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

时间:2024-04-08 09:49:53 晓凤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以下是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欢迎阅读。

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

  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 1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穷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1.用“‖”将诗歌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2.反复是这首歌词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试分析下列词句反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的家乡在松花江上”________

  (2)“流浪!”________

  (3)“哪年,哪月”________

  (4)“爹娘啊,爹娘啊。”________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画面来展现家乡的丰饶美丽的。试比较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特点。

  (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B)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散文语言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语言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一提起家乡,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请仿照这首诗歌的开头写一段,写家乡的景、事和人,抒发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 2

  今年初秋,我去哈尔滨,第二天,便伫立在松花江畔,滚滚东流的江水奔来眼底,我不禁浮想联翩,百感交集。

  50多年前,当我还在中学上学的时候,就学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那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几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着我国东北三省大片领土,我约同几个十三四岁、志同道合的同学,选择一个星期天下午,坐在香港一间中学的课堂里秘密开会。大家在左臂上缠着纪念国土沦陷的黑纱,低声哼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曲调,脸上淌着热泪,心胸中激荡着悲愤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感情恐怕只有离开了祖国,而又经历着国土沦丧的惨痛的人才会深切地体会到的,虽然当时我们只不过是一群不大懂事的孩子。

  说起来也奇怪,半个世纪以来,我走南闯北,差不多跑遍全国大江南北的每一个省份,甚至出访过日本、北美和西欧好几个国家,偏偏没有看到过松花江,甚至连山海关也没有出过。东北三省,特别是松花江,是我少年时魂牵梦萦的地方,却缘悭一面。看来人世间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往往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我直到暮年,才有机会来到松花江上一倾积愫。

  比之长江黄河,松花江的宽幅长度都相形见绌。它只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江流甚至还不如珠江下游处那样汹涌澎湃。但由于《松花江上》这首流传多年的歌曲的影响,它又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历时14年之久的中日战争中敌我鏖战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江畔那座巍然矗立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烈士纪念碑,铭刻着抗日先烈艰苦战斗的伟绩丰功,松花江两岸的土地几乎每一处都浇灌过烈士们的鲜血,我不由得对松花江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特殊感情,一种糅合着肃然起敬和悲愤填膺的感情,这种感情我50多年前唱《松花江上》的时候也曾经产生过的,只是现在身临其境,面对着曾经一度遍布血海尸山的古战场,就更强烈得多了。我独自凭栏,禁不住潸热泪下,热泪和松花江的江水汇流在一起。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我仿佛觉得,我的心灵深处,还有一条松花江在奔腾澎湃地鼓荡着,这是当年3000万东北同胞的血泪汇合而成的松花江。人们看不到它,但愿人们永远不要忘掉它。《松花江上》这首“前朝曲”还是有必要经常多唱几遍的。我们既然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松花江上》不是也有着同样严峻的历史意义吗?

  有道是,“居安思危”,又说“毋忘在莒”,看来祖国现在仍然需要像《松花江上》那样的歌声。

  1.文章在写作顺序上,运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

  2.文章题目是《松花江上》,但第三段却写一直未能看到松花江,这是否多余?

  3.松花江作为黑龙江的一条支流,既不能与长江黄河相比,甚至不如珠江下游的汹涌澎湃,作者为何半个世纪对它念念不忘?

  4.“我不由得对松花江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特殊感情,一种糅合着肃然起敬和悲愤填膺的感情。”请分析“肃然起敬”与“悲愤填膺”这两种情感。

  5.最后一段,作者别有深意,呼唤祖国仍需要像《松花江上》那样的歌声。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倒叙

  2.这是为了表达对松花江的切盼之情,对比手法突出对松花江情感之深。

  3.因为受《松花江上》这首歌曲影响,这里又洒满了抗日战士的鲜血,所以让“我”对它怀有特殊情感。

  4.“肃然起敬”是对抗日将士,“悲愤填膺”是对日军当年的入侵与杀戮。

  5.作者重在呼唤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生活在和平时期也莫忘国耻。

【松花江上的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04-26

阅读的阅读理解09-21

社戏阅读理解理解09-20

阅读理解技巧09-15

阅读理解的技巧09-15

阅读理解精选的练习09-17

阅读理解练习精选09-17

阅读理解与解析09-21

《蜂鸟》阅读理解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