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怎样答好语文的文言文?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3-25

当然是多读咯 增强语感了解句子的结构 这对你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扩展资料

在我看来,首先,你要在高一到高二时就要多读、多看。注意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平时注意认真完成有关文言文的练习。你还要多多记住那些在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句子类型(比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定语后置等)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文言文阅读解题,最容易患的弊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必定的独立性和完全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致,由简略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

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明确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重要人物及其性情特点;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成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确,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凶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明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情特色;作者对其大加赞美和推崇.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及其余的弊病,又利于局部剖析,提高解题的精确率.

二、阅读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奇妙的'办法,就是阅读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为了体现“简易”二字,降低解题难度,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叫考生选出不精确的一项;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精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精确率也在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如2000年高考全国语文卷第11题,就说明了“省”、“审”、“樵”、“信”;12题说明了“故”、“每”、“因”、“及”;13题说明了“大人清白”、“名誉著闻”、“其都督”;14题翻译了“食毕,复随旅进道”,“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这么多信息,且80%以上是精确的,加上前面的整体感知,很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是要求选出精确的一项,这样的试题也能给我们以解读的启发.如2002年高考全国语文卷11题选出对实词“竟死”、“将兵”、“波折”、“结发”的说明精确的一项.也就是说,这四个实词的说明80%以上是过错的,逼着我们寻找新的信息源.这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尽量列出每个实词的义项,再结合语境体悟语义.如A项,“竟死”的意义除选项中的“竟然因此而死”以外,我们还可以列出“毕竟死在这上面”、“一直到死”等.再如D项,“结发”的意义除选项中的“刚成年的时候”,还有“结婚”、“扎头发”等.我们有了更多的信息,就有了比较、推断、选择的根据,就能更精确的解答考题.