋·苏轼:“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因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红欹宋玉】 宋·晁端礼:“任红欹宋玉,墙头十里,曾牵惹人肠断。”

  【偷窥笑眼】 宋·张炎:“烛焰晴烘醉脸。想东邻、偷窥笑眼。”

  【楚女窥墙】 元·李裕:“楚女窥墙日,文园病渴年。”

  【窥宋东墙】 金·吴激:“望兰楫嫩漪,向吴南浦; 杏花微雨,窥宋东墙。”

  【墙头岑寂】 宋·刘克庄:“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

  【东墙带笑窥】 宋·张炎:“醉里眼都迷,遮莫东墙带笑窥。”

  创作背景

  此赋作于战国后期楚襄王时期,当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讽刺楚襄王的淫乐无度生活而作。

  作品鉴赏

  “登徒子”一向被作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便是从赋后始。其实此赋中登徒子,说他是一个谗巧小人还可,说其好色,则有些令人啼笑皆非。赋中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好色,宋玉则以东家邻女至美而其不动心为例说明他并不好色。又以登徒子妻奇丑无比,登徒子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反驳说登徒子才好色。作者描写的登徒子妻岂止是丑,简直令人恶心,而登徒子“悦之”,若好色如登徒子,可称为“色盲”。其实,作者是根据《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推而广之,目的是指斥嫉贤妒能的谗巧小人而已。同时,更是借章华大夫的“‘发乎情,止乎礼’来假以为辞,讽于淫也”(李善《文选》本赋注),曲折地表达讽谏楚王之意。

  此赋写了三种对待男女关系的态度:登徒子是女人即爱;宋玉本人是矫情自高;秦章华大夫则好色而守德。作者以第二种自居,是为了反击登徒子之流,实则作者赞同的是第三种,即发乎情止乎礼,这种态度近于人性而又合乎礼制是我国古代文人大夫对待两性关系代表性的态度。和道学家或滥淫者比较,这确也是一种可取的态度。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时有反映。

  此赋极尽刻画之形容,如:“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种方法,继承了前人,如《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只是此赋的描写更细腻更极尽刻画形容之能事。

  这篇《登徒子好色赋》问世以后,登徒子便成了好色之徒的代称。然而只要细读此文,就不难发现,登徒子既不追逐美女,又从不见异思迁,始终不嫌弃他那位容貌丑陋的妻子,这实在非常难得。登徒子在夫妻生活方面感情如此专一,绝非好色之徒所能办得到的,因而有实事求是地加以澄清的必要。

  宋玉此赋之所以影响巨大,主要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女的肖像。文中“东家之子”这段话不但一直被后世引用,而且还有人仿效其方法写作。如乐府民歌《陌上桑》在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诗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么美丽,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只写出挑担子的人撂下担子,青年人脱下帽子,农夫忘记了犁地和锄草,甚至招来家人的怨怒,就因为观赏罗敷去了。这种描写美女的手法,一直沿用至今。号称“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在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歌时,也采用了此种手法。他在歌词中是这样描写那位美貌牧羊姑娘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人们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就是因为那位牧羊姑娘长得实在太漂亮了,乃至使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愿变一只小羊,躺在她的身旁,每天让她用皮鞭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黄梅戏的《夫妻观灯》,也是同样。正月十五元宵夜,一对年轻夫妻去观花灯,看着看着,小伙子对周围观众不去看灯,而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漂亮的妻子看很是不满。用此种烘托的手法去描写美女,可说已经成了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追本溯源,盖出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作者简介

  宋玉,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署名宋玉所作流传至今的作品,除《九辩》外,其他都有人怀疑非宋玉之作。

【楚女窥墙的诗词典故】相关文章:

褒女惑周的诗词典故04-30

山鸡献楚典故04-18

楚乡名菜的典故05-01

楚怀王的典故是什么04-30

楚宫细腰成语典故04-30

楚江萍实成语典故04-30

张良计与过墙梯的典故01-15

狼女劳拉经典故事04-17

度荆门望楚诗词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